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其他范文 > 实施方案 > 医联体实施方案

医联体实施方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8 06:12:25 | 移动端:医联体实施方案

篇一:医联体实施方案新

西安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探索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体系宏观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探索构建以医联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打破机制体制壁垒,不断提高医疗资源的总体配臵效率和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发展医联体,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运行效率,合理分流患者,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2015年,在每个城区都建立1—2个医疗联合体,力争2016年实现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联合体全覆盖。

三、工作原则

(一)“落实功能、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落实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注重责权一

致,统筹兼顾医联体内的实际利益,实现双赢。医联体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来的隶属关系与投入渠道保持不变,双方在卫生行政部门主导下,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建立契约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赋予牵头医院对二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上开展纵向合作。

(二)“因地制宜、多元探索”的原则。根据自身医疗资源配臵现状,兼顾历史上已形成的合作关系基础,各单位按照就近及属地原则,开展松散型和紧密型等不同模式的合作,建立集团化、托管型、技术协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医联体。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探索建立中医医疗联合体,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主要以合作为纽带,以章程为规范,以管理为手段,以技术、人员、流程、信息方面的业务整合为切入点,以点促面、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四、组建及管理

(一)总体布局。根据行政区划,结合医疗资源分布及百姓就医习惯,在每个区县建立1至2个医联体。在城六区主要组建由综合型三级医院牵头的医疗联合体;在郊县区继续推行县、镇、村一体化和区域信息协同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院专科优势,形成具有儿科、眼科、妇产科、中医科、骨科等专科特色的医疗联合体。各三级医院可因地制宜,优先结合本单位卫生支

农对象和行政区划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联体。有能力的三级医院可跨区组建医疗联合体。首批组建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西安交大一附院负责在雁塔区建立医疗联合体;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长安医院负责在未央区建立医疗联合体;市第四医院、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负责在新城区建立医疗联合体;唐都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辅仁医院)负责在灞桥区建立医疗联合体;陕西省人民医院、市第一医院、市第九医院负责在碑林区建立医疗联合体;西电集团医院负责在莲湖区建立医疗联合体。

未纳入首批组建医联体的三级医院应根据情况积极开展组建工作。

(二)组建方式。以三级医院为牵头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应包含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三级专科医院可根据自身能力组建具有专科特色的医联体。此前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一并纳入医联体管理,并按照医联体的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市管医疗机构组建或加入医疗联合体。

(三)管理模式。医联体所属医疗机构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为联结纽带。医联体采取理事会治理结构,理事会作为联合体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联合体所属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机构、人员绩效考核,效益、薪酬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原则

上由牵头医院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理事、理事若干名,由理事长、副理事长共同提出理事拟任人选,负责协助理事长工作。理事会成员需报市级、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能履行职责。

(四)职责分工

1.牵头医院:承担医联体理事会的筹建,负责医联体日常事务管理运行;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医联体章程和各项制度;负责组织医联体日常工作例会、工作信息的收集和汇总;承担对下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指导、技术帮扶、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负责医联体内下级医疗机构疑难危重疾病患者的会诊、上转接收工作;完成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2.各成员单位: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和慢性病管理,开展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负责医联体内上级医疗机构的稳定期和康复期患者的下转接收工作;完成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辖区医联体理事会的重要成员,履行监管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医联体提供各种政策支持。

五、工作内容

(一)统一规划发展,开展综合考评。医联体根据各医疗机构专业特点、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医联体理事会统一规划下,实行总体控制、实时监控、动态调整,按年度校准完善发展方向、按季度审核任务完成情况、按月度分析运行效率指标。医联体理事会委托牵头医院,定期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评监

测和通报,内容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水平、运行效率、人员绩效等,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考评结果对本单位相关部门及职工给予奖惩。

(二)推行二、三级医院全科医师团队到社区服务制度。各

二、三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全科医学科,设臵全科诊室。全科医学科人员构成分为管理团队和医疗团队。管理团队的成员兼任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主任职能,主要负责制定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培训课程及人员配臵方案。医疗团队由医联体内二、三级医院的医疗专家、技术骨干组成,一是负责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保证每天至少1-3名专家在基层医疗机构坐诊,二是在全科诊室出诊,负责上转患者在院内的接诊、分诊工作及下转患者的康复指导工作,促进优势医疗资源下沉。上级医院选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任和全科医师团队,其工资待遇由所属医院承担,不得低于原收入水平。

(三)医联体内人员合理流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医师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医联体内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作为多点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服务,由各医疗机构报医联体理事会审核后,向双方(或多家)机构登记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与医联体内非本机构医技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报本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聘请其在本机构兼职。上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中级职称前或申报高级职称资格考试前,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至少

篇二: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近年来,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我市积极开展市镇一体化管理试点,建立了市人民医院联合白云湖、水寨、黄河卫生院和市中医医院联合曹范、垛庄、文祖卫生院等两个医疗联合体,实施了口腔医疗、产科医疗市镇一体化管理,提升了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2015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提出了统筹城乡、创新机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根据山东省和济南市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在前期市镇医联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按照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统筹整合市镇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建立以市级医院为主体、镇(街道)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医疗联合体。医联体以医疗业务统筹管理为重点,逐步实施更加紧密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市镇医疗卫生资源效益。

二、工作目标

(一)整合市镇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市、镇(街道)两级医疗机构联动发展,整体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二)提升市镇(街道)医疗服务能力,减少住院病人外流,实现“县域病人就诊率90%以上”的医改目标。

(三)建立市镇(街道)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管理模式

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主体单位,21个镇(街道)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建立三个医疗联合体,镇(街道)卫生院依据其功能定位、专业特色、双方意愿分别纳入某一医联体。

市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明水、双山、绣惠、刁镇、辛寨、水寨、黄河、白云湖、相公庄、宁家埠、枣园卫生院。市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圣井、龙山、文祖、高官寨、普集、埠村、曹范、垛庄、官庄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包括党家卫生院。

医联体成员单位隶属关系不变、单位法人不变、产权归属不变、法律责任不变、功能定位不变、职工身份不变、监管机制不变。在成员单位加挂“××分院”的牌子。

对于专科特色比较突出的基层医疗单位,若医联体主体单位不能满足成员单位对某一专业的帮扶合作需求,成员单位也可与其他上级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医联体成员单位每2-3年调整一次。

(一)实施人员上下流动,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建立医联体内部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卫生技术人员上下流动。主体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聘任中高级职称前到医联

体成员单位服务。主体单位组建若干个专家服务团队,根据需要,到成员单位开展专家坐诊、会诊、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等帮扶服务。成员单位制定计划,定期选派具备培养潜质的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到主体单位进修、轮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

(二)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拓宽基层服务项目

医联体主体单位在充分调查了解成员单位医疗技术服务现

状的基础上,医基层需求为导向,医技术推广为手段,从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出发,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实用技术为重点,科学合理选择适合基层实际的适宜技术,加强疾病筛查、急诊急救、诊疗规范、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应用,突出基层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扶持特色专科建设。

(三)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医联体主体单位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势,补齐成员单位医疗资源短板,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医联体主体单位成立远程会诊中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建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消毒供应、消毒监测、临床用血等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和流程,解决基层医疗单位因医疗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不规范、不达标问题。

(四)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建立多渠道业务培训途径,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一批擅长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医务人员。主体单位定期安排资深定期到成员单位查房、坐诊、会诊、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不断巩固基本技能。医联体主体单位将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列入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对象,成员单位按照培训计划安排医务人员参

加,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技能。 (五)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医联体主体单位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制定双向转诊流程。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的原则,制定合理、便捷、畅通的双向转诊细则。成员单位将因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转往主体单位,主体单位将康复期和慢性病患者转回成员单位。对需上转、下转的病人,建立双方联系人制度,提供“一站式”转诊服务。

(六)定期组织指导考核,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主体单位将医院管理考核延伸到成员单位。主体单位组建医疗、中医、护理、院感、医技、药剂等侧面的专家组,指导成员单位规范操作、规范运行、规范管理。主体单位定期对成员单位进行综合考核,并指导成员单位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帮助成员单位完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优化医疗服务工作流程,整体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综合管理水平。

四、工作步骤

(一)开展对接调研(7月10日前)。医联体主体单位与成员单位进行对接,主体单位对成员单位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技术项目、运营状况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并建立台帐。

(二)签订合作协议(7月31日前)。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成员单位的不同情况,主体单位与每个成员单位商定一个适宜的医联体合作模式,并协商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

协议可以吸收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参与,三方签订,齐抓共管,提升本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协议具体到每个基层医疗机构要有明确目标,2-3年内干哪些事,办成哪些事要具体化。 (三)落实下派人员(7月31日前)。根据成员单位的需求,主体单位落实下派人员,报市卫生计生局备案,并制定下派人员管理规定,协商确定下派人员待遇。

参考:1、手术指导费(高级职称500元/例,中级职称300元/例);2、坐诊、会诊、查房、讲课(高级职称200元/天,中级职称100元/天)。费用由基层单位承担。 (四)全面组织实施(8月1日起)。自2016年8月1日起,根据协议内容,医联体主体单位和成员单位全面落实人员调配、技术推广、资源共享、业务培训、双向转诊、指导考核等工作。

(五)开展总结评价(定期)。市卫生计生局牵头,每季度调度、汇总、分析医联体运行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通报,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总结经验,完善提高。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进医疗联合体管理,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国务院提出的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此,市卫生计生局成立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将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分工协作,确保这工作顺利实施。

篇三:北京医疗联合体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

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京卫医字(2013)182号

各区县卫生局、发展改革委、人力社保局,各三级医院: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中医局等共

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并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突出政府主导,注重顶层设计

各区县要把医联体建设工作,作为新的医疗制度加以推进。建立医联体的数量应根据辖区居民分布情况,由区县政府统筹,区卫生局与区发展改革委、人力社保局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统筹规划,有序建立。各三级医院应积极参加,争取承担核心医院。

二、要强调规范诊疗,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医联体管理体系及管理机制的建立中,要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无论是多点执业,还是技术指导、进修培训,都应依法执业,严格按有关管理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三、要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医联体的建立和运行是一项全局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各级医疗机构一把手应亲自抓,负总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应全力支持,通力协作,确保各类问题的及时解决。

四、要着眼长远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

从当前一些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情况看,仍然存在着合作不够紧密,转诊不够顺畅,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各单位应从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医疗的要求,把医联体工作做为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工程,结合实际稳步推进。

五、要敢于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医联体服务模式

各医联体要在医保付费方式、药品保障、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医务人员交流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区内卫生局、发展改革委、人力社保局等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形成共识,对能在本级解决的问题,应在本级解决。对本级解决有困难的,受到政策制约的问题,应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逐级上报研究解决。

市卫生局建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政处。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医政处:王同国;电话:83970606

基层卫生处:顾菲;电话:83970741

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2013年11月26日

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

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医联体应在辖区规划区域内,以体现公立医院性质、职能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业务的密切合作为导向,以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居民共同参与为目标,按照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和群众就医需求,有规划地建立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密切协作的新型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一、医联体组成的基本原则

(一)有利于居民就诊医疗

医联体作为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要通过建立医联体,使辖区居民通过体系就诊,实现首诊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要求,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更多便利。

(二)有利于各成员单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医联体要根据社区居民就医需求重点,把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为长期的任务目标,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三)有利于居民健康水平提高

医联体的建立模式应把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做为始终目标。使居民能够未病早防,有病早治,就近就医,方便照顾。

(四)符合区域医疗规划布局要求

各区县卫生局应按属地管理、全行业管理和卫生资源配置宏观管理的原则,有序、有规划建立辖区内的医联体。

(五)对辖区居民服务全覆盖

各区县医联体的建立,要以辖区居民为基本服务对象,实现医联体地域内居民医疗服务的全覆盖。

(六)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进行开放式联合

三级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在技术上要发挥带头作用,其他医疗机构应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实现预约方便、检查互认、上下转诊顺畅,医疗资源得到有效统筹的要求。

二、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

(一)市卫生局

1.主要负责指导全市开展医联体建立的领导和指导工作。

2.协调市级层面有关委办局协助解决医联体的困难和问题。

3.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推进全市医联体整体工作。

4.研究完善康复护理体系建设,调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接转长期住院病人或疑难病人的积极性。

(二)市发展改革委

1.主要负责指导全市医联体落实价格政策规定,规范医联体内各机构加强价格管理工作。

2. 配合康复护理体系建设,研究相关价格政策。

(三)市人力社保局

1.主要负责指导全市医联体落实医保要求,引导医疗机构有序向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

2.完善医保有关政策,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就医。

(五)各区县卫生局

1.负责辖区内医联体的设置规划、组建及运行质量的监督。

2.协调解决辖区内医联体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及时向市卫生局医联体工作办公室汇报有关工作情况。

4.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推进本区县医联体整体工作。

5.负责协调构建医联体体系内各医疗机构协作机制,平衡利益关系,调动体系内医院工作积极性。

(三)医联体

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划分为“核心医院”和“合作医院”。

1.核心医院

(1)建立全科医学科或会诊中心等管理部门,负责与合作医院有效对接及辖区病人的接、转诊等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体系内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双向转诊、重点专科对口扶持、区域信息联网、绿色通道等工作机制。

(3)探索统筹协调体系内各医疗机构床位的使用和管理。有效做好医务人员的上下交流和出诊工作。可根据情况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确保医疗服务顺畅高效。

(4)做好工作信息、数据收集、汇总等其他工作,及时向辖区主管部门报送。

(5)各医联体内三级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医务人员到社区服务的时间可视为支援社区和卫生支农的工作时间。

2.合作医院

(1)按职能分工做好体系内相应的医疗工作。

(2)积极协助核心医院开展医联体的各项工作。

(3)主动完成本单位在医联体中承担的相应职能。

(4)研究医联体工作中各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3.医疗管理。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可保持独立的医疗业务管理,也可以采取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管理控制标准等,各成员单位原则上应承担相应的医疗责任。三、2013-2016年医联体工作总体目标

从2013年到2016年末,在北京市区域内,全面探索城区医联体服务模式和郊区医联体服务模式。

(一)试点探索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1.目标。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等六城区,每个区实现2个医联体的签约并运行。其他郊区县实现1个医联体签约并运行。

2.任务。按基本原则成立本辖区试点医联体,探索辖区内开展医联体工作的基本路径,发现运行中的问题,为在本区域内推进医联体工作摸索经验。

(二)扩大推进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

1.目标。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城六区,按设置规划进行推进,每个区实现3个以上的医联体签约并运行。其他郊区县按区域规划再增加1-2个医联体签约并运行。

2.任务。根据本区内试点经验,进一步推进本区的医联体签约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有效解决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使更多的居民享受到顺畅的医联体保障和服务。

(三)巩固稳定阶段(2015年7月-2016年12月)

1.目标。按照本辖区内医联体设置规划,对有医联体签约空间的区县可继续增加辖区内医联体签约单位,争取达到辖区居民全覆盖。

2.任务。巩固已经签约的医联体运行机制,继续研究解决医联体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化医联体服务的基本流程。

(四)总体目标

医联体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居民首诊率不断上升,核心医院或三级医院的社区居民首诊率逐年下降,实现首诊在社区、康复在社区、预约在社区、慢病用药在社区。

各区县卫生局或各医疗机构在前期已开展类似于医联体形式的联合方式,可根据本指导意见,进行适当调整,符合医联体条件的,纳入到辖区内医联体管理范畴。

四、工作步骤

(一)制定计划

各区县卫生局应根据辖区内医疗机构分布现状,研究建立辖区内医联体的分布及数量,制定建立医联体的工作计划目标。并将医联体设置规划向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公布。

(二)医联体建立

各三级医院及各区域医疗中心应根据所在辖区卫生局公布的医联体设置规划,结合机构所处区域,向所在辖区卫生局提出承担医联体核心医院的申请及基本构想等,由各区县卫生局根据情况,采取公开竞争方式或指定方式选定核心医院。

各医联体应明确管理部门,确定人员等,并制定简便易行的管理章程或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三)正式签约


医联体实施方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16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