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自恨不如远甚也

自恨不如远甚也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26 05:49 | 移动端:自恨不如远甚也

篇一:2015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语文试卷U

1.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小题1】那清脆如弹拨者,是。(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小题2】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小题3】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小题4】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小题5】__________,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小题6】深蓝的天空中圆月。(鲁迅 《故乡》)

【小题7】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 《蝶恋花》)

【小题8】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9】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小题10】__________,必有一失。(司马迁《史记》)

2.古诗文名句默写。

【小题1】桃李不言,。(《史记》)

【小题2】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小题3】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小题4】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小题5】__________,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小题6】土地平旷,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题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8】秋,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近乎是萧索、凄凉的代名词,抒写了无尽的悲秋之情。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听,“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但刘禹锡却一扫悲秋之气,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之歌。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小题2】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3】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小题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1.(12分)

这段温暖的路程谁能丈量

张伟

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事迹有时蕴藏着巨大力量。比如陈玉蓉,她是一位母亲。

像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她的生活很平凡。一家媒体描绘了她的生活:居住在武汉一个堤坝底下的农村,家境普通,丈夫在做杂工;55岁,身材不高,脸上已有了皱纹和生活所赐的忧愁。

在过去的7个月里,这位母亲花上大部分时间用来走路,每天10公里。她希望借此减肥,但并不是为了其他光鲜的原由,而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31岁的儿子正等待她捐出一只肝脏来救治某种先天性的疾病,前提是,捐献人陈玉蓉必须首先治愈自己的脂肪肝。

这是一个寻常的悲苦故事,日日发生在我们周围。在陈玉蓉的故事里,她拒绝了丈夫的捐肝

要求,独撑这份责任。她的理由冷静而现实:丈夫需要养家。

在精心照料儿子31年以后,这位55岁的母亲能为儿子做的已经没有更多了。于是,从7个月前的一个夜晚开始,她决心走路减肥。支持她的是一个没有太多根据的信念:这样可以治愈她的重度脂肪肝。

这并不是一段艰辛的路程,事实上,这段路有点平淡和乏味。据说,有时候是凌晨,天还没亮;有时候是夜晚,需要借助微弱的灯光辨路。见到这一幕的记者描述,她“像上了发条一样”,笔直有力的快速走着。

这7个月时间,世界风云变幻,但在中国南部一条长长的堤坝上,陈玉蓉在一个狭小而单调的世界里坚持,很难引起什么注意。她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走同一段路程而已。但也许在一个母亲眼里,这已经算得上全世界最重大的事。

她瘦了16斤,并且,医生最近宣布,她的确成功了:那个妨碍她救儿子的可恶的疾病,已经不复存在。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如今,这故事被刊登出来,并隐藏在巨大而纷繁的新闻之中。

一个平凡至此的故事,一位母亲为了儿子所能付出的一切,也许,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我们为之震撼,为一条历时7个月的漫长路途,为一颗急迫而真切的爱子之心,为一个坚忍的母亲。

我们愿推崇这位母亲所体现出来的爱。这种爱根植于人类最原始和深刻的感情中,并且不需区分贵贱,也很难被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割裂。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之中,可以找到许多同样的精神力量。它们闪烁人性的光辉,质朴但持久,它们深藏在普通人的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却总被忽视。与越来越多的分歧、仇视和伤害相比,它们更加温暖,更加长久。在我们为不公而战斗的时候,在我们因为现实而愤怒失望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保有它们。

我们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应不时将目光投向如同陈玉蓉一样的故事。这样,我们可以在为生活争论或奋斗的时候,经常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温暖,并藉此应对生活的种种成功和磨难。

就如同陈玉蓉那样,一位小人物,一位母亲,面对生活,她拥有每个人都值得羡慕和追求的内心力量。

( 《读者》2010第一期 )

【小题1】本文的题目是“这段温暖的路程谁能丈量”,可在文中又说“事实上,这段路有点平淡和乏味”。同样说的是陈玉蓉走的那条路,前后用词是否矛盾,请阐明你的理由。(3分)

【小题2】文中有一句话直接描写陈玉蓉走路的情形,请抄写这句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3分)

抄写:

作用:

【小题3】阅读本学期学过的以下链接文章,结合本文,写出你阅读后的感悟。(3分) 《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甜甜的泥土》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父母的心》“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感悟:

【小题4】陈玉蓉这位为子割肝的暴走妈妈感动了世人,她被推荐为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请你仿照示例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3分)

[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相关链接】田世国: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

2004年9月30日,上海中山医院做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手术:山东汉子田世国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为了让母亲顺利完成手术,田世国还精心设计了一个“骗局”,老母亲至今都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友情提醒∶颁奖词应点明人物事迹,彰显人物精神,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言简意丰,语言流畅且富有美感)

1.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列加点虚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案牍之劳行B.若士必怒若为佣耕,何富贵也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徒以有先生也D.仓鹰击于殿上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小题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太守谓谁B.天下缟素__________,今日是也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其许寡人时人莫之许也D.否,非若是也是谓大同【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2.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

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2)妇 女 亦 耕 田 力 作。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阡陌交通()(2)悉如外人()

(3)而妇人汲井且浣衣()(4)自恨不如远甚也。()

【小题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油油然B.盖江北之俗臣之妻私臣C.其俗洵美矣其中往来种作D.便舍船屋舍俨然【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小题5】甲、乙两文所描写的生活有什么共同特点?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小题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小题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2.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赏析:

3.诗歌鉴赏。阅读范仲淹的两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 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同样写了秋景,情味却不同,请就下面两句写景的诗句任选一句做简单赏析。 (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我选句,赏析

(2) 这两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请以“又是别离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篇二:语文试题卷

☆☆☆☆

☆☆☆☆☆☆☆☆☆☆☆☆☆☆☆☆☆☆☆☆☆☆☆☆☆☆☆☆☆☆☆ 请按要求填写好姓名、班级、考场、考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

☆☆☆☆☆☆☆☆☆☆☆☆☆☆☆☆☆☆☆☆☆☆☆☆☆☆☆☆☆☆☆☆☆☆☆☆☆☆☆☆☆☆☆☆☆☆☆☆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2014~2015学年度九年部第七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祈祷(qí) 襁褓(qiǎng) 炽热(zhì) 锲而不舍(qia)....B.招徕(lái)桎梏(gù) 嫉妒(jì) 锋芒毕露(lù) ....C.稽首(qǐ) 慰藉(jia)强迫(qiáng) 叱咤风云(zhà) ....D.潜伏(qián) 笨拙(zhuō) 遒劲(jìng)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娇健险象环生一泻千里 B.阴霾羁绊持之以恒兴高采烈 C.拂晓沉湎出类拔粹锐不可当 D.曙光桑梓因地治宜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很感染人。 ....B.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

C.她从小就养成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 ....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

阅读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 人均耕地表二中国人均耕地表一得出的结论:表二得出的结论: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浒》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

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C.《童年》中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好事情”、

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格里戈里,都给了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8.古诗文默写(15分)

求疵。 ..

(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2),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B.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

(3)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起”。

C.《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4)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5) 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盘锦以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水质资源,为河蟹的生长 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6)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3分)

(7),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

(8),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

(9)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

怀; ,

(10)晏殊的《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哲理的名句

是: ,。

6.综合性学习(2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11) 李白在《行路难》中,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艰难,寓含无限惆怅的诗句是 , 。

12.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13-18)题.(20分)

故乡滋味 凸凹

(1)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12)杜甫《春望》一诗,通过“, ”动作

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

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

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2)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上。

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二、阅读(满分60分)

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一)古文阅读,回答9-12题(10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3)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自乐。

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选自《桃花源记》

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

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

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

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

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5)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

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洗衣

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6)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①阡陌交通( ) ②便要还家()

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④自恨不如远甚( ) 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

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些累。 1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7)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8)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9)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13.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 (4分)

14.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2分) 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 ......

15.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3分)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 ..

16.标题“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 (2分)

17.赏析下列句子(3分)

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

18.第⑷段中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这句话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19.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0-24题(15分)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

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内容(4分)

21.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

也许将来,这个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我依旧在努力中。”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怀着勇气和力量,在大千世界中奋力去追求某个高度,不必在乎你是不是最高的,因为在你向终点逼进时,你的灵魂已达到了一个挺拔的的高度。 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

(9)一个有思想、有境界、有抱负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会是一个

23.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

能“感到欣慰和富足”的人,所以我们应当让自己登上高处。托尔斯泰说:“我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

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衡。

(10)我的朋友,你呢?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26.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4分)

24.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3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5-29题(15分)

27. 选文第⑶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登上高处

(1)“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

28. 选择下面括号中的词语填空,将句子补充完整,作为选文的分论点,然后补

言 ,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然而,因怕失足坠落

写一个能证明该分论点的事实论据。(3分)

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我以为十分不妥。倘若人人怀有“登高必跌重”的念头,

分论点:在 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修养、能力、学识)

个人何以进步,社会又何以发展?所以,我认为,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事实论据:

(2)在思想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3)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 ,否则将会变成毫无希望的枯井,人如果不能登

29. 登上高处是人生的美好境界,为了让自己登上高处,你现在应该做哪些努力

上思想的高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境况!即使再大的家业交给他,他也会败得一

呢?请从两个方面来谈谈。(2分)

塌糊涂。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让思想登上高处,所以胸无大志,

缺乏主见,说话草率,赏罚不明,最终葬送了刘备打下的江山。人只有从一个较

三、写作(60分)

高的思想层面想问题,才能把问题想得透彻,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更准。

30.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4)在境界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王安石登飞来峰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在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

泰山之巅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些都反应了诗人那种超脱凡

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砰然心动的瞬间;甚

俗的境界。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境界,才会有苏洵“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镇定,

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

才会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才会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才会有谭嗣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大义凛然。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6)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二)请以“我有一个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7)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呀,在社会生活中,

要求:①根据个人生活经历,在横线上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如梦想、期盼、

人人都应当追求自己更高的位置。试想,一个中尉艾森豪威尔绝对发挥不了一个

请求、心愿、秘密、温馨的家??,也可以另选词语填写);

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作用。人如果只甘心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么他便只能发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人若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

③不少于600个字;

(8)一位女教师曾对她的学生讲过“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伟人,当我长大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后,发现这不大可能;于是,我就再次梦想成为一位伟人的妻子,但如今我已结婚,丈夫是一个平凡的职员;于是,我继续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位伟人的老师。

篇三:文言文比较阅读

内容预览: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三明 三、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仆闻之 ( )(4)官大者,主恶之(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一)(15分)

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每小题1

分)

13.(3分)D

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分,“恒”“过”各1分)

(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顺1分)

15.(4分)(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2分,意对即可)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芜湖(三)(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3)贞以立志(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20.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3分)

语段(一):

语段(二):

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

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19.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

20.象征 描写 议论

21.作文略也。

菏泽(三)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黄发垂髫 ( ) ②甫行数里 ( )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 ( ) ②悉如外人 (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0.【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6.答案:①tiáo ②fǔ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7.答案:①交错通达 ②全 ③正,正在 ④遗憾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8.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

9.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10.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河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9~ 13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箭的尾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

10.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以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2)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12.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门分)

答:

13.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门分) 答:

9.(1)邀请(2)没有成年

10.B

11.(1)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


自恨不如远甚也》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67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