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网络暴力案例

网络暴力案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7-03 05:43 | 移动端:网络暴力案例

篇一:网络暴力演讲稿

介于在场的诸位都是在2015和16年参加的高考,我先问问大家,谁还记得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吗?那年的作文题目是基于一则材料,讲的是女儿举报屡次在高速公路开车时打电话的父亲,让考生据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嗯,看到你们微妙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肯定记得(笑,停顿)

没错,我也印象深刻。我还记得当初自己处在准备进入高三的阶段,看到这则材料整个人都有点“懵逼”,觉得材料非常刁钻,孩子举报违反交通法规的老爸使他被判了刑,这是从哪个神奇的出卷老师脑子里冒出来的题目啊?是为了突出情与法的对比吗?那也不至于拿这么不现实的事情来作为材料吧,谁会举报自己老爸你们说是不是?

后来当我知道这则材料是来自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我跟我同学说:她是不是傻啊,做这种事情,害得我们有这样的作文题目要写,都怪她!是的,我相信很多你们都会像我一样,对这则材料又无限的“吐槽”,并且我相信诸位并非恶意,只是为了宣泄一下写作文的烦恼。但是你们知道吗?当上百万的考生及网友同时在发难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宣泄”就并不那么简单了,这位举报父亲的女生被人肉搜索出来,她的一切网络账号下面都是谩骂与指责,甚至出现了极端的诅咒,她的生活中立刻充斥着恶语相向,最终她被迫关闭了所有社交媒体,更换所有跟外界联系的方式,逃离网络世界。

今天晚上来晚训前,我的妈妈刚刚转发微信,大体内容是:请转发给你的亲人朋友吧,以后不要再吃无籽葡萄了,都是通过喷洒避孕药实现无籽的,已经由国家食品药监紧急发出通知,为了你身边人的健康传播出去这则消息!我那生怕我怀不了她孙女的老妈火急火燎的传给我,跟我说无论是不是真的还是要注意一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有什么“高铁有隐藏的强辐射”“某地核泄漏江湖水被污染政府封锁消息”我天真的老妈经常照单全收,然后我要花很多时间跟她解释,这个是谣言,不能相信。

是的,在我的周围,随意转发各类不实网络消息的人不计其数,肆意在网络上评论甚至

抨击他人也大有人在,他们都未意识到,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暴力, 它是指网民在网络中的暴力行为,它是现实社会中的暴力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暴力,网络暴力的特殊性在于借助了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 传播速度更快, 影响范围更广。网络暴力由一开始的人身攻击慢慢发展出越来越多的形式,具体而言, 网络暴力包括侵犯别人隐私的人肉搜索,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的网络谩骂以及网络谣言等,对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想象一下,你一觉醒来,从一个完完全全的无名人士变成一个被全中国乃至世界公开抨击羞辱的对象,你无处藏身,去到哪里都有人指出你,你曾经在互联网上发出的一切都被翻炒出来,你的自拍,你曾经对生活的小抱怨,甚至于你保存在云端的私密照片。你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借此销售报纸,为网站吸引广告商,为电视吸引眼球,成为每个人茶余饭后嘲讽的对象。

这种由科技促进的草率道德审判导致你在网络世界里被投石暴民围攻,借由网络力量实施的私刑,同殴打、裸体游街、浸猪笼和石刑没有本质区别。他们当中甚至有人都不知道有关你的故事,他们不认识你不了解你,只是随着网络群众的话语针对你,他们只会把理性交给抽象的“他人”,而把自己留给从众的本能。一旦道德超越了法律契约的束缚,我们的命运也就被完全交给了捉摸不透的人性,以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是一个纵容暴力冲垮良善的时代,纵容感性冲垮理智的时代,纵容多数人泯灭少数人声音的时代。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839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直言人肉搜索被滥用, 56.1%的受访者指出公职人员参与人肉搜索涉嫌违法违规,66.4%的受访者建议从法律层面规范人肉搜索行为。一篇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显示出,网络欺凌比网下欺凌更容易导致自杀意念。还有一项研究让我很震惊,该研究显示羞辱是比高兴、甚至愤怒都更为强烈的情感。对他人残忍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网上,由技

术促进的羞辱却会被放大,不受遏制而且永远可以被看到。传统的羞辱只会局限于家庭、学校或是社区,而现在则会扩展到网络社区。成百万上千万的人能匿名地用言语攻击你,这会让人非常痛苦,而且能够公开看到这些攻击的人是没有限定范围的。被公开羞辱对个人损害很大,因特网的传播大幅提升了这个损害。

来看一些显著例子,

2015年5月13日晚,著名主持人何炅被质疑在北外“吃空饷”。举报人乔木的手机、邮箱、微信、女儿照片等个人隐私被网友公开,遭到众多网友辱骂乃至人身威胁。

成都发生“女司机被打事件”,不久之后,当事人的私人资料被人全部挖出来,不仅两辆车的车牌号被曝光,大量未经证实的违规行车记录、酒店开房记录、家庭住址甚至生理期等个人隐私信息也都被“晒”在网上。而就事件本身而言,只涉及交通事件,当事人的隐私不应该掺和其中。

罗格斯大学的一个大学新生,泰勒·克莱门蒂被室友偷拍到和另一个男的有亲密行为,视频被传播到网上,嘲笑和网络欺凌之火被点燃。几天后,泰勒从乔治·华盛顿大桥纵身跃下,生命就这样逝去,他只有18岁。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现在的网络暴力如此猖獗?

首先,是网民的非理性,紧接着是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既能促使网民自由透明地发表见解和言论,也会导致网民肆无忌惮状况的出现,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对事主进行侵权,依仗的正是匿名身份。他们作为无名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更是趋近于零。在这种背景下,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底线甚至是法律底线都被匿名性轻易地冲破了, 网络暴力便自然而然地产生。

还有便是网络传媒把关人的责任缺失,1947 年,社会心理学家卢因( Lewin)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信息沿着含着门的某些渠道传播,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总以把关人

的意见作为依据的观点,他认为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1950 年, 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 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也就是说,把关人能否守住道德底线,对网络暴力是否能减少起着重要作用。

在商业社会,网络暴力还被贴上了另一种价格标签,这里衡量的并不是受害者遭受了多少损失,这里的价格标签衡量的是借此牟利者的利润,这些人的无情挖掘、包装和销售,利用他人的痛苦在牟利。而作为网民的我们,每一次点击、参与、冷眼围观这些网络暴力行为,我们都是在作出选择。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充斥的公开暴力越多,越被接受,我们就会越多地看到网络欺凌、网络煽动、网络谣言,还有黑客入侵。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助推力是金钱,是市场,没有点击率阅读量,就不会有八股网站狗仔队的一夜爆红,没有广告公司的注资宣传。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中所说的电子数据,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规定中明确表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

也就是说,从今年的10月1日起,人们在网络上的每一次发言都需要谨慎了,在网络时代,线上线下已经没有了虚拟与现实的区分,都是现实,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每一条的评论,每一条的转发,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任何形式网络暴力的实施者都对此负有责任,黑暗无处藏。

不要再让他人成为网络暴力的风暴中心,不要再让他们的父母家人身边人饱受痛苦的煎熬,不要再让自己也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我们需要文化革命,网络公开羞辱这种流血的娱乐应当终止。社会心理学家谢尔盖·莫斯科维奇所提出的小众人群影响理论认为哪怕

是小众人群,只要能坚持下去,变化也能发生。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应该通过站起来来培育小众影响力,站起来是指,我们应不再冷漠旁观而是通过发表积极评论支持受害者,而且勇地举报欺凌现象。我们应该拒绝转发、点开那些为博得点击率羞辱他人的网络链接。做一位具有思辨力的理论网民,并且积极的影响带动身边的人。让网络暴力无处遁形,不再发生。

篇二:网络暴力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浅析网络暴力的法律应对

学 院:

专 业:法学(医事法律方向)

学 号:20130901064

姓 名

指导教师: 李丹

完成日期: 2017年4月20日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浅析网络暴力的法律应对》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2017年4月20日

I

浅析网络暴力的法律应对

摘要: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标志,也是许多人赖以生存的工具。正是因为网络已经融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才使得许多人的生活因为网络而改变。而这种改变也包括网络暴力对法律的挑战。随着人们对网络运用技巧越来越熟练,“网络暴力”事件开始层出不穷,并引发了社会对网络暴力地关注,用法律治理网络暴力事件也开始提上了日程。本论文针对法律应对网络暴力事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网络暴力;隐私;搜索

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law

Abstract: Network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oday's society, but also a tool for many people to surviv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network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it makes many people's lives because of the network and change. This change also includes the challenge of cyber violence to the law. Along with the people to the network skills more and more skilled, "network violence" began to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and caused the social concern of the network violence, legal governance network violence also began to put on the agenda. In this paper, the law to deal with the network of violence incidents were studied,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opinions.

Key Words: Caber violence privacysearch

目录

一、网络暴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

(一)网络暴力的分类 ............................................................................................................... 1

(二)网络暴力形成原因 ........................................................................................................... 3

二、规范网络暴力必要性分析....................................................................................................... 4

(一)网络暴力社会危害性 ....................................................................................................... 5

(二)网络暴力行为挑战法律 ................................................................................................... 5

三、网络暴力法律应对分析........................................................................................................... 6

(一)网络暴力的法律属性 ....................................................................................................... 6

(二)应对网络暴力存在的问题 ............................................................................................... 6

(三)应对网络暴力的法律建议 ............................................................................................... 8

结论 ................................................................................................................................................ 10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III

篇三:浅论网络暴力问题

浅论网络暴力问题

摘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暴力行为是一直存在的,而自从大众媒介产生并普遍发展以后,暴力文化应运而生并得到推广,它对人们的心理、认知及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网络暴力问题是今年来新生的一种网络现象,它同时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状态和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正确了解网络现象,更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网络暴力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方式--“人肉搜索”,接着又分析了“人肉搜索”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在说明了促使网络暴力所产生的三个根源后,又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监控措施。用以引导网络传播,净化网络信息,从而使得网络、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暴力,良性监控,人肉搜索,网络和谐

目录

一、以“人肉搜索”为主的网络暴力问题的描述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及主要表现方式

(二)“人肉搜索”的类型

1.友好帮助型。

2.监督型。

3.伦理批评型。

4.犯罪调查型。

5.娱乐恶搞型。

二、“人肉搜索”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一)“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

1.在大的社会活动或灾难中体现集体力量

2.揭露社会阴暗面

3.帮助司法部门侦破案件

4.维护社会公义,填补法律漏洞

(二)“人肉搜索”的消极作用

1.破坏网络和谐,阻碍网络正常运行秩序

2.侵犯个人隐私权,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三、网络暴力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把关人”的失职

(二)“现实暴力”趋向于虚拟化

(三)网络媒体对利益的过度追求

(四)网络活动主体的局限性

四、对于网络暴力问题的监管措施

(一)全力实施网络监控,坚决执行法律法规

(二)保障人民言论自由,提供更多表达渠道

(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水平

现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很多事情,聊天、游戏、购物、学习,甚至交朋友、谈恋爱。适当的上网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但是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对网络的了解和依赖也开始迅速增强,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问题,对现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形成了一种空前的挑战。其中,网络暴力问题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热点关注问题。

一、以“人肉搜索”为主的网络暴力问题的描述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及主要表现方式

网络暴力问题出现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但是,对于网络暴力的定义,至今还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笔者认为,网络暴力是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一定的人物、事物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攻击,并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人身安全权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

“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种方式。近些年来,网络上的一些暴力语言,暴力行动,暴力视频等不断地触犯着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些都是一些网民通过“人肉搜索”制造出来的。对于“人肉搜索”,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现象“很恐怖”,应该提高警惕,避免其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败坏和谐社会之风。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这种引擎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作用。网络自身的强大力量使民意得以表达,正义得以伸张,它可以让罪恶暴露,也可以让亲人团聚。本文将以“人肉搜索”为主阐述网络暴力的相关问题。

(二)“人肉搜索”的类型

人肉搜索是由猫扑网的提问解答形式发展而来,如今已形成更多类型。

1、友好帮助型。主要是网友们自发形成的对那些国家无法进行救济的个人提供安全或利益帮助。或者是需要帮助的个人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从而得到帮助。比如某网民得了高血压,想知道吃什么药效果好,可以把自己的问题放到网上,就会有许多人回复。

2、监督型。它是指网友对政府官员或国家领导人的收入、资金投放、权力行使以及道德行为等的监督。

3、伦理批评型。主要是指网友集合起来对一些违背道德人伦的事情进行调查抨击。如虐猫事件中,网友因不满动物被虐而对当事人进行疯狂的“人肉搜索”和猛烈的人身攻击。

4、犯罪调查型。主要是指网友在网上对犯罪分子进行“人肉搜索”,调查事实真相,声讨违反犯罪的行为。比如网友对待北京宝马车撞人案时,可以迅速查找出犯罪分子的身份资料。

5、娱乐恶搞型。主要是指网友在网上发布一些与事实相悖的文字,恶搞他人。还有就是恶意报复型的。这种类型的“人肉搜索”主要是网友为了报复他人或赚钱不义之财而进行的。

二、“人肉搜索”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一)“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

1.在大的社会活动或灾难中体现集体力量

回顾汶川地震,我们不能忘却伤痛,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却的是国人团结的力量,给汶川人民带来了无限希望。这其中,网络也发挥了其重大优势。地震过后,网民在网络上建立了汶川地震寻人吧,此时的“人肉搜索”不仅使许许多多的人获得了亲友平安的消息,还组织捐款,为生者祈福,为亡者哀悼。

2.揭露社会阴暗面

“人肉搜索”之所以让人“害怕”,原因在于它的“搜索”功能。在互联网通向家家户户的同时,很多人的个人信息都能在网上找到,通过网友们的“不懈努力”,当事人对于不道德的妄想、对于逃脱追查的侥幸心理几乎无法实现,很多打抱不平、怀有正义的网友可能盯你盯得很紧。

3.帮助司法部门侦破案件

“人肉搜索”应用最普遍、最凸显其社会积极效应的地方当属此类情况。公安机关在网上发布案件的情况,通过网民们的帮助,很快可以找到犯罪分子的相关信息,使得他们无处遁形。

4.维护社会公义,填补法律漏洞

对社会上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披露,对官场职场的腐败做法进行监督,都是“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人肉搜索”不仅仅是一种网上娱乐,它还是一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它弥补了我国法律体系不完整的缺憾。

(二)“人肉搜索”的消极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暴力问题,“人肉搜索”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1.破坏网络和谐,阻碍网络正常运行秩序

它通过各种网络上的交流空间对某个事件或个人进行针对性的群体性的抨击甚至辱骂,使得网络和谐遭到破坏。也许大部分的网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基于网络的传播力量,如果“通缉指令”一旦发出,就很难控制事情的发展趋势,比如虐猫事件,铜须们事件,还有最毒后妈事件等,一连串的网络暴力事件,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人肉搜索”的恐怖之处。而参与“人肉搜索”的网民中,还不乏追求刺激、恶意诋毁他人的人,这就使得网络社会更加混乱。

2.侵犯个人隐私权,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网民们仅凭网上的一张照片或留言等简单的个人信息就可以找到当事人的IP地址,上网痕迹等,也有通过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得知其真实身份和居住地点,甚至不乏找上门威胁、骚扰。这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正义的底线,不仅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危及到了其家人朋友。置社会道德、法律于不顾,置人们的隐私权、人身安全权于不顾,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于是“人肉搜索”开始被认为是一种窥视个人隐私,实施网络暴力的手段。

三、网络暴力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把关人”的失职

著名的“把关人”理论是由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卢因提出来的。它是指在信息的流通渠道里,总是有一定的规定或“把关人”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去约束信息,决定哪些商品或信息可以进入流通渠道,而哪些不可以继续在渠道里流通。现今网络上色情、暴力信息之所以如此猖獗,就是因为“把关人”的失职,就是因为网络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也就是没做好把关。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把关”在遇上网络这个具有灵活性与交互性平台后,其意义就变得微弱了。在互联网上随意发布的一条消息就可以在瞬间传播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不仅传播内容无法考证,而且由于网络信息量的巨大性和传播速度的飞速性,人们无法也无心去寻求信息的来源。基于此,网络上便随处可见虚假、暴力信息,即使有一些信息是真实的,也很可能被虚假信息所覆盖,或是被怀疑其真实性。现今网络“把关人”依旧存在,但是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太快,“把关人”可能来不及阻止。比如有些色情的东西,在它遭到封锁时,其实已经对社会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把关”效率。


网络暴力案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79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