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材料 > 育人经验案例

育人经验案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6 07:39:11 | 移动端:育人经验案例

篇一:学校育人案例分析

学校育人案例分析

一、教师打学生事件

×年×月,×校发生了一起教师打学生事件,家长上访,市教育局、公安局先后介入,学校声誉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原因及教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传播文明的窗口,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智慧的促生者、知识的播种者。发生这样的事件令人遗憾和痛心。

1.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自己和学生父母一样可以任意体罚学生。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相当于获得了父母所“授予”的权力,老师于是拥有了教育、惩罚学生的权力。

②教师素质差,教育手段贫乏。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作有热情,事业心强,想把孩子教好,但由于经验不足,缺少办法,见学生违纪,情绪便急躁,因而体罚学生。有些教师则因为在家庭或社会交往中受气,无处发泄,将学生当成了出气筒。特别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地位不高,待遇较低,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心中有怒气,遇事易动气发火,感情用事。在多重压力下,对不争气的学生,教师便使用强制措施体罚学生,而这,却常能得到人们的理解。 ③学校、部门对教师教育管理不够,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意识淡漠。

2.教训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

①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行使教育管理工作职责。

②解决师生矛盾,不能不讲方法,感情用事。无论学生做错了什么事,老师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体罚学生,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单纯用暴力解决显然是大忌,也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再辅以和家长沟通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二)几点建议

要走出体罚误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学校和部门要重视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首先在思想上引起教师的重视,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自觉意识到对学生实行体罚,危害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更重要的是它必然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从而自觉禁止使用体罚。其次,学校和部门应严格要求,把禁止教师简单地以体罚对待学生作为一项制度。要注意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把教师体罚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水平相联系。一旦因体罚出现问题,也应从事实出发,严肃处理,不能一味袒护,并引导教师吸取教训,从根本上避免体罚现象的发生,使我校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综合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技巧。老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以体罚学生来发泄自己的感情。同时,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它问题。教师对学生既要尊重信任,又要严格要求,防微杜渐;既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学习倡导“爱”的教育,转变落后的教育方式,自觉用“爱心”来教育学生,诲人不倦。

3.注重教师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给教师减负,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解放”;其次要摆正教师的位置、心态,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最后要做到“心肠热”而“头脑冷”,要有热心、信心、恒心。

二、学生打坏学生事件

×年×月,由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进而引发学生打学生事件,而且造成严重伤害,在师生和社会中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原因及教训

学生间有矛盾,打架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顽疾,屡禁不止。学生打架事件的发生,不仅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声誉,而且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杜绝学生打架事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场教师情绪急躁,感情用事,经验不足,对学生打学生没有及时制止,

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②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重“哥们儿”义气,遇事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不计后果。 ③平时教育不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

2.教训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

①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它问题,而这个恰恰是我们最欠缺的。

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关键期,认知形成阶段,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感情冲动时,会做出过激行为。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能力,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心理问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打架事件的发生。

(二)几点建议

我认为对打架事件应做到“未雨绸缪,及早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利用上法制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进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在宣传教育中充分利用当地典型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分辨美与丑的能力。

②建议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共同努力,勤沟通,适时关注学生成长时期的心理动向,例如可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等方式,净化学生心灵,保证其健康成长。

③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书信、探病、家长会、开放日等,通过沟通,灌输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同时,与学生平等交往,在学习、生活中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体验到老师的真诚与关爱,师生间产生一种介乎朋友、亲人的感情,使师生能够主动及时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早解决。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开展郊游、艺术节、技能节、主题班会、演讲、朗诵比赛等各种文明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竞争意识、交际技巧和责任感,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自身能力及价值,从而满足精神需要,

丰富课余生活,消除空虚感。

⑤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学会冷静,学会忍让。一是教育学生遇到矛盾时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凭一时冲动。一旦发生争吵,并有激发趋势,不要急于辨明是非,先脱离接触,待心平气和以后再解决问题。二是教育学生在发生争吵时要相互忍让,不要因小事争高低、论输赢,更不要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若是一方轻微的动起手脚,做到“打不还手”,尽快脱离接触,避免事态扩大。

篇二:2个学科育人教学案例

此处两则案例是由市教委教研室提供的典型实施案例,仅供组稿时参考之用。由于这两篇案例皆是未发表的文章,还请您在组稿时注意保护作者的著作权益,尽量避免以直接下发案例的形式组稿。

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实施案例

为什么奶奶不接受明明的孝心?

——《百善孝为先》教学案例

虹口区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 杨 健

【案例背景】

在我班有一本“烦恼”手册,上面记录了学生遇到的让人烦心的事情,或是让学生感到困惑的事情。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任课老师,我努力将解决学生的“烦恼”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指导学生的行为。

有一天,手册中的这样一则记录引起了我的关注,班中的小李写道:今天是重阳节,老师给我们讲了孝敬老人的道理,放学回家后,我就帮外婆打扫房间,看到床底下有一个又破又脏的坐垫,我想,这样的垫子坐着多不舒服呀!于是,我把旧的坐垫扔了,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外婆买了个坐垫。没想到,外婆看到那个崭新的坐垫,一点儿也不高兴,当她得知我把旧坐垫扔了,竟然哭了。爸爸妈妈回家后,看到外婆非常伤心,得知事情的经过,也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真弄不懂,明明我是在做好事,为什么大人要批评我,我到底错在哪里?

平心而论,尽管小李在某些方面确实让人头疼,但在这件事中,他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他知道要孝敬老人,但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还不能理解老人的心情,因而做了好事反受批评。而家长也没有理解小李的一片孝心,只是一味指责,这样使得小李更烦恼了。

正巧,在本学期品德与社会课中,有篇课文《百善孝为先》,讲的就是如何孝顺父母和老人,于是我将小李的烦恼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解决小李的烦恼,同时,也能使学生对“孝”有进一步的理解。

【案例实录】

片段一:师述故事,初次选择

1.师述明明的故事

师:重阳节那天,明明趁奶奶不在家时,帮奶奶打扫房间,发现奶奶的藤椅垫很破旧,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来,便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奶奶买了一个新的,将破旧的藤椅垫扔了。谁知奶奶知道后非常生气,因为那个藤椅垫是爷爷送给奶奶的生日礼物,东西虽不值钱,但对奶奶来说具有纪念意义。妈妈回家后也批评了明明,为此明明很苦恼。

2.出示问题:藤椅垫该不该扔?(媒体演示一个大大的问号)

3.学生交流

生1:我觉得藤椅垫应该扔掉,那么脏的东西,放在家里多不卫生。

(有同学边听边点头,表示认同)

生2:我也觉得藤椅垫要扔掉,只不过,如果明明能事先和奶奶说一声就好了。

生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藤椅垫不该扔,因为藤椅垫上有奶奶的回忆。

(也有同学点头认可这样的看法)

师: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你的内心想法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时,你会怎样理解父母、与他们进行沟通呢?

片段二:媒体演示,加深认识

1.播放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

广告内容:老人在厨房不停地忙碌着,精心准备菜肴,因为今天是周末。老人一边忙着,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从她脸上的表情不难看出,虽然很累,但老人却乐在其中。“叮铃铃”客厅传来一阵电话铃声,老人赶忙去接,电话那端子女却告知有事不来了,挂断电话,老人有些失望;接着又一次的电话铃声,告知的是另外一个子女也因为忙不来了,老人更失望了。最后,老人放下手中的电话,喃喃自语道:“忙——都忙??”寂寞的老人只好坐在电视机前百无聊赖地看起电视,直至节目终止,电视画面出现雪花??

2.师:看了这则短片,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这位老人挺可怜的,烧了一桌子菜肴,可大家都有事不回来。 生2:我也觉得老人很可怜,这么大的房间,就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晚上只能对着电视机。

生3:我有补充,我觉得这些儿女做得不对,工作再忙,也应该回来看看老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人虽然在物质上已经得到了满足,但她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如果你是广告中的子女,你会怎么做?

生4:我会尽量早点回家陪妈妈。

生5:我也会这么做,有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

(大多数学生都赞许地点点头,有一位学生马上反驳)

生6:那万一工作很忙呢,你不见得扔下工作去看妈妈,你如果这样做的话,妈妈会更不高兴。

生7:我有补充,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事先答应妈妈晚上回来吃饭,就绝不失约,万一碰到要紧的事,赶紧和妈妈说明,取得妈妈的谅解,或许答应妈妈明天来看她,这样妈妈就不会伤心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是呀,为人子女要设身处地为长辈着想,不仅从物质上

关心老人,而且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老人,与老人多沟通,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片段三:再次选择,提高认识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你认为那个藤椅垫,还该不该扔?

2.学生交流

生1: 不能扔,虽说明明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孝敬老人,但他事先应征求奶奶的意见。

生2:我想告诉明明,如果能把破旧的藤椅垫洗干净并缝补好,这样奶奶肯定会高兴的。

(此时,几乎班中所有的学生都点头认同这样的看法。)

生3:我觉得如果藤椅垫确实太破太脏,也可以去做奶奶的思想工作,得到奶奶同意后再处理掉。如果奶奶坚持收藏,就应当尊重奶奶的想法。

师:同学们都认为明明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藤椅垫来表达对奶奶的一片孝心,但他的方法欠妥当,而欠妥当的原因是对长辈的心情缺乏理解。所以在表达孝心时要设身处地为长辈着想,这才是真正的“孝”。

【案例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低年级的学生往往简单地区分事情的是与非,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渐渐明白,生活中的事情并非如童话世界中如此美好,不能简单的用是与非来表示,需要综合考虑,才能作出判断。在这里,学生的道德认识会有冲突,本课所呈现的案例即如此。本课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辨的情境,使他们对“孝”的理解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一、首次选择,初步认识

在教学时,我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事例作为辨析的材料,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出的问题,先不急着解决,而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议一议,让学生分别站在长辈和孩子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情境中的故事,为故事中的人物出谋划策。初次选择,班中有20位学生认为应该扔掉藤椅垫,有16位同学觉得藤椅垫不该扔。在讲述道理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所积累的道德认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此时,学生的选择未必都正确,但让学生讲了真话,从而让教师能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媒体演示,加深认识

当学生有不同看法时,教师不忙着先去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通过公益广告的播放,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公益广告的引入旨在为后续教学进行有效的铺垫。在交流中,学生异口同声说这位老人很可怜,老人的喃喃自语中流露出对亲人温暖的渴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在回答中,学生都能站在老人的立场上,觉得为人子女应该多回家陪陪父母。感恩是应该发

自内心的。在长辈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这些不经意的细微动作会让长辈深切感受到亲人的关爱。通过此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明白金钱并不能买到亲情,更不能替代孝心。孝,在于尊重,在于理解。

三、再次选择,提高认识

当学生已建立起初步的道德认识后,让他们再次选择,此时的选择水平明显提高。他们不再是简单地说说扔还是不扔,而是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扔,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扔,还能有别的更好的表达孝心的方法。可见,学生从公益广告所引发的思考,懂得了孝敬长辈就要理解和体贴长辈,要理解和体贴就要学会沟通,从而使他们的实际行为得到指导。当学生感同身受地站在长辈的立场考虑问题,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彼此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时,使使学生对“孝”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点评

本案例借助对一个生活中的两难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懂得孝心不只是表现在具体行为上,更表现在对长辈心情的理解上,孝敬长辈不能只从自己的想法出发,而是要考虑长辈自身的需要。这就把孝敬长辈的教育提高了一个层次。对这个道理,教师不是用直接灌输的方法,而是借用明明的孝心不为奶奶接受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两次选择,第一次选择时,学生的认识还处在就事论事的水平,而就事论事是很难判断明明扔掉旧座垫对不对的;于是教师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分析短片中老人为什么失望,逐步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孝敬长辈、理解长辈的心情,满足长辈的精神需要的高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作第二次选择,学生就从就事论事提高到就事论理,不只是纠缠在该不该扔座垫,而是着重讨论孝敬长辈应当注意尊重长辈的想法,满足长辈的要求,及时与长辈沟通。经过这样的教育,不但让学生对“孝”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也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的方法,提高行为选择能力。

语文育人价值教学案例

寻找真实的落脚点

——《?从现在开始……?》教学案例

闸北区实验小学 钱玉华

【背景】

《小学语文学科贯彻“两纲”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语文学科贯彻落实‘两纲’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凸显语文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丰富内涵,实现语文教学与‘两纲’教育的有机整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过程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可见,要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是重中之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思考;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就需要教师立足语言文字本身,注重文本的研读,来实现育人目标。

《“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使动物们苦不堪言,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课文蕴含着与人相处要尊重别人的道理。故事情节简单却充满童趣,让人忍俊不禁又能引人思考。

【教学实录】

教学片断一:

(多媒体出示各种动物在森林嬉戏的图片)

师:森林里真热闹,让我们也变成森林里的动物去参加他们的聚会吧。用动作或者是叫声和大家打招呼。

(学生纷纷摆出各种动物造型或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教室里热闹极了。) 教学片断二:

师:听,万兽之王狮子在宣布他的命令。(播放录音)

师:万兽之王狮子宣布了什么命令呢?

生:我听到狮子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师:你听得仔细,说得完整。于是,从现在开始,动物们轮流当一星期的万兽之王。(结合板书,师生互动)第一个上任的是——(生:猫头鹰),紧接着是——(生:袋鼠),随后又轮到了——(生:小猴子),像这样按照次序,一个接

篇三:全员育人教育案例

【全员育人教育案例】

2012-06-03 11:03:37|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全员育人典型事例----王瑞玲老师

我校针对自身实际,结合现代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开展了全员育人活动,要求每个班级根据相应的标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由所任该班级的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分别承包一个小组,负责该小组的学习、生活以及心里的疏导工作。现将本人在全员育人中的典

型事例进行介绍,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 给他们信心,骑上马再送一程

班干部是一个班的核心,一个班的纪律好坏,学习风气是否浓厚与班干部工作的力度和学习的态度有着重要关系,民主选举的班干部是大家心中的榜样,是大家心中的楷模,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小助手,是班主任能否得以解放的关键。我一般两个星期会召开一次班委会会议,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给他们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工作的方法,有时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还会临时召开会议,共同商讨,有时也会提出要求,让班委会自己组织会议,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班主任要提出一个要求,例如:时间的要求,会议场所的要求,会议内容的要求等等。有的事情的解决不一定要全体班委全部参加,比如:有关纪律的问题,就由纪律委和班长组成临时会议;卫生方面的由班长和卫生委员参加;小组文化的设计问题主要由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参加。这样的工作比较具有针对性,也有利于提高班委工作的专业能力。在这样民主班委会的管理工作中我们的小班干部经常会有很多创新的管理理念出台来激励大家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他们会经过协商自己组织简短的班会解决相关的问题,总之,越是民主,他们越有信心,越有信心,干的越出色,这样班主任就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可以

腾出更多的时间备课、批改作业等等。

二, 用温馨的话语架起心灵的桥梁。

每位学生都是有感情的,关键是我们要找到一把去开启他心灵的钥匙,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学生,在同学眼里他是那样的有个性,是那样的“可怕”。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并不可怕,可能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老师充满了反感,可能因是长期成绩不太优秀而对老师充满了恐惧,也可能是因为不喜欢学习而疏远了同学,认为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有一次,上课因为睡觉而被老师叫起来,很是不满意,对老师也表现了极为不友好的态度。下课,科任老师找到我,很是委屈,因为是怕他学不会才让他听课的,没想到竟然惹了一肚子气,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我决定要与这位学生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我想走进他的内心,去了解他,去关心他,去帮助他,更要给他信心,给他力量。在一节自习课,我找到了他,我开始从他的童年谈起,开始我们的谈话是在一问一答的方式中进行的,我知道原来他的童年时那样的幸福,他讲的时候也是那样的沉醉,当时光转到上学时光的时候,我明显感到他不愿意提学习,似乎那就是一个禁区,由于没有兴趣,所以成绩并不理想,十年的学习生涯有的是对学习的厌恶,当然也免不了与教师的对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教师的仇视和恐惧,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感到学习生活是痛苦的”。我在倾听中也体会到了他的那种痛苦,那种“挣扎”,我也开始融进了他的世界,换位思考中,我也就理解为什么他上课会睡觉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初中的时候,我是不睡觉,而是跟别的同学说话,给老师捣乱,现在我已经变多了。”听着这样话,我真得满是感动,我虽然听不懂,但是为不影响别人,我选择沉默,我选择睡觉,这又有什么错呢?这简直就是一种高尚的选择。后来,我们的交谈已经变成他主动,而我被动了。后来我发现,其实他内心很孤独,因为长时间的被同学冷落,甚至嘲笑,而且有的老师也把他当成空气一样,因此,他才选择了课上的放松与课下的放纵。我回想着他那段天真美好的童年,想想现在的他,我心中充满同情。我试着问他:“你觉得你幸福吗?充实吗?”他狠狠地摇了摇

头。我说,“十二年的学习生涯就剩下一年了,你不想在以后再回忆这段时光时都充满着遗憾吧,能不能改变一下,至少让它有一丝丝色彩,哪怕就在这最后一年?你是不是也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总是对你那样的看法呢?如果这一年你在不改变,恐怕你这一生中学生时代的这段历史就这样结束啦,你甘心吗?不图别的,至少告诉自己,告诉自己的后代,我试过,我改变过,我没有完全虚度,行吗?”他说:“想是想,但是怎么转变,我基础这么差,什么也不会。”我说:“千万不要认为,成绩好才是好学生,成绩好才是好人,你现在需要做的是让别人看到你不是另类的,不是什么特殊人物,没有那么可怕,其实你和大家是一样的,你也是有感情的,你也有同龄人一样的心灵和想法,这就可以了,知道吗?然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习惯去听老师讲课,哪怕一节课只听懂一句话就可以了,我的要求高吗?可以做到吗?”他看了看我说:“我会努力试一试的”。从他的眼神中,我感到了一种心理世界的转变。后来,他主动找老师道歉,在一次卫生活动中,原来一贯不怎么动的学生却表现得异常积极,我知道学习上的转变对他来说太不容易了,所以在劳

动中必须积极去改变自己了,在这里,我为他感到骄傲,继续加油吧!

以上是我在全员育人告你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在这次工作中我感到与学生的关系更近了,感

到班主任工作更快乐了。

全员育人典型案例---王金玲老师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李丽萍 齐晴 崔金璐等

在我所任的高二六班 组有个叫李丽萍的女生,上学期上课要么趴着睡觉,要么与周围同学搭讪,不仅自己不认真听讲,还打扰其他同学。我也在课堂上当众提醒过她两次,感觉收效甚微。这学期学校开展“全员育人”活动,我承担她所在的小组。于是,我抓住契机,利用午自习值班时间找她座谈两次,也因此了解到,她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她的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她爸爸是做买卖的,妈妈是全职主妇,家里经济条件比较优越,从小被父母娇宠惯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现在,孩子大了更管不了了,也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了。当问到她:“你父母是什么学历”这个问题时,我注意到她有点不好意思。原来,她的父母全都是小学都没上完,所以尽管在物质上很满足,但没有像很多同龄人一样上高中、考大学的经历,始终成为他们一生的遗憾。于是我抓住契机,对她说:你希望父母的遗憾在自己的身上重演吗?以现在的高考形势,争取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你父母那个年代要容易多了,考不上一本二本,可以上三本或高职,只要尽力就无怨无悔。自从我找她谈过两次之后,虽然不能说使她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起码上

课趴桌子的频率少多了。当老师批评其错误时她也不再耍脸色闹情绪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谈得上因材施教。这件事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教师的工作,

就其本身的性质与逻辑而言,应该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自主地学习。

杨志高老师------对象:赵红利

情况:该同学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兴趣不大,长期不按时完成作业但该同学性格开朗,为人随和,

很多孩子都喜欢和他交往。

转化过程:

一、倾注爱心,尊重他的自尊心,与其交流沟通。

以前上课听到的批评多,表扬少,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久而久之,逆反心理严重。因此,在思想上与老师对立,有时就是破罐子破摔,索性我什么也不听什么不干,你讲你的我呆着我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针对以上情况我想我应在全面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健康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首先,在学习上,我先注意对他的尊重,上课时当的给他鼓励,提问他简单的问题,如果还是答不上来,就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句婉转的提示。在他回答上来以后,又针对性地大力表扬,并要求同学们为阿古嘎的进步给予掌声鼓励,一次次,同学们对他的眼神也变了,变得喜欢他了,自然他那木然的表情也变得有一丝微笑了。在生活上,我注意与他多交流,多沟通,做他的知心朋友,。

二、发现闪光点,树立他的自信心

该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只要注意观察其实他们身上有不少积极因素,不少闪光点,如果从这些闪光点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必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经过细心观察他虽然不爱说话,但很具有组织才能,我让他负责统计明天的考勤情况以及每周的安全检查表,令我没

有想到是他是最负责人的。

三、与家长互相配合,坚定学困生转化的信心

与家长配合的方式,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在各方面都与家长及时沟通,互换信息。比如经常主动与家长用电话交流,在校表现当着家长的面向家长说清楚。对优点进行鼓励、表扬;对缺点指出改正的方

法,并指明其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该同学的学习成绩明显上升,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这件事也使我明白,转化学困生一定要耐心,并且要有针对性,每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不同,方法也要不同,要多学习这方面

的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

窦长芝老师

这几天,学校狠抓学生上课纪律,我教的二年级五班被学校严肃教育,我这个当教师的自然要反思: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诸如:…………等等等等,静下心来想一想,有没有我们自身的原因呢?比如:当学生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违纪时,在教育他几十遍甚至更多以后,你的思想有没有动摇过,甚至想放弃,如果正样的话,是不是老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呢?或者说你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如果说你有足够的耐心,没有放弃他,但他的表现依然如故,是不是说明当教师的, 你要继续学习教育法研究教育理论,要做到因不同人的性格特征而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呢?………………看来,需要我们做的还很多很多,真正能够将这一切都做好的简直就是神了,正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们不是神,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凡人而已,为人父母、柴米油盐…………但是我们的职业是教育,教书育人,我们这些凡人还要好好修行,不断修正自己改正缺点,努力做到耐心要足够、方法要多样(能够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知识要渊博,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学生没有修养,因为还没有成人,但你不成,因为你是教师,所以需要我们做的确实还很多很多…………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渡过的,在这个过程

中,我们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完善,同时,也不断的衰老走向暮年…………

趁现在还没有退休,还有时间去完善自己,这一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耐心差一些,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广等等,同时在课上努力完善这些方面,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我欣慰的是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例如在今天的地理课上,陆新同学没有认真听课,我故意提问了她,给她警告,又过一段时间我发觉她在写英语,给拿了过来,也批评了她,但她不以为然,还

嘻嘻笑,我实在忍无可忍给她撕了……然后继续上课。课下我把她叫过来,和她谈她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并保证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前进的路很漫长,也很辛苦,只要坚持,前面的风光一定会无限好……

全员育人案例--吕广云老师

张涛,是我负责小组中一个不爱说话比较内向的男生。上课时很少主动回答或到黑板展示问题。偶尔点名回答也能答得上来,只是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我和他谈话的时候主要鼓励他要更积极主动些。第二次月考的时候他退步很多,开家长会时,和他父亲也进行了交谈。据他父亲反映,他在

考试之前就应经预感到要退步了,因为这段时间他没认真学习。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还有这次的退步,以后一定会有长进的。于是在又一次的谈话中,我并没有因为退步而批评他,反而继续鼓励他。从他的表情和话语中,我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想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课堂上他也变得积极主动多了,经常站起来回答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也主动向老师请教。偶尔给他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使他信心增加了不少。不管他下次月考成绩如何,我

想只要他有这种认真的态度就离成功不远了。

全员育人教育案例--张广芹老师

我校实施了全员育人教育体制,把全班六个学习小组分别承包给六科教师分别管理。我有幸承包了

2.7班的一组和2.8班的五组两个组的同学,在近一年的朝夕相处中,我们之间建了深厚的友谊,在陪伴他们成长和学习生活中,我也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就通过一个案例谈谈我在全员育人方面的心得体会。

xxx,2.7班一组的一名女同学,也是我承包的小组成员之一。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好耍小聪明,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好说话,好搞小动作,学习成绩差,娇气,隔三差五就会借故让家长接回家休息。在找她之前我先仔细观察了这个同学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然后有的放矢的开展了工

作。

一、付出爱心,关心生活

首先,我利用晚自习第三节课的时间找到xxx,从她的身体状况入手,和她拉家常,她每个月经期都痛经,我就从这谈起,告诉她经期需要注意的问题,怎样减缓痛经现象。通过聊天,使她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没有了,对老师敞开了心扉。然后我又告诉她,月经是每个女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每次经期都要回家休养,对痛经也不会缓解,同时还会影响功课,你本来学习基础就较差,这样和同学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厌烦学习。我给她制定了一个小的目标,就是再到这个时候,能不能克服一下,不回家,如果有什么可以找我帮忙。后来xxx果真没有因为这事请假回家了。我想这就是

她的一大进步。我为她的进步感到欣慰。

二、严格要求,关注学习

娇气的毛病克服了以后,我又多次找到xxx,对她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上课不能再随便说话搞小动作。在课堂上,我随时注意xxx的动态,发现她板不住要说话时就用眼神提醒她,制止她。当她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就让她回答问题,看书自学时看到她不认真,我就提前告诉她,“xxx,一会你要给大家讲

解这个问题,好好准备,不要让大家失望啊!”通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张薇上课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观,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用张薇自己的话说:老师,我觉得我比以前进步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我

对她说:你还能做的更好,还能取得更大进步,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三、尊重学生,培养信心

每个同学都有强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学生要求受到集体尊重感情,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我注意观察该生,努力发些她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她上课虽然有时思绪走神,但当老师提出问题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她却能勇敢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我就借此大力表扬和鼓励,增强她的自信心,激励她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果然,通过几次的表扬和鼓励,她对学习兴趣增加了,上课注意力也集中了,一些小的毛病也都在逐渐消除,老师对她的进步也很高

兴。

由迷恋唱歌到发奋读书-王建学老师

昊,高一期间学习较认真,成绩中等,升入高二之后,由于迷恋唱歌,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学习渐渐失去了自觉性,经常走神,对学习毫无兴趣,在茫然和消沉中度日,失去了青少年应有

的朝气和活力,成绩逐渐下降,导致成为学习困难生。

基于该生的实际情况,我先以“朋友”的身份用聊家常的方式和他交谈,不让他感到是责任式的“审讯”,让他从心理上先接纳我。然后慢慢敞开心扉。当我问及他的理想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歌星”。我跟他说了一个歌星所具备的一些素质。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差距。接着与我商量制定了两个目标:长远目标是歌手(考音乐学院)而近期目标是学好文化知识(暂时把唱歌作为爱好,一种消遣)。这样,在一种和谐的

气氛中,我顺势启发他把对音乐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调动他的学习情致。

这件事正逢家长会,我和该生的母亲进行了一些交流。她的母亲看上去很关心孩子。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无私的爱和期盼。我介绍了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尽量维护家长与孩子的自尊,并取得了家长的支持,让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只要努力都会成为有用之才。争取与家长共同努力了解该生的

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

同时,我抓住契机,树立他的自信心,适当时机让他给大家表演一段歌舞,既调动了他的积极性又

创造他与同学交流的机会。

经过辅导,该生的学习心理素质得到了优化和调整,对学习逐步产生了兴趣,每天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有所端正,成绩也有所提高。同时,他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决心再接再厉,向着自己

的目标奋进。

全员育人教学案例孙广新老师

案例背景:


育人经验案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497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