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大门上的铺首

大门上的铺首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29 05:47 | 移动端:大门上的铺首

篇一:门之饰

门之饰

(一)门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酒肉臭,有注者释为酒肉的气味。而众多读者宁愿理解为朱门之内,酒池肉林,食之不尽,腐烂发臭。这更能形成强烈的对比。

白居易《伤宅》诗:“谁家起第宅,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腐败肉,库有朽贯钱。”这可移做“朱门酒肉臭”五字的诊释。当

了十年的大官,第宅大门自然不会像普通百姓那样,开在坊里门内,而是开门直冲大街;门色也不凡—漆成朱红。

封建时代,宫殿朱门。朱门是等级的标志。汉代卫宏《汉旧仪》说:承相“听事阁日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官署不漆朱红,以区别于天子。朱漆大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不好随便使用的。由此,朱户被纳人“九锡”之列。所谓九锡,是指天子对于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即赐给九种器物。(韩诗外传)讲:

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责,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俄,九锡拒魁,谓之九锡。

“九锡”之物,所以要等待天子赐给,倒不一定是因为诸侯或大臣的资财少,置办不起。比如,那排在第六的朱户,只要天子有此札遇,恩准可以漆上朱红色,也就是“赐”了。受此札遇者完全有能力自己操办,来壮自家的门户。朱户的赐予,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汉代何沐注《公羊传》,说到“礼有九锡”,将朱户排在第四位。

至于黄色之门,也很高贵。以至唐代用“黄阁”指宰相府,用“黄阁”借指宰相。朱红与明黄,依后世之制而言,“人主宜黄,人臣宜朱”,清代《茶香室丛抄》讲到这一情况,所谓“古今异宜,不可一概。

明代初年,朱元璋申明官民第宅之制,对于大门的漆色,也有明确的规定。《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公侯“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员,“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同时规定,“一品官房??其门窗户腑并不许用裸油漆。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妆饰”。

旧时,黑色大门很普遍,这是非官宦人家的门色。随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遐迩传名,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规模气势确是不凡。这宅院黑漆大门,因为它是民居。济南旧城民居四合院,门楼最具装饰趣味,当地居民称为“门楼子”。其色调,深灰的瓦顶,灰白的台阶,大门漆黑色。门上红底对联,于这黑、灰之中亮着艳色。

在东北一些地方,宅院的黑漆大门被称为“黑大门”。别看其纯黑一片,未描绘图案,却如同贴了五彩门神画—那是“黑煞神”的象征。民间将“黑大门”说成是“黑煞神”,并传说“黑煞神”当门,邪气难侵人。门色成了门神。

南北朝时鲍照《芜城赋》“藻扁俪帐”,滋帐即绣帐,藻扁是彩绘的门户。这彩绘,或许是绘花草,也许绘的是龙、是凤。

与彩绘门户的华丽形成巨大反差,是白板扉。唐代王维(田家》诗:“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南宋戴复古《夜宿田家》诗:“夜扣田家白板扉”。门不施漆,原木色,“白板扉”比起朱门彩肩,自然逊色寒酸,它是农家简朴生活的写照。《金瓶梅)第七十二回“李瓶儿何家托梦”,西门庆“从造釜巷所过,中间果见双扇白板门”。看来城里也有“白板扉”。

(二)门簪

古代仕女梳头打扮,青丝高尝,发上还往往要替鲜花,替金钗。

古人打扮宅院的门脸,也用“替”—大门上槛突凸的门替。门替是将安装门扇上轴所用连楹固定在上槛的构件。这种大门上方的出头,略似妇女头上的发替,少则两枚,通常四枚,

或多至数枚,具有装饰效果,成为旧时大门的常见构件。以至许多民居大门上门替的设置,只为美观,并无结构功用。

门替有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样式,正面或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图案。门替的图案以四季花卉为多见,四枚分别雕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图案间还常见“吉祥如意”、“福禄寿禧”、“天下太平”等字样。只两枚门替时,则雕“吉祥”等字样。汉代已出现门替。古建筑学家刘教祯(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门答的数目,在中国营造学社已经调查的辽、宋遗物中,均为二具。惟此寺(指少林寺)金正隆二年西堂老师塔,与元泰定三年聚公塔,增为四具,足证金代的门替数目已与明、清同。惟其时位于两侧者,虽正方形,可中央两具,或作菱形,或作圆形,未能划一,也许是一种过渡时代的作风。”门替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其由实用性向装饰性的过渡。作为具有结构功能的构件,一洞门上只需两个门替便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了。初时置一对门替,只着眼于固定门扇作用。人们追求美观,将其做得具有装饰趣味,但仍只两枚。后来,人们更重门替的装饰效果,增为四枚的本身,已将门答的结构功用降于第二位了。至于那些纯粹为了做样子的门替,便只计装饰,不较其他了。

(三)兽面衔环辟不样:铺首

门扇上安装拉手,便于开门、关门。金属门环可充此用,且是一种装饰。叩环有声,是在敲门了。合浦西汉墓出土铜屋,门上铸有一对门环(图18)。

主要具有实用价值的门环,又往往配以装饰性的底座,即铺首—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门饰。《汉书·哀帝纪》“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唐代颜师古注:

“门之铺首,所以衔环者也。” 铺首多为铜制,也有铁制者。汉成帝时的一首童谣,说到铜色青青的铺首:“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歌谣影射皇后赵飞燕的得宠、作为和下场,写(汉书)的班固说:“‘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援,言将尊贵也。”以宫殿木门上的铜铺首,隐言赵飞燕将被立为皇后。颜师古释:“铜色青,故日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三字“仓琅根”,形、色兼备,尤以“根”字用法绝佳。这三字被后世传为铺首的异名。 古代铺首的造型,汉孝元庙殿门所装为龟蛇之形,这是四象之一—北方玄武。南方朱雀的形象也被嵌在门上,近年出版的《汉代图案选》,载有朱雀、双凤、羊头铺首。虎、狮、搞等兽头状铺首,猛兽怒目,露齿衔环,则将威严气象带上大门。早期铺首的实物,有秦咸阳宫遗址出土青铜铸件,造型为虎头变形,双目圆睁,铸纹流畅,已是精品。

铺首以威严斥诸视觉。在这一门饰形式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它是当门的辟邪物,如清代《字沽》所说:“门户铺首,以铜为兽面御环著于门上,所以辟不祥.亦守御之义。”铺首兽头,大约是由螺形演变而来。其发明权,古人记在建筑业的祖师鲁班名下。这似乎是一种因循惯例的做法,不难理解。北宋高承《事物纪原》罗列了两种说法:

《后汉书·礼仪志》曰:

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商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

《百家书》曰:公输般见水鑫,谓之曰:“开汝头,见汝形。”蚕适出头,般以足画之,鑫遂隐闭其户,终不可开。因效之,设于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固密也。二说不同。(通俗文)曰:门扇饰,谓之铺首也。

“商人水德”而选螺饰门户,是替商代人拉五行说为旗帜。鲁班画旅,创制铺首的故事,迟于商,而至周,晚了一个时代,却更多了几分大众情趣。彝,即螺。两说虽相异,但殊途同归,不仅都取法螺蜘,而且均看重螺的谨其闭塞、闭藏周密,着眼点也是相同的。

元代人的作品中,又出了“户列八椒图”的描写。王实甫《西厢记》剧末“沽美酒”唱词:“门迎着gm马车,户列着八椒图,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m马车、八椒图,形容显贵。白仁甫《墙头马上》:“你封为三品官,列着八椒图。”同一用法。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李种《日闻录》广罗有关铺首的材料,却未及椒图。

椒图何谓?明代陆容《菠园杂记》讲“古诸器物异名”,举出十四种,如“a质其形似龟,性好负重,故用载碑”,“摘吻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宪章其形似兽有威,性好囚,故立于狱门上”,“兽吻其形似狮子,性好食阴邪,故立门环上”等。其中说到椒图:椒图其形似螺蜘,性好闭口,故立于门上,今呼“鼓了”非也·,·?词曲有“门迎朝马车,户列八椒图”之句,八椒图,人皆不能晓,今观椒图之名义,亦有出也。

关于铺首来历的故事,说它如螺似技而好闭。陆容所说的椒图,正具有这些特点。“椒图其形似螺蜘”,事情到此并未完结。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将龙生九子的传说写进书里,椒图由“形似螺蜘”而变成了龙子。杨镇写道: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A夙、呜吻之类也。椒图,其形似螺娜,性好闭,故立于门上。词曲“门迎驯马车,户列八椒图”,人皆不能晓。今观椒图之名,亦有出也,见(获园杂记)。又,按(尸子)云,法螺蚌而闭户。《后汉书·礼仪志),殷以水德王,故以螺著门户。则椒图之似螺形,信矣。

世上本无龙,龙的神话由人创作。创造出龙,且又编造龙神话的枝枝蔓蔓,于是有“鲤鱼跳”,有“生九子”。关于龙生九子,两说并存:蒲牢、囚牛、眶眺、嘲风、狡貌(suan iii),霸下、狸扦( bi tin )、最质、童吻为一组名单,另一组是宪章、赞要、蟋蝎、绪娃、婉虎、金貌、椒图、纫(diao)多、鳌鱼。后一个系列里包括椒图。

椒图的形象也是兽首衔环(图19)。作为龙的九子之一,其“形似螺蜘,性好闭,故立于门上”,由商、周人模仿螺蜘,到椒图“形似螺蜘”,形式未变,变化的只是源出。螺为水族,归于龙的家族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成了龙子,就唤它椒图。包含在形式里的内容,则像是陈年老酒,窖了几千年,即所谓“性好闭”—以螺之闭,来强调门之闭。铺首兽头的威形厉态,那戒备与示威合一的形象,透出的正是酿酒初始时的香醉。人们可以这样品味,它貌似威加外界的样子,其实只不过躲进“螺壳”成一统,“守御”慎闭塞而已。闭藏周密一一铺首将一种精神,在朱漆的黑漆的门扇上展示了几千年,它透露着属于中华门文化精髓的东西。

附带说明,龙生九子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其原型当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载故事有关:

哀牢臾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婴,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欲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讯而黯,遂共推以为王。

龙生十子,其中有一.个名叫“九隆”。这传说,早见于《风俗通》和(华阳国志》。哀牢夷即今云南省哀牢山地区彝族。

十子、九隆,后来传为龙生九子。《中国道教》1995年第2期刊载王丽珠文章说,这在哀牢山彝族的民俗信仰中也能找到佐证。对于道教所奉斗姆星神,道藏《北斗本命经》说:“昔在龙汉,有一国王名周御,有王妃号紫光夫人。生莲九色,化为九子。其二长子化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为七星。圣母紫光夫人尊号北斗九真圣德皇后。”哀牢山地区彝族民间,将哀牢的九隆传说与斗姆九子传说揉合在一起,把斗姆演变成自己的祖先神,认为产子十人的沙壹,就是生九子的斗姆。(后汉书》中龙生十子,如何变成龙生九子的传说,彝族的民俗信仰便是注解。

仍来说铺首。铺首造型之精美,明清皇宫大门所饰用者可称代表。这枚铺首(图20),呈长圆形,兽首下面,分上下两层。上层形若衔环,饰以飞龙戏珠图案,叫做“仰月千年锦”,只具装饰效能,而无门环功用。这一层之下,有飞龙饰纹衬托“仰月千年锦”。铺首在朱漆宫门上,同金色门钉相互映衬,显示出皇家建筑的帝王气派。

铺首别名金铺、金兽。汉代司马相如《长门赋》:“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嘈眩以而似钟音。”描写叩响门环的情形,玉户金铺的视觉效果,和金属碰撞的听觉效果,画面加音响。唐代诗人薛逢《宫词》“锁衔金兽连环冷”,写处于静态的铺首。

与兽面铺首相类,是门钱( b6)。门钱状似拔,周边通常取圆形、六边形、八角形,中部隆起如球面,上带钮头圈子。

普通民宅门上的这种门钱,样式简洁,却不乏装饰美,有的还带着吉样符号,如外沿圈以如意纹(图21).或镂出编蝠图形。

(四)门钉

北京故宫的宫门,两种门饰很醒目,除了铺首,再就是金光闪闪的门钉了。门钉纵

横皆成行,圆圆的,挺大体里的凸起,与那厚重的门扇正相称,足以壮观瞻。门钉本是出自

篇二:浅议铺首衔环

浅议铺首衔环

作者简介:吕博,男,单位:四川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方向:西南考古。

中图分类号:k8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铺首衔环,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少,主要分为两类。其一,铺首形象的来源与分类。其二,与铺首有关的民俗研究。本文即属于第一类,试图以建筑上铺首和器物上铺首这两个不同类型出发,从时间角度简单分析一下铺首衔环。

1.铺首衔环的名称和来历

有关铺首衔环的文献记载,数量丰富,但基本上都是有关建筑和门上铺首衔环的史料,罕见记载器物上铺首衔环的材料。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在汉代,以后各种版本的传说故事即源于此。

《汉书·哀帝纪》:“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唐代颜师古注:“门之铺首,所以衔环者也。”《汉书·扬雄传》甘泉赋:“排玉户以憾金铺兮,发兰惠与穹穷。”《说文解字》金部铺字条下曰:“铺,著门铺首也。从金甫声。”关于铺首名称的来历,《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此条解释来自南北朝,又运用阴阳五行来解释铺首形象,并不能信以为真,只可作为一条参考。龙生九子的说法古已有之,但是究竟有哪几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代才出现各个版本。

篇三:中国古代门饰

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出入的通道,而且是建筑等级的象征之一。

门古已有之,最初可能只是一个供人出入的缺口。汉代时,门洞两侧建筑高耸,以示等级威严,称为阙。汉阙只存在于两汉魏晋时期,且多用于高等级建筑,对大量普通民居来说,最常见的还是木制的门。千百年来,门的形制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为双扇对开或单扇侧开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在今天都被称为“门”,但古时却有分别。中国古代,称双扇为“门”,单扇为“户”,“门户”一词也由此而来。

有时,大门内外两侧还设置墙壁状的影壁,也称门屏。影壁的设置最早出于审美的考虑,同时也能阻挡窥探,避免内景毕露,后来逐渐成为建筑风水理论的一部分。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影壁遗迹。山西大同九龙壁原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琉璃影壁,也是留存至今最大的建筑影壁。

窗是建筑墙面上用于采光的构件。中国古代的窗多为木制、石制或砖制,为加强窗框的强度,附着窗纱等物件,通常内部制作成窗格式或镂空雕花式。中国古代没有玻璃,窗子要么不作遮挡,要么糊上一些薄纱、白纸一类的半透明物件。有时,还将窗纸用油浸染,以增加窗纸的透光性。

门面,门面,门总是和面子联系在一起的,过去的中国等级制度森严、讲究面子,所以门饰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民居建筑的门饰在其装饰艺术上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隐含了中国传统古老而又深沉的观念,对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遗产。

所谓“民宅门饰”艺术,习惯是专指旧时民宅大门上的装饰品,也指“门脸”和“门面”。而它的装饰艺术包括门环、乳钉、暗锁、铁皮包门花印和门雕门刻花印等,使门饰艺术的建筑显得富丽堂皇,精致异常。就拿“门环”的装饰艺术来说,它的作用是敲门及拉门。不仅如此,“门环”的装饰艺术,又是一种吉祥之物的衬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民众祈求康乐、太平、富贵、长寿、幸福和祥瑞等观念。

关于民宅门饰艺术的起源,相传春秋初期,一位叫公输般的人,一天在海岸遇到螺蛳爬上岸,然后见螺蛳脑袋从贝壳中钻出来,用脚画圆形,在地面画完后缩回脑袋,螺蛳闭其户,终不可开。于是公输般受到启发,乃将其头形做成“门环”安装在门上。一是为了封闭或保险;二是为了装饰或镇宅辟邪。“门饰”的传说,在民间俗信中,产生了一种象征性灵物,是构成“门饰”艺术的开端。据史料记载,商周青铜时期已经出现纹雕装饰。当时把纹雕称“铺首”,“铺首”又名为“铜蠡”,也就是两扇门上的“门环”装饰艺术。有关“铜蠡”门环的说法,来自晋朝张华《博物志》中所引:“椒图形似螺蛳,性好闭,故立于门上。”“铜蠡”的“蠡”,在民间传说是龙生九子中的一个儿子,因为他性情顽固,又习水性,所以就把“蠡”钉在门扇上,作为防火;同时也显示庄严的气势,用来镇魔辟邪。

从奴隶社会一直到唐朝,只有官府和庙宇才享有“门饰”,平民百姓的宅门是没有装饰的。据考证,唐末宋初以后,才开始有民宅门饰,宋、元、明、清时期,民

宅门饰艺术的显耀,“铜蠡”门环的形式演变,无论是铁的还是铜的,主要是从皇宫和官府的门饰,以及寺庙的门饰等不断地借鉴和改进,汲取样式,形成了吉祥的艺术品形状,但是民宅门饰仍不能用兽头门环,必须七品以上的官才能拥有兽头门环装饰。

明、清两代的民宅门饰艺术,样式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它包括华贵富丽的“蝙蝠门环”、高贵荣华的“佛手门环”、清高淡泊的“浑圆门环”、刚强坚毅的“兽面门环”和“狗头门环”等一系列“门环”,隐含了某种古老而又深沉的观念,体现了民众朴素的思想情感。这些门环对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民宅门饰艺术也如诗文一样,很重于内容的因素。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总体可分三大类:第一类,采用比拟的手法,表示人生对幸福的祈念。如“葵花门环”装饰,表现内容是“葵花”,也叫“向日葵”,取其多子茂盛的意思,象征着“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财源旺盛”。像这种门环装饰,即“以物喻人,缘物寄情。”它表达了客观的物象因素,蕴含了“门饰”艺术的内容,反映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意识,形成一种“神似”的拟物手法。

第二类,采用手法是“和谐”与“统一”,表示人生对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的教化。如“方形门环”装饰,表现内容是有“方”就有“圆”,无“规”不成“圆”的说法。暗示了人生“知人伦之理,以善统真美”的原则。这是道德观念的教化,像这种门环装饰,正是融合了“和谐”与“统一”的“宗教”哲学思想。通过这些传统观念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才具有一种独特韵味和魅力。

第三类,采用拟物的手法,带有神秘性的“图腾”文化色彩,是表示人生对灵物俗信崇拜的观念。如“狗头门环”装饰,表现内容是“狗”也叫“犬”,号称“狂吠”,在民间传说是“二郎神”以“狗”降“猴王”的说法,它反映“门户”以防盗贼,镇凶辟邪。像这种门环装饰,带有俗信崇拜对象的灵物,是赐福与降灾相复合的超自然神秘力量。

以上三大类说明了“门饰”艺术的内涵,反映了原始的崇拜,形成人为的主观愿望。这样就造成了“门饰”艺术语言所具有的抽象性、浓缩性和多义性。

从总体来说,民宅门饰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显示了“真”、“神”、“美”的气势,增强了原有的民间艺术,体现了民众的人生观和愿望。所以,这是民间艺术的一大创造,也是民间传统观念和“宗教”文化的再现。在这样的显著特点下,“门”和“门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门饰”已成为中华民族淳朴的民俗、民风、民艺等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国的建筑自古就注重文化的修饰,处处皆景,处处皆情,风俗民情由表入里。那么你知道中国古代门的装饰有哪些吗?

一、门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

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据《山海经》说:在沧茫的大梅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后来《山海经》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如晋干宝《搜神记》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这中间,桃亦是人们崇拜久远的植物,人们认为桃多子多福,是长寿的象征,因此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此仙木也。”而老虎为百兽之王,能够“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这种信仰一直流传至今,除夕之时人们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二神与虎的画,并挂上桃枝或桃人和苇索,以驱鬼辟邪。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画中神人除了神荼郁垒外,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元代以后出

二、门联

联,又称对联、门对,它用红纸书写,贴在门上很有一番喜庆、热闹的过年气氛。过年要贴春联,这与古代的“桃符”驱鬼避邪有关。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过年期间的侵扰,人们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挂在门旁,同时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门神神荼、郁垒的名字(也有画上它们图像的)。这样,为非作歹的鬼魅邪恶就不敢上门了。这些桃木板就叫

“桃符”,它以后被红纸所取代,写上字就成了春联。现在,尽管人们已经知道没什么鬼魅作祟了,但仍保留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是春联内容

三、门匾

旧时门匾多以姓氏郡望、堂号、祖地和先贤的相关信息为题,随着时代发展、社


大门上的铺首》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72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