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工作报告范文 > 读书报告前言

读书报告前言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0 | 移动端:读书报告前言

篇一:读书笔记的前言

苏霍姆林曾说:“让学生变更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

阅读。”并且,《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

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规定:中学生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260万字。

而阅读世界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

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现代教育教学对学生要求尚且如此,那么,作为一个高于学生的自己,更应该多读书,

读好书,并且养成思考的习惯,让自己从书籍中获得的成长记录跃然纸上,既可以作为一份

文字记录,又可以从中窥见心智的成长。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自己生活仍将忙碌,但仍会多读书,读好书,并写下读书

笔记以供自己玩味。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 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

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

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篇二:读书

笔记示范前言

读书笔记示范前言:

1. 这只是我自己的读书笔记,做分享之用途。

2. 彩色标签is 必须的,我使用的原则是“所标注的东西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心情就用哪

种颜色”,例如粉红色是抒情段落;深蓝色的观点;绿色的是举例或令人感觉新鲜的材料;红

色是让人震惊振奋的段落等等。

3. 书要读到书脊开裂或者根本合不上才算读好,翻完之后还是跟新的一样我就很难理解。

不过我力气比人家大也是真的==

4. 基本上笔记本的左侧是补充用的,或是用来做重点记录的,时不时留白,不怕浪费这

几张纸。左边的是灵魂。

5. 这本书没什么重要的思维导图,所以不写,但很多理论书籍需要写思维导图,一般都

是读完之后总结,及时记录。

6. 之所以选择《忧郁的热带》原因很简单,经典、好读、生动、知识点不多不少、列维

斯特劳斯是我特别喜欢看的一个学者,法国人里面最讨人喜欢的前三名。

7. 这本书我没有加入很多思考心得,这要视书的类型而定,如果是读《小逻辑》或者《存

在与时间》就会有大量的思考,但需要认真读这种书的同学已经不需要我来示范读书笔记了。

我这里只展示大家都能做到的程度。最后,谢谢你们看得起我,希望你们不要觉得太失望才好:)篇三:写在读书笔记前序言网络教育论坛:教师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文/周 如 俊

[内容提要] 如何搞教科研,使自己成长为学者型教师,是多数教师颇感困惑的问题。在教育论坛上教育反思写作则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它不仅是你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而且

能尽快帮助你步入学者型教师队伍中,甚至登上教科研的神圣殿堂。

[关键词] 教育论坛;教育反思写作;教师成长;源泉;网络时代的来临令教育行业跨越了一度很难逾越的藩篱。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时

距离的穿越,教育网络论坛还打开了我们教师心灵交流的通道,在人文主义教育经常被

忽视

的今天,这一点尤其宝贵。 如何提高我们教师教研能力?开展教育论坛上教育反思是一

行之有效的办法,网络的出现则令阻碍教师教科研推进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知道,教育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职业生活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

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斯甘((转载于:读书

笔记的前言)schon,1983)把教师定义为“反思从业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因此在教育论坛上教育反思记

录,是一

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它

是一

笔巨大财富。目前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有在教育论坛上写教育反思记录的习

惯。

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反思的重要性,没有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从而失去

了第

一手感性材料,这是教学、教研资源的一大浪费。我们应该认识教育论坛上教育反思的

重要

性,写好教育反思记录笔者结合自己教育反思写作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育论坛反思写作:教师自觉成长中催化源泉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 育 反 思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因此教师

合教育教学实践,日月积累的教育论坛反思,记录的自己的平日所做、所思,却是最有

实用

价值,也是教师最简朴、有效的继续教育、自我教育、自律教育。正如朱永新教授在其“‘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中写道:“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来本

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于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

师这幽默的语言,却道出了教科研的最有效方法、教师的素质自我提高、教育名师的成

长秘

密!

就以笔者为例,自2003年4月以来,笔者总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网络上进行教学反 思: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教学的得与失,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

否和

谐,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等等。我坚持

每天

挤出时间来写作一篇,在网上与网友交流。说也奇怪,这种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

中有思的网络随笔或记录,虽不成“正文”,但几乎“每投必中”,在短短不到3年人时

间内,

有近200篇教育教学学论文或随笔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之友》等省

级以

上刊物发表。与此同时,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日趋提高,学生反映上课时再也感不到

乏味了。

总结我的教育论坛上反思教 育 反 思写作:其方式有:一是反思随笔——一种机动灵 活行之有效的反思方式。可以在课上、课后随机摘记,可以是在书中、教案上或自己头

脑中 随时留下痕迹,或对课上的经典点评或一个小小的引导失误都可作为反思的内容。反思

随笔

看似事小贵在坚持,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二是反思日记——一种自

我成

长的教育反馈方式。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自己写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或困惑

并阶

段性的与同行教师共同交流分析成败得失。三是反思教案——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

学习

活动方式。我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教案可以进

一步

地激发我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

发现

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我认为反思教案记录的过程也就

是教

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

构建

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可见,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而写出的教育随笔、教育日记,记录的是自己的平日所做

思,是最有实用价值,也是最简朴、最有效的继续教育、自我教育与自律教育。教师因

“写”

而精彩!

“写”是教师心底的企盼与教育思维的火花碰撞。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到处都是思 想的火花: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

能会

面对一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在学生中,有些人某些课程较好,但其他学科却显得薄

弱;

有的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均衡等。我们也会在课内外教学组织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

些难

题,在与同事和学校管理者交往中有时会应对自如,有时也难免会束手无策。实际上,

这些

小事都可以在我们用思维去擦亮之后,以案例反思的形式“写”出来。虽然有时是一点

感动,

是一丝酸楚,是一阵狂喜,是一片失落,但及时地用笔捡拾起来的却都是颗颗珍珠。 “写”是教师成长中不可缺失的过渡桥梁。古今中外教育历史证明,著名的教育家, 无不是从教育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应把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作为提高自身的师魂、

德、师能、师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自己只有带着一定的教科研任务去学习教育新理论、调查研究、参加教改实验,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教科研论文,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劳动,锻炼和

提高

自身各种业务能力。实践证明,教师教科研的“写”是造就杰出教育成就的熔炉,是加

强师

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写”是教师走向教育“自由王国”的必经途径。许多教师工作含辛茹苦,辛勤耕耘,但有时事与愿违,教育教学效果极不佳,其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教学方法

固化。

因此,一个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突破陈旧陋习,突破自我,取得富成效的教学特色,

仅靠

埋头苦干、拼时耗力、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只有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做“科研型”、“学

型”的教师,让自我反思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让写作成为一种必需的生活,教师才能

达到

一种思想自觉或精神自觉的哲学境界。二:教育论坛反思写作:教师成长中快乐工作的动力源泉 教师不能仅仅是在教着,更不能是在痛苦地教着。也许,我们教师职业目前还不是我 们从事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但我们应转变个态度,心甘情愿去做,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

发掘

每个人内心蕴藏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因此,我们教师快乐原本可以很简单。

它需

要的只是我们心态的转变,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快乐就在其中了。而快乐地工作

本身,

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记得前几天在“教育在线”上,有网友问我是不是与《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 《成才导报》栏目编辑熟悉,我一笑答之:“是未曾见过面的只是文字上交流的朋友”!

其实

真正帮助我的朋友是朱永新教授的《享受教育》和“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当然,我的

育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

题,这本身就具有教科研的性质。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教师教育工作的真正境界:“我要研”和“我要写”,与职称无关, 与经济无关,与名声无关,是自己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可以

说思

考和写作成了我平时生活的一种习惯,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乐在其中!课余时间,每

天不

进行教育反思、不上教育网交流就很难受;一写就快乐,把心里的教育感想、发现写出

来,

一吐为快,心里往往会生发出难得的轻松之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享受!因为在写中保持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意识。目前是网络时代,如果我们教师与网络 绝缘,那无异于新的“睁眼瞎”了。虽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还有这样那样

的说

法,但谁也不会否认合理地运动这些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

直观、

快速便捷、海量信息,哪里还是一支粉笔可比?不说其他,能用电脑编辑文字,收发电

子邮

件、制作简单课件,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等是不能不掌握的了。更高层次的制作发布

个人

站点等等也应该是有追求的老师所必备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新信息技

术,

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合作。

因为在写中保持学习永恒的意识。教师的个体发展首先取决于自身的内在需求,知识 的更新需要去学习。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

教了

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

使他

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而不重复自

己,

不断挑战自我。因此我们教师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什么不要

说创

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底气都没有。学习是我们教师润泽人一生的最积极、

有意义的活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生活,

学习

是我们的教师工作,学习是我们的教师责任。我们为人之师者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

处学

习的习惯,让学习交融于工作生活之中,以学习的精彩赢得生命的精彩,以学习的成功

赢得

生命的成功!

因为在写中保持读书意识。我们做老师要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这样才能让你对 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才能促使你不停地思考,才能使你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你也会

从这

世界的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读书,

在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强化你的人格魄力,从而在中影响你的学生。 三:教育论坛反思写作:教师成长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源泉 的确,作为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时常感受到这种论文要求给我们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与其说教师提交的是论文,倒不如说提交的是一种希望、一种企盼和那种种

说不

清道不明的困惑。那么,我们教师要不要写?笔者的看法是,要“写”。不过“写”不仅

是为了各类评比、晋升职称,而应该是把它看作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并能在刊物发表推广,这是一线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教育在线新职教论坛发起“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的贴子,参与讨论的教师达3174

人。

不少网友与笔者探讨:撰写教科研论文奥秘在哪里?那么教师如何在百忙之中写出理想

的教

篇二:如何撰写读书报告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

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內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內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可参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內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內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內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內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內,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內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內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內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现在手中的书籍、报刊比比皆是。平时如何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笔头勤。”

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现介绍八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一、摘录式

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

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如有位同学读了《少年毛泽东》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毛泽东放牛,把一份草送给穷孩子的事,从中总结出毛泽东从小同情、关心穷人的好思想。联系到“我”与小伙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同少年毛泽东一比,心里很惭愧、内疚,这样联系实际合情合理,真实感人。

又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

体会也可以是札记。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三、提纲式

盖房子要按图纸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进行房子装修;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这叫做列提纲。

我们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

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读了《妈妈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编列提纲:

(1)妈妈犯了一种“怪”病,既不上“医院”,也不让人说;

(2)妈妈给奶奶送年礼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鸡;

(3)妈妈给外婆送年礼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鸡和一大包的年礼;

(4)作者抨击少数妇女对母亲和婆婆的两种不同态度——孝敬与不孝顺。

这样列提纲,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

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提要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四、批注式

在阅读自己订阅的报刊和购买的书籍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就常用这种笔记方法在书头批注。拉法第在回忆马克思读书时说:“他常折迭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上作满记号,他不在书上写批语,但当他发现作者有错误的时候,他就常常忍不住打一个问号或一个惊叹号。”(《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在读书时常在字里行间画着五颜六色的记号,在书的空白处,往往还有评语。

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一书时,全文逐字、逐句用朱墨两种色笔圈圈点点,遇到他认为观点正确、文字优美的地方,就批上“此论颇精”、“此言甚合我意”,认为不对的地方就画“×”,或批上“不通”、“荒谬”之类词句。

五、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

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六、卡片式

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再按书卡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 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搬出来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

做卡片时有四点小的要求: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七、剪报式

凡是遇到处理的废报、废书,在完全抛弃之前,可以检查一下其中是否有适合留下的文章。不管是一句名言还是一幅图画,都可以剪下在粘贴在自己准备好的剪报本上,空闲时象翻相夹那样随意阅读,也是一种享受呢。

八、索引式

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

平时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几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索引,便可顺手拈来。

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

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索引笔记只需要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

篇三:文化研究读本-读书笔记之前言部分

《文化研究读本》

主编:罗钢 刘象愚

读书笔记

总序

1、《文化研究读本》汇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批评家和理论家的文章,这些批评理论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流派或不同方面,其理论思想和批评建构各有特色,具有借鉴意义。

2、什么是批评理论?批评注重的是文学文本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批评理论关注的是文本与作者、与读者、与现实的关系,它关注的是批评的形成过程和运作方式,也即是说,它关注的是批评本身的特征和价值。

3、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若不与其他文化发生联系,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存在,也就谈不上该国本身的民族文化。正如一个人,若不臵于其他人的关系中,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自我。文化的发展,只有不断吸收外来的新鲜东西,才能激发自己的生机。近亲结婚一代不如一代,而优种杂交产生新的优良品种,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应该互相引进、互相借鉴。我们无须担忧西方批评理论的种种缺陷及其负面影响,因为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已经变成了自身无意识的内在构成,这种构成足以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吸收借鉴中形成自己的立足点。

前言 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历史经典不同,文化研究注重当代文化;与……注重精英文化不同,……注重大众文化;与……注重主流文化不同,……注重边缘文化和亚文化;与……将自身封闭在象牙塔中不

同,……注重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文化研究还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态度和研究方法。

一 文化研究的起源

二战后先在英国星期,而后扩展到美国和欧洲。

1、在政治上的起源是,英国新左派→在文化问题上的一些重要观点,如:对经济化约论的批判;把文化看作社会过程本身,而把经济、政治看作这一过程的构成要素。

2、在思想上的起源是,英国文学批评家李维斯(他认为,一种有机与和谐的社会秩序仅存在于17世纪之前,它遭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现代社会危机主要存在于精神和文化方面,而非马克思所诊断的存在于经济方面)→霍加特(最好的时代是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其自传的著述方式开具了民族志传统;跨学科的多维视野,社会学、政治学等视角)→雷蒙.威廉斯(奠定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传统的、超越功利的、仅局囿于精英文化范围的文化定义告别;文化的概念必须不断扩展它,直至与我们的生活同义;文化的三种界定方式之第三种,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这个定义奠定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阐发伟大的思想和艺术作品,更是阐明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研究就是对整体生活方式中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生活在同一种文化中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经验叫感觉结构)→汤普森(接近马克思主义立场;文化是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竞争的结果;反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决定论,强调文化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在阶级意识的形成和塑造过程中,文化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这些批评理论家们,批评了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决定论,

强调了在社会发展中文化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又将文化从传统狭隘的精英文化的定义中解放出来,把它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为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二 意识形态理论:从阿尔都塞到葛兰西

意识形态研究是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1、威廉斯:指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不明确,游移于两种意思之间,一是某个阶级的信仰系统,二是虚假意识系统或幻想信仰系统。

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个人与他所处的现实环境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构架,它建构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意识;意识形态是内化的、无意识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身份来成为一个主体是文化赋予的,它对我们的控制是隐蔽的;主体和屈从体两层意思;人的意识形态和经验是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建构的;性别上妇女受歧视是由于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男权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浓厚的决定论思想,牺牲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给我们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文化不仅是生活经验的表现,更是产生这种经验的前提和基础。

3、伯明翰中心第三任主任理查德.约翰对“什么是文化研究”的理解就是来自阿尔都塞,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主体性的建构。

4、葛兰西:文化霸权的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经济基础——市民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社会(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市民社会是政治社会的基础;资产阶级的统治主要不是依赖政治社会的暴力机构,而是主要依靠其牢牢掌握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依靠其宣

传并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世界观来维持的,因此要推翻资产阶级,就必须首先颠覆它的文化霸权;文化霸权的形成需要被统治者某种自愿的赞同,价值观念的融合、谈判和调停,这是一个过程和斗争的结果。

三 阶级 种族 性别

1、再现:若把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来分析,核心就是再现;再现行为本身就是文化内部的权力关系的一种体现,能够再现自己和他人的人掌握权力,而不能再现自己和他人者处于无权地位,只能听凭他人再现自己。

2、阶级:马克思假定工人阶级文化具有某种共同的本质,并致力于发现这一本质;伯明翰中心研究人员认为工人阶级文化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各种相互竞争的工人阶级亚文化,每种亚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法。

3、性别:性别差异和性取向究竟是由生物本质决定还是由文化建构的,这始终是性别研究的核心问题;性别角色是由文化建构的。

4、种族:芭比——一个简单的玩偶,也负载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男性中心主义,种族中心。

四 快感 大众文化 观众研究

1、法兰克福学派:否定大众文化,认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标准化、单一性、强制性压抑了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大众文化产生的快感不过是一种包裹意识形态的糖衣;忽略了大众文化的复杂多元。

2、英国文化研究:肯定大众文化,一方面占支配地位的社会文化机构利用大众文化来控制接受者对意义和快感的生产;另一方面,接受者又可利用这些资源来产生颠覆和抵抗的效果;大众是复杂多元的组合,大众文化也是复杂多元的;文化经济体制流通快感和意义,快

感和意义是大众生产的,也是他们需要的。

3、霍尔:编码—解码,由于编码者和解码者的符码不一样,文本的意义也就不一样;可以通过编码—解码过程来探讨文化内部的政治和权力结构。

4、莱恩.昂《观看达拉斯》;莫利《家庭电视:文化权力与家庭闲暇》。


读书报告前言》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81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