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苏州史纪在线观看

苏州史纪在线观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16 07:48 | 移动端:苏州史纪在线观看

篇一:1991年1995年就读于苏州大学历史系1995年19

附: 昆山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申报表

注:1.此表一式两份,需粘贴一寸证件照;

2.填写不下可另附页。

昆山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申报材料

昆山市秀峰中学 龚瑜

本人1995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

后在无锡市青山中学从事历史教学4年,1999年8月应聘到昆山市秀峰中学任教至今。 下面我对十多年来的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

教学方面

在1995年月7月——1999年7月的工作中,由于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比较雄厚的专业素养,又有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谦虚求教的胸怀,在老教师的帮助下,迅速成长,通过无锡市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达标考核。参加无锡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无锡市历史论文研讨会上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1999年8月应聘到秀峰中学以来,我努力学习,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严格执行中学历史(历史与社会)教学常规要求,迅速适应初中教学。几年来,多次受教研员的委托,制作昆山市统一考试试卷,编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的配套练习《课课练》供苏州市范围的学校使用。连续几年超工作量(每周17—20节课),多次担任初三历史(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在2005年历史与社会成绩计入中考成绩时,所教班级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平均分居昆山市第二,及格率第一。2007年初中历史纳入中考,我勇挑重担,担任初三5个班教学,其中所教的3班基础很差,但我毫无怨言,多次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在2002年推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多次到苏州听一些专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报告,购买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书籍,如《新课程 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新课程与学生发展》等书籍,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探索新课程新教法,努力使自己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只要有机会,就去听课,多次到昆山市二中、玉峰中学、葛江中学听课学习,还到苏州相城中学、苏州市第五中学、吴江市同里中学听课学习。

我致力于教材研究,重点抓施教过程中的教材处理,用“以学论教”的理念指导自己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鲜明的课堂教学风格:微笑教学,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带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多样的活动,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注重联系时事热点,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发展的意识与责任感;注重联系现实,强调现学现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效果显著。我上的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激烈辩论,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我上课的特点在学校里是许多老师都知道的:特别善于发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每节课的新课导入方法多样,题材新颖,充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上学期,张校长听了我上的《乡土乡音》,

对我上课的特点感受很深。《乡土乡音》这节课,我先放一段音乐《爱我中华》,让学生欣赏,同时提出问题“中国真的有56种语言吗?”“你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方言?”“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畅所欲言所知道的各地的方言,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即兴安排学生小品表演,学生的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得课堂气氛分外的活跃,让张校长忍俊不禁在活跃之余对方言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有了更好的认识。虽然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但一些一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也很有韵味,尤其是我们昆山的昆曲更是被联合国确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堂上我还让小学时学过昆曲的同学当场表演,领略的昆曲的风采。后来张校长在教工例会上说不知道现在的历史课是这样上的,完全不同于他自己以前当学生时所上的历史课了,这种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联系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发动学生的生成的动态的课堂教学,是需要相当高的教学水平的,是符合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学科之间很好的融合和渗透,可见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心和用心,鼓励全校教师都要切实的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在2005年11月我校与吴江市甪直中学政史地教研组校际交流活动中,我开设的公开课“澳大利亚”深受好评。在2006年3月7日秀峰中学面向全市的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中,我开设的公开课“美国”,受到同行及专家的好评。在2007年11月,昆山市教研室组织的第三届“百节优秀课”评比与展示活动中,我给昆山的初中历史同行们,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张骞通西域》。再次得到教研室领导和同行的好评。先后两次参加昆山市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都获得一等奖,2005年参加苏州市课件、说课比赛获得三等奖。教学案例“从我家买了新车说起”在2003年苏州市历史与社会活动案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几年来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学科成绩也位于昆山市前列。并于2003年被昆山市教育局任命为首批昆山市教坛新秀。2005年教师考核获优秀。2007年被评为昆山教学能手。

教研方面

在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昆山市教科室组织的教育科学研究培训达18课时,2005年12月代表学校到苏州市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培训会议。对教科研有较深的理解,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在苏州市各类评比中获奖,如《新课程下初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初探》获苏州市历史教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交流三等奖,《历史与社会的呼唤-谈历史老师的继续教育》获苏州市历史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交流二等奖,《课堂游戏?游戏课堂?谈游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获苏州市教育学会2006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比较》获苏州市历史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交流三等奖,《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一文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在长期的教科研过程中,我深

切地体会到教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会学”比“学会”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设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包括校外、社会,以至终身受益。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工作的目标和出发点,也是教师工作的结果和归宿。我们教师一定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这个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我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永无止境的一种追求。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尽自己所能为昆山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篇二:1991年1995年就读于苏州大学历史系1995年19

附: 昆山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申报表

注:1.此表一式两份,需粘贴一寸证件照;

2.填写不下可另附页。

昆山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申报材料

昆山市秀峰中学 龚瑜

本人1995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无锡市青山中学从事历史教学4年,1999年8月应聘到昆山市秀峰中学任教至今。

下面我对十多年来的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

教学方面

在1995年月7月——1999年7月的工作中,由于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比较雄厚的专业素养,又有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谦虚求教的胸怀,在老教师的帮助下,迅速成长,通过无锡市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达标考核。参加无锡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无锡市历史论文研讨会上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1999年8月应聘到秀峰中学以来,我努力学习,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严格执行中学历史(历史与社会)教学常规要求,迅速适应初中教学。几年来,多次受教研员的委托,制作昆山市统一考试试卷,编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的配套练习《课课练》供苏州市范围的学校使用。连续几年超工作量(每周17—20节课),多次担任初三历史(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在2005年历史与社会成绩计入中考成绩时,所教班级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平均分居昆山市第二,及格率第一。2007年初中历史纳入中考,我勇挑重担,担任初三5个班教学,其中所教的3班基础很差,但我毫无怨言,多次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在2002年推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多次到苏州听一些专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报告,购买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书籍,如《新课程 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新课程与学生发展》等书籍,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探索新课程新教法,努力使自己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只要有机会,就去听课,多次到昆山市二中、玉峰中学、葛江中学听课学习,还到苏州相城中学、苏州市第五中学、吴江市同里中学听课学习。

我致力于教材研究,重点抓施教过程中的教材处理,用“以学论教”的理念指导自己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鲜明的课堂教学风格:微笑教学,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带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多样的活动,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注重联系时事热点,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发展的意识与责任感;注重联系现实,强调现学现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效果显著。我上的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激烈辩论,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我上课的特点在学校里是许多老师都知道的:特别善于发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每节课的新课导入方法多样,题材新颖,充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上学期,张校长听了我上的《乡土乡音》,对我上课的特点感受很深。《乡土乡音》这节课,我先放一段音乐《爱我中华》,让学生欣赏,同时提出问题“中国真的有56种语言吗?”“你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方言?”“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畅所欲言所知道的各地的方言,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即兴安排学生小品表演,学生的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得课堂气氛分外的活跃,让张校长忍俊不禁在活跃之余对方言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有了更好的认识。虽然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但一些一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也很有韵味,尤其是我们昆山的昆曲更是被联合国确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堂上我还让小学时学过昆曲的同学当场表演,领略的昆曲的风采。后来张校长在教工例会上说不知道现在的历史课是这样上的,完全不同于他自己以前当学生时所上的历史课了,这种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联系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发动学生的生成的动态的课堂教学,是需要相当高的教学水平的,是符合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学科之间很好的融合和渗透,可见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心和用心,鼓励全校教师都要切实的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在2005年11月我校与吴江市甪直中学政史地教研组校际交流活动中,我开设的公开课“澳大利亚”深受好评。在2006年3月7日秀峰中学面向全市的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中,我开设的公开课“美国”,受到同行及专家的好评。在2007年11月,昆山市教研室组织的第三届“百节优秀课”评比与展示活动中,我给昆山的初中历史同行们,上了一堂

成功的观摩课《张骞通西域》。再次得到教研室领导和同行的好评。先后两次参加昆山市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都获得一等奖,2005年参加苏州市课件、说课比赛获得三等奖。教学案例“从我家买了新车说起”在2003年苏州市历史与社会活动案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几年来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学科成绩也位于昆山市前列。并于2003年被昆山市教育局任命为首批昆山市教坛新秀。2005年教师考核获优秀。2007年被评为昆山教学能手。

教研方面

在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昆山市教科室组织的教育科学研究培训达18课时,2005年12月代表学校到苏州市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培训会议。对教科研有较深的理解,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在苏州市各类评比中获奖,如《新课程下初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初探》获苏州市历史教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交流三等奖,《历史与社会的呼唤-谈历史老师的继续教育》获苏州市历史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交流二等奖,《课堂游戏?游戏课堂?谈游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获苏州市教育学会2006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比较》获苏州市历史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交流三等奖,《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一文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在长期的教科研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会学”比“学会”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设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包括校外、社会,以至终身受益。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工作的目标和出发点,也是教师工作的结果和归宿。我们教师一定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这个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我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永无止境的一种追求。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尽自己所能为昆山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篇三:2016江苏苏州历史试题

201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由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井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协纹 ⑦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中国古代历坐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山现,主要是因为

A.分封制 B.郡县制 G.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3.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4.碑文是指在在竖石上专为刻碑而作的文字,右图示东汉《张迁碑》碑文拓片

(部分)。观察拓片文字,由此推断出该书法艺术是

A.篆书 B.隶书C.楷书 D.行书

5.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和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5.右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

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7.史学家陈旭蔍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班都伴随着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戊成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8:中国近代民旅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右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9.大型百集史诗电视剧《毛泽东》真实、客观地展现了一段伟人的辉煌人生,下列关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②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10.右图是中国1957-- 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

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11.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

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把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舰路开辟 B.义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4.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沧,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5.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的最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16.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开始作战略上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安排得更稳妥。”

材料中的“退却”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17.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

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联合国宪章》

18.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A.实拖马歇尔计划 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观察下图得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20.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D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请判断下列推论。

22. 17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23.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型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24,英国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表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5.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6.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__.从此,该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元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________________.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8.l926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_________,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__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9.1848年,《_______》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917年,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四、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根据设问,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6分)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选自《人教版教材·七下》

材料二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 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为了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乎,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 (l)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二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2分)


苏州史纪在线观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93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