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工作报告范文 > 艾梅乙数据分析报告

艾梅乙数据分析报告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16 05:50 | 移动端:艾梅乙数据分析报告

篇一: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五一”假期对石河子大学生旅游影响调查问卷

的数据分析报告

摘要: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是石河子大学在校生,目的是调查五一假期缩短对大学生旅游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对五一假期中所产生问题的一些看法,还有就是大学生在五一期间的活动情况,大学生旅游行为及消费现状和旅游认识等。

关键词:五一; 大学生; 旅游; 调查

一、大学生对五一缩短假期的看法

(1)、调查结果显示 67% 的同学认为五一假期应该是七天,但是又有 73% 的同学认可将五一国家劳动节调整出的两天和新增的一天用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假日,两个调查看似矛盾,实际不然,一方面反映了大学假期的短缺,另一方面也放映了大学生的理智思维。

(2)、在缩短假期的理由方面 31%认为旅游景区过于拥挤造成大量破坏; 28%“五一”黄金周人员流动过大给车站造成很大的压力;16%中国的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国家干部、公务员对黄金周加班感觉很不满意。可见有关部门在旅游高峰的管理安排和交通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就是中国的带薪休假的制度的不完善。

(3)、五一放7天或3天哪一个对正常经济秩序影响更大?72%的同学选择了7天,仅仅有7%的同学选择了3天。可见五一缩短假期对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有一定的而作用。

(4)、五一假期的缩短对哪些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31%的同学选择的是交通业,28%的同学选择的是饮食业,24%的同学选择的是服务业。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交通对旅游的作用,以及同学们旅游时和一些行业的而联系程度。

二、大学生五一假期安排

五一三天假期,在校或呆在家和在校学习的总的比例占 57%,而旅游和探亲的比例分别是19%和12%。而五一七天假期,在校或呆在家和在校学习的总的比例占 44%,而旅游和探亲的比例分别是27%和14%。

而在五一假期缩短会在哪方面对您造成较大改变?的选项中38%的同学选择旅游地的选择,走访亲友的占24%。

可见长的假期对学生旅游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然而大学生的五一假期看似不容乐观,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在校学习或呆在家,过的还是一种“宅男宅女”的生活,所以五一假期丰富大学生生活还需要进行改善。

三、大学生五一旅游行为分析

(1)大学生旅游关注的因素

交通是否便利占28%,路途费用占24%,门票价格占23%。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旅游主要因素还是费用,交通的便利影响着旅游的时间。所以这两个因素是制约大学生旅游的主要障碍。

(2)大学生外出旅游距离、时间、及方式

大学生选择长途的比例为0%,选择中短途的比例占43%,选择长途的比例占57%;一日游的比例47%,三日的比例占43%,三日以上的占10%;

43%的同学选择自助游,40%的同学选择组团游。

从大学生选择的旅游距离和时间来看,五一假期的缩短对大学生旅游的选择影响并不是很大,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允许同学具有远距离长时间的旅游消费。

四、大学生五一旅游消费分析

五一假期的旅游费用,500元以下的占60%,500到1000的占27%,1000元以上的占13%,火车和汽车的总的比例占64%,而乘飞机旅游的比例仅占3%。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旅游水平偏低。

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首先,大学生恰好处在一生中情感最为丰富、生活最为惬意的时期,他们以旺盛的精力不懈地追求着美,体验着美。其次,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由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其社会经验不丰富,往往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渴望走出校园了解世界。第三,大学生个体行为倾向于群体行为,盲目攀比,从众现象时有发生。第四,大学生精力充沛,时间相对充裕,适应环境能力强,有追求自由的强烈心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大部分学生愿意外出旅游消费。

(2) 经济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影响至关重要,多数学生依靠家庭支付生活费用,有的要靠奖学金读书,靠勤工俭学度日。受这些有限的经济来源影响,大学生被归于低消费群体,出游时常常讲究经济、实惠、方便,对饮食、住宿和交通工具的档次等要求都不高。

五、调查对象对五一假期一些方面问题的回答

1、你对五一假期在旅游方面有哪些看法或意见?

(1)是旅游的好时节;(2)宜近途,不适远行;(3)希望景点观看费降低;(4)对于学生应安全的旅行,不能一味追求新奇;(5)促进旅游业的发展;(6)不出去玩,人多;(7)

价格应合理;(8)经济,不要太远;(9)国家根据流动人口去向增加班次,缓解交通压力;

(10)对环境破坏大,消费开销大;(11)对于出行方面的信息应及时告知大家;(12)注意安全,合理消费,勿攀比。

2、你认为五一假期该不该恢复黄金周,你的理由是?

(1)恢复,有足够时间探亲、旅游;(2)恢复,拉动消费;(3)恢复,促进旅游业;)

(4)该,调整自己;(5)该,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6)随意;(7)不该,对交通压力大:

(8)不该,会落下学业、工作;(9)不该,全年假期分配已合理,频繁增加对学习不利;

(10)不该,减少患假期综合症;(11)不该,浪费资源。

3、你认为五一旅游在环保方面政府和人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1)提倡,保护环境;(2)在五一期间注意公共卫生,自觉扔放垃圾;(3)共同努力,和谐发展;(4)人人应保护坏境,适当给予破坏者惩罚;(5)政府加大规范力度,提高自觉爱护坏境意识;(6)维护公共秩序;(7)政府应对基础设施到位,人们自觉维护;(8)少自驾,多公共交通;(9)不太清楚。

六、关于黄金周的问题

1、“黄金周”的由来及现有假日规定

1999年,国家对原有的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了大幅调整,将“五一”“十一”放假天数分别由原来的1天和2天增加到3天。通过调整前后周末休息时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被称为三个“黄金周”。这种休假安排,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下称《办法》)的决定,《办法》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取消“五一”黄金周,“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日由3天调整为1天,同时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等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此次国家法定节假制度调整方案的制订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2、黄金周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由于缺乏对市场宏观调控的经验和缺乏全国性的长时间全民统一放假模式管理,

“黄金周”集中旅游的弊病也日益突出:景点人满为患,超负荷接待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损坏;交通拥堵,航班、车次、汽运高度紧张,安全事故增多;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旅游价格上涨;接待量的剧增,使服务质量下滑,消费者利益受损;投诉率的提高,迫使许多旅行社人为压缩业务量等。难怪不少旅游者抱怨,“黄金周”期间旅游不是享受,而是受罪。社会上由此出现了不少否定“黄金周集中全民放长假”方式的观点,包括也遭到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质疑:“一窝蜂”的休假形式不从根本上改革,黄金周的含“金”量就会越来越低,并指出“黄金周集中全民放长假”存在四大弊端。

(1)、“黄金周”被限定于“五一”、“十一”和春节,在时间上过于集中,在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未达到一定高度的背景下,使其与节日后旅游市场的清淡形成鲜明对比,不利于旅游产业长期平稳的发展。

(2)、“黄金周”客观上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为适应对假日集中的旅游消费,造成企业硬件设施供给的常年性、稳定性与假日消费需求集中性之间的矛盾,假日期间的供不应求与此之后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为企业安排生产经营带来了困难。

(3)、“黄金周”供求失衡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出现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假日期间商家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有一种“一锤子买卖”的思想,粗放型服务较多。旅游企业或经营者通常会采取诸如提高旅游景点的收费标准、降低安全保障及改变旅游计划等方法解决供求失衡问题,使消费者权益失去保障,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4)、“黄金周”使得交通运输压力加大,超负荷接待造成景区破坏、文物和环境保护受损,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整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取消“黄金周”对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

实行小黄金周制度出发点虽好,但其建立在将取消双休日的基础上,这将完全打乱了目前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是否能接受与适应是个问题。同时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双休日制度,倘若取消双休日,改为一天,不仅与国际脱轨,还变相地加快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每天的生活工作更加紧张。据新浪网正在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目前有54.1%的被调查者反对实行小黄金周,74.33%的被调查者认为商业部门将是该制度的收益者,认为消费者是收益者的仅占7.9%。可见,目前实行小黄金制度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对于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可以考虑,但取消黄金周制度不妥。一是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看,黄金周制度与带薪休假制度并不冲突。人们有关取代的主张其实混淆了三种概念:一是工时制度产生的每周休息日(见《劳动法》第四章第36条、第38条);二是劳动者的节日休假(见第40条);三是带薪年休假制度(见第45条)。“黄金周”是工时制度产生

的休息日与节日休假的位移连接,它与带薪年休假制度并无矛盾;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具体办法的出台,不能构成取消“黄金周”的理由。带薪休假与黄金周制度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是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民意调查显示,64%的被调查者认为黄金周制度利大于弊。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不少人认为,如果取消了黄金周,休息娱乐的时间就更少了,更难得到保证。三是中国人喜欢举家出游,“黄金周”期间去旅游,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并不是谁的规定。从1999年到现在,国家的放假通知,都只不过是将“春节”、“五一”、“十一”的法定节假日与工时制度形成的休息日做了一种连接。三个“七天”,政府和有关方面的任何人,都没有告诉老百姓应该做什么。旅游,完全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四是2004年11月23日,国家旅游局公开表态:中国将继续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国家旅游局解释说,除了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少企业难以落实带薪休假,一旦取消了黄金周,等于是把应有假期也取消了。而且我国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和合理的方法来应对黄金周,民众也逐渐对黄金周有了更多的认识,没有理由取消黄金周。

参考文献 :

[1]刘辛田,旅游“黄金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

[2]洪艳.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5

[3]锁秀,甘巧林.旅游“黄金周”对大学生出游行为影响分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篇二:SPSS数据分析报告

SPSS期 末 报 告

关于员工受教育程度对其工资水平的影响

统计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方法

姓 名:汤重阳

学 号:1402030108

所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所在班级:三班

目 录

一、数据样本描述 ....................................................................... 1

二、要解决的问题描述 ................................................................... 1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 1

1.1 分类汇总 ................................................................... 1

1.2 个案排秩 ................................................................... 1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 1

2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 1

2.1 频数分析 ................................................................... 1

2.2 描述统计分析 ............................................................... 1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 2

3.1 分布类型检验 ............................................................... 2

3.1.1 正态分布 ............................................................. 2

3.1.2 二项分布 ............................................................. 2

3.1.3 游程检验 ............................................................. 2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2

3.3 卡方检验 ................................................................... 2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 2

3.4.1 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 ................................ 2

3.4.2 线性回归模型 ......................................................... 2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 2

三、 具体步骤描述 ...................................................................... 3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 3

1.1 分类汇总 ................................................................... 3

1.2 个案排秩 ................................................................... 4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 5

2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 5

2.1 频数分析 ................................................................... 5

2.2 描述统计分析 ............................................................... 7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 8

3.1 分布类型检验 ............................................................... 8

3.1.1 正态分布 ............................................................. 8

3.1.2 二项分布 ............................................................ 10

3.1.3 游程检验 ............................................................ 10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12

3.3 卡方检验 .................................................................. 13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 14

3.4.1 相关分析 ............................................................ 14

3.4.2 线性回归模型 ........................................................ 16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 18

4.1 信度 ...................................................................... 18

4.2 效度 ...................................................................... 19

一、数据样本描述

分析数据来自于“微盘——SPSS数据包 data02-01”。

(http://vdisk.weibo.com/s/cLUq3Ep3X1lp?archive_ref=F0I4kg0FObO2f&archive_path=%2FSPSS%E6%95%B0%E6%8D%AE%E5%8C%85&category_id=0)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11个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总体状况,并分析职工受教育程度、起始工资、现工资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要解决的问题描述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1.1 分类汇总

以受教育水平程度为分组依据,对职工的起始工资和现工资进行数据汇总。

1.2 个案排秩

对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职工起始工资和现工资进行个案排秩。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将被调查者的年龄分为10组,要求等间距。

2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2.1 频数分析

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性别、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进行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2.2 描述统计分析

以职工受教育水平程度为依据,对职工起始工资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它们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等数据,以进一步把握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3.1 分布类型检验

3.1.1 正态分布

分析职工的现工资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3.1.2 二项分布

抽样数据中职工的性别分布是否平衡。

3.1.3 游程检验

该样本中的抽样数据是否随机。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把受教育水平和起始工资作为控制变量,现工资为观测变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受教育水平和起始工资对现工资的影响进行分析。

3.3 卡方检验

职工的起始工资水平和现工资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3.4.1 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

对受教育程度和现工资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3.4.2 线性回归模型

建立用受教育程度预测现工资水平的回归方程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对该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检测

三、具体步骤描述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1.1 分类汇总

以受教育水平为分组依据,对职工的起始工资和现工资进行数据汇总。

图 1.1分类汇总数据

由图1.1所示,受教育等级以年为单位划分可分为8年、12年、14年等图中所示10个等级。以等级为8年为例,现工资均值为24399.06美元,起始工资均值为13064.15美元,统计量为53人。经比较可知,教育年限为12年和15年的职工在公司中占大多数,教育年限为20年和21年的职工在公司中的初始工资平均水平较高,但教育年限为19年的职工现工资平均水平较高。

篇三:SPSS数据分析报告(最终版)

SPSS数据分析报告

影响大学生网购行为因素

分析

专业:

学号: 姓名:

1

影响大学生网购行为因素分析

本文主要利用SPSS通过对大学在校生的网购行为的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网购市场潜力巨大,网上购物市场已经形成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购物行为和网购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开始朝着个性消费、主动消费的方向展, 即网络购物。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使用网络购物的网民占25.5%。其中,大学生网民(18-24)占网民总体的33.5%,使用网络购物人数占网络购物网民数的半数以上。由此可以看到大学生构成了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影响消费者网购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一,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样本数据的总体特征

(1),样本的性别、年级比例

2

最少,其次,城镇和县乡比例相当。

(3)样本中大学生每月可支配收

3

大学生普遍每月可支配收入在400~800之间,其次则是400元以下和800~1200,而1200以上的学生数量微乎其微,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每月能够在网购上消费的资金有一定的限制。

2、利用因子分析,了解大学生网购的有关信息

(1)大学生了解网购的途径

4

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各因素得分矩阵,分析可知,被调查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了解网购的。

(2)大学生对网购的了解程度

因为KMO 检验值为0.968>0.8说明样本取样足够度大,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检验是显著的。

5


艾梅乙数据分析报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51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