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从审美角度看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

从审美角度看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5 09:52:34 | 移动端:从审美角度看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

从审美角度看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 本文关键词:角度看,认知,审美,歌唱,体验

从审美角度看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 本文简介:歌唱行为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认知行为的场域为全域模式。这种全域模式常体现于艺术活动的“圆”理论,即:    歌唱者*音乐作品*欣赏者*歌唱者。此过程中每个关系者都具有表达、鉴赏、反馈的特性,根据认知场域的不同,其角色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从而在读谱经验、听觉经验等方面的认知

从审美角度看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 本文内容:




  歌唱行为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认知行为的场域为全域模式。这种全域模式常体现于艺术活动的“圆”理论,即:
  
  歌唱者*音乐作品*欣赏者*歌唱者。此过程中每个关系者都具有表达、鉴赏、反馈的特性,根据认知场域的不同,其角色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从而在读谱经验、听觉经验等方面的认知体验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歌唱活动的关系场域
  

  一般认识意义上的歌唱活动是单纯的歌唱者和欣赏者的关系,即:表演者演唱,欣赏者聆听。而根据认知场域的观念,歌唱活动包含歌唱者、音乐作品、欣赏者三个重要元素,三者互为关系。一方面,歌唱者作为音乐表达主体,与音乐作品发生关系。歌唱者通过了解创作背景读谱视唱、内听塑性、加工表达模式等认知活动,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理解和加工,形成表演的认知经验。一方面,欣赏者作为音乐接受主体,也与音乐作品发生关系。再一方面,欣赏者又与歌唱者发生着紧密的关系。从而歌唱活动中歌唱者、音乐作品、欣赏者三者形成了音乐存在意义上的关系回路。
  
  2歌唱者的表达认知心理
  
  歌唱者的表达认知过程可以分为歌唱准备、歌唱表演、歌唱效果三个阶段。
  
  歌唱准备主要指歌唱者对音乐作品的背景了解、准确读谱、内心听觉建模、嗓音适应等方面的认知准备。一是背景了解。二是准确读谱。三是内心听觉建模。四是嗓音适应。
  
  歌唱表演是歌唱活动的核心环节,歌唱者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经历由外传导听觉、内传导听觉、心理听觉等听觉途径构成的复合认知过程,歌唱者在此过程中将获得的听觉反馈与已经形成的内听模型经验进行动态对比,如果符合度较高则说明歌唱者准备充分、表达稳定;而对于符合度发生偏离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动态对比中对内听模型经验进行及时改进,艺术诊释水准高于已有内听经验,符合且高于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并在和观众互动中得到肯定性反馈,这样的偏离性符合度说明歌唱者具有良好的临场素质和艺术修养。二是表演过程中对内听模型经验对比的符合度发生误判,歌唱活动的表现结果与欣赏者的审美期待严重不符,现场心理互动效果较差。只有在综合权衡个性与共性的审美体验基础上才能建立有价值、有效果的内听模型。
  
  歌唱效果更多的是歌唱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获得的多元性反馈和评价,歌唱者根据这些反馈和评价对音乐作品诊释的经验模型进行动态和适时的修正,从而形成更好的经验模型。这些反馈和评价主要包括作品表达准确性、表演成熟度、嗓音辨识度、体验共识度等。
  
  3作品的合理性
  
  歌唱活动中不论是歌唱者还是欣赏者,都围绕着同一个音乐作品进行表达与接收行为,于润洋教授认为音乐作品属于二重存在方式[上〕,此时,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音乐作品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作品做为纯粹文本的乐谱,一是作为在关系场域中做的本文。
  
  首先,歌唱者与音乐作品的最初关系是建立在乐谱基础上的,此时的音乐作品做为沟通歌唱者与作曲家最直观的桥梁,表现为单纯的乐谱形式,具有版本的唯一性和对象的文本性。
  
  其次,在歌唱者*音乐作品*欣赏者的关系过程中,经过歌唱者学习认知后表达出来的音乐作品,不再是原始意义上具有版本唯一性的文本,歌唱者的再度创作和表达的非唯一性决定了此时的音乐作品更具关系场域特征,表现为信息的多元性和环境的复杂性,这个意义上的音乐作品更多的是具有环境因素的本文。不同的歌唱者对作品的认知分析、信息摄取、表达方式等姿态决定了音乐作品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同样,欣赏者在此过程中也与音乐作品发生着紧密的关系,在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中音乐作品已经被模型化存放于欣赏者的听觉印象中,在歌唱者对同一作品进行表达和诊释过程中,欣赏者会对已有的模型印象进行动态对比,在反馈和评价行为中对符合或超越自己审美意象的音响效果进行重新建模并存放,而对于不符合自己审美意象的音响效果直接摒弃删除。此过程中的音乐作品是欣赏者在歌唱者表达的音乐作品音响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度主观评判后进行的再认知,其建构的音乐作品音响模型表现为再加工后的、程序更复杂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特征。
  
  4听众的接受认知心理

  
  音乐作品的存在必须有人类行为参与才具有意义曰。听众作为欣赏者,其对音乐作品的心理认知过程主要有审美期待、信息嵌合对比、评价与经验建模三个方面。
  
  审美期待是在歌唱活动进行之前,欣赏者根据自身信息模型库中与音乐作品相关经验印象,对歌唱者表达效果与自身审美经验相符的一种审美预期。审美预期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先人为主的经验心理容易使对歌唱活动的准确评判失去客观性,这会导致欣赏者对同一次歌唱活动要进行多次听赏实践后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和反馈结论;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审美预期会提升欣赏者在歌唱活动过程中“信息嵌合对比”环节的心理认知效率,使后期评判可以在多种假设性预想之间找到合适的参照模型,从而提高评价反馈的准确性。
  
  信息嵌合对比是指在歌唱活动过程中,欣赏者作为接受者,在既定时间内大剂量地接纳歌唱者对音乐作品的诊释信息,并同时将这些信息与建立在先前主观臆判上的审美预想模型进行复杂的嵌合对比活动,从而评判歌唱活动是否符合自身的审美意象。此环节是歌唱活动中欣赏者的核心心理认知过程,欣赏者会适时地对歌唱者的嗓音条件、音乐素养、表演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诊释的准确性进行主观判断,当然还是以自身先前的审美预想模型作为参照。
  
  评价与经验建模是指歌唱活动开始直至结束的一段时间内欣赏着对歌唱活动的行为效果进行的动态或总结性评价,并将符合审美取向的认知信息进行建模,存人自身经验膜型信息库。此过程的评价和建模有片段经验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两种形式与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首先,片段经验评价是欣赏者在歌唱活动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信息存储习惯,将歌唱活动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间片段,在每一个时间片段中欣赏者会在潜意识中对歌唱行为效果进行监控和判断,通过与审美预期中形成的假想性模型进行嵌合对比并给出评价,这与信息嵌合对比阶段同时进行。其次,总结性评价形式是在歌唱活动结束后,欣赏者在片段经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细节和关键点的回忆,迅速勾勒出歌唱活动整体效果的评价线条,并在该评价框架基础上进行信息填充和建模,最后建立成较完整的认知评价膜型。
  
  综上,歌唱活动的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歌唱者和听众都按照既定的认知规律进行着较为独立和系统的认知体验活动,同时又依附于整个歌唱活动的审美系统之中。
  
  由此看来,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实为歌唱活动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韩镬恩。追忆恩师于润洋教授[J].音乐传播,2015(12)。
  
  [2]罗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结合与发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从审美角度看歌唱活动的认知体验》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92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