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伤逝原文

伤逝原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3:56 | 移动端:伤逝原文

篇一:课文研读经典原文

课文研读 经典原文

《人间词话》十则

文化背景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王国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在多难的时代面前不断追寻着人生的真谛。22岁以前,王国维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为以后治文史、考据之学奠定了基础。但却不喜科场诗文,参加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表现出鄙薄功名、重情多思的人生志趣。1898年后,王国维来到上海,逐渐开始接触康德、叔本华哲学,对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又译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更是“大好之”,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叔本华哲学的社会批判色彩、高扬生命意志的异端精神,和少年王国维求新求异的思想倾向相顺应,而二人在“悲观主义人生论”上的契合,对王国维此后的人生观、文学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浸染上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这是以西方哲学阐释中国小说的首次尝试,也是“红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文。他以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来分析阐述这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脱为理想”的“宇宙之大著述”,并且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肯定《红楼梦》是能唤起“恐惧”和“悲悯”之情、“感发”人的情绪、“洗涤”人的精神的最高级的悲剧。此外,他还批评了旧红学派主观主义的索隐和臆

断,提出了“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就个人之事实,而发见人类全体之性质”的文艺观点,可以说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之先声。

当王国维发现自己醉心研究的哲学无助于解决现实人生困惑时,这位集诗人、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学者把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学和史学,在诗词创作、文史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06年,王国维《人间词》问世,作为王国维生命底蕴的流露,精神生气的灌注,《人间词》给词的创作开辟了一条精微深美的“哲理化”境界之新道路。1908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开始在《国粹学报》连载。作为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人间词话》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结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仅于手定本略加编次,形成了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

“境界”原为佛学上的术语。以“境界”论诗,始于唐代。如王昌龄《诗格》云,“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到明清两代,“境界”和“意境”已成为文学艺术评论中普遍使用的术语。王国维曾自诩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所标举的“境界”,内涵丰富,既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又涉及到作者的体验、作品的表现、读者的感受等方面,与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有着根本的不同。如开篇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接着借用西方美学观念,依次提出“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大境界,有小境界,有“隔”,有“不隔”,有“客观之诗人”,有“主观之诗人”,以及“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等一系列观点,为“意境”说注入了新的内涵。可以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熔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于一炉,有助于人们以现代眼光去审视中国传统诗学,具有很高的价值。

撰著《人间词话》后,王国维开始将志趣转移到戏曲方面。1912年,完成了《宋元戏曲史》,开创了一向不被旧时代学者重视的戏曲史研究,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一道被郭沫若称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鲁迅和王国维》)。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的人生志趣和治学方向再次转折,埋首于古文字、古器、古史的研究,在“国学”考据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其政治态度日趋倒退。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4年11月溥仪被逐,王国维视为奇耻大辱,欲投御河自尽未遂。1927年6月,当北伐军进抵郑州,直逼北京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自杀。

内容理解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容。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高于一切,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实。“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由于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而造成两种不同的境界,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写实两大派。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一观点与我国传统的“虚实”论有关,并受到西方美学观的影响,较为精辟地论述了“写实”与“理想”两派(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派)的特点、区别和联系。

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作者首先举例阐明什么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表现的是独立黄昏、惜春伤逝的“我”,面对着雨横风狂、落花飘零的“外物”而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写的是料峭春寒、杜鹃啼血、夕

阳西下之景,在羁旅漂泊的“我”看来,一切外物都渗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意。两诗的作者均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则都表现出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的浑然物化之境,诗人为外物所吸引达到忘我境界,外物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是“无我之境”。

其次,作者进一步指出“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我观物”,“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结果给人的美感为“宏壮”。“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物观物”,“于静中得之”,结果给人的美感是“优美”。可见,“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根据观物方式的不同及由此而产生的美感性质的不同来区分的。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所谓的“无我之境”并非指作品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而是指审美主体达到“宁静之状态”,全部沉浸于“外物”之中,达到物我合一的“优美”的境界。所谓“有我之境”,也不单是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之境,而是指“我”的意识尚存,诗人不仅鲜明地意识到他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把它的色彩点染到所见的外物中,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再次,王国维指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创造有难易之别。相对来说,人都有生活之欲,往往带着“我”的意志观物,作品总是带着主观色彩,所以“写有我之境者为多”;而能达到物我浑然境地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不过,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乃“优美”与“壮美”之别,都能给人以美感。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境界”。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真景物、真感情是构成境界的两个要素。二是情景要真,即要有“真景物、真感情”。三是“真景物、真感情”应得到鲜明真切的表达,即“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前两点是从作者感受的角度阐述什么是“有境界”。王国维认为从作品的“原质”看,必须具备“情”“景”,且要“意与境浑”。而崇尚“真”则是王国维的一贯思想。他认为“真文学”应当不受功利的干预,做到景真、情真,而“情真”尤为重要,因为“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其次,王国维从作品表现的角度指出,作者观物写景,还需注意恰当表现,否则文不逮意,亦不能算“有境界”。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前者生动地渲染出生机勃勃的春景,游兴无限的情致;后者传神地表现出云开月出、花影婆娑之景,意外欣慰之情,都能把“真景物、真感情”表达得极真极活,所以着此两字,“境界全出矣”。综上,可见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乃是强调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指出一个诗人或学问家,必须要注意后天的修养,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并且具备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的经验,独辟蹊径;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如追求热恋中的情人般无怨无悔;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开朗,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有的贡献。

第八、九则把“境界说”与作家本身的内在修养结合起来,强调诗人应该有开阔的胸襟和卓越的见识,修身而成“大家”。一是以苏东坡、辛稼轩为例,指出苏词之所以好,在于超旷的襟怀;辛词之所以好,在于豪放激荡的气度。从而肯定创作者内在的胸襟气度决定了词的境界。二是推崇“大家”之作,指出“大家”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美气质,因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言辞脱口而出,率真自然,毫不虚伪作态,所以能写真景物、真性情、真境界,其作品也会达到沁人心脾,使人豁然开朗的境界。此处所言,揭示了境界各构成元素的特征。沁人心脾,指所抒之情应情深而动人;写景必豁人耳目,指所写之景应特征分明,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辞脱口而出,则指言语的自然真切。由此可见,王国维推崇苏、辛,注重人格的真切,看重内在的修养。这与中国古代美学家的主张是一致的。如叶燮《原诗》言:“有是胸襟以为基,而后可以为诗文。”

第十则把“境界说”与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方法结合起来。首先指出诗人要“入乎其内”,深入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创作材料,逼真地描绘生活,作品才有生气;又需“出乎其外”,超脱出来,“胸中无物”,从一定的高度观察生活,摆脱生活之欲,从而实现对审美对象的静观,写出深刻独到的内容。可见王国维注意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重视诗人的修养之途。其次,以周邦彦、姜白石为例,进行具体评判。他认为周邦彦的创作“能入不能出”,是因为周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但终因出物不够,而显得“意趣不高远”。说姜白石以后的词人既无出也无入,可能有些偏激,但南宋以后词坛的不振,与出入的不明是有关系的。

《人间词话》节选部分以“境界”为核心,阐述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等问题,广泛触及了主观与客观、景与情等美学问题。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开创者。

此外,《人间词话》继承了传统诗话、词话的形式,说理形象,清新雅致,也值得借鉴。其形象化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善于引用古诗词名句来说理,形象生动。比如以冯延巳、秦观的词诠释“有我之境”,以陶渊明、元好问的词诠释“无我之境”;以宋祁、张先的名句表现言辞表达在营造境界中的效果;以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表现人生以及学问探索的“三

篇二:《诗经》——国风

《诗经》——国风·陈风(二)

株林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为何去株邑之郊?只为把夏南寻找。不是到株邑之郊?只想把夏南寻找。

驾大车赶起四马,停车在株邑之野。驾轻车赶起四驹,抵株邑早餐息歇。

注释

①胡为:为什么。株:陈国邑名,在今河南西华县夏亭镇北。林:郊野。

②从:跟,与,此指找人。夏南:即夏姬之子夏徵舒(字子南)。

③乘(shèng)马:四匹马。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④说(shuì):通“税”,停车解马。株野:株邑之郊野。

⑤乘(chéng)我乘(shèng)驹:驹,马高五尺以上、六尺以下称“驹”,大夫所乘;马高六尺以上称“马”,诸侯国君所乘。此诗中“乘马”者指陈灵公,“乘驹”者指陈灵公之臣孔宁、仪行父。

⑥朝食:吃早饭。

鉴赏

上层统治者的政治腐败,往往又是与生活上的荒淫相伴而行的。这后一方面,当然也逃不过民众雪亮的眼睛。国风民歌中对这类秽行的揭露屡见不鲜,即是有力的证明。

《株林》堪称这类诗作中的杰作。由于它对陈灵公君臣狗彘之行的揭露,用了冷峻幽默的独特方式,给人们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诗中提到的“夏南”,乃陈大夫御叔之子夏徵舒。他的母亲夏姬则是名闻遐迩的美妇,由此引得陈灵公及其大臣孔宁、仪行父的馋涎。据《左传·宣公九年》披露,陈灵公、孔、仪三人均与夏姬私通,甚至穿着她的“衵服”(妇人内衣),在朝廷上互相戏谑。第二年又去株邑饮酒作乐,陈灵公还当着夏姬之子嘲弄仪行父:“他长得真像你!”仪行父即也反唇相讥:“还是更像君王您呵!”惹得夏徵舒羞怒难忍,终于设伏于厩,将陈灵公射杀,酿成了一场臭名远扬的内乱。此诗之开篇,大抵正当这班衣冠禽兽出行之际。辚辚的车马正喜孜孜驰向夏姬所居的株林,路边的百姓早知陈灵公君臣的隐秘,却故作不知地大声问道:“胡为乎株林(他们到株林干什么去)?”另一些百姓立即心领神会,却又故作神秘地应道:“从夏南(那是去找夏南的吧)!”问者即装作尚未领会其中奥妙,又逼问一句:“匪适株林(不是到株林去)?”应者笑在心里,却又像煞有介事地坚持道:“从夏南(只是去找夏南)!”明明知道陈灵公君臣所干丑事,却佯装不知接连探问,问得也未免太过仔细。明明知道他们此去找的是夏姬,却故为掩饰说找的是“夏南”,答得也未免欲盖弥彰。发问既不知好歹,表现着一种似信还疑的狡黠;应对则极力挣扎,摹拟着做贼心虚的难堪。这样的讽刺笔墨,实在胜于义愤填膺的直揭。它的锋芒,简直能透入这班衣冠禽兽的灵魂。

到了二章,又换了一副笔墨。辚辚的车马,终于将路人可恶的问答摆脱;遥遥在望的株邑眼看就到,陈灵公君臣总算松了口气。“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这里摹拟的是堂堂国君的口吻,所以连驾车的马,也是颇可夸耀的四匹。到了“株野”就再不需要“从夏南”的伪装,想到马上就有美貌的夏姬相陪,陈灵公能不眉飞色舞地高唱:“说于株野!”“说”,一般均解为“停车解马”,固为确诂。但若从陈灵公此刻的心情看,解为“悦”也不为不可。“说(悦)于株野”,也许更能传达这位放荡之君隐秘不宣的喜悦罢。“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大夫只能驾驹,这自然又是孔宁、仪行父的口吻了。对于陈灵公的隐秘之喜,两位大夫更是心领神会,所以马上笑咪咪凑趣道:“到株野还赶得上朝食解饥呢!”“朝食”在当时常用作隐语,暗指男女间的性爱。那么,它正与“说于株野”一样,又语带双关,成为这班禽兽通淫夏姬的无耻自供了。寥寥四句,恰与首章的矢口否认遥相对应,使这桩欲盖弥彰的丑事,一下变得昭然若揭。妙在用的又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就不仅使这幕君臣通淫的得意唱和,带有了不知羞耻的自供意味;简直还能让读者窥见在车马抵达株邑之野时,君臣脸上所浮动的忘形淫笑。

这样的讽刺笔墨,实在是犀利的。所以连《毛序》在论及此诗时,也不免一改庄肃之态,而语带讥刺地书曰:“《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这最后一句,真可作“说于株野”、“朝食于株”的绝妙注脚。

泽陂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荷。有个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没奈何。睡不着啊没办法,心情激动泪流多。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兰。有个健美的青年,高大壮实头发鬈。睡不着啊没办法,心中愁闷总怅然。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莲。有个健美的青年,高大壮实很威严。睡不着啊没办法,枕上翻覆难安眠。

注释

①泽陂(bēi):池塘堤岸。

②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河滩上。

③伤:因思念而忧伤。按《尔雅》注引《鲁诗》作“阳”,《尔雅·释诂》:“阳,予也。”

④涕泗:眼泪鼻涕。

⑤蕑(jiān):兰草。

⑥卷(quán):毛传:“卷,好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即婘之省借。??《广雅》:‘婘,好也。”朱熹《诗集传》:“卷,鬓发之美也。”兹取朱说。 ⑦悁(yuān)悁:忧伤愁闷的样子。

⑧菡萏:莲花。

⑨俨:庄重威严。毛传:“俨,矜庄貌。”

鉴赏

这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三章十八句,每章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叙述看见池塘边的香蒲、兰草、莲花,便想到自己恋慕的健美男青年,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晚上觉也睡不着,于是一腔愁闷,发而为歌,遂唱出此篇。诗意显豁,本不劳曲求,然而《毛诗序》乃云:“《泽陂》,剌时也。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谓此诗刺陈灵公偕大夫孔宁、仪行父与夏姬通奸,导致国中淫风炽盛。按之文本,此说扞格难通,为今人所不取。至于说此诗为伤逝之作(姚际恒《诗经通论》)、忧忠臣孤立之作(刘沅《诗经恒解》),也都证据不足。

应该说,春秋战国时代,在爱情方面,女性还有很大的自由度。封建意识形态中伦常观念,还没有成为社会伦理的统治思想。特别在民间,男恋女,女恋男,发而为诗为歌,皆真挚动人,和日后理学家所理解的大不一样。《泽陂》是一首女子思恋男子的歌,见景生情,真率坦诚,全诗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全诗三章,都用生于水泽边的植物香蒲、兰草、莲花起兴,蓬蓬勃勃的植物,波光潋滟的池水,呼唤着生命的旺盛发展。女子目睹心感,自然而然地想起所思恋的男子了。不知这两个青年,究竟是相恋相思,还是女方在单相思。但是,这个女子是强烈地爱上男方了。在她眼中心里,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爱是感性的行为,男子身材高大强壮,神态庄重有威仪,这些可以捉摸的外形和品格,就成了女子择爱的具体的感性的条件。思念中的男子,与女子心目中的爱人是那样一致,所以女子自然真诚地赞美起男子来。不过,眼下女子还没有得到男子爱的允诺,还不知道男子会不会以爱来回报,因此,她睡不安,行不安,流泪伤心,希冀等待。细节的描述,把内心真挚的爱,衬托得十分强烈。

篇三: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宿迁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百舸/坎坷狙击/龃龉 枕藉/精神慰藉 啐掉/窸窸窣窣 ........

B. 熨帖/熨烫 茶峒/胴体 窗槛/直栏横槛 拾掇/拾级而上 ........

C. 炮烙/烙印 .. 拗口/窈陷 脉搏/脉脉含情 施行/施施而行 ......

D. 心扉/绯闻 婀娜/傩送 坍圮/杞人忧天 寂寥/未雨绸缪 ........

2.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当烦恼 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品味翠翠如水 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

②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 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 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

③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在 的战争史册中,无故的儿童、柔弱的妇女面临的是屠杀和不幸。

A.接踵而来 沉静 体会浩如烟海 B.接踵而来沉浸体味 浩如烟海

C.络绎不绝 沉浸 体味汗牛充栋 D.络绎不绝沉静体会 汗牛充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无论何时,我相信,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表达和发现,人类与自然与土地的关系,是 超越时空,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是永恒的。

B. 这几年,以地铁领衔的城市建设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市铺开,由于这些大规模城市 建设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即时收益,而屡屡僭越了一些常识。

C. 本年度的十大流行语延续2014年以来的趋势,位居榜首的词语是“获得感”与国 家的发展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D.从年初余秀华的频频刷屏,到“为你读诗”“诗刊社”等微信公众号的火热,有人 回顾今年的文学阅读,发现读得最多的居然是诗歌。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 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C.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 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 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袅娜”“羞涩”以拟人手法生动描绘出两种情韵的荷花。围绕“荷花”一个 本体连用三个喻体,又构成排比,给人开阔意境的同时,又使人获得一种朗诵时的 淋漓顺畅。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引领寻求天分的最有效捷径就是遵循兴趣。 ▲可见,拥有自主权又必须以享有必要的“自由”为前提。

①倘若每个人都只是个按照标准型号生产,完全听凭他人支配的“螺丝钉”,那还有什么“天分”可言?

②也正是在这些最能充分发挥他独有特长的地方,他才会感受到那种令人神往的天分勃发之情趣。

③当然,若欲实施对“天分”之皈依,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自主权”。

④一个人的稳衡兴趣之所在,常常蕴涵着他的内在天赋。

⑤可见,一个人潜意识中最为心仪之处,往往就是他的天分所在!

⑥尽可循迹追随,全力投身,务求尽善尽美。

A.④②⑤⑥③①B. ④⑤⑥②③①C. ①④②⑤⑥③ D. ①③④②⑤⑥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始家河汾焉。少好学,能属文。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①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华覈(hé)等皆与参同。孙休践阼,为中书郎。命曜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又欲延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惧以古今警戒休意,固争不可。曜..

竟止不入。

孙皓即位,迁中书仆射,为侍中,尝领左国史。皓欲为父孙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曜益忧惧,自陈衰老,求去侍、史二官,乞欲成所造书,皓终不听。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至于宠衰,更见逼强。又于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

发摘私短以为欢。或误犯皓讳,辄见收缚,至于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皓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嫌忿,益厌之,收曜付狱。 .

曜因狱吏上辞曰:“囚昔见世间有古历注,其所纪载既多虚无,亦复错谬。囚考合异同,.

以作《洞纪》,起自庖牺,至于秦、汉,凡为三卷,当起黄武以来,别作一卷,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

各一卷。新写始毕,恨不上闻。”冀以此求免,而皓更怪其书之垢,故又以诘曜。而华覈连上疏救曜曰:“曜自少勤学,虽老不倦,以其儒学,得与史官,外吏之中少过曜者。又《吴.

书》虽已有头角,叙赞未述。非得良才如曜者,实不可使阙不朽之书。”皓不许,遂诛曜,.徙其家零陵。

【注】①践阼:即位;登基。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节)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命曜依刘向故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B.益厌之,收曜付狱/暴秦之欲无厌 ..

C.皓不许,遂诛曜/荡舟心许 ..

D.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始家河汾焉 .

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其儒学,得与史官 苟以天下之大 ..

B.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C.曜因狱吏上辞 因坐法华西亭 ..

D.又于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寄蜉蝣于天地 ..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亮即位后,韦曜被诸葛恪推荐为太史令,负责撰写《吴书》。吴主孙休登基后,由

于他的宠臣张布阻挠,韦曜最终没能进入宫中担任侍讲。

B.孙皓每次举行宴会,就是一整天。韦曜起初受到孙皓特别礼遇时,常常为他减少限量,

其余的人无论能不能喝酒一律以七升为底限。

C.韦曜针对古代历法所记载的事多是虚无的并且有许多错乱的问题,经过核对异同,撰

写了《洞纪》,总共三卷,还剩下一卷没有写完。

D.《吴书》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叙赞还没有写,华覈认为非得有像韦曜这样的优秀人才,

才确实能使它列入不朽的著作。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新写始毕,恨不上闻。(3分)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三、古诗词鉴赏(7分)

11.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①登赤壁矶

韩 驹

缓寻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头。

岂有危巢尚栖鹘?亦无陈迹但飞鸥。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念群山为少留。

② 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

【注】 ①据张邦基《墨庄漫录》载:“靖康初,韩子仓知黄州,颇访东坡遗迹。常登赤壁, 而赋(指东坡前后《赤壁赋》)所谓栖鹘之危巢不复存矣,悼怅作诗而归。”

②诗人任黄州太守,“三月而罢,因游赤壁”,故自称“百日使君”。

(1)简要指出首联作用(3分)

(2)概括颔联至尾联诗人所表达的复杂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4)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5)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6)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低头弄莲子,▲。 (《西洲曲》)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伤逝

台静农

①今年四月二日是大千居士逝世三周年祭,虽然三年了,而昔日言谈,依稀还在目前。当他最后一次入医院的前几天的下午,我去摩耶精舍,门者告诉我他在楼上,我就直接上了楼,他看见我,非常高兴,放下笔来,我即刻阻止他说:“不要起身,我看你作画。”随着我就在画案前坐下。

②案上有十来幅都只画了一半,等待“加工”,眼前是一小幅石榴,枝叶果实,或点或①

染,竟费了一小时的时间才完成。

③第二张画什么呢?有一幅未完成的梅花,我说就是这一幅罢,我看你如何下笔,也好学呢。他笑了笑说:“你的梅花好啊。”

④其实我学写梅,是早年的事,不过以此消磨时光而已,近些年来已不再有兴趣了。但每当他的生日,不论好坏,总画一小幅送他,这不是不自量,而是借此表达一点心意,他也欣然。最后的一次生日,画了一幅繁枝,求简不得,只有多打圈圈了。他说:“这是冬心啊。”他总是这样鼓励我。

⑤话又说回来了,这天整个下午没有其他客人,他将那幅梅花完成后也就停下来了。相对谈天,直到下楼晚饭。平常吃饭,是不招待酒的,今天意外,不仅要八嫂拿白兰地给我喝,并且还要八嫂调制的果子酒,他也要喝,他甚赞美那果子酒好吃,于是我同他对饮了一杯。当时显得十分高兴,作画的疲劳也没有了,不觉的话也多起来了。

⑥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他毕竟老了,看他作画的情形,便令人伤感。犹忆一九四八年大概在春夏之交,我陪他去北沟故宫博物院,博物院的同仁对这位大师来临,皆大欢喜,庄慕陵兄更加高兴与忙碌。而大千看画的神速,也使我吃惊,每一幅作品刚一解开,随即卷起,只一过目而已,事后我问他何以如此之快,他说这些名迹,原是熟悉的,这次来看,如同访问老友一样。当然也有在我心目中某一幅某些地方有些模糊了,再来证实一下。

⑦晚饭后,他对故宫朋友说,每人送一幅画。当场挥洒,不到子夜,一气画了近二十幅,虽皆是小幅,而不暇构思,着墨成趣,且边运笔边说话,时又杂以诙谐,当时的豪情,已非今日所能想象。所幸他兴致好并不颓唐,今晚看我吃酒,他也要吃酒,犹是少年人的心情,没想到这样不同寻常的兴致,竟是我们最后一次的晚餐。数日后,我去医院,仅能在加护病房见了一面,虽然一息尚存,相对已成隔世,生命便是这样的无情。

⑧摩耶精舍与庄慕陵兄的洞天山堂,相距不过一华里,若没有小山坡及树木遮掩,两家的屋顶都可以看见的。慕陵初闻大千要卜居于外双溪,异常高兴,多年友好,难得结邻,如陶公与素心友“乐与数晨夕”,也是晚年快事。

⑨可悲的,他们两人相聚时间并不多,因为慕陵精神开始衰惫,终至一病不起。他们最后的相晤,还是在荣民医院里,大千原是常出入于医院的,慕陵却一去不返了。

⑩我去外双溪时,若是先到慕陵家,那一定在摩耶精舍晚饭。若是由摩耶精舍到洞天山堂,慕陵一定要我留下同他吃酒。其实酒甚不利他的病体,而且他也不能饮了,可是饭桌前还得放一杯掺了白开水的酒,他这杯淡酒,也不是为了我,却因结习难除,表示一点酒人的倔强,听他家人说,日常吃饭就是这样的。

⑾后来病情加重,已不能起床,我到楼上卧房看他时,他还要若侠夫人下楼拿杯酒来,有时若侠夫人不在,他要我下楼自己找酒。慕陵要我这样,或许以为他既没有精神谈话,让我一人枯坐着,不如喝杯酒。当我一杯在手,对着卧榻上的老友,分明死生之间,却也没生命奄忽之感。或者人当无可奈何之时,感情会一时麻木的。

一九八六年三月

①大千:张大千,著名画家。②冬心:名金农,号冬心。杨州八怪之一,善画梅。 13.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张大千先生的形象特点。(4分)

14.第⑦段划线的文字,在叙述方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15.文章后四段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庄慕陵这个人物?(4分)

16.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打赏”之风不可长

何勇海

①“唐家三少被读者打赏1亿起点币,折合人民币100万!”近日,网络文学界因这笔巨额“打赏”再起风波。

②“打赏”,曾经是旧时盛行的风俗———艺人在街头卖艺,看客看得兴起,往往会叫声“好”,然后扔几个铜板。如今这一形式在网络上复苏———为表示对作者的喜爱,读者可以购买虚拟货币赠给网络写手,网站扣除相关费用后,再折合成现金返给写手。据悉,某网络写手去年也曾被“打赏”100万人民币,在与网站分成、扣税后拿到了60多万。春节期间,粉丝们更是慷慨解囊,为作者大派红包。笔者认为,读者“打赏”作者之风不可长,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让网络文学的商业味、铜臭味越来越浓。

③读者之所以“打赏”作者,主要是想推高心仪作者的排名,甚至想捧红这位作者,达到有出版社联系出书、有影视公司购买版权拍摄影视剧的目的。但是,但凡有金钱游戏,往往就有不理智行为相伴相生,将“打赏”变成粉丝间斗气、比拼虚荣的工具。如此一来,是否“赏得其所”?这与疯狂砸钱玩网络游戏又有何异?

④读者不理智“打赏”,会误导网络文学创作越来越媚俗,让本就受诟病的网络文学质量进一步下滑。即使是网络文学,仍是精神产品,需要安静地写、安静地读。在“土豪读者”一掷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打赏”刺激下,肯定会有“勇夫”奔着“赏钱”去创作,以更快速度更新内容,比如某文学网站一天的产出量,竟与一家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相当; 或讨好“打赏”者的狭隘阅读趣味。如此炮制出来的速朽作品,还有多少文学价值可言?⑤在一些作者热衷被“打赏”,或直接发帖求“打赏”,纷纷向金钱妥协之时,一些能够沉下心来写作的优秀作者,可能被这股浊流淹没,难以出人头地,要么黯然引退,要么难以洁身自好,也走向追逐“打赏”之路。这恐怕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上,这绝非杞人之忧———一些读者拼命砸钱“打赏”作者,或煽动他人“打赏”偶像作者,早已不是出于对文学本身的喜爱,不是因为作品价值,而是不允许偶像的风头被别人盖过,“为了争一口气”。

⑥此外,“打赏”也有可能成为网络写手、文学网站联手炒作、欺骗读者的游戏,他们自己“打赏”自己博宣传,或寻找托儿“打赏”作者博眼球,用以提升网络写手和文学网站的知名度。那一笔笔看似高得离谱的“赏钱”不过是无中生有,或从左手换到右手而已。网络文学就在这一片喧嚣之中,陷入“打赏”的疯狂,砸钱如流水。

⑦为了长久发展计,有远见的文学网站,应该停止这种关乎网络文学未来的危险游戏。因此网络文学即便如闹市喧嚣,我们仍需有桃源情结。

(选自《文学报》 有删改)

17.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简要概括网络文学不理智“打赏”的危害。(6分)

19.如何理解“因此网络文学即便如闹市喧嚣,我们仍需有桃源情结”在文中的含义?(6分)

七、作文(共70分)

2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记叙文。 ...

现如今商家引导消费者“疯狂抢购”“限时抢购”“抢购积分”;春节回乡者、返城者要早早抢购火车票;学生在抢时间做作业;更有抢红包、抢订单……“抢”似乎一时间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热词,成了许多人的生存状态。


伤逝原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66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