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攀枝花市2099年中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六页,满120分。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8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玉簪(zān)炽痛(chì)愧怍(zuò)锲而不舍(qia) ....
B.憔悴(chuì) 蜷屈(quán) 仄歪(za) 头晕目眩(xuàn) ....
C.荫蔽(yìn)谮害(zan)佝偻(lǚ) 心无旁鹜(wù) ....
D.倒坍(tān)蓦然(mù)家醅(pēi)气冲斗牛(dǒu)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时代的年轻人,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遇事能自作主张,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陈静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尤其是让她在公开场合发言,她往往会恼羞成怒,一句话....
也说不完整。
D.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队列整齐、鳞次栉比地走运动场。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
逸事。
B.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非内容上。在书信中,可以记叙事情,描写
景物,说明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议论。
C.课文《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比如,
格列佛对英国士兵的解释是:“一只受人雇佣、杀人不眨眼的耶胡,它杀自己的同类越多越
好。”
4.选择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
1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2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港湾都能
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
相成的。4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5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
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A. 23451B.35124 C.24315 D.24351
二、(共6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5-6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
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
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
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
座如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
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
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中扮
戏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释:刑:通“形”。指形成或事实。
嘿:同“默”。
禽:同“擒”,拘捕,捕捉。
5.选出与本文“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一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鞅少好刑名之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
C.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
D.汝可疾去矣,且见禽——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2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13小题,共102分。
三、(23分)
7.解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每句3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8古诗(词)文默写。(9分,每空1分)
(1)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2) 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
(3) 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
(4) (4)洞庭之东江水西,。(《登岳阳楼 其一》)
(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6)
(6) , 。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登岳阳楼 其一》)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及体现这些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2分)
四、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小题。(14分)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1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
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2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
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
解决了。
3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
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
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
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4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
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
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
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
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
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5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 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
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
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
互相兼容了。
6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
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
就不复存在了。
7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
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
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
电话。
8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
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
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
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9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
下她。”
10.1991年FCC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
11.第2段提到,“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
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联系后方回答:FCC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
得到解决的依据有哪些?(3分)
12.第1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3
分)
13.第4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14.“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了“手机
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
有什么建议?(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小题。(15分)
那些乡间的事物
贾维秀
1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2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3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
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
命——让天惊让地动。
4夜露滴落。晨风忽起。曙色微透。
5“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
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6村庄醒了。
7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
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
叫醒了田野。
8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
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9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
10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
少妇,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
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
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
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
11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
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
12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
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
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
13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
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
的味道。村子里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一桶桶井水
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这场景最接
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
14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
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
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15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
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
的行囊。
15.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请仿照示例,列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
“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3分)
示例:清脆高亢的鸡鸣。
16.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
(第9段划线句子)?(4分)
17.分析第10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4分)
18.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4分)
篇二:2015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R
1.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官船来往乱如麻,。(《朝天子 咏喇叭》)
(3)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__________,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5) 当时奢侈今何处?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
(7)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
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5)《孟子》有云:“??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呼应,表明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6)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要商品输出地的江西宛若一艘巨轮,正乘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
东风扬帆起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填写《次
北固山下》的两句)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4分)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1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2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3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4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5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 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
兼容了。
6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7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8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
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9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小题1】1991年FCC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
【小题2】第2段提到,“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联系后方回答:FCC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依据有哪些?(3分)
【小题3】第1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4】第4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小题5】“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有什么建议?(4分)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5分)
那些乡间的事物
贾维秀
1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2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3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
4夜露滴落。晨风忽起。曙色微透。
5“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6村庄醒了。
7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叫醒了田野。
8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9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
10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
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
11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
12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
13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的味道。村子里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一桶桶井水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这场景最接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
14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15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的行囊。
【小题1】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请仿照示例,列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3分)
示例:清脆高亢的鸡鸣。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第9段划线句子)?(4分)
【小题3】分析第10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4分)
【小题4】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4分)
1.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14分)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2分)
①等死__________,死国可乎②吴广以为然。
③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④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耕之垄上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B.佣者笑而应曰而庭宇芜秽C.尝与人佣耕尝闲处一室D.勤知其有清志安陵君其许寡人【小题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孺子何不洒扫
以待宾客B.吴广以为然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小题5】比较甲乙两文中人物特点,说出其异同。在刻画人物方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4分)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共10分)
【甲】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乙】李万声善三弦,场置几案一、椅一,上张红缎帐,下设锦绣帏,大书曰“寰球绝技”。俄顷,有人扶之而出,台上下万籁无声,悉心静听。于是整理三弦,引场唱京都时调数句。既而按指轻弹,髣髴锣鼓声,《教子》中之三娘出焉。一曲青衫,抑扬婉转,忽焉而生,忽焉而老生,过门唱句,按腔合板,字字清楚,至生旦对唱,亦无丝毫夹杂。继弹《滑油山》,宛然老旦声调,得心应手,有顿挫自如之妙。终弹洋操一节,军乐声,洋鼓声,步伐声,一时并举,若远若近,不疾不徐,更觉出神入化,令人不可思议也。万声亦盲于目,与王玉峰同。
【注释】①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柄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中演奏。音色粗犷、豪放。②洋操:旧指西式军事和体育方面的操练。③王玉峰:人名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一时齐发()⑵不疾不徐()
【小题2】文章是如何直接表现李万声善三弦的?(2分)
【小题3】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⑵是整理三弦,引场唱京都时调数句。
【小题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台上下万籁无声,悉心静听”,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2分)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所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②潦倒:犹言困顿,衰颓。③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小题1】诗人“苦恨”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2】本诗的三四句是千古名句,写景抒情极为传神,请作赏析。(3分)
2.鸳鸯湖棹歌(十二)(4分)
清·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注释:鸳鸯湖:即南湖。棹歌:划船时所唱的歌。
【小题1】诗人以新的笔墨为读者摹写出一幅绝美的穆湖风景图,有莲叶新生、垂柳拂水、、 。(2分)
【小题2】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小题1】诗人笔下紫薇花有什么特点? (2分)
【小题2】诗中写“桃李”有什么作用?(2分)
4.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5分)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__________,
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小题1】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的美丽画面。(1分)
【小题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1.题目: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要求:①文体规范。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三:2015年攀枝花中考语文试题(定稿)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6月12日上午9∶00~11∶00]
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20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以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簪 (zān) 炽痛(chì) 愧怍(zuò) 锲而不舍(qia) ....
B、憔悴(chuì) 蜷屈(quán)仄歪(za) 头晕目眩(xuàn) ....
C、荫蔽 (yìn) 谮害(zan) 佝偻(lǚ) 心无旁鹜(wù) ....
D、倒坍(tān)蓦然(mù) 家醅 (pēi)气冲斗牛(dǒu)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遇事能自作主...张,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陈静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尤其是让她在公开场合发言,她往往会恼羞成怒,一句话也说不完整。 ....
D、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队列整齐、鳞次栉比地走进运动场。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非内容上。在书信中,可以记叙事情,描写景物,说明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议论。
C、课文《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慧駰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比如,格列佛对英国士兵的解释是:“一只受人雇佣、杀人不眨眼的耶胡,它杀自己的同类越多越好。”
4、选择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②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③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④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⑤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A、②③④⑤① B、③⑤①②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③⑤①
二、(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5—6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①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②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③。”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释:①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②嘿:同“默”。 ③禽:同“擒”,拘捕,捕捉。
5、选出与本文“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一句中的“而”字用法相.
同的一项( )
A、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A、鞅少好刑名之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
C、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
不辱使命》)
D、汝可疾去矣,且见禽——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2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14小题,共102分。
三、(23分)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每句3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3)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8、古诗(词)文默写。(9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6)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_________________。(《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9)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及体现这些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3分)
四、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小题。(14分)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①美国FCC(联邦通讯委员会)先是宣布飞机上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②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③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