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中国美术史论文1000字

中国美术史论文1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2 09:27:39 | 移动端:中国美术史论文1000字

篇一:中国美术史论文范例

美术史与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追寻元青花上的蒙恬将军图

——论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

【关键词】:

元青花 玉壶春瓶 蒙恬将军

【摘要】:

通过对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上纹饰的描述,探寻人物故事纹饰出现的原因。并对故事细节进行具体深入分析,企图得出蒙恬将军图背后所表现出的社会环境和器物形成的具体的历史背景。

【正文】:

它的淡雅与明快,几百年来被无数人所追捧、喜爱,蓝白两色在窑火的烘焙下勾勒出了这种被外国人誉为“国瓷”的青花瓷。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普遍见到的是明清两代的青花,对元青花却是少有人熟知。

其实早在唐代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唐青花,而

在元至正时期就已烧造出成熟的青花瓷1。可由于

战乱等诸多原因,元青花极其少见。国内所藏元

青花只有100件左右,国外土耳其、伊朗、英国、

日本、美国等地的博物馆所藏加起来也不过200

余件2。其中人物故事图更是少之又少,据张浦生

先生介绍现已知有人物图的元青花只有十多件3。

因此这件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见图1)显

得弥足珍贵,它本身连同上面的纹饰都理应得到

更充分的重视。

从右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件撇口、细颈、垂

腹、圈足的器物,人们称之为“玉壶春瓶”。(高 图1

20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15厘米)它的轮廓左右是两个相互对称的“S”型,线条舒缓、流畅,宛若一个清秀的少女。玉壶春瓶通常被用作盛酒器使用,所以名字也就因此得来(据某些专家认为玉壶春应该是一种酒的名字)。而恰恰是由于这种独特的造型成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蒙恬将军的纹饰。

因为玉壶春瓶颈细长,腹部呈香梨的形状,奠定了其作画面积小作和不利于创作大型画面的特点。但我们不得不佩服画工非凡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现象力,他正是利用了玉壶春瓶的造型特点给我们展现了眼前这个精彩的故事。如果把器物平展开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是一幅故事画,画中一共有五个人物,笔者将其分为三部1

2 戴洪文《千年古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113页、116页 许明 《土耳其、伊朗馆藏元青花考察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141页

3 同上 142页

分。关键人物蒙恬将军(见图2)位于这幅画卷的右端,身披甲袍,头戴冠,冠前端有一上扬的羽翎。他坐于木榻之上,右脚踏方案,左腿盘于榻上,并将手撑在其上,另一只手则前伸整个手掌微张,似乎在向部下发号施令。蒙恬将军头部略向下低,但眼睛却正视前方,目光炯炯,脸颊处的络腮胡

尖微微上翘,一副威风凛凛的大将风范。身后站

着一名挂剑武士,手中持有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

上书“蒙恬将军”四个大字,而纵观历代青花为

画题款的只此一件。高耸的旗帜巧妙地填补了瓶

颈的空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雄壮,同时也衬托

出了大旗下蒙恬将军的威严感。这就是画的第一

部分,通过一株芭蕉的过渡,便进入了画面的第

二部分。这部分只有一个高鼻深目手持弯弓的武

士(见图3),他右脚踏地、左脚脚尖点地,推测

应是向蒙恬将军走去。同时他将左手后指,眼望

着蒙恬将军,表情严肃,嘴虽闭合却像是要对蒙

恬将军汇报着什么事情,与蒙恬将军的表情和动 图2

作相照应。虽然画得还不够准确自然,例如手的部分和服装,但已将人物表现得甚 是生动。在他身后一株竹子的掩映下,呈现出的就是画面的最后一个部分,这部分

图3 图4

有两个人物(见图4)。左侧为头戴毡笠,衣着右衽短衣,束腰带裹脚的士卒,他手中抓住一个跪着的戴高冠穿花袍的青年。青年被官兵所迫,双手抟于袖中,低头弯腰,一幅恭敬卑微的模样。再往后就是作为背景的怪石和苍松,值得一提的是苍松从怪石的一侧长出,挺拔向上穿过瓶颈直抵口沿处,不仅巧妙地起到了画面结尾和开端的分割作用,也弥补了瓶颈处的一半空白(其中一半为旗帜)

。这五个人物环瓶

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点缀其间的怪石、苍松、篱笆、坡石、笆蕉、竹叶、花草等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而内容丰富的同时却不显得丰满与凌乱,空与不空默契的配合着。似乎从哪一角度来欣赏都可以获得一幅以人物为中心的完整画面片段,可好奇心却使你忍不住想一窥它的全貌。于是整体与片段又相互勾连,让你不禁要把这整幅画面一次塞入你的视野之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不同于原有普通纹饰的元青花了,给人一种别样的新鲜感和诱惑力,也表现出了画工高超的艺术水平。

当我们感叹整个面画的精妙之余,不禁也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此少见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瓶为何会选取蒙恬将军作为题材。众所周知蒙恬将军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出身于世代名将之家。对于他事迹的记载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4而在秦始皇死后公子胡亥策动政变,赵高由于自己与蒙氏的私仇,对蒙氏兄弟进行诽谤。蒙恬这位屡立赫赫战功的秦国大将,最终被迫吞药自杀。司马迁也不禁为他叹曰:“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5唐贞观年间太宗和大臣们讨论时也曾言到:“朕观最冤的是蒙恬。”拥有着忠肝义胆又造就出如此丰功伟绩之人却惨遭此结局,不禁让后人为之感慨。因此作为杂曲、平话故事、版画等民间艺术极度流行的元代,这样一个传奇人物自然会受到文学艺术家的关注,在展现历史的同时往往又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历史故事进行新的演绎。

这些受人们欢迎的市井文化给画工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仿照这些市井文学的故事创作画作,将这些题材引进瓷器的创作中。在突破原有的纹饰的限制后,赋予了元青花以别样的生命。另一方面销售者们也希望通过此举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进而促进瓷器的销售。从其它几件元青花故事人物图上看,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西厢记等,我们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元杂剧。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人物故事画面特别是题材相同者,往往存在着某种特别的联系。据某些人士推测这些画创作时应该有蓝本,很可能就是当时杂剧唱本中的插图6。当然对此我们无法得出定论,但这却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些人物故事图的产生与元曲艺术间的密切关系。虽然至今未找到与蒙恬将军相关的杂剧故事,但笔者认为这幅人物故事图的产生源于元代杂剧和散曲等民间艺术的流行是可以肯定的。

对于蒙恬将军题材的出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有个基本的了解。下面对这幅蒙恬将军故事图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还可以得到更深的认识。不过此时我们就必须将视线从蒙恬将军转向画面左侧的抟手跪立人身上,笔者认为这个人物是理解4

5 西汉 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九《蒙恬列传》 同上

6 于炳文,《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收录于《收藏家》,2002年10期

整幅画面的关键。而这个人物性质的说法不一,没有人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考证,自然也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所跪之人是文人、文官抑或战俘等,但这些认识又都没法给予详细的解释自圆其说。在元《全相平话秦并六国》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帝(始皇)令蒙恬兴兵三十万,北伐匈奴抵拒,收河南地四十四县,可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临洮至辽东之地,延袤万余里,镇压边疆。??蒙恬往北塞为诏讨,管领三十万人,文字下诸郡,三丁抽一,来赴沙场,筑起城墙,不问仕宦豪杰之家,尽行起发赴场,如违,差兵捉拿,斩首号令。”7从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抟手跪立之人(见图4)戴高冠、着花袍,一身锦绣,显然不是士兵,但也不同于普通百姓,而年龄上也恰好处于身强体壮之时。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他与平话中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不问仕宦豪杰之家,尽行起发赴场,如违,差兵捉拿,斩首号令”画面似乎就是对这句话形象生动的场景再现,而这个人物就是仕宦豪强大家的违令之人。由此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元青花蒙恬将军图是受元平话的影响,这也与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当所有问题都可以理所当然的解释之时,画面中还存在着一个关键的疑问。我们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蒙恬将军和他的士兵们所着服装都是典型的元代服饰,而那个抟手跪立的人所着则有着明显的汉人特色。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画工们如此没有历史常识,会让一代秦国大将误穿上元人的衣服吗?笔者认为这背后应该有着更深一层的原因。

在大漠北方由弱小走向强盛的蒙古民族,他们建立了强大的元王朝,统治着汉民族。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汉族文化难以在短时间相容相承。一些贵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漠视甚至排斥着汉民族的文化,他们的生活用器仍然以金属器和漆木器为主。8从当时的社会情况我们可以大致猜想瓷器的销售人群主要为汉人和部分元人,元贵族对于瓷器的需求量很少。他们仍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瓷器采取冷漠的态度,没有太大的兴趣。于是笔者认为这件器物就是景德镇的生产者企图为其销售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将元贵族吸引到对瓷器的需求之中做出的一项新的尝试。这件器物的精美程度毋庸再言,它应该是为销售贵族或富贾而做,非为普通人家的日常用器。主要人物着元代服饰,跪地之人着汉服应为画工故意而作,目的是讨好元贵族,以扩大瓷器的销售人群。如果我们以这个角度思考下去,又会发现作者特意选取蒙恬将军为题材还有另一番深意。元和秦有一点非常相似之处,历史上这两个都是相对于中原先进文明的野蛮文化和劣势民族。但最终他们都冲出了历史的桎梏,结束了国内长时间的对峙和分裂,创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作画者特意将秦国北征匈奴的大将与元联系在一起,有这一番深意也未尝可知。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在今天我们无法给出一定的历史资料作为依据。

纵观整幅画卷的分析及服装和人物上表现出的元强压住汉的气势,笔者认为这幅作品的出现应该是在当时杂曲等民间艺术流行的影响下,画工将其销售目的置于7 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本《全相平话秦并六国》卷下

8 戴洪文《千年古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119页

篇二:中国美术史论文

敦煌壁画艺术特点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这个地区曾经居住过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在境内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为中西使者、商贾、僧侣东来西去必经之地,因而敦煌自古便是“华戎所交”的都会,也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石窟艺术传自印度,途经中亚、西域,从内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种因素和风格的特点。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之中而呈现出新的风彩。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筑的中国特色

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传到西域。每传一地形制都有所变化,原来印度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离印度更远。敦煌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并完全模仿了库车苏巴什的禅窟形制,而且规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与廊柱佛塔式大厅更不一样,它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尔逐渐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楼阁式塔,绕塔观像的作用与支提略同,但后室有平綦顶、前厅是人字形、硬山顶,南北壁有汉式阙形龛。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

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壶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为浓厚。

(二)从印度飞天到中国飞仙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安琪儿——臂长翅膀的儿童或少女;中国有羽人,臂长羽毛,奔腾于空,世称飞仙;印度有头顶圆光、身托云彩的飞天,也有双翼天使。敦煌飞天来自印度。当其进入龟兹石窟后变为圆脸、秀眼、身体短壮、姿态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云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风格。进入敦煌后,遂渐与羽人相结合,五世纪末转化为飞仙,条丰脸型、长眉细眼、头顶圆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头无圆光、风姿潇洒、云气流动,这就是敦煌式中国飞天。隋代帝王宠爱飞天,暗造机关令木制飞天上下飞舞为帝王卷帘启户,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间。因而隋代飞天发展到了顶峰,千姿百态,成群结队,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飞天群。特别是天宫,阁中的伎乐天也腾空而起,化为绕窟一周的伎乐飞天。

唐代飞天,不长翅膀,不依托云彩,就靠一条长巾,展卷飞舞,便轻盈飘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国诗人李白咏飞仙诗所说:“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这就是中国飞仙(即飞天)典型的艺术形象。

(三)菩萨的女性化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体比例、姿态动作、面部表情都比较写实而又合于理想;在男女性别上,特征分明,圣众中男女生理特征非常明显。男者面相丰圆、唇有胡须、肩宽腰壮、强健有力;女者脸圆、眼尖、眉长、唇厚、丰乳、细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阴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

龟兹石窟继承了这一传统,但裸体像已大为减少。进入高昌地区,菩萨圣众性别大多不明,佛陀身后的天龙八部也多为同一形象,没有男女长幼之分,裸体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经的说法:佛国世界的圣众“非男非女”,同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认为赤身裸体有伤风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现男女生理特征。隋代以后,明显地出现了女性菩萨,面相丰润而妩媚,唇上虽然有绿须,胸前亦无乳房,但温静娴雅、姿态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说,造菩萨象:“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伎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画家赵公佑形容菩萨像“妍柔姣好,奇衣宝眼,一如妇人”,感叹失掉了造菩萨像的目的。敦煌画师与中原一样,为了“取悦于众目”,菩萨像也女性化,世俗化了。

(四)供养人画像是中国特有的肖像画

在印度佛教石窟艺术中,还没有发现有纪年题记的供养人画像。在西域的龟兹石窟中出现了为数不多的供养人画像行列,但少有题铭。敦煌则不然,在最早的一组十六国晚期洞窟里便出现有供养人画像群或通壁画像行列,并有榜题,这与儒家的祖先崇拜有关。汉代已有为祖先画像之风,佛教功德主画像便与此结合成为最初的施主列像。西魏已形成一家一族的画像,唐代则发展为家庙,如贞观十六年的220窟,题名“翟家窟”,从道公翟思远到九世孙五代翟奉达“检家谱”共连续了280多年,翟奉达又画了他一家三代之像,十几代人一脉相承,岂非家庙? 五代98窟为曹议金功德窟,共画供养人169身,从曹氏家族内亲张议潮、索勋、外戚女婿于阗国王李圣天、回鹘公主等,还有节度使衙门大小官员及曹氏姻亲、曹氏家族祖宗三代、儿女、子婿等,按辈份依次排列,而且有一批等身大像,

超身巨像,比佛、菩萨画更为显赫,而且依次排列绕窟一周,画像场面宏伟,似乎不是在供佛,而是供人,供奉曹氏家族,充分表现了佛教石窟中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特点。

(五)大乘经变的王国

大乘教在中国普遍流行,并形成了许多宗派。因而如《法华经》、《华严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弥勒经》等大乘主要经典都有经变。这里的经变是指一部经绘一幅画,本生故事,则一个故事一幅画,也可叫经变,但一幅大型经变却包含许多故事。这种经变,在佛教国家隋唐以前的佛教遗址中尚未发现过,中亚也没有,这是中国画师以佛经为依据独创的。据现存的画迹来看,北魏晚期在麦积山石窟里已出现巨型中国式西方净土变和维摩变。从敦煌说,一般晚于中原,始于隋,盛于唐,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的《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变》、《维摩变》、《报恩经变》、《密严经变》……等二十几种,计1102幅,如加上本生故事,约有1350幅,堪称当今世界大乘经变之王国。特别是吐蕃时期以后,集各宗各派经变系于一窟,同时并存,各展风彩。这些经变是抽象佛经的具像化,在具像化过程中又出现了中国式楼台亭阁、金碧辉煌的皇家宫苑和色调幽远的自然景色,在经变的艺术境界中,还蕴含着多层次的意境:宗教境界、政治境界、伦理道德境界等,充分体现了释、道、儒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的中国特色。

(六)敦煌壁画是一座音乐舞蹈宝库

敦煌壁画中反映的舞与乐是联在一起的整体,舞是乐之形,乐是舞之声,它融合了各民族和各国舞乐的因素,它的多元性是很明显的。主要可分为三类:中原

汉民族的舞乐,如清商乐、燕乐等;西域兄弟民族的舞乐,如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外国舞乐,如天竺乐及中亚波斯等国的舞乐。在河西走廊主要流行以龟兹乐与中原舞乐结合的《西凉乐》,其中包括敦煌乐。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佛教艺术在敦煌的发展,天竺乐在西域和敦煌舞乐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壁画中的舞乐,分为两大类:即仙乐与俗乐。所谓仙乐即以佛国世界天人形象出现的舞乐,如早期洞窟里绕窟一周的天宫伎乐;唐代金碧辉煌的极乐世界里的大型舞乐场面,如220窟的胡旋舞、胡腾舞,217窟的柘技舞等。俗舞是现实生活中的乐舞,如张议潮出行图中的营伎;宋国夫人图中的清商伎和百戏;嫁娶图中的六公舞等。仙乐中天人、菩萨的手式和姿态,都蕴含着印度舞蹈的流风余韵。但这一切都纳入唐代吸收融合、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中,形成了中国舞乐的庞大体系和优秀传统。

(七)敦煌石窟艺术与信仰思想

敦煌石窟艺术直接接受了西域佛教艺术的内容、技法和风格,主要颂扬佛陀生平事迹和前生善行,宣传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因而萨王子饲虎、尸毗王割肉喂鹰、月光王施头千遍、须堵提割肉奉亲等悲剧性题材大为流行,宣扬舍己为众生的牺牲精神,最后才能成佛。

隋唐时代,全国统一,政治经济大发展,大乘经变一时蔚然兴起,《弥勒净土变》、《东方药师净土变》、《阿弥陀净土变》、《法华经变》等一反早期悲惨气氛,而呈现出楼台亭阁、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当世死后即能成佛、念佛七日即可往生净土的思想代潜了漫长的累世修行才能成佛的旧观念,善男信

篇三:中国美术史论文

中国美术史论文——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专 业环境艺术设计 年 级 环114姓 名 甘露 学 号 110605092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指导教师张银川

2012年 6 月 20日

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一.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最初发现的地点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不少,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

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器壁匀薄,由简单的几何纹装饰。荣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其组合的雏形表明青铜礼器制度开始出现。青铜兵器和工具已经脱离了石器的影响而初具规范。陶范法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要铸造方法,青铜饰件和一些兵器已有绿松石镶嵌的纹饰。这一切都表明当时的青铜器正处于萌芽生长的阶段。

二、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

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这一时期,青铜器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都有发现。青铜容器、兵器的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增长。青铜礼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组合关系。青铜器的造型逐步摆脱了陶器的影响,开始形成自身的形制规范。兽面纹、龙纹、鸟纹等青铜器的主要装饰题材已广泛运用,并开始向成熟的装饰工艺发展。青铜器铸造中,分铸技术已被娴熟运用,大型青铜容器的铸
中国美术史论文1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98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