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乡镇扶贫工作检讨

乡镇扶贫工作检讨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7-01 05:50 | 移动端:乡镇扶贫工作检讨

篇一:精准扶贫的反思及建议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反思及建议 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支持县,乌蒙山片区县,全县辖XX个乡镇(区)XX个行政村,其中贫困乡镇XX个,贫困村XX个,贫困农户XX户XX万人,是贵州西部地区扶贫开发主战场。近年来,县委政府践行“一线工作法”,牢牢盯死扶贫与扶智两个关键动作不动摇,在进村入户在号准“贫脉”上下功夫,冥思苦想在切断“贫根”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在摘掉“贫帽”上想办法,以务实担当的精神将扶贫工作一抓到底,以实干创新的举措诠释了守贫困底线、走开发新路、奔全民小康的XX实践。

一、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上困惑及反思

(一)扶贫工作上的“短期效应”问题

以前的扶贫开发多较注重短期效应,缺乏系统、整体和长远考虑,尤其缺乏顶层设计和相应机制的改革、调整和基础性、制度性建设,常呈运动、刮风式特征。表面轰轰烈烈,仍存在依样画葫芦似的层层贯彻,大而化之、被动应付的扶贫现象,缺乏主动作为,能够沉下心来深入扎实、精准细致工作相对较少。重视短期任务和指标的完成,注重资金投入和上项目,且不考虑或较少考虑扶贫工作的复杂和长期性,扶贫项目的产出效益和可持续性;注重对贫困人群送钱送物,缺乏对精神贫困群体的补钙和强筋骨措施,缺乏科学缜密的谋划与操作,导致善举未能善为,出现"头年一哄而上,来年一拍两散",政府投了不少钱,可看不到啥效果”的尴尬,扶贫项目最后变成“伤民产业”,让扶贫最后遭遇“变贫”尴尬。

(二)扶贫措施与贫困农户的差距问题

当前,精准扶贫“特惠贷”、危房改造、产业扶贫等输血造血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未必能达到农户的心理预期,在基层,许多农户认为:你让我建宅,我不能建,孩子找对象嫌山区条件艰苦,不愿到山区居住; 你让我养殖,我不能养,市场经济萧条,有亏本的人做前车之鉴;你让我种植,我没有技术也没有劳力;你让我易地搬迁,我没资金投入,政策又不全兜底,有农民打着产业发展的旗号进行“特惠贷”用于建房、或为子女还房贷、或归还陈年旧债,改变贷款用途的现象,让精准贷款这一借鸡生蛋的“造血”资金变成被农民变通为杀鸡取卵的应急措施,让扶贫政策看似天上掉下个大元宝,无能为力把它捡起来的现实尴尬。

(三)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形式问题

在当前的精准扶贫识别中,基层工作人员手中有大量的表册需要识别填写,但由于基层事务多,重要信息因精力投入不足,各种资料遇到各部门救场如救火般的催促,即使进村入户与群众交流,也完不成成上级限定工作时间的任务,以闭门造车来应付各项数据资料,这种“识别”并不是客观现实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当前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策略大多为“领导挂点,干部包户,限期摘帽,严格问责”。在这种强大的政治优势下,一方面,贫困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在贫困农户收入数据上作文章,玩数字游戏,靠数字脱贫”的苗头和倾向。

(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专业性问题

贫困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怎样具体量化,怎样测算人均纯收入就是个问题,许多农民不会将隐性收入和盘托出,让群众进行互相评议,又造成“评议拉票”和“人缘”评定,将真正贫困户挡在“门外”。在当前乡

村诚信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制定动态的贫困标准及相应类别,如何精准识别真假贫困,对造假者及相关人员如何处理;分类别扶贫的具体措施;扶贫资金项目投入的科学和效益评估,许多承担扶贫的帮扶单位不是涉农部门,对农村工作、农业经营方式和市场关系,了解得可能不是很深,在谋划产业扶贫方面,存在专业性差距。

二、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看法

(一)精准扶贫,交通设施是基础。

2015年,我县共实施小康路XXX公里,总投资达XXX亿元,涉及XX个乡镇(区)XX个村,XX余万人受益。通过实施小康路,将广大贫困农村的交通状况得以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即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得以通畅,为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建议我县道路交通建设方面还需加大投入,打通并拓宽乡村的“毛细血管”道路网,尤其是连接村与村、组与组和户与户的道路连接和改善上多倾斜、多投入,让农村小康路的建设真正成为群众的方便路、致富路、幸福路,通过打破交通瓶颈助力精准扶贫。

(二)精准扶贫,人才培育是关键。

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低层次的社会发育程度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于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教育问题成为扶贫开发‘短板’中的‘短板’,贫困地区扶贫要扶智,扶贫不仅需要“扶起来”,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地区“自己站起来”。教育是扶贫中的关键点。加大对我县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对干部群众的科技、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特别围绕特色增收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坚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为贫困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

上、干的好的综合性、实用性农村经济领头人才,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龙头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经营实体,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要求,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有力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之逐步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导力量,逐步改变我县“基地多、企业少,生产多、加工少,销量多,品牌少,小企业拉不动大基地的现状”,从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三)精准扶贫,产业引导是核心。

扶贫必须要着眼长远目标,不能扶一时之贫。产业扶贫要有群众性,产业要有生命力,产业门槛要低,产业链条要完整,是大多数贫困户都可以参加。针对我县发展得比较好种养业要形成产业集群,要注意市场发育的充分性,不能拔苗助长,不能包办代替,要尊重群众意愿和市场的作用,从一家一户的“产业”发展为“组织化”和“集团化”产业,不能简单“拉郎配”,要靠市场化的手段,有机地组合起来。让产业、产品等要素和市场对接,让贫困户和贫困村学会“养鱼”和“打鱼”,政府要用好“有形之手”,解决“鱼塘”和“渔网”,让穷人跟着产业走,防止产业引导只重视生产环节,对产品深加工、营销、市场信息预警等产业链建设“缺课”现象,出现投入越多、产量越大、风险越高。农民增产不增收,反受其累的窘境。产业化扶贫是从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理念去拓展到对穷人的帮扶,落实产加销一体化,或“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农户”,或“销售市场+农户”,通过这一条链条连起来,生产一个主要的产品,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实现企业和农民共赢。

(四)精准扶贫,金融税收是抓手

经济是基础,金融税收是核心。金融扶贫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采用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精准性。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特点,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在内的农村特色抵押贷款产品。同时,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手段,增加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金融可得性,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金融扶贫的有效性。调到村到户,最终落实到人。对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发放的扶贫贷款予以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优惠,对支持和扎根精准扶贫地区的农业企业,予以相关税费减免或缓征,降低扶贫惠农负担。对涉农民信贷、扶贫小额信贷设定工作目标,建立财政奖励、补偿机制,鼓励和促进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积极性,给予再贷款支持,扶贫专项资金汇划、支付结算等优先通过支持农村金融扶贫单位进行,进一步增大支农再贷款释放量,有效解决扶贫资金不足的矛盾。

(五)精准扶贫,经济组织是主体

扶贫需要将整个利益链带到贫困村,通过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去带动贫困户,在贫困地区带动经营。单个贫困户、一个家庭的经营细胞很弱小,千家万户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能力绝对是不够的。通过组织化的手段,将分散的个体结合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承担消化市场的风险。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好。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推动贫困村结合各地特色优势,建立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加入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或村专业合作社合资村集体经济,并发挥模范带头作

篇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巩固脱贫成果十分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的能力都十分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2、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村贫困对象行的路、喝的水、用的电、用的通讯信号、看病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贫困对象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发展的起点仍然较低。

3、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4、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开发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人口大多数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人的共性就是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外出的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一)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底数是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对精准扶贫户,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

我们按照精准扶贫计划的实施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二是整合资源,突出产业发展,实施生态建设。三是劳务创收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施策,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

(三)精准管理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精准管理就是要突出精准扶贫主体的作用,建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乡镇包村领导、住村工作组参与的监督机构。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村“两委”班子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住村工作组要树立“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帮扶要有针对性,帮扶措施要与帮扶对象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相适应,要能促进贫困群众长远发展,要能发挥帮扶效果,要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是各级帮扶单位要有相应的干部住村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尤其是干部下乡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增收管理办法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帮扶工作。

篇三:XX镇扶贫工作典型事迹

走进XX,随处可见扶贫新迹象,到处都有喜颜欢笑声。XX两年前,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科技、文化、生活水平低,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自谋发展的意识较差,新兴财源培植不够明显、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两年以来,党委、政府立足镇情,认真分析,找准突破口,多方争取,加大扶贫开

发和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向前发展,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XX是永善的“南大门”,最高海拔3055米,最低海拔1300米,是典型的高寒冷凉贫困山区,全镇幅员面积272平方公里。辖七个村民委员会,145个村民小组6593户、23164人。居住着汉、彝、苗、回四种民族。全镇耕地面积48543亩,有林地18万亩,人工和天然草场8.5万亩,湿地14000亩,国有林4万亩。主产马铃薯、玉米、荞麦。经济作物主要以兰花籽、白芸豆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由于群众居住分散,贫困面大,加之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扶贫难度非常大。


乡镇扶贫工作检讨》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76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