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工作报告范文 > 沈阳营商环境报告

沈阳营商环境报告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49 | 移动端:沈阳营商环境报告

篇一: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简介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简介 企业营商环境指标是世界银行为衡量各国小企业运营的客观环境而设计的。企业营商环境指标排名代表该国企业营商的难易程度。2001年世界银行提出加快发展各国私营部门新战略,急需一套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即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为更好实施促进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的战略,世界银行成立Doing Business小组,负责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创建,经过几年努力,小组将企业营商环境指标由2004年的五组发展到2005年的十组,衡量指标覆盖了企业生命周期的10个领域: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作为世界银行的旗舰型出版物,正式出版了13期系列年度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如:2004年重点研究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环境指标;2005年侧重研究登记物权、税制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等指标;2006年重点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跨国贸易、治安环境等指标;2015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主题是监管效率与质量并重;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的主题是衡量监管质量和有效性

篇二:2014年度物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

2014年度物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一五年四月

为了解2014年度物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我们选取100家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进行了典型抽样调查。被调查的样本企业构成情况如下:

样本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经营状况、企业负担和营商环境呈现以下特点:

业务总量稳中见升,成本增速快于利润;税费负担依然较重,运输业务增税幅度较大;通行环境变化不大,公路罚款政出多门、自由裁量权大;用地压力有所加大,用地难、用地贵;融资渠道不畅,获取资金难度大、成本高;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操作型员工流失严重;政务环境有所好转,配套政策有待落实;法律环境变化不大,物流综合立法缺失;诚信问题依然突出,诚信建设亟待加强;通关环境持续向好,海外拓展障碍较多;未来发展面临挑战,营商环境仍需改善。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的样本企业占50.5%,较上年增长或持平的占80.8%;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增长的占46.8%,较上年增长或持平的占79.7%;主营利润较上年增长的占47.4%,较上年增长或持平的占67.4%;业务总量较上年增长的占47.1%,较上年增长或持平的占78.8%。

一、业务总量稳中见升,成本增速快于利润

样本企业经营效益情况

总体来看,样本企业经营状况稳中有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企业超过半数,增长或基本持平的超过八成。但是受主营业务成本增加较快、业务总量增长疲软的影响,主营业务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利润增长的企业占比不到半数,增长或持平的不足七成,显示企业经营效益有所下滑。

样本企业经营效益情况表

二、税费负担依然较重,运输业务增税幅度较大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中,50%的企业认为企业税费有所加重,其中20%的企业认为税费大幅加重,企业税费负担总体较重。

样本企业税费负担情况

大部分企业(81%)缴纳的法定税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5%以下,12.2%的企业占收入的15%-25%,还有6.1%的企业占收入的25%以上,如图所示。

样本企业法定税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平均缴纳增值税比营业税体制下增长51%。其中,运输型企业平均增长123.3%。物流企业普遍呼吁,尽快解决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问题,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针对各地财政补贴政策,部分企业反映政策不透明、流程繁琐、结算时间长;许多地区2014年度财政补贴尚未到位,2015年度补贴政策尚未明确是否延续;一些地区是一次性财政补贴,政策没有延续性;一些地区将财政补贴改为年度结算,进一步占压了企业资金,增加了资金成本和周转压力;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出台或已经结束财政补贴政策,企业税负增加难以消化。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呼吁物流业统一执行6%的税率,同时将房屋租赁费、过路过桥费尽快纳入抵扣范围,尽快解决个体司机代开增值税发票问题。

调查显示,对于享受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的企业,2014年平均缴纳土地使用税与往年相比平均减少34.2%。还有部分企业由于新建设施或企业认定问题没有享受到该项政策。

样本企业反映,2014年底,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正式到期,亟盼延续政策出台。如果政策不能延续,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税负将重回高税负水平。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地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基数普遍提高,税负总水平将远远高于政策实施前的水平。据部分企业反映,三年的减税红利将在政策到期后很短时间内被蚕食。

此外,部分企业反映,对于印花税、防洪保安基金、水利基金等收费存在不合理问题,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存在重复征收,希望予以调整优化,减轻企业负担。

三、通行环境变化不大,公路罚款政出多门、自由裁量权大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中,48.24%的企业认为通行环境变化不大,27.06%的认为有所好转,20%认为有所恶化。

样本企业车辆通行环境情况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平均燃油费支出占运输成本的30%,与上年相比,43%的企业认为变化不大,40%的企业认为较往年相比下降,17.1%的企业认为较去年增加。

2014年,受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影响,我国燃油价格一路下滑。到12月底最低点油价比7月份最高点下滑约25%。企业燃油费支出变化除受燃油价格影响外,还与运输业务总量、自有车辆占比有较大关系。此外,与燃油价格下滑幅度相比,燃油费支出下降幅度低,甚至不降反升与营改增后对燃油费发票抵扣需求增加有一定关系。部分企业反映,油价下跌带来的利好与快速上升的人力成本相抵消,企业总成本下降幅度并不高,约在3%左右。

篇三: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cn来源: 市政府办公厅 2015-03-17 14:24

分享到:

更多 0

沈政发〔2015〕6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沈阳市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

2015年2月16日

沈阳市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沈阳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沈委发〔2014〕4号)和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凡是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要下放给市场,切实减少政府对企业和微观事务的干预。结合省政府2014年年底再次取消下放的325项行政权限,组织实施好我市新一轮放权。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按照“谁行使、谁清理”原则,对市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等行政职权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逐项甄别,该保留的保留,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强化市场行为监管,严格监管标准,创新监管方式,依法规范生产、经营、交易等市场行为。建立健全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同步推进流程清单制定,努力实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做好政府部门“三定”工作,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及政府各层级间的权责边界,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

法定化。进一步推进区、县(市)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规范权力运行。按照“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要求,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在完成相关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制发《沈阳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整合优化投诉举报平台,明确行政管理部门,并于3月底前启动。扎实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力争于3月份全面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企业、事业法人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完善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与行政机关脱钩。

(三)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实现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改革决策有机衔接,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审办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权改革。制定出台与沈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确立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监管的法律地位,确保交易项目应进必进、规范运行。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集聚稳增长、调结构的内生动力

(四)继续深化重点国有企业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加快国有资产资本化、国有资本证券化进程。力争年内完成北方重工与中建材集团战略重组;力争年内机床集团与国机集团签署战略重组框架协议;深入推动东药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东方资产公司股权回购,为实现整体上市奠定基础;力争年内实现沈鼓集团A股上市;推进中兴商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规范董事会建设,研究制定《市管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逐步加大外部董事比例。建立国有出资企业监督机制,健全国企监管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按要求出台《沈阳市国企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

(五)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实现国有资本监管由分散管理向全面管理转变。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实质性分离,建立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分层、规范透明、全面覆盖的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六)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充分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努力实现“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目标。引进社会资本,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促进其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等领域。拓宽投资担保、政府“助保贷”、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的制度性障碍,创新扶持模式与政策,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开展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探索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

三、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

(七)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争取获批“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试验区”,推动重点领域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深入开展“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管理体系贯标推广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做大做强智能机器人、燃气轮机、集成电路装备、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在市工业发展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方面,对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的技术攻关、消化吸收、产品试制创新及试验等环节,予以重点支持,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支持泗水科技新城、化工产业园、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城等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以建设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不断提升现代建筑产业规模和水平。

(八)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体作用。加大科技计划聚集重大创新需求的改革力度,鼓励承担计划项目的企业在研发投入、成果吸纳应用、产学研联动、创新团队培养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重点支持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沈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实体建设,打造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围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完善技术创新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为辽沈地区产业升级改造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加强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九)加强创新载体的体制机制建设。抢抓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机遇,以大浑南为核心,促进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发展新高地。在沈北手机产业园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试点,探索多方共建平台模式。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3D打印、新药研制等领域开展重大技术协同创新,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

(十)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扩大技术交易规模。加强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设立全市专利技术补助资金,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与实施。完善风险投

融资服务体系,探索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多方联动协调机制,重点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十一)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形成对全市乃至全省服务业发展的示范效应。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分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步面向社会和中小企业开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资源。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加快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促进业态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

四、深化金融财税价格体制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十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国家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积极筹建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鼓励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争取在我市设立民营银行,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加强金融风险管控。

(十三)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和在“新三板”挂牌融资,大力发展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强化企业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平台。构建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鼓励企业利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等融资工具,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行铁西区12亿元企业债券。加快推进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加大保险公司总部引进和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对经济的保险补偿作用和投资功能。加快创建金融商贸开发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

(十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4〕38号),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防范财政风险,强化有效监督,逐步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

(十五)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明确政府定价范围,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按要求放开一批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稳妥推进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改革,切实发挥价格在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控制污染排放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杠杆作用。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十六)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巩固提升“7+1”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成果,总结推广于洪区、法库县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经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化流转提供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年底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40万亩。力争年内基本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运营。(十七)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重点扶持“一乡一品”等带动性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发展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0家,支持辉山乳业集团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建设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十八)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营新机制。在原有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金、资源)清理核实试点基础上,全市主要涉农区、县(市)各选取1个村,开展清理核实试点、扩面。

(十九)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拓宽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完善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户籍、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环保等制度。

六、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机制,拓展转型发展新空间

(二十)加快对外开放重点园区规划建设。学习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建设模式,全力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园、中法生态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促进建立中德、中法政府间合作交流机制。加快编制实施《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总体规划》、《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方案》。

(二十一)提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能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继续巩固日韩和港澳台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欧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新兴市场,加强在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环保、金融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合作。扩大外贸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积极推进承揽境外工程总包项目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企业采取并购和境外建厂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和建设境外工业园区,健全完善“三外联动”工作机制,促进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带动出口,推动更多沈阳装备制造成套设备产品出口。推进远大


沈阳营商环境报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70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