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报告 > 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8 07:42:10 | 移动端:实验报告

篇一: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细胞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

1.实验结果及分析

(1)细胞形态观察

图1.1 10X40倍镜下肝细胞 图1.2 10X40倍镜下血细胞

图1.3 棉花叶横切(栅栏组织细胞) (2)细胞大小测量

2.思考题

(1)血细胞分为哪几大类?分别描述你看到的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并阐述其功能。绘图。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和血小板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相对稳定的数量。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显示红细胞这种形态特点。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140μm2),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O2和CO2。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在血涂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群。血小板中央部分有着蓝紫色的颗粒,称颗粒区;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称透明区(hyalomere)。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细胞内无核,但有小管系、线粒体、微丝和微管等细胞器,以及血小板颗粒和糖原颗粒等。

(2)任意选择你所看到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各一个,绘图并进行适当标注,测量其大小,并比较动植物细胞大小的差异。

就植物叶片的栅栏组织细胞和红细胞而言,栅栏细胞为长方体形,体积较大,紧密排列成栅栏状;红细胞圆饼状,体积较小,具体数值如实验数值所示

(3)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测得的细胞大小一致吗?你认为在哪个放大倍数下测定得比较准确?为什么?

测定结果不相同。

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但是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复使用,故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在40倍物镜下看更准确,因为观察的台尺更清晰,可以更精确的读数。

二、PAS反应显示糖原和其他多糖物质

1.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2.1.1土豆切片PAS染色(紫红色颗粒)图2.2.1小鼠肝细胞PAS染色(紫色颗粒)

2.思考题

1、 为所观察到的土豆切片和鼠肝切片绘图,标注其多糖的位置,并描述这两种细胞的多糖分布特点。

肝脏切片中,多糖位置表示在靠近核的区域,而土豆细胞中多糖在细胞质液泡中。 2、影响PAS反应染色效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1.Camey固定液固定;2.Schiff染色液染色;3.对分色的控制。 3、如何制作徒手切片?应注意什么才能得到薄而均匀的切片? 需要快速连续地地切下多片薄片,从中选出较好的切片。

三、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1.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3.1.1叶绿体自发荧光(图中红色小圆点) 图3.1.2叶肉表皮细胞叶绿体自发荧光(图中红色小圆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叶绿体主要集中于液泡的周围,呈现红色。

2.思考题

(1)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的区别?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称为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橘红色荧光。

(2)叶绿体分离的原理是什么?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通过研磨植物叶片使细胞破损,叶绿体释放到提取液中,再通过等渗介质中差速离心去除杂志,再次离心分离出叶绿体沉淀;注意在低温下迅速提取,注意等渗液溶度,离心速度和时间的把握,避免叶绿体破裂。

四、吖啶橙染色观察口腔上皮荧光

1.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4.1.1菠菜叶片表皮细胞叶绿体吖啶橙染色(图中红色小圆点为叶绿体,亮黄色纺锤体状的为气孔)

色为细胞核)

图4.1.2口腔上皮细胞荧光染色(绿

从图3.1.1中可以看出,菠菜叶片表皮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比较少,而在气孔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比较多。从图3.1.2中可以看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发出红色荧光,而细胞核发出的荧光是绿

篇二:实验报告完整版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摘要:迷津主要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路径以及中间的分出的若干盲路。被试的任务就是寻找这条正确的路,并学习掌握这条正确的路径。而主试则是引导被试到达终点。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则是以错误次数,和时间为指标来衡量。一般来说,实验式以三次完全无错作为完成学习的标准。本实验是一个基础实验,旨在通过迷宫学习研究在学习过程中,练习次数及学习成绩间的关系。掌握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方法,学习使用触棒迷津,学习及绘制练习曲线。

关键词: 迷宫触棒迷津学习次数学习时间错误次数

1. 引言

1.1文献综述

人类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迷宫学习了。早在几千年前它就 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书上了。而我们研究迷宫学习却始于20世纪初。它是研究一个人在只靠自己的动觉、触觉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在空间中定向,这其实是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迷宫(或迷津)的种类很多,结构方式也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盲路。被试的任务是寻找与巩固掌握这条正确路径。H.Ebbinghaus在1885年首先进行了人的学习心理实验,巴浦洛夫首先发现了条件反射,E.L.Thorndike在1898年开始进行动物的学习实验;从此,有关学习的实验研究就成为实验心理学中较活跃,有较多成果的领域之一.人类的动作学习实验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利用人们生活技能的形成过程,用达到某种学会的标准所需的遍数为学习的速度指标,用完成一定工作量中发生的错误和所消耗的时间作为学习进展的量的指标.另一类作业是根据研究问题设计的,在严密控制条件下学习的课题,其中学的最多的就是我们上述所提到的迷宫学习.

迷宫是学习空间定向的一种实验仪器,迷宫学习也是研究动作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迷宫有两大类:心理迷宫和实物迷宫。心理迷宫有听觉、视觉(纸上)的迷宫之分。实物迷宫则主要靠视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常用的有触棒迷宫、槽形迷宫、U形迷宫。不管哪一类迷宫,都是具有相同特征,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盲路。被试的任务在于寻找与巩固地掌握这条正

确的途径。成绩是用达到一定的标准所需的尝试次数,时间或错误次数做为学习的量度。动物和人类的实验常常以三次完全无错做为完成学习的标准。

触棒迷宫也称铁笔迷宫,是在手指迷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为简便、常用的一种迷宫。实验所介绍的迷宫就是采用这类仪器。它发展于1927年由坡金斯(N.L.Perkins)所创,实验所使用触棒迷宫是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被试用小棒从迷宫的起点沿通路移动直至终点,小棒每当进入盲巷,有声响提示,做为错误一次,学习的效果以从起点到终点所用时间或出错的次数表示。后经心理学家不断改善,其具体操作:连接计数器和迷宫,接通电源。被试蒙上眼睛,手拿金属棒,主试把被试拿的金属棒放在迷宫起点。放好后就发口令:“预备??走”。被试听到“走”,就从起点开始移动金属棒直至终点为止。使用过程中不让被试看到迷宫的路线,被试在迷宫中要连续移动小棒,不得停顿。作完一次实验,显示屏上的数字就是被试在这次实验中所需的时间及犯错误的次数。本次实验通过迷宫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学习使用棒触迷津。

1.2提出假设

1.2.1假设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1.2.2假设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1.2.3假设有、无视觉被试在通过学习后,学习时间与错误次数减少,学习能力增强。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2人,1人担当无经验被试,1人担当有经验被试。

2.2 仪器和材料

JGW-B型心理实验台,迷津实验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

2.3 实验程序:

(1)三人一组,事先不让被试看迷津,被试者坐在被试侧。一只手臂伸

入套袖式测试口。主试将触棒交给被试,令其握好,然后告诉被试哪里是起

点,哪里是终点,起点与终点只隔着一堵墙,但是被试不能直接跳过那堵墙。只能从起点到终点按一定的方向走。然后将被试手中的棒引至槽内起始点。

(2)主试宣布指导语:“当我发出开始口令后,请你操纵触棒沿槽前进,

前进的方向上有许多通道,当触棒进入盲巷时,将发出滴的声音,此时机器自动记一次错误。你要改变路线探索前进直至终点,记为学习一遍。请你一遍一遍的学习,至连续3遍没有错误的到达结束点为止中间不要停顿,要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争取早些学会。同时注意:触棒不准离开迷津槽跳跃前进;悬肘操作,手及手臂不能触及迷津。”

(3)被试手持小棒等候。主试发出“开始”口令,同时按下操作箱内

左侧下方“启动”键,计时计数器开始工作。

(4)当被试的小棒进入迷津终点,被试一次实验结束。主试记录被试

此次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

(5)记录完毕后,主试按计时计数器的复位键,复零后开始下一遍的

学习。

(6)被试在学习中途如感到疲劳,可以在某次走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

3.实验结果

表1 有、无经验组所用时间比较表

表2 有、无经验组错误次数比较表

由表1可看出, t =2.88,查表得t(20).01=2.845,因为t =2.88>t

(20).01=2.845,所以,P<.01,即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由表2可看出, t =2.44,查表得t(20).05=2.048,因为t =2.44>t

(20).05=2.048,所以,P<.05,即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

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4.分析与讨论

图1.有、无经验被试的所用时间与学习次数的关系图

图2.有、无视觉被试的学习次数与错误次数的关系图

由图1可知,无视觉被试的练习曲线分别在第三次和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和第九次、第十一次和第十三次、第十四次时,几乎趋向于与横坐标轴垂直,称为“高原现象”。有视觉被试的练习曲线在第二次和第九次时也出现“高原现象”。图中有、无视觉被试练习曲线呈波澜起伏状,说明存在“学习成绩起伏现

象”。由此可知,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有、无视觉被试均通过动觉获得的正确信息增多,学习时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由图2可知,有视觉被试练习第四次、第七次和第九次的练习曲线几乎与横坐标轴垂直,出现“高原现象”。无视觉被试在第三次、第六次、第九次、第十一次和第十四次的时候练习曲线也几乎与横坐标垂直,也出现“学习成绩起伏现象”及“高原期现象”。有、无视觉被试练习的总体错误次数都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综合图1和图2,我们可知有、无视觉被试的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都明显有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而减少,由此可说明,有、无视觉被试在通过学习后,学习时间与错误次数减少,学习能力增强。

由此表1可看出,因T检验得出统计结果为2.88,查T值表得:P<0.01,故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由此表2可看出,因T检验得出统计结果为2.44,查T值表得:P<0.05但又>0.01 ,故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5.结论

5.1有、无经验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5.2有、无经验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5.3有、无经验被试在通过学习后,学习时间与错误次数减少,学习能力增强。

6、参考文献:

【1】 陈霞.实验心理学教案.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0-2011

【2】 朱滢 .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

【3】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黄希庭.心理学实验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75-278

【5】杨博民.心理学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80-283

【6】张厚粲 徐建平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市:北京

师范大学,2009

篇三: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霍尔效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15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