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论儒释道三教异同论文2000字

论儒释道三教异同论文2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3 09:23:58 | 移动端:论儒释道三教异同论文2000字

篇一:儒释道三教异同论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三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佛教佛学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可以用乾隆的话来概括,乾隆给北京的五塔寺写的一篇记里头是这样说的:“塔,标义;经,标口;佛,标身。”意思是说,佛庙里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义;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诉你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佛经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诉你他讲过一些什么的话―――前两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于“经标义”,佛经(包括一个伟大的中国宗教家惠能的《坛经》)就和儒家的《四书五经》或道家的《道德经》和《庄子》一样,是伟大的思想宝库。

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最终我们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从对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说法不同,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

“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这三句话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想这样可能好记一点。

也可换一种说法,儒家是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穷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较明白,而“天道”是什么呢?天道应该包括很多东西,例如“天机、天意、天命”,其本义不是讲迷信,而是讲“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包括我们已经知道的规律和我们尚不知道的规律。

还可换一种比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释家讲究“明心”,道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儒释道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转帖)

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儒学是中国历史上的统治思想,而以儒学为精神内核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这似乎早已成为公认的常识。毋庸置疑,儒学在先秦时期即已与墨、道、法并称显学,而至西汉时因武帝之“独尊儒术”而从诸学说中脱颖而出,地位突兀,难有其匹。但这只是统治者的一相情愿。

事实上,在儒学靠封建时代无与伦比的至尊权势大行其道的同时,产自本土的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一直与儒学相依相伴,相互诘难而又相互补充,前后近两千年。尽管前者一直被提倡,而后两者总是被压制甚至被迫害,三者仍然以三教并称而成鼎足之势。其原因到底何在?

一.

根据功能学派的理论,任何学说得以产生、发展、流传,皆因该学说具有满足社会在某些方面需求之功能。换言之,必是某些社会成员能够从该学说中找到他们所需求的精神食粮。而作为主流思想体系而言,其必然要对全体(至少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其整个生命(至少是绝大部分)的过程中提供精神上的依托与需求。此乃难乎其难之重任也。

众所周知,儒学以昂扬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特质和利他的价值取向,教育并鼓舞着一代代志士仁人兼济天下,发奋进取,也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千秋伟业。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够成就功业者毕竟仅占少数,而芸芸众生中的多数则注定了要“虚度光阴”,“默默无闻”;即使是成功者,在其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内,亦是得意事寡而失意事多。默默无闻者毕竟也要一天天完成生命之过程,失意者亦需要精神的关怀和抚慰。而儒家学说在上述问题上的说教是显得那样的冷漠和生硬。

孔子云:“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云:“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一副居高临下,不屑一顾之骄矜。芸芸众生在此间能感受到的只有被歧视、轻蔑后的失落与悲凉。而对于遭受失败、挫折者,儒学大师如何予以“安慰”?对于物质上的匮乏,孔子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换言之,“你如此留心于物质享受,难道是想做小人而非君子?”对于讨教者而言,简直就是徒招其辱。对于肉体上的打击,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对于寻求安慰者无异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回报则遥遥无期。且只有获得成功,“夙志得遂”,才可视为是对以往一切苦难的补偿,不然

则大亏;而对意志薄弱者,无异于自讨没趣,雪上加霜。再者,生命与死亡的命题,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人类作为惟一能够洞悉自己必死无疑的物种,恐惧与痛楚对所有人而言,既乃挥之不去的梦魇,亦是永无答案的困惑。世世代代的人们皆希冀在此问题上得到真诚的关怀,但孔子的回答竟如此冷漠:“未知生,焉知死?”孟子的答案更是干脆:“舍生而取义!”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喜生恶死,皆人之天性,而上述与生俱来的人性特点在儒学中皆在被鞭挞之列。而被提升、异化的动力皆来自对出人头地、高居人上和青史留名的所谓“降大任”、“成仁”、“取义”之渴望与谋求,只有实现上述目标即建功立业,方可补偿追求者一生历经的苦难和敉平或消解人们对死亡的惧怕与惊恐。因此,就全体社会成员而言,能够得到儒学有效关怀和抚慰者应不在多数;即使是立志高远、意志坚强者,其在儒学中得到的慰藉也只有在成功之后方能实现。这就给其他学说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佛教与道教乘虚而入并大展其用,便在情理之中。

二.

前已述及,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喜生恶死,属人之天性。对于绝大多数人类社会成员而言,平安地完成生命过程,尽量避免挫折与坎坷,尽量得到肉体、精神等各方面的享受,少付出而多获得,至少是付出与收获基本对等;减少疾病,延长生命,颐养天年,亦属天经地义。而道家及其后来发展成的道教为上述人生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精神依托。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尊重甚至鼓励人生的肉体与精神的各种感受,并提供旨在延长生命过程(尽管大多或是收效甚微,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养生之道。而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无异于为寒者送衣,为饥者谋食。

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对普通民众物质生活的关注与倾心;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并提倡“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折射出其对儒家所倡导旨在出人头地、高居人上的所谓功名利禄的蔑视与不屑,无形中体现着对个人应拥有精神享受和天伦之乐的赞赏与支持。在此处,被孔、孟等诸大师批评、教训甚至鞭挞的“平庸”之辈得到了应有的正视和尊重,使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的背运者终于获得了他们所企盼的抚慰与关怀。

其疲惫的身心得以休整,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不然,在因儒家学说大展其用而营造出的绞肉机般的名利场中拼命厮杀的“有志者”们,只要败下阵来,或丢盔卸甲,或失魂落魄,或灰头土脸,或遍体鳞伤,却只能是独孤无助地自己舔噬着流血的伤口,要同时承受残败和被蔑视的双重痛苦的重压,则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者会精神崩溃,抑郁癫狂。因有道家学说的存在,使得人们有了退却的理由和余地。就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强可为儒,弱可为道;智可为儒,愚可为道(事实上可能往往相反,亦未可知)。而就某一具体个人而论,进可为儒,退可为道;攻可为儒,守可为道;成可为儒,败可为道;表可为儒,里可为道。因道家学说之存在,使人们比起从出生到亡故便一直无从选择地被捆绑于儒学名利的战车而拼杀致死的境遇,其幸运诚不可以道里计。

三.

由于人类个体因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类想象力的无限性、出生的偶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人类个体的卑微渺小和宇宙万物的浩大无垠、欲望无边而精力体力有限等多种原因,致使人们经常陷入对生命、死亡的真实意义和人与万物众生之间相互关系等问题的深层思考,探索天地

万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之标的。

欲探索上述规律,彻悟人生终极意义,其先决条件便是超然物外,冥冥沉思。而儒家名利场之纷乱喧闹,道家安乐窝之物欲横流,使得人们或蝇营狗苟,或浑浑噩噩,既无闲暇、又无处所来思考深奥而令人遐想的诸多问题,使得欲参透万物至理、彻悟人生奥秘之辈扼腕叹息,而无所恃也。再者,儒、道两家虽志趣各异,但皆以人之欲望为引导,只是道家更重视物质及感官欲望之直接满足,而儒家更倾心于精神和长远目标之最终实现。

而作为欲望载体的芸芸众生,须永远承受种种欲望不得全部满足的折磨与困扰,且即使些许欲望得到满足,新的欲望立即会生成并继续给人带来痛苦。甚至是原有欲壑尚未填平,而新的欲壑已然呈现。事实上,为消除或减轻上述痛苦与困扰,节制欲望方为上策。佛教之传入为上述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依托。佛教首倡众生皆苦,将痛苦视为生命之常态与前提;提倡六世轮回、因果报应,将此生之一切苦难之补偿移至来世,使得人之愿望在一生结束时仍未能实现甚至受尽苦难,亦无须感到悲哀,因为这是在为来世的幸福而进行必要的投入。禅宗六祖惠能曾云:“世俗之人,心动无常,杂念丛生,将自性遮蔽。

人之心动,如同水流,前念方生,后念又来,绵绵不绝,利刀难断。”其意是讲,俗界之人,因欲望和利益,使得其终身被种种杂念困扰,从而遮蔽的自身应有的本性。且使得各色人等皆终日沉湎于世俗琐事之中,而心灵无所守望,故而轻浮、浅薄、癫狂、焦虑。而只有摈弃或降低欲望,才能使心灵归于平静。

的确,人之痛苦源于现实与愿望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减少痛苦不外乎两途,或是努力追求,或是降低欲望。人能力有限而欲望无穷,节制欲望比苦苦追求要更显智慧,而且无私无欲,寻求解脱,是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佛教为人们构建了这种境界。再者,人类是求知欲望最强的物种,而真知卓见必须经过冥思苦想方能获得。

佛教为人们提供了远离世俗凡界的“世外梵宫”,僧众用降低或屏除物欲而换得的似水心境和充裕时光苦思遐想,以求参透万物之玄机妙理,在三界之外对众生的一切烦恼苦痛洞若观火,体现出佛法之精深与佛性之至大。就凡夫俗子而言,净土宗可消除他们的困惑与烦恼;就士大夫而论,禅宗可满足他们的哲思与神游。因此,佛教对各个阶层各色人等之精神关怀而言,正其所需要且有益者焉。

通观儒释道三教,似可得出如下判断:就个性而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而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之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血气方刚时,欲建功立业,一般都会以儒家信条为圭臬,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后,气焰收敛,甚至心灰意懒,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逐渐重视修身养性,享受生命,以弥补失意的痛苦;而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往往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事皆空的境界,借以安慰自己创伤累累的心灵。真正认真考察传统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在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内的信仰取向就会发现,道家和佛家的学说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儒家学说,只是因为统治者的力挺,儒学才得以占领意识形态的中心,但若无道、佛两家填补儒学留下的广阔的精神空间,儒学必定独木难支,接应不暇。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c59140100ep3o.html) - 儒释道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转帖)_清清蓝雨儿_新浪博客

?

凡事无缘不立,举世不过因缘。

????? 能有缘在【儒释道文化】于各位朋友结缘,也是因缘殊胜,自有天意。我搜狐博客空间的文章,大多都是转发我的导师耕云先生的禅学讲词,因为我个人修为太浅,深恐一己私见误导读者,今天多说几句,实属是针对本圈子的特色而由心而发,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朋友指正海涵。

????? 儒释道文化,三教的精华,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会环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虽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讲是一非二,但是我修的是安祥禅,我认识真理的途径就是安祥禅,也就只能根据我的实际修学据实而谈,至于儒学和道教,自待大德示教,我不敢乱讲。

????? 那么什么是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哪?就是禅。在道教来讲就是道;在儒家来讲就是人心即天理。他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言语表达不一样,言外之意都是说宇宙的绝对真实。我们安祥禅管它叫安祥,但是这个安祥,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主要还是因人而异,随缘度化。打个比方,跟瞎子就不能打手势。跟聋子就不能说悄悄话。因为人的认知局限性的不同,接受启发的条件就不一样。比如现在有人问我什么是禅?我如果据实而讲:禅就是写文章的这个。它就是我的心,也是你的心。那么有多少人能理解哪?我敢说,没有几个人能理解。我要是直接告诉你禅是什么,大多数人听不懂。这个不是我卖关子,因为它就是这样,他是语言之外的心里觉受,用语言表达很难恰如其分。

?????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有点玄,你说它玄,其实他一点都不炫。为什么说不玄哪?我告诉你我修禅的方法,你就觉得再普通不过了,我没有入门以前,就是每天颂《安祥之美》和忏悔,同时遵守五戒。这样过了七天,在大日恒光师兄的启发下,就初见安祥,明白了空觉不

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方法正确,有真正的善知识给我们启蒙,了解禅是非常可能的,一点都不神秘。

?????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认识这个真相哪?第一是迷信求玄。刻意往神秘和玄妙上去挂靠,实不知真理是普遍的和普通的。离开平常的心态去求道,那恰恰是家家自有人不识。第二是眼见为实。很多人,觉得自己很聪明,谁也骗不了他,他不证实的事情,是不会信的。他就不明白,后天学习的那些知识和经验,恰恰是障碍我们了解真相的绊脚石,我们所知所见的往往都是一些暂时的现象,我们习惯于用相对的思维去思考一切,总是想用逻辑推理来猜测它,来想象它,那是越纠缠越乱。第三是缺乏真诚。真诚是一种人品,也是一种抉择力。人生,很多时候就是选择。正确的选择,因为综合了太多的因素,所以其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而总是抱着一种自我保护的小聪明来试试探探地泛泛了解,是不可能相应的。第四,把学问和人品看成两个。实际上,人品就是学问。有些人只讲索取,不讲责任。总是抱怨政府、抱怨环境、抱怨他人,不肯自我改变,怨天尤人,实不知,所有烦恼的根源就在自己心里,自己到底为国家为别人做了多少哪?难道自己的心里真的就没有一点罪恶和愧疚吗?恐怕不仅有,还很多,而别人指出来还不高兴。这种人,怎么进步?就是做普通的朋友,常人都会敬而远之,何谈学禅修道明理之宇宙究极学问。其实,当你把所有的毛病都改了,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你根本就找不到烦恼。你事事心安无愧,你烦恼什么? ????? 我们说了这么多,我们要是真得到了这种文化的精髓,会什么好处哪?我们说话写文章,最好不说自己所知以外的东西。我就摘要说几点自己的体会,大家就能了解一二: ????? 第一,工作效率提高了。没有工作压力了,工作就是修行,唯求心安,从被动完成工作到主动享受工作乐趣,同事关系直线上升。

????? 第二,能很快变化气质。我以前比较害羞,现在可以轻松主持一些聚会和小型会议演出。

????? 第三,没有什么烦恼。整天都很开心,没事的时候,会一个人高兴的手舞足蹈。常常都会有小时候过年般的快乐感觉。

????? 第四,改善夫妻关系。以前夫妻两发生争吵,我可以七八天都不和妻子说话,现在很

篇二:儒释道三教一些总结

中华主流文明是三家

儒家。道家。释家。

我简称之为东方三教。

这三教的一些个人的浅薄理解。

.是唯心还是唯物的么?

是心物一元。心也是物,物也是心。无唯心唯物之说。就如硬币的两面,所谓的心与物只是道体的两个侧面,两个现象,

释家:

外洎山河大地,皆为妙明心中之物---《楞严经》

很明显的心物一元

儒家:

“一阴一阳之为道”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系辞上》

这里不说心不说物,心物又是太极,阴阳变化而成,心物一元。

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这里可见心物也是从道演化而来,也是心物一元。

其实唯心唯物并没有想象的重要。

我认为老马的哲学之所以,非常重视这点。他其实重视的不是唯心唯物的问题。 他其实重视的是,“对于世界,人是不是可知的,是不是可以用人的理性去理解的”

显然的,马哲认为这个“世界原则上人都是可知,人都是可理解的”。

如果这个世界人原则上是可知可理解的,他必然有一个隐含一个推断,这个世界是统一“某某”的。

为什么说:

如果这个世界人原则上是可知可理解的,他必然有一个隐含一个推断,这个世界是统一“某某”的。

因为如果这个世界如有被划分为几个或两个相互“绝对截然”不同的范畴,那么范畴之间如何可能相互理解。

比如细菌思想,与人类的思想,是距离很远的,他们之间就存在着,显然不可理解。而“绝对截然”的不同,就否定了任何相互间理解的可能

我们现在之所以能观察理解细菌的一些行为是因为,我们与细菌,在某个层次,比如细胞层次就已经统一,

在分子层次就非常统一了。在基础物理层就更统一了。

统一性是相互理解的基础。

所以: 如果这个世界人原则上是可知可理解的,他必然有一个隐含一个推断,这个世界是统一“某某”的。

这个“某某”,可以代之以佛家的“心”(到底能不能叫心其实这可能存在一个中国人对佛经翻译,与古代天竺人对“佛意”的语言表达的

问题),

儒家道家,的“太极”“道”或者“大”

"吾不知其名也,强谓之曰‘大"----《道德经》

这个名字是很难取(其实也很容易),因为就象《道德经》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世界的本源,本质是不可定义的。

因为世界本质本身是“至大无外”的。

而有效的,定义本身,是从用“需要定义的概念范畴”之外的概念范畴去说明“需要定义的概念范畴”之内的东西。

如果是用范畴之内的东西去定义范畴之内,这就变成了循环定义。比如类似“我就是我”这样无意义的定义。

因为世界本质本身是“至大无外”的。他本身囊括一切概念范畴,是一切概念范畴的总集,不存在有所谓“之外”的概念范畴。

所以对世界本质的定义必定是无意义的循环定义。

所以《道德经》对我们说“道可道非常道”。《金刚经》对我们说:“若谓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解佛所说义”

用太极来理解,更容易,在太极的层次,万物混一,太极本身就不可能被万物定义。

其实在这里,大家已经可以知道,东方三教的世界,原则上都是可认知可理解的。在这点上他与马哲的想法一样。

当然三教中都存在,“夏虫不可语冰”的思想。认为要认识世界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

但是佛的思想,人成佛后是可知了。道是难知难了,但得道真人是可知了,圣的人的境界,难知难了,但人成圣之后则是可知了。

马哲与东方三教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如何知。这算是“方法论”的层次。

马哲类似于科学法。是以主客两分法认识世界,就是让主体去观察,总结客体。这也是最普通最直观最普遍的方法。

而东方三教,是有主客两分法,但最大的不同是用主客一体法去认知世界。 就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让主体的人,融入客体境界,最终达到于道合一境界。

于是主体与道的规律合一,于是道规律就是人本身的规律,人自然就了知了道的规律。

这其实不是马哲最想强调的。马哲最想强调的是“世界是一元的,是可知的”。为什么呢。

我认为马哲用这种思想去排斥,西方的“一神教”中的“不可知论”“不解释”。

因为西方的一神教必然是二元甚至多元世界,GOD是GOD,人是人,动物是动物,植物是植物,石头是石头。他们是绝对的割裂范畴。

特别是GOD与人,是绝对绝对相割裂的范畴。在“西方一神教”里人不可能变成GOD的。GOD与人绝对不统一的。

所以GOD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人不可认知,解释的。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知道这种绝对割裂,必然造成绝对的不可“理性认知”。所以在一神教的范畴中,你一个人想解释,认知唯一神的行为,

在原则上都是不可能。“一神”教范畴,GOD的行为是不可认知,不可解释的。 反观东方三教,人是可以变成佛,释迦牟尼就是从人变佛,老子是人也是真人,孔子是人也是圣人。

佛家就是教人变成佛。道家就教人变成得道真人,儒家就是教人变圣人。

人与佛,人与真人,人与圣人,是统一的,他们相互演变没有问题。甚至,人,神,鬼,动物,植物,之间都可以相互演变。

从这个侧面,东方三教可以说是“无神(GOD)论”者。其实这样反而是“一元教”。

马哲为什么要排斥反对 西方的“一神教”中的“不可认知”“不解释”。 因为他反对固有的一种社会结构。

一般传统的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据是“天成”“神定”“君权神授”。

如果你一旦有打破演变这种社会结构的想法,你必然会用人类的理性,去问这个传统的社会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会遇到“一神教”的思维禁锢区。君权GOD授予的,社会结构也是GOD认定过了的。你想问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是“不可认识的”是“不解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通过“不解释”,的理性认识的禁区,自然就以维护了传统的社会架构的不变性,自然得到其中既得利益者的拥护。

这种理性的禁区,是马哲最想排斥的。因为他是想要发现建立社会演变的规律,说社会现状其实是变的,并意图为社会未来指明方向。

这理性的禁区,也是为什么西方“一神教”反对《进化论》的根本原因。因为人与万物的存在,在一神教里是GOD的行为显示。

《进化论》先不去争论,他内容有多少对错。首先《进化论》试着用理性去解释《一神教》中GOD的行为,这是《一神教》原则上就包容不了的,原则上就是是错误的方向。如果动植物界是可以理性认知,那么同样以GOD名义认定的,社会的结构也一样是可以认知,可认知就意味着可质疑可演变的。 这个社会结构中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合理性也就成为一个问题。

马哲人为了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必然要破除这种“一神教”不可认知,不解释,的理性禁锢迷思。

其实中国的东方三教也存在"不解释"的现象,不过这不是三教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统治者偏向性强调,还有人本身认识不足的问题。

东方三教本身原则上没有"不可认知"的理性禁区。当然“夏虫不可语冰”,解释了你懂不懂,能不能接受,是另一个问题。

再加上东方三教的“一元教”本质,他与现代的科学发现世界基本是统一的,是最相合的思想。可以说现代科学是东方三教的助教。

另外,我觉得科学发现世界的统一性,对一神教的这种人神二元,人神动物植物...多元割裂的思想模式冲击极大的。

.是有神论?

三教是人神一元论。人可以演变成佛,佛教化众生也可以幻化成人甚至动物, 人可以变真人,圣人都可以是演化。

他不象西方的“一神教”人神绝对“二元割裂”。人不可能变成GOD。 从这个侧面上讲,东方三教都是“一元教”“无神(GOD)论者”

.有超自然现象么?

“超自然现象”是一神教的概念。“超自然现象”潜在意义就是“不可认知”“不可解释”。

三教范畴,对世间万象,其实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现象”这种概念。三教中,世间一切现象,不存在不可认知,不可解释,的现象。

佛家:人可以变成佛,佛是“正遍知”可以理解认识世间一切现象,

道家,世界的现象不会超越出“道”的规律,庄子说“道在屎溺中”,道无处不在。人得道成真人,而真人是得“道”者。

合“道”者,一切道的规律,也可以说是他的规律,他自然会体证到。

儒家,类似道家,易经说“一阴一阳之为道” ,一切都是道的现象, 中庸说“道不远人”,道就是可认知的。

总之东方三教是“一元教”是“可知论者”。 “超自然现象”原则上是不存在的,一些目前不能解释的神奇现象,

只是你的认知水平还没到而矣。这也基本是科学家的信条吧。

.性善性恶

三教都认可“性本善”。

只是“性本善”我认为应该理解为,“性本显善”,而不应理解为“性本是善”。 善与恶本身是人与人关系行为的描述,其意义中暗中包含着主观与客观。比如象“高的”“矮的”。这是相对性概念。

而说起人的“本性”,则是一个孤立的主体。如果用“善”“恶”来描述人本性,则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比如对一棵树,

在不没有其他参考物时,你不能说这棵树是“高的”“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本性无善恶”或“人性不包含善恶”。

所以阳明先生 的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果本性中无善,那么“良知”判断从何而来?

所以“性本善”,应该理觧为人之本性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显示出善的特质。比如显示出宽容,友爱,诚恳等。这就是“性本显善”。

那“恶”是什么?

本性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淸明,自在,宽广的状态,

“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圆镜智,妙明真心状态”“赤子”“婴儿”状态 这时本性会显善。

另一种状态是本性被欲望执着扭曲狭隘的状态,这种状态人就看不清人本性真正的愿望,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业障”遮蔽“颠倒”本性,

或儒家说后天的坏习气遮蔽污染,扭曲本性。

本性如果在这种扭曲颠倒的业障状态,会作许多违育本性愿望的事。这些事,从狭隘的视角看是得利,是快乐, 其实这个利,快乐

反尔在深广的层次伤害本性本心,这些快乐是以悲痛为背景。这就是所谓恶行。

所以三教认为,当人能认识到本性的本真状态,就是佛教所说的“明心见性”或者儒家能认定“良知”,

道家或者叫“赤子”,他自然就会行善,当然也会得到整个宇宙的力量。

所谓修行,就是儒家的格物,道家的修道,佛家的清业障,就是认清本心,与本心合一,体证的过程。

在这里可以看见三教中,善恶都来自本心,本性的招唤。

佛教禅宗六祖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儒家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可见孟子认为人本性的善,就如人长着四肢,他是本性自身存在。

篇三:试论儒释道的共同点

途 迹 各 异理 会 同 一

——试论儒释道的共同点

姓名:仇小梅 学号:040620010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摘要:东汉末年,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儒、释、道三家优劣之论争,也随着佛教在中国

的落地生根而发生。研究三家异同的学者也日渐增多,他们认为儒释道三家尽管迥异,但也存在着许多相通融合之处,以至在唐宋之际,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三家服务对象、伦理规范和生死观念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儒释道的共同点,以便对三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儒 道 佛教 王权 善 尊生惜命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刚传入异国时,由于各国在民族性格、政治伦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本土文化必然会与异国文化发生摩擦冲突,为了减少这种冲突,以便本土文化能够在异国得以生存发展,传入者必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迎合异国文化,在文化冲突中寻找彼此之间的融合,寻找与异国文化之间的某些契合点,以便其传入与发展。佛教也不例外。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初始,便是以道术的方式传入的。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又依附玄学。为了求得生存,佛教总是不断调和自身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有关儒、释、道三家优劣之论争也产生了,研究三家异同的学者也日渐增多。通过批评研究,学者们认为儒、释、道三家并不相违背,而是有许多互通融合的地方。

汉代末年的牟子早就认识了这一点,他在其著作《牟子理惑论》中指出,反对佛教者认为佛教是“背五经而向异道”,殊不知五经之道也可以“拱而诵、履而行”的。他还认为道,既可以治国,也可以修身。因此,儒释道三家并非互不相融,而是相互联系,互通融合的。北朝名僧道安在其《二教论》中也说道:“然三教虽殊,劝善义一。途迹诚异,理会则同。”东晋、南朝之际的宗炳也认为三教“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明佛论》)可见,道安、宗炳都认为儒释道三教是同一性质的存在,所不同的,仅仅是“殊迹”。唐宋之际,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三教的融合性。明代的大师德清禅师也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1]在这里,德清大师调和了三教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了三教之间所存在的深层联系。他在前人三教合一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教一源论。他以一心统三教,以三乘分三教,以工夫、体用圆融三教。指出了三家在以“无我”与“利生”之体、用上不二,所以三家的理论本身就是圆融的、一体的。[2]由此可见,儒释道三教尽管“途迹”,彼此却融通无碍。为什么三教会互通融合呢?其原因主要在于它们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我们认为,儒释道三教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都维护了王权统治

主张入世的儒家学说最终是为君主集权的专制政治服务的,它代表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孔子创立的儒学即孔子之道为中国君主制社会树立了一面意识形态的旗帜。春秋末年,社会处于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面对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十分向往古代的礼乐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孔子希望以“礼”建立一个国民安的理想社会,因此,他提出了“为国以礼”的治国方案和“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主张“克己复礼”,希望通过强化伦理,施行教化,提升人的内在道德,来恢复并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他的这种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包含着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国的要求。

在“仁”的系统中,儒家倡导的“仁”是遵从王权的,在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王权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有“舍身取义”之说。这就是“仁”所要求的最高道德标准。特别是在战争年代,这种“杀身成仁”的思想被发挥到了极致,它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敢于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的英勇主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为了加强这种道德修养,儒家又倡导向先贤圣哲学习。孔子把尧、舜、禹看成是理想的圣人。孟子也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这为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汉代,董仲舒将儒学进行了改造,进一步突出了“外王”的政治理想,并提出了“三纲”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说是儒家的礼教具有了绝对的权威性和束缚性。从而有效地维护了专制政治制度。董仲舒还将儒家理论神圣化,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这进一步强化了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巩固了封建专制王权。

在“礼”的系统中,“忠孝”是其核心观念。其中,“忠”与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直接关系是显而易见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荀子?臣道》这把臣民对君王的敬畏尽心,绝对保持一致作为一般国民的当然义务。这种道德信仰加强了专制政治的绝对权力。同时道德观念的“愚忠”必然培养和助长政治统治上的独裁。儒家的孝道也被赋予了一种绝对权威,它建立在父辈对子辈终身享有绝对权力之上,“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这种对“孝”的强调依然是与专制政治紧密相关的。诚如李大钊曾说:“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孝’的放大体,因为君主专制制度完全是父权中心的大家族制度的发达体。”(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4]由此可见,儒家理论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伦理道德,都是与专制王权紧密联系的,其伦理也是为王权政治服务的,在本质上成了统治者的政治意志。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采取了与儒家不同的应对态度,为了抨击仁义有为而提出了自然之道。老子道家理论的核心是本性自然的“道”。道家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为巩固封建王朝而创建的,只是在治国为政方面,道家有着不同于儒家的独到的见解。针对儒家的有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政治突出的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5]道家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

[6]一种至上的为,绝对的为,纯粹的为。它通过无为之手段和途径以达天下无不为。老子说: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第七十五章)“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第二十九章)这里,老子提出了妄为强作之有为的危害,强调了无为的必要性。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在这里为统治阶级提出了告诫:为政者应顺应万物之理和人类的本性自然而不恣意妄为,应尊重天下人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才能使便民“自化”,“自正”,“自朴”。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体现,王弼将这种治国之法称之为“以道治国”。庄子也十分推崇无为而治,他说:“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 《庄子?天地》)“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庄子?知北游》)老庄的这种无为政治,为统治者维护封建王权提供了一套治国为政的新方案,即只有因任自然,尊重、顺应和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达到“无不为”或“无不治”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王权。道教自它创立之始,便兼收并蓄地吸收了儒家忠君孝亲的思想,提出了“为子当孝,为臣当忠”的主张,又说:“子不孝,则不能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道教是道家理论的宗教化发展,二者的根本精神是相通的。 [7]对父亲的“孝”,也必然要求对君王的“忠”。道教强调臣民事奉君王应该尽心尽力,忠心耿耿。应时刻关心着君王社稷的安危。一些方士甚至还到处为君王求奇方觅殊术,以便君王能够延年益寿,以更多的精力治理国家。道教的这种忠君孝亲思想显然是与封建专制政治互为表里,紧密联系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为反对婆罗门教而创立的佛教,宣扬“出世”的人生哲学。表面看来,它似乎与统治阶级无关,但实际上却为封建王权提供了服务。佛教宣扬的许多教义都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例如,佛教的人生皆苦观、业报轮回学说、缘起观等理论曾被统治阶级大加宣扬与利用。佛教认为,人生皆苦,并将人生之苦分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8]在佛家看来,人生的本质是“苦”,人们所面对的世界也是苦。这是一种典型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底层被压迫被剥削阶层的思想情绪。由于阶级的局限,他们对造成自身痛苦的原因也缺乏科学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一切苦痛正是统治者长期剥削和压制造成的,反而相信统治者大肆宣扬鼓吹的佛教人生皆苦、业报轮回之说。认为自己今生受苦,是对前世作恶多端的惩罚,是罪有应得的。只有忍受这种苦痛,修善行,才能修得善果,达到彼岸世界。由于人们寄希望于来世,渴望来世有一个好的处境,因此,面对现实的一切苦痛,他们只能无可奈何地默默忍受。统治阶级正是利用这一点,从而大大消磨了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意志,使他们变得逆来顺受,毫无斗志,苟且偷生。这样,无形之中就巩固了统治者的执政地位,维护了封建王权。

对王权的遵从,也同样体现在佛教的一些伦理规范中,如佛教所宣扬的忠君思想,“奉佛以信,奉法以净,奉僧以敬,奉亲以孝,奉君以忠。”这显然是与封建王道相符合的。佛教也有一些专门论述“孝”的经典,如《孟兰盆经》,其中所描述的“目连救母”的故事,体现了孝的精神。佛教认为:“凡以致孝为首,则仁被四海,释以大慈为务,则化为王道”。可见,这种孝义教化是与王道相统一的,因为伦理道德上的修养,有利于民政淳和,国家安定。由此可见,佛教并非与封建王道相悖,相反,它为统治阶级安抚民众、巩固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都体现了“为善弃恶”、“无我利生”的伦理道德

儒学即人学。[9]它主要研究人的本质、个性以及人的价值、理想人格等方面,充分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并认为:“惟人万物之灵”,“人者,天地之心也”。这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突显了人的主体精神。在理想人格的实现方面,儒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重视道德的自我完善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儒家提出了“仁”与“礼”的观念。“仁”与“礼”构成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儒家所倡导的“礼”,实际上是规范社会伦理道德和人们生活行为的准则。儒家以仁爱、仪礼来协调人际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及道德完善。儒家重人伦,讲“仁爱”;重群体,讲“无我利生”。这就要求人们应该为善弃恶,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执著于自我,而应该打破这种狭隘的个人主义,做到“无欲无我”,给众生以更多的关注。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强调了人们应该拥有一颗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倡导了一种博爱精神,有了这种仁慈博爱的精神,人们自然便会做到为善弃恶,无欲无我,从而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

道教吸收和发扬了儒家的伦理观,在追求长生成仙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德性修养,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信和顺仁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抱朴子?对俗》)它强调了求仙应与德行并重,否则,便不能长生。在社会日常生活中,道教也教导了人们应该为善弃恶,加强道德修养。一方面以天地鬼神的“赏善罚恶”,给善人增寿,给恶人减年来说明为善弃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承负说”,强调了为善弃恶的必要性。“承负”是说先人的过失,成为一种影响后人的力量,而由后人负担,故前人对后人有所欠负。[10]这里的“后人”,指的就是后代子孙。道教以先人之善恶将由子孙后代承受报应的“承负说”来要求人们应当为子孙考虑,以免除子孙的“承负之厄”,所以人们应该多多行善,造福子孙。

道教也讲“无我”。怎样才能做到“无我”呢?道教认为,要真正做到“无我”,首先

得破我执,老子“专心破执立言,要人释智遗行,离欲清净”。他认为,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因,若是执著于贪欲,便是远离了清净,无益于终生。因此,人们应该破我执。只有做到了“无我”,才能真正“利生”。因为“无我”与“利生”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正所谓“由无我方能经世,由利生方见无我”。老子还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二十七章)这里的“救人”、“救物”,说的就是对众生的关心,实质上讲的就是“利生”。

以“慈悲为怀”的佛教,把“悲天悯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它告诫人们“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要求人们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三学,其中的戒,就是一种道德修养,佛教谈到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就是规范人类行为的五种要求。此外,佛教还讲究“因果报应”和“轮回转生”之说,认为人要受报应,人死后依据其生时所作业的善恶而转生为较高于或较低于今生的东西。这也就是轮回。这种“业报轮回”说告诫人们应从善弃恶,努力修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超出报应和轮回,求得永恒的解脱,获得永恒的幸福。

佛教以“救世”为目的,以“利生”为要务。它所解救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切众生”。佛教大乘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便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所以它提出了“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口号,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踏我上度去”。“若能使一众生发菩提心,宁使我身受地狱苦,亦不疲厌”。这反映了佛教救度众生的坚定决心。但如何才能真正普渡众生呢?对于这一点,佛教同道教一样,都主张破我执。佛教认为,人生有三毒:“贪”、“瞋”、“痴”。这三毒便是造成我执的主要原因。它使人执著于贪欲而变得自私自利,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所以,要实现利生,人们应该消除三毒,破我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我利生”。

三、都尊生惜命

儒家在本质上是研究人的学问,儒家文化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它尊重人的价值,爱惜人的生命。对生命的重视,在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话语中就已得到了清楚的表达。《论语·乡党》也有孔子关心人的例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自然应该问及马,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表明了孔子是十分尊重生命的。《孝经·圣治》中也提到:“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传统文化将天、地、人视为“三才”,认为“三才”中人处于崇高的地位,因此,不能被轻视。陆九渊也说:“天、地、人三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五)以上种种都充分表达了儒家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说到底也就是对生命的爱护。儒家的这种对生命的尊生惜命,也影响了儒家的政治观。儒家反对战争,主张施行仁政。这种以德治国的施政方案,就是儒家尊生惜命的表现。

道家也是十分重视生命的,充分肯定了一个生命的价值。老子针对社会“贪夫殉财,烈士殉名”这一俗人常情,便提醒人们思考:“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第四十四章)在老子看来,生命比名利更可贵,知有名利而不知有身,忽视生命价值去追名逐利,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庄子也赞同老子重视生命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生命重于名声、利禄,是高于一切的。他在《让王》篇中,引用了十五个寓言故事来阐述以生命为贵,以名利为轻的重生思想,呼吁人们要爱惜生命,“今世俗之君子,多舍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为了更好地爱惜生命,庄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养生保命的方案,“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近年。”(《庄子?养生主》)关于如何养生,道教具有更多的方法。为了长生不老,道教注重炼丹、画符、修仙,以求延年益寿。显然,道家道教对生命是十分尊重爱惜的。

以“慈悲为怀”的佛教对生命更是爱之有加,并以“大悲为首”,“慈悲喜舍”为其道

德准则。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些都说明了生命的可贵。所以,人们应该爱惜生命,珍惜生命。佛家还宣扬“六道轮回”,即地狱、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在这六道轮回的长夜中,生于人间的机会是极为难得的,因此,世人更应该好好把握在人间的机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在佛教的“十重禁戒”和“五戒”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这里的“生”,既包括人,也指世间所有有生命的东西。若触犯了此戒即构成破门罪,就丧失了佛教的资格,这充分说明了佛家对生命的重视。佛家尊生惜命,也唤起了人们关心、重视生命的良知,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综上所述,儒、释、道“三教虽殊”,却异中有同。除了上面所分析的三大共同点之外,许多学者还提到了另外一些共同点。有人认为儒释道都体现了相同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儒家的“尽心知天”,道家道教的“坐忘得道”,“形神合道”以及佛教的“得性体极”、“与道冥符”等都表现出了将天人视为一体的思维模式。有人认为三教都是关于心身性命的学说,它们在心性方面是一致的,儒家“正心诚意”,佛家“明心见性”,道家“澄其心则神自清”。这说明了三教语殊而心同。通过以上对儒释道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共同点,即三教虽途迹各异,然理会同一。

参考文献:

[1]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

[2]夏清瑕,《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佛学研究》,2002

[3]《论语?八佾》,文中所有《论语》引文皆出自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此后不再作注。

[4]刘三富,《儒教道德体系与时代文化精神的价值错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第3期

[5]《老子》第2章,文中所有《老子》引文均出自刘富康撰,《老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此后不再作注。

[6]张松如,邵汉明著,《道家哲学智慧》,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7]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

[8]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6

[9]徐远和,《儒学与东方文化》,人民出版社,1994

[10]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different way. same truth---discuss the comon ground of Confucian doctrine

summary: at the end of DONG HAN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from India to China

with the coming of Buddhism, the debate of Confucian,SHI,DAO doctrine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BuddhismSince it s int roduction to China , Buddhism combined with Confucianism.

A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ao; syncretism of the three religions (三教合一)A Discussion of Confucianism, Tao ism and Buddhism in Notes


论儒释道三教异同论文2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07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