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宿敌是什么意思

宿敌是什么意思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7-05 06:42 | 移动端:宿敌是什么意思

篇一:单元检测卷(八)

单元检测卷(八)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C.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

答案 D

解析 苏、美、英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虽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结成了同盟,但都有自己的战后野心。通过对话,依照次序,下一个国家都在力图掌握上一个国家,获得最大的霸权,故答案为D项。

2.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实施马歇尔计划

答案 C

解析 从“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等信息可以看出,题干材料指的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A、B、D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

3.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B.提出“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约”组织

①扶持进而控制西欧 ②援助欧洲发展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为了遏制苏联、扶持和控制西欧,故③应排除。

4.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答案 B

解析 题目的关键信息是“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据此判断美国正在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反击措施便是成立经互会,故选B。

5.“这场战争对美国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它加速了美国霸权力量的衰落。苏联在战略平衡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日本与西欧重新获得的经济优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场战争”指

( )

A.太平洋战争

C.越南战争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战败,从越南撤军。这场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6.美国国务卿腊斯科谈到美苏争霸的一件大事时曾说:“我们互相瞪着眼、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这件事应是( )

A.柏林墙的修建

C.朝鲜战争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美苏争霸”、“对方先眨眼”,可知是指古巴导弹危机,反映了苏联在美苏争霸中的第一阶段居于劣势。

7.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拟一主题,你认为恰当的是(

) B.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B.朝鲜战争 D.伊拉克战争

A.美苏“冷战”

B.和平与动荡并存

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 C

解析 B、D两项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的特点,故错误;“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

一切敌对手段和对抗形式,图片中有越南战争、朝鲜战争,排除A;四幅图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或共产党政权)和资本主义的对抗,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8.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漫画形式入题,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含义,图中两个核弹头分别代表“冷战”下的美、苏两国,而法国人和德国人的讨论正处于美苏“冷战”威胁之下。了解了这层含义,结合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即可分析出来。

9.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答案 A

解析 普法战争后法德两国成为欧洲的宿敌。在美苏争霸的威胁下,德国总理阿登纳认识到法德联合的必要性。

10.英国《旁观者》评论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的哪一国家( )

A.美国

答案 C

解析 伴随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近年来极力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遭到了失败,故选C。

11.2008年5月30日,日非峰会在日本横滨如期举行,《横滨宣言》计划在2012年前将其对非洲的官方发展援助,从现在的每年约1 000亿日元增加到每年2 000亿日元。观察下面图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B.德国 C.日本 D.中国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A.随着经济发展,日本极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经济强大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基石

C.日本借助经济援助希望非洲国家支持日本的入常行动

D.日本的经济援助有助于缩小南北差距

答案 D

解析 日本对非洲的援助是“有偿的”、带有附加条件的,有助于缩小南北差距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12.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可知该组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因此该国际组织是不结盟运动。

13.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答案 C

解析 由“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可知苏联解体后莫斯科仍使用的是苏联时期编订的历史教科书,两年时间苏联(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剧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观点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14.以下两幅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B.华沙条约组织 D.不结盟运动

图一图二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答案 B

解析 柏林墙修建于1961年,拆除于1989年,柏林墙的修筑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产物,而柏林墙的拆除则是东欧剧变后,德国统一的前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15.2011年3月20日,由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战争,引起全世界人民对利比亚局势的关注。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当今世界( )

A.正义战胜了邪恶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呈现多极化趋势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中“利比亚??法英美主导”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B项。

16.阅读右边漫画,画面上“‘基地’组织货车”正将满载的货物(炸弹)运往“美国”“阿联酋”“也门”“印尼”“沙特”以及更多的未知的地方。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特点是(

)

A.地区冲突不断加剧

C.跨国犯罪有所抬头

答案 B

解析 “基地”组织是国际恐怖组织,题干文字材料及图片表明“基地”组织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恐怖袭击,这成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大隐患。故选B项。

17.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了

(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D.民族矛盾逐渐加深

篇二:心理对抗

现代条件下的信息心理对抗

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 近年来的事件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和信息技术不仅用来创造财富, 而且已取代传统的暴力手段成为维护国家 利益的有效武器。 从俄罗斯当前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态势来看,俄罗斯将长期面临来自新、 老对手的有力对抗。这种对抗几乎涉及到政治、 经济、军事和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为削弱甚至摧毁俄罗斯,有些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信息武器和信息战手段。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一、 信息战的两种形式针对俄罗斯的信息战有两种: 一种是由“国外敌人” 发动的信息战是指某些国家(甚至包括表面中立的和同俄罗斯保持友好的国家) 对我国领导人、居民和武装力量全体人员进行的一系列信息攻击行动。 目的是通过制造看似真实的情况,诱使我领导人或个别群体做出有利于这些国家的决策。 这里不应排除国外各种反俄势力进行的信息攻击行动。 “内敌人”发动的信息战是指俄罗斯国内的一些政治力量和其他力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利用大众新闻媒介、文学和艺术等“非暴力”工具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

外国学者认为, 信息对抗的最高形式是信息战。正如美国领导人所认为的那样, 信息攻击对搞垮华约和苏联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战的主要目的是, 控制俄联邦民众的意识,摧毁武装力量的精神战斗潜力, 为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奠定基础。为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俄 罗斯的宿敌, 还是它的盟国和友好国家,都随时准备,甚至已经在不停地发动反俄罗斯的秘密信息战。 俄罗斯及其所拥有的核武器和巨大的自然资源储备, 曾令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十分担忧。北约将其最基本目标确定为千方百计消灭俄罗斯的核潜力和工业潜力, 美国防部长也说: “帮助昔日的敌人消灭其核武器和核工业,这是对国家安全投资的最好方式,这种方式如果美国弃之不用,那就太荒唐、太愚蠢了”。

俄罗斯之所以令北约国家忧心忡忡, 不是因为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中, 俄罗斯是北约的强大对手,而是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因素已不是政治、 意识形态、经济和人口,而是自然资源。 美国及其盟国对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所拥有的巨大自然资源以及对其地缘战略意义再清楚不过了。 因此,它们准备对俄罗斯采取积极行动,包括信息攻击,目的是想打入并占领俄罗斯原料市场。

二、 信息心理对抗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说,抗击信息侵略就是保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对平时或战时发动的信息侵略有无抗击能力,决定着国家和武装力量的未来。 因此,当务之急是研究能有效抗击信息侵略的理论原则和使用手段。 这项工作应注意两点:一是信息战可能早在首次导弹与航空兵密集突击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了。 大规模军事行动尚未开始,悄无声息的信息侵略就已提前数星期、数月、甚至数年开始了(海湾战争中的信息攻击提前了5个多月,入侵格林纳 达的信息攻击提前3年);二是“外敌”发动信息战的同时,很可能对国家领导人、 居民、武装力量和其他专政部门的全体人员进行积极的心理攻击。 手段则是利用大众新闻媒介、观光游客、间谍、商人、顾问及新闻工作者进行宣传、 欺骗、散布谣言和谎言等。这里也不排除使用可造成人员心理变态和精神失常武器的可能性。 目前,俄罗斯心理变态者骤增。 专家认为,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变态心理是由于受到信息心理攻击所致。 这种针对俄罗斯民众的信息心理攻击,目的在于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使其心理发生扭曲,摧毁俄罗斯精神。一旦发生危机, 军民遭受的心理创伤将数倍于以往的任何一次战争。因此,当前条件下, 不仅要研究信息对抗,而且要研究信息心理对抗。要把这一课题提到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高度。

随着军事行动的开始, 信息心理对抗将越来越激烈,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敌国可能广泛使用信息武器和经过专门训练并预先潜入俄国 的信息间谍。 因此,如不预先深入研究并实际掌握抗击敌信息心理入 侵的方法, 将给国家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因为在战争初期,侵略者无疑将采取一切手段, 消灭、压制和在取指挥控制中心、情报收集。处理和发送中心, 而且还将破坏、歪曲信息,阻塞信息流通,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报道, 对国家、武装力量和其他专政部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进行精神心理攻击。 信息心理对抗对战略级、战役级甚至战术级作战行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研究信息心理对抗理论和改进信息心理对抗方法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国内敌人” 发动的信息心理攻击同样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国内各政党、 团体正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着激烈的角逐,而且往往不受法律的制约。 每天我们都能听到由一些正式和非正式大众新闻媒介散布的各种谎言。 有意歪曲历史,破坏国家和武装力量传统的事发是屡见不鲜, 这些谎言的制造者深知,谎言只能带来一种“收成”,即国家的衰落、 精神和心理潜能的沦丧、抵抗和生存意识的削弱。由此可见,大众新闻媒介“胡作非为”已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问题。

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组织和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团体已侵入大众 新闻媒介。 它们不代表多数民众的利益,看不到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盲目地追随西方。无中生有、真真假假、闪烁其词是他们进行信息心理攻击的惯用伎俩。 这正说明,不久以前大众新闻媒介对俄罗斯改革出现危机的原因以及人才外流、 犯罪情况严重致使国家基本储备受到破坏等现象都缺乏深刻的分析。

俄罗斯的敌人将竭力阻止俄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 不让其成为地区和全球信息网的用户, 以此构成对俄罗斯决定性的信息和信息技术优势。 此外,敌人将集中力量研制和改进信息武器,有些属于非致命性武器。 这些非致命性武器(如各种电子战器材、超高频发生器、信息病毒、信息炸弹等)在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实际运用的效果显著。一些国家对改进可在空中投射的全息图像以及能逼真模拟各国领导人 声音, 发表挑衅性言论的言语合成器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国外专家指出, 类似可对人的身心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理战武器,即使只发挥出百分之十的效力,也足以便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团体惊慌失措。

分析表明, 能攻击计算机程序的武器是最危险的武器。程序攻击武器不仅能用于打击军事目标, 而且能用于打击行政工业中心的民用目标, 如银行自动转帐系统、信息传送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选举站自动表决程序系统以及那些一旦遭破坏就将严重危及国家安全的系统。 如果敌方大量使用程序攻击武器,将使我方部分或全部地丧失对国家和专政部门的领导与指挥。 因此,确保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安全, 保护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程序免遭敌人破坏,就成了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解决的办法是采取一整套行政组织、法律和技术措施。三、 信息心理对抗的措施解决信息心理对抗的首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 将其作为每个国家部门和独立组织机构的行为准则以及每个俄罗斯公民世界观的基础。

与此同时, 必须着手制定信息心理对抗计划。按计划应包括:信息心理对抗的概念; 信息心理对抗的主要范畴和术语;信息心理对抗的目的、 要求、所要完成的任务;组织和实施信息心理对抗的原则;平时’ 和战时信息心理对抗的样式和方法;信息心理对抗所使用

的兵力兵器; 对信息心理对抗的指挥;实施信息心理对抗的程序、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信息心理对抗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可能趋势。

在确定信息心理对抗计划的概念时, 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计划的某些范畴(心理战、 精神心理保障及信息系统)已经明确,无需做大的改动; 二是有关材料中所使用的部分术语不统一,要么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如信息心理对抗、 信息斗争、信息战役、信息突击、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 ,要么是引用外军的(如信息扩张、信息侵略、信息战、信息武器、信息炸弹及信息间谍等)。五花八门的术语不利 于理解和解决这一尖锐的、 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三是需要分析信息心理对抗对国际关系、 武装斗争的性质和内容及俄罗斯国内政局的影响。

信息心理对抗的特点是, 或者卓有成效,或者徒劳无益。专家指出, 在信息心理对抗领域落后要比在控制论领域落后更糟糕。不解决信息心理对抗的问题, 就无法实现国内的安定团结,而安定团结则是复兴俄罗斯的根本。 面对日益猖獗的信息心理侵略,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对抗措施,敌对势力就会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制止敌信息心理扩张, 特别是某些社会成员在本质上发生一系列不良变化的情况下, 绝非易事。不良变化具体表现在:精神空虚、对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漠不关心、 贪赃在法、酗酒吸毒、体质下降、知识匾乏等。 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专业人才,现行的一系列信息心理对抗方法经不起实践检验, 效果不好。因此,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以彻底扭转军队土气低落和民心背离合法政府的不利局面。这些“紧急措施”是经过深思熟虑、 科学论证并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制定的措施,不仅要尊重人权, 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民族和国家长远的根本利益。这些措施应包括知识教育、 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文化教育,并通过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加以确认。

对武装力量和其他权力部门而言, 需要建立全新的信息对抗、信息心理对抗及军人精神教育体系。 如何抗击反俄罗斯的信息战和信息心理战应成为该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反俄罗斯的信息战和心理战随时都可能发生, 因此应时刻做好反击的准备。专家认为,信息心理对抗应遵循先发制人和灵活机动的原则, 并应发挥如下作用:技术防护;宣传解释;政治引导;团结分化。

抗击信息心理侵略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稳定国民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使之能承受住现代战争和旨在搞垮俄罗斯的各种内乱的严峻考验。 对武装力量而言,信息心理对抗只有被指挥机构当作重要职能来履行时, 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信息心理对抗的关键是,做好对现 代战役(战斗行动)的精神心理保障。

精神心理保障是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实施的一项专门活动。 它与军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世界观活动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精神心理保障涉及的工作范围很广。 具体到信息心理对抗,主要有三项:一是针对敌对势力对俄罗斯军民发动的信息战,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这种对抗措施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应采取; 二是对敌指挥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和程序实施攻击, 以破坏、删改或阻塞存储和运行于网络中的信息。 同时采取措施,使己方指挥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和程序免遭敌攻击; 三是改进以火力突击、电子突击和军队突击对敌信息与指挥系统目标实施战役、战术打击的一系列传统方法。

篇三: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练习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标要求]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一、德国入侵波兰 1.大战爆发

(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速亡

(1)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 (2)德军使用“闪电战”,装备精良。 (3)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4)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知识点拨] 奇怪的“静坐战”: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又一表现,英法直到德国掉转了枪口仍然幻想德国会去进攻苏联。 二、法国的沦陷 1.背景

(1)占领波兰后,希特勒随即将战争重心转移到西线,打击德国的宿敌法国。 (2)法国军方固步自封,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部署不当。 2.进程

(1)确保侧翼安全:德军1940年攻占丹麦、挪威,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 (2)突入法国:德军主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

(3)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总攻,意大利也对法宣战。

(4)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希成立傀儡政府。戴高乐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误区警示] 法国败降是其长期以来推行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不列颠之战 1.背景

(1)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

(2)英国首相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劝降。 2.经过

(1)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2)英国军民粉碎了德国的“空中闪电战”计划。 (3)为扭转战局,英国夜袭柏林。 3.影响

(1)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2)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知识点拨] 入侵英国的失败,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的可能,也沉重打击了希特勒对外扩张的野心,而长期的持久战又会导致德军重演一战的结局。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1.起因: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趁机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 2.概况

(1)英军反攻:意军接连败北,埃塞俄比亚复国后,东非意军投降。

(2)德军参战: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意军,与英军在北非沙漠展开拉锯战。

[知识点拨] 在北非战场上,德意军队联合进攻英军,双方在北非沙漠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随着法西斯国家无止境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主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使其打破原来体系束缚的欲望愈加强烈。

2.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最终促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

3.主要原因: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因孤立少援而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

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苏联的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吃了一颗定心丸。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指,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 德军约德尔将军战后在纽伦堡法庭上追溯往事时说:“如果说我们没有在1939年崩溃,那仅仅是由于在波兰战役期间,英法两国将近110个师在西线对德国的23个师完全按兵不动的缘故。”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法对法西斯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答案 态度:德国进攻波兰时,英法军队并没有对德国发动进攻,仍然推行绥靖政策。 结果:波兰灭亡。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要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导致二战加速爆发的客观因素等方面去理解把握。

主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概况 1.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

(1)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法西斯德国作战的思想和军事准备。

(2)军事思想保守,沉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凡尔登要塞防御的胜利,对坦克等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认识不足。

(3)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落后,战争过程中军事指挥失当。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在人们心理上投下了可怕的阴影,和平主义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法国自上而下忽视国防建设。 2.二战初期北非战场的战况

(1)在非洲主要是意大利和英国争夺,但是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英军同德意法西斯军队作战。意大利的主要目标是夺取苏伊士运河,以切断英帝国在亚、非、澳三洲利益的生命线,所以非洲战局的重点在北非地区。

(2)1940年底英军展开反攻,1941年春英军帮助埃塞俄比亚复国,而意军接连失败。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参战后,德意军队发动进攻,英军遭受沉重打击,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材料

结合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答案 ①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闪电战,使波兰措手不及。 ②波军部署不当,主力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缺乏纵深防御,且装备落后。 ③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并没有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兰孤军奋战。 ④苏联趁机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图示法归纳不列颠之战以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能够屡次得逞的因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 C.英法对德宣战

( )

B.苏德战争爆发

D.日军偷袭珍珠港

解析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答案 C

2.阅读下列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 )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 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从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3.在20世纪的军事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空袭战,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空袭战且发动空袭的一方遭到失败的是发生在二战中的 A.苏德战场

( )

D.亚太战场

B.西欧战场 C.北非战场

解析 二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空袭战是德国发动的不列颠之战,结果德军遭受失败。 答案 B

4.不列颠之战时,在大火冲天的伦敦,英国人表现出非常幽默的一面。一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餐馆的门上,“照常营业”的招牌依然在诱惑着顾客。英国妇女们响应丘吉尔的号召,积极参加各行各业的劳动。这说明了

(

)

A.英国人唯利是图 C.英国人士气高涨

B.部分英国人没有爱国心 D.英国人对战争置若罔闻

解析 材料表现了英国人面对德国的空袭毫不畏惧的精神,从侧面说明了英国人对战胜德国法西斯充满信心。 答案 C

5.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北非战场上的交战国军队有

( )


宿敌是什么意思》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84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