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古代家庭伦理关系论文1500字

古代家庭伦理关系论文15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9 11:51:21 | 移动端:古代家庭伦理关系论文1500字

篇一:古代官员家庭伦理教育现代启示论文

古代官员家庭伦理教育的现代启示

摘 要 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启蒙和成长影响极为深刻,尤其需要正确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古代官员对子女的伦理教育为核心进行分析,借鉴其中优秀的教育理念,以求对加强和改进现代家庭子女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 古代官员 家庭伦理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最重要的生活环境,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古语有“养不教,父之过。”而个人素质修养的良好与否,不但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还会对国家社会的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正如孟子在《娄离上》篇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代官员代表着统治阶层的意志,其思想内涵和言行举止,对社会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他们的教子之道对于人们如何教育子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从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古代官员家庭的伦理教育思想。

一、 在教育目标上,追求理想人格与价值人生

古代贤人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追寻人生价值的真谛,这也体现在了其教育目标上。如古人教子崇尚君子人格与“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追求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第一,推崇君

篇二: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儒家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与当代中国社会

(伦理:ethics)

一、 儒家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

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且深刻的影响。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家庭伦理观念。家庭伦理观念是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张,在中国古代,由于政府提倡儒家思想,小孩子接受的都是一套完整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所以儒家思想,尤其是它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很大的约束力。我们都知道孔子反复强调“仁”的思想,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说:所谓“仁”的本质就是“孝悌”。“孝悌”也是最基本的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下面我们分几个要点,谈谈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的内容:

1、 父慈子孝 (拆字:老人——孩子)

中国传统的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是“父权社会”,父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儒家强调“父慈子孝”,就是要父母对子女慈爱(kind ;love)。子女小时候要服从父母的命令,等父母老了以后,子女应当照顾父母、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在传统的社会中,“父慈子孝”更多地强调后者,即“子孝”,即使父母对子女不慈爱,经常打骂,子女也应当孝敬父母。孔子在强调“孝”的同时,还提出子女对父母要“敬”(respect),要“顺”( obey; yield to),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

2、 夫义(righteous)妻顺

由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因此,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权威要大于妻子。“夫义妻顺”,就是说,丈夫的做法要合乎道义(follow the moral principle),妻子要尊敬丈夫,服从丈夫的命令。

3、 悌

“悌”就是,弟弟要尊敬、顺从哥哥。“长兄为父”,如果父亲去世了,最大的哥哥可以代替父亲管理弟弟妹妹。

以上我可以看出来,强调父母的权威、强调丈夫的权威、强调哥哥的权威,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强调“男人的权利”和“长者优先权”。

儒家的这些家庭伦理观念,跟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是有关系的,传统的

家庭常常是好几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四世同堂”的家庭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像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大家庭聚居的建筑。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家庭伦理观念,就很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是不允许个人自由发展的,个人必须听从家庭。家庭常常要求个人,为了家庭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幸福。强调家庭、集体的利益,也体现在古人对动物的看法上,喜欢羊,因为羊是群体动物,不单独活动,汉字:“美”、“祥”不喜欢狗,因为狗通常单独行动,不合群,汉字“狂、犯”。

二、 当代中国社会

当代中国社会,跟传统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儒家文化已经不像古代中国一样受政府的重视了,人们所受的教育也都是现代教育。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眼界开阔了,对欧美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传统社会中没有的“同性婚姻”、“丁克家庭”在当代中国已经屡见不鲜。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在当代中国的家庭中,很多已经不再有约束力了。

1、 父子关系的变化

从单向度的孝发展为双向度的爱,儒家的观念“父慈子孝”是强调“子孝”更多,就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和关爱,而当代社会的中国家庭,是更多注重“父慈”,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往往多于子女对父母的。这和孩子的数量也有关系,传统的儒家思想是“多子多福”,一个家庭常常有许多子女,而当代中国,由于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据统计,中国的独生子女已经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8%。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爱全部投入到这一个孩子身上,当然会出现很多溺爱孩子的父母。很多专家学者都指出,当代中国的家庭也应当合理吸收儒家思想的规则,“父慈子孝”要均衡发展,不能只偏重其中一方面,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应该是双方的。传统的中国社会,是没有养老体系的,父母老了之后,只能依靠子女生活,当代中国社会,老人们普遍有了养老保险,城市里的老人有退休金,农村的老人也开始有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养老体系的变化,容易让子女们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孝敬父母的义务了,反正政府会发钱给老人,“空巢家庭”大量出现,很多子女不关心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思想里的合理成分更应当提出来,让人们意识到孝亲的重要性。

2、夫妻关系的变化

当代中国的家庭,由男权、父权中心到平等的伴侣关系。妻子不再完全服从丈夫,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

在家庭活动中,儒家思想是要求妻子承担家事,但当代中国,一般都是夫妻都有工作,都有收入,所以家庭的事务也往往由夫妻来分工。

3、独生子女一代的新问题

独生子女要求个人的发展、个性成为追求,家庭利益变得不再像传统社会那么重要。

从传统中国到当代中国,家庭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没有了,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的三口之家成为主要的家庭结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都已经到了结婚、组建家庭的年龄,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一对独生子女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传统的习俗是要求节日期间妻子必须在丈夫的父母身边,而作为独生女的妻子,也不想丢下自己的父母。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娇生惯养,被父母溺爱,导致对婚姻比较随意,今天结婚,明天就离婚的现象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夫妻都没有照顾过弟弟妹妹,所以有孩子的时候,就手足无措,只能求助于父母。

这些新问题,都是当代中国独有的,传统的儒家文化没有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但是,儒家的伦理观念里有些合理的成分,可以为当代中国家庭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比如说,儒家强调的孝、慈、悌,都是表达家庭成员互相的尊重,虽然儒家的尊重是不平等的,当代社会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的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儒家的孝、悌观念,也包含着很强的责任感,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责任,哥哥对弟弟的照顾责任,这种责任其实也是一种义务,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借鉴。

篇三:管窥古谚语中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之魅力 2

管窥古谚语中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之魅力

指导老师:学员:张凤楼

摘要:民间谚语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家庭伦理方面的民间谚语较为真实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主要包含三种: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父子关系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主要表现为“父为子纲”、“父慈子孝”;传统夫妻关系既有强调“夫为妻纲”“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这些畸形的夫妻伦理关系,也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百夜夫妻似海深。”“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这些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夫妻真爱之情;“兄友弟恭”强调兄弟间要互爱互敬。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兄弟一条心,其力可断金”。这三种关系在传统伦理关系中最关键的,本文通过对三种关系的分析,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伦理关系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民间谚语传统家庭 伦理关系

谚语是人民大众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简练的文学形式。与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同属于熟语。民间文学专家段宝林教授认为谚语“是经受过历史和群众反复考验的学问,是语言中的盐,人民生活中的阳光,是文学王冠上的闪光宝石,是最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精华。”①谚语产生于民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是对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经典总结。

一,民间谚语的产生与发展

谚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相传三千年前的周代学者们经常引用谚语,“古者有谚”。《易经》中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韩非子》中的“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道德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古谚,都流传至今。宋周守忠录古谚语编《古今谚》;明朝杨慎录《古今谚》;清朝杜文澜编成《古谣谚》一书,全书一百卷,收集古书所引上古至明的谣谚,是我国一部比较完备的古谣谚总集。谚语并

不是一直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创新。“妇女能顶半边天”,“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社会发展到现在而出现的。这也证明谚语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二,研究民间谚语的意义

谚语从实践中产生,民间谚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俗、伦理、社会等各个方面。人类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从谚语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十分精辟的经验总结。因此研究谚语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知晓当时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新审视人生况味。由于古谚语大多产生于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当篇幅的谚语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有关系,如“爹养儿小,儿养爹老”,“大的带头,小的学样”,“家严儿学好,子孝父心宽”,“走尽天边娘好,吃尽滋味盐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一辈子亲”等。因此对这部分民间谚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为建立现代家庭伦理关系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三,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关系意义及分类

家庭伦理关系是指建立在血缘关系(或假定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包含父子(女)关系,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其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是家庭伦理关系中的主要部分。是要求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作为社会、国家的基本单位,家庭犹如机体上的每一个细胞。构建何种家庭关系,必然对社会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现代社会由于物质的超速发展,人类对物质的依赖性加强,对家庭伦理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家庭情感缺失,功利性增强,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恶化,时常出现厌老、弃老,不赡养老人现象,兄弟姐妹无手足意识,夫妻离婚率上升等问题越发尖锐。所有这些,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关系,了解民间伦理道德观的流传和发展,学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服务。 四,民间谚语在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是依据封建的伦理观念而形成的,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提出

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其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构成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基本规范。

(一)父子关系

父子关系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由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男子为核心地位的男权社会,主要表现为“父为子纲”、“父慈子孝”。 “父为子纲”其核心内容是父亲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拥有全家的经济大权,居于支配地位,掌握全家人的命运。古有“君父”一说,从一方面说明父亲在家庭中如君主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家庭里的一切都是他的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儿子更是拥有绝对的权利,把儿子看成是父亲的私有财产,“父叫儿死儿不得不死,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儿子所有的言行应该以父亲为主导,不得违背。在家庭关系中只有听从,服从,毫无地位可言。“父母命,不可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慈子孝”是传统父子之伦的基本规范。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父母对儿子要“慈”,既要抚养子女成长,又要对子女威严。儿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父亲把儿子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父亲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谚语“养不教,父之过”说明父亲自觉把教育儿子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好底好帮做好鞋,好爷好娘养好孩”、“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民间谚语都是要求父母重视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为儿孙示范,“老子偷瓜摸果,儿子杀人放火”则从相反方面说明父母不以身作则对子女教育造成的恶果。在对儿子的教育中,父亲往往倾其所有,把自己几十年做人、做事的心得体会和人生经验传输给儿子, 要求儿子无条件接受,民间谚语“老子走的桥比儿子走的路多,吃的盐比儿子吃的米多。”

另一方面则是对“子”而言的,要求做到“孝”。在这方面有很多民间谚语对儿子的“孝”提出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强调儿子作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香火的传承者,他要繁衍子孙,以对列祖列宗负责,这是一个必尽的义务。民间谚语“能让有儿气死,不让无儿叹死。”形象说明了这一“孝”在封建社会的重要性。

其次,“百行孝为先”。儿子要孝敬父母。民间谚语“家里有个老,胜过有个

宝”,“狗不嫌家穷,子不嫌母丑”,“羊有跪乳之思,鸟有反哺之义”等就是用来教育后世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一要赡养,《礼记·祭义》:“曾子曰,孝用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二要尊敬父母。“孝敬孝敬,以敬为孝。”《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三要顺着父母。“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要求对父母要顺,百依百顺。“顺着父母为最大的孝敬。”

(二),夫妻关系

夫妻伦理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婚姻基础之上特殊的男女关系。夫妻关系的确立是建立家庭的基础。夫妇关系直接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谚语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告诉人们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当结婚,“男子无妻财没主,妇女无夫身落空”则倾诉了男女不结婚的悲哀,“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对家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非常重视夫妻伦理,于是在以男权为主导的封建社会里,以“三纲五常”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的夫妻伦理关系。“幼时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扁担挑着走。”“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这些畸形的夫妻伦理关系对妇女实行歧视,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封建统治者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积极倡导并推行,使这些伦理成为套在妇女身上的枷锁。妇女一生生活在丈夫的阴影下,成为丈夫的附庸和私有财产,“妻子如衣服”这一谚语赤裸裸的道出妇女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预示以后的结果。大量的妇女最后的结局都是很悲惨的。即使到了近代,也难逃厄运。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就是封建礼教文化的牺牲品。

但是民间谚语由于植根于人民大众,产生了大量与封建的“三从四德”相违背的谚语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少年男女天真无邪,“会嫁的嫁对头,不会嫁的嫁门楼”蕴含着朴素的婚配要求。“恩不过父母,亲不过夫妻。”这条民谚绽放着夫妻平等的思想。古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一日夫妻百日恩,百夜夫妻似海深。”“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夫妻之间的磕磕绊绊,也有民谚来指导处理:“夫妻没有隔夜仇”、“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读这些民谚,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夫妻真爱之情,到现在它们任然成为指导我们处理夫妻伦理关系的准则。

(三),兄弟关系

传统家庭道德以宗法血缘为基础,极重视兄弟关系,“兄友弟恭”强调兄弟间要互爱互敬。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把兄弟情称为手足之情,是一根藤上的瓜。曹植诗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对兄而言,要友爱,兄不友则弟不恭。民谚曰:“当大的不正,当小的不敬”、“大的带头,小的学样。”兄弟间的和睦是家庭繁荣向上的基石,“兄弟一条心,其力可断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维护家庭的稳定,家庭和睦,保证家庭这个细胞健康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民谚曰“家不和,被邻欺;邻不和,被贼欺”、“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福神降临”,“人奔家乡鸟奔草,乌鸦爱着自己的巢,满眼荣华何足贵,一家和睦值千金”、“全家一个心,黄土变成金;一家十个心,金银化灰尘。”。通过这些民间谚语对和睦家庭的理想构建,认识到成员之间应该相互照应,平等相待。“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窝”、“破家难舍,破屋难离”、“洛阳虽好不如家”告诫人们不用贪恋富贵,要珍惜自己的和睦幸福的家庭。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大部分民间谚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发出灼灼的光彩,为中国传统文化添上了靓丽的一笔,成为历史的文化财富,直到今天仍有很多民谚具有积极进步的一方面,对于今天和谐幸福家庭的创建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总之,在道德伦丧,人欲横流的社会,需要重建道德伦理纲常。我们要对传统伦理谚语进行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


古代家庭伦理关系论文15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77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