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重读抗战家书张自忠

重读抗战家书张自忠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7-03 05:44 | 移动端:重读抗战家书张自忠

篇一:抗战家书读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有感

张自忠在枣宜会战前夕给将士们的书信写到:“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我感动。当时我们只是小米加步枪确能战胜拥有洋枪洋炮的日本帝国主义,是因为有张自忠这样的爱国将领,是他号召将士们为国家、为民族下定了死之决心,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抗战的胜利。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字里行间都说明了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吾辈应当用生命去捍卫之。这不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精神的体现吗?我相信每一个读了这封书信的人都不会再去做有损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张自忠不光是这样写的,他本人和他一起抗战的将士们都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诺言,谁不被张自忠的壮举而感动呢?

“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这是张自忠致电鹿钟麟的电文。张自忠在壮烈殉国前,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从他的言语我不仅知道了国

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同时让我明白什么叫敬业。张自忠作为军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就是驱除侵略者,他用“虽死犹生,虽生亦死”来表明了他的敬业精神,他用“可告无愧,不能辜负我的志向”展现了“敬业“精神的精髓。

张自忠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没给家里留下只言片语,但他写给将士们和他的副将的书信是我们现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我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时我就会想到“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想到自己该如何“敬业”时会想到“敬业而”

死,虽死犹生,渎职而生,虽生亦死,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做到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不能辜负自己的志向。”

记住我们的英雄“张自忠”,他是我们的“爱国”榜样,是我们的“敬业”

表率,更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作者:周照怀

联系电话:13452407909

工作单位:重庆市渝北区麻柳沱小学校

篇二:重读抗战家书主题班会活动流程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篇三:重庆一中初2015级初三下一模考试语文(有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5级14-15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

语 文 试 卷2015.5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诘责(jié) 琐屑(xuè) 祈祷(qǐ) 盛气凌人(líng) ....

B.对称(chèng)屹立(yì)凛冽(lǐn) 粗制滥造(làn) ....

C.滞留(zhì) 咫尺(zhǐ) 涟漪(yī) 玲珑剔透(tī) ....

D.绯红(fēi) 嫉妒(jì)恳求(kěn) 花团锦簇(chù) ....

A、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伶俐慷概 悠杨 相得益彰

B.栖息愧怍 稀疏 因地治宜

C.湛蓝揣摩 丰硕 尽态极妍

D.葱茏取缔 屏嶂 抑扬顿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呼格吉勒图冤案纠错,会使今后国内类似案件昭雪有例可援。 ....

B.灯红酒绿的城市中有谁会特意追寻我的背影?恐怕只有那从背后袭来的风。 ....

C.友谊贵在真诚和相知,真正的朋友是一句关怀、一声祝福也能让彼此的心灵息息相通。 ....

D.读书犹如开矿,沙里淘金,不能指望一下子收获一个宝藏,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

4.下列句子中,前后句子表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活动我没去/这次活动我差点儿去了

B.他的本领真的了不得/他的本领真的了得

C.中国队大胜日本队/中国队大败日本队

D.我好不容易得100分/我得100分好容易

5.下面这段话告诉我们的主要信息是()(3分)

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有特殊兴趣。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乐趣。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顾颉刚《怎样读书》)

A.有的人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的特殊兴趣。

B.我们每个人不必都去研究学问。

C.读书最重要的是要在知识的某一方面培养特殊的兴趣。

D.如果有自己喜欢的内容,那么读书看报就有乐趣了。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静美人生,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一种心态、一种修为、一种情怀、一种智慧。宁静如画。在月下宁静,感受大地之精美,望繁星排空、揽夜风入怀、听天籁之音;在雨中宁静, , 、

7.综合性学习(11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赵一曼、张自忠、戴安澜等革命先烈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留下了一封封感人肺腑的家书。重庆光明中学决定开展以“重读抗战家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治部主任,1936年牺牲于东北。)

材料二:“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牺牲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1940年牺牲于枣益会战。)

材料三:“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戴安澜,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1942年牺牲于缅北战场。)

(1)概括以上三则抗战家书的共同信息。(4分)

(2)学校电视台将拍摄一个微视频来纪念三位英烈,并且用两个四字词语作为这个微视频的标题。已完成张自忠、戴安澜的标题拟定,请你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为赵一曼拟定微视频标题。(3分)

示例:

张自忠:尽忠报国,取义成仁

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赵一曼: ,

(3)重读抗战家书活动开展以来,受到许多同学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但同桌小明却认为:初中阶段只有学习好才最重要。

请你结合此次活动的现实意义对小明进行规劝。(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5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邹忌委婉劝说齐王,尊重对方,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愉快接受了意见。

C.本文第二段运用排比,增强气势,加强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D.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

12.面对妻、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是“暮寝而思之”,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受到的最深的一点启

发。(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17题(20分)

清澈的声音

包利民

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②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

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

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⑤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

⑥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这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相拥的那一刻,周围全

是直入人心的暖。

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

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萧瑟。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哇……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听到他的喊声。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的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⑾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选自《辽宁青年》 2015.1)

13.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几种“清澈的声音”?(4分)

答:

14.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4分)

答:

15.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16.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 ..

答:

(2)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

答:

17.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含义。(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3题(20分)

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

时圣宇


重读抗战家书张自忠》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80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