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论语句子评析1500字论文

论语句子评析1500字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8 11:25:36 | 移动端:论语句子评析1500字论文

篇一:思修论语论文1500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2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3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篇二:有关论语的论文

理想之光

翻开《论语》,我们会发现,朴素的字句后常常闪耀着一种理想之光。

《论语-子函》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流传很广泛,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很重要,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孔子在教授学生的时候,经常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理想。在《论语-先进》中有一个少有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记载了孔子是如何跟弟子们一起畅谈理想的。原文是这样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我们把这段翻译一下就是这样的:这一天,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很随意的跟他们讲,不要认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讲话。我平常老是听见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志向啊。假如现在有人了解你们,准备启用你们,你们能做什么呢?

子路是个急性子,听老师这么一说,就不佳思索的回答说:“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按说子路的理想比较远大,对于那么看重礼乐治国的孔子来说,假如自己的弟子真的可以取得这样的业绩,可以是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他应该感到欣慰才对。没想到孔子的反应不仅是淡淡的,而且还有些不屑。“夫子哂之”,微微冷笑一下,未置可否,接着问第二个学生:“冉求,你的理想是什么?”

冉有名求。他的态度比起子路要谦逊很多,没有敢说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他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他的意思是说,在物质层面可以做到百姓富足,但是要万众齐心,对国家有信念,做到

礼乐兴邦,那我做不到,要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做。

他的话讲完了,老师依然未置可否。接着问第三个人:“公西赤,你的理想是什么?”

公西华名赤。他就更谦逊了,回答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先亮出自己的态度,我可不敢说自己敢干什么事,现在老师问到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干什么事。然后他说,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他对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都没有说。

大家会看到,孔子的三个弟子一个比一个谦逊,一个比一个平和,一个比一个接近自己人生的起点,而不是最终的愿望。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最终的理想有多高有多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怎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是缺少通向那个宏图伟志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到这里位置还有一个人没有说话,所以老师又问了:“点!尔何如?”曾点,你想做什么呢?

曾皙名点,他没有立即说话。《论语》对此做了生动的描述,叫做“鼓琴希”,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原来他刚才一直在专心致志的弹着瑟,听到老师问自己才让瑟声逐渐缓和下来,到最后一声时,“铿尔”,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就像我们熟悉的《琵琶行》一样,“曲终收拔当心画”,让乐曲有一个完整的结束。曾皙不慌不忙,“舍瑟而作”。何为作?古时候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学生听老师讲课或则大家聊天,都是跪坐在自己的后脚跟上。当要回答老师的提问的时候,要站起来以表示恭敬,这就叫“作”。曾皙是把瑟放在一边,然后毕恭毕敬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话。

从这样几个字的描写可以看出来什么呢?可以看出曾皙是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他不会像子路那样“率尔”而对,而是娓娓道来,胸有成竹。他先征求老师的意愿,说,我的理想跟其他三个人不一样,可以说吗?老师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要每个人谈谈自己志向嘛。

这个时候曾皙才开始阐述自己的理想。他说,我的理想是,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听了他的话,长长的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即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这是四个学生畅谈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孔子唯一发表的一句评论。

个人的理想谈完了,子路、冉有和公西华三个就下去了。曾皙没有立即出去,而是问老师,您觉得他们三个说的怎么样啊?

孔子也很巧妙,没做正面评价,说,无非是每个人的个人想法而已。 但曾皙还要继续问老师,那子路说完您为什么要冷笑一下呢?

问道这个问题,老师不能不说了,他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理一个国家的核心就是讲究礼仪,可是子路说话一点也补谦逊,所以笑笑他。 接下来曾皙又问,难道冉有不是想治理一个国家吗,您为什么没有哂笑他?

老师说,难道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说五六十里,甚至更小一点,那就不叫国吗?

曾皙又问,难道公西华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怎么也没见您哂笑他?

孔子说,有宗庙,有国际间的盟会,不是治理国家是什么?像他这样精通礼仪的人说想做一个小司仪,那么谁又能做大司仪呢?

孔子的意思是说,他笑子路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而是笑话他说话的内容和

台独不够谦逊。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治理对象的大小,不在于它是不是国家,而在于自己的态度。因为冉有和公西华态度谦逊,而他们又有实际的才干,所以孔子没有哂笑他们。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理想,为什么唯独对曾皙给予热情鼓励呢?从孔子对曾皙的支持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宋代理学家朱熹对此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常之用,出无舍己为人之意”。好像他做的都是一些日常的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曾皙的内心是充盈的,他以自身的人格完善为前提,这就比另外三个人想从事一个具体的职业,在那个职业上做出成绩高出一个层次。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而且周而复始的生活、工作节奏中,我们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让我来关注自己的内心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角色,被遮蔽的往往是我们心灵的声音。

梦想不在与有多远大,只要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每一步,跟随自己的内心行走就好。

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那忙碌的生活节奏下,我们应该在让自己灵魂保持在路上,去思考我们最初的梦想还在不在?

篇三:论语小论文 3000-5000字

论语小论文之论君子不器

摘 要:孔子曾说“君子不器”,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通说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像器皿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无所不能。但其实这句话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得到新的解读。

关键词:论语;君子不器;工具;解读

在《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很值得让人玩味的话:“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由于该句没有上下文,也无太多可确证的资料,因此人们很难断定孔子是在什么情景下讲出它的。这简短的四个字,给后学之人留下了广阔的解读空间。

“君子”一词在西周指贵族。《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郑玄曰:“君子止位在官长者。”在《论语》中,“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通说认为,“君子不器”之“君子”专指有德者。但笔者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只不过指有德者的成份更大一些罢了。因为“君子不器”这句话出自《为政》篇中,该篇的内容中涉及到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当然
论语句子评析1500字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67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