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关于茅盾的小说成就的相关论文3000字

关于茅盾的小说成就的相关论文3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5 09:10:41 | 移动端:关于茅盾的小说成就的相关论文3000字

篇一:茅盾作品整理以及主要成就详细论述

茅盾作品整理以及主要成就详细论述(个人整理)

第一小节 作品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0年主持《小说月报》,1921发起“文学研究会”):

《蚀》三部曲:《幻灭》(1927,慧女士、静女士——章静、抱素、强猛)

《动摇》(1928,方罗兰、胡国光、李克、孙舞阳)

《追求》(1928,张曼青、王仲昭、章秋柳、史循)

《虹》(1929,梅行素、韦玉、柳遇春、惠师长、梁刚夫)

《子夜》(1933,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金融家赵伯韬、封建地主冯云卿、金融资本家杜

竹斋、鹰犬屠维岳、中小资本家朱吟秋、林佩瑶)

《林家铺子》(1932,林先生)

农村三部曲:《春蚕》(1932,老通宝、阿多)

《秋收》(1933)

《残冬》(1933)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1935,论文,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时间的记录》(1945,包括《风景谈》[1941,《文艺阵地》])

《腐蚀》(1941,赵惠明,以皖南事变为背景,日记体)

《见闻杂记》(1941,散文集,包括《白杨礼赞》[1941,《文艺阵地》])

《霜叶红于二月花》(1942,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王伯申、封建没落地主赵守义、青年地主钱

良材、张婉卿旧式女性的蜕变)

《清明前后》(1945,剧作,胡永清,赵自芳女性民族资本家)

《锻炼》(1948,严仲平)

《多角关系》(唐子嘉)

《第一阶段的故事》(何耀先)

《当铺前》(王阿大)

《水藻行》(财喜、秀生)

《大鼻子的故事》(小瘪三)

《烟云》

《三人行》

第二小节 概述

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这两问是两个考题,答案主要针对第一题) 茅盾在小说领域继承了五四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

义文学模式”。

1、积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与时代典型的创造。不似鲁迅的“历史视角”,而采用“现代视角”,反映重大题材,反映“时代性”与“社会化”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创作充分适应了

30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可能性。

2、气势阔大的创作“史诗传统”,以描写社会的“全般”见长,将笔触深入到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生活领域和社会阶层。以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大

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3、注重社会分析的“理性化”叙事传统。在小说叙事中贯穿清晰的理性思路,通过精细观察,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分析现实,指导创作,客观叙述,并以此取舍情节,创造人物,托出主题,揭示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社会科学家的气质,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

长史。

“茅盾模式”的创造开创了左翼文学中“社会剖析派”的主流范式,是对五四的“个人化”

和“情绪化”以及“革命浪漫主义”中过分追求直觉与非理性创作倾向的反拨。

论述茅盾的艺术成就。

1、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与鲁迅发掘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悲剧性与喜剧性不同。其作品按时间排列起来,可谓提供了20世纪上

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从叙事角度而言,其小说常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必然显示出题材的强烈政治性。其爱情描写从属于青年知识分子阶层的表现,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小说的身份与五四时的个人立场叙述不同,所持的是一种社会化、集体化的立足点。其小说叙述人,显出个人化

体验的缺乏,更多以历史代言者的面目亮相。

2、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同于鲁迅抓住人物性格主要特征予以传神的勾勒的白描手法,作家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

感、心理、个性诸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

其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历史客观条件、客观环境造就的。故而总是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出人物性格及其发展。在其中,又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与鲁迅往往重从人物的精神去展现人物性格、命运不同。这一转移与第一个十年强调文学与思想革命的关系,第二个十年更强调文学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革命的关系的文学思潮的演变有着内在的联系。其性格塑造更能体现第二个

十年的文学时代特征。

3、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主要创造了民族资本家与时代女性两个形象系列。

A、前者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轮船老板王伯申、《清明前后》的林永清夫妇等,勾勒出了20世纪前半世纪民族资本家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既写出了其总体历史特点与发展趋向,

又展示了现代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具有了历史的具体性。

B、其女性主要又两种类型:静女士、方太太,属于和谐、匀称,与传统的东方女性有着更多的精神联系;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属于代表热烈、狂欢,从道德伦理观念、生活追求、到性格、气质都炯异于传统东方女性,受着欧风美雨的新思潮直接影响而产生的西方型女性,

也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

a、她们否认既定的道德,认为使自己愉快便是道德。不依恋感伤过去,亦不冥想未来,着

重现在。

b、反对克己的清教徒生活,崇尚享受,厌恶平庸,追求刺激,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强悍的泼辣的个性,在精神实质上与民族资本家的男“英雄”相通。本来她们不是革命者,但只要环境转变,是能够革命的。她们有趋向极端、易于动摇的一面,但也有着对封建的叛逆方面。

4、30年代都市文学最早的代表作品。其两种文学人物,主要生活在都市。与其他两种都市文学的表现形态相比,即与用城乡对比表现乡村的善良人性和都市的罪恶人性,或用现代人的感觉来体验都市相比,他属于历史斗争派模式,以都市中阶级的对峙、人与人的斗争作为

主线表现一个亢奋、变化的贫富差别显著的城市社会。

5、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不同于鲁迅的

单纯而严正的短篇小说的布局追求。可见现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

6、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提高了心理刻画在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中的地位。不仅努力挖掘与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内容,且注意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运动中,展现人物心理发展的历史,同时,又调

动一切心理描写的手段,加以综合运用,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篇二:毕业论文定稿 试论茅盾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和方法

试论茅盾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和方法

马青玉

内容摘要:茅盾擅长于人物心理刻画,其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对于显示人物心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时代风云具有重要意义。茅盾小说描写人物心理,微妙复杂而有着清晰的发展轨迹,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描写方法灵活多变,兼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深入细致。

关键词:茅盾 小说 心理描写

如果说,“世界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那么,这人“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的内心活动。人的内心活动是人的全部特征的最真实、最微妙的反映和秘密所在。所以,离开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将人写活,必然是句空话。中外许多小说作家都擅长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我国现代小说名家鲁迅、巴金、郁达夫、丁玲、老舍、张爱玲、钱钟书等无不具有高超的心理描写的才能,茅盾也不例外。不过,心理描写对茅盾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特点。 茅盾在创作之前,对小说文体已有精深的研究。他将“心理解析的精微真确”作为近代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而且认为心理描写“属于高度技巧的范畴”。茅盾坚信文学的构成全靠艺术,而且,一向具有极大的艺术“野心”和很强的精品意识,因此,在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决不会放弃对“高度技巧”的熟练把握。处女作《蚀》三部曲问世,就显示了“描写偏重于心理方面”的显著特点,尽管人们对它的思想倾向褒贬不一,但是,却毫无例外地充分肯定了心理描写的才华,连那位竭力批评者钱杏邨也高度赞扬作者“很精细的如医生诊断脉案解剖尸体般的解析青年的心理。尤其是两性的恋爱心理,作者表现的极其深刻”,还有人称茅盾“是现代中国女子底心理底最好的描写者”。而后,茅盾坚持把揭示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作为自己刻划人物的主要目标。“心理解析的精微真确”是他刻划“立体的复杂性的活人”最得心应手、最具特色的艺术手段。

茅盾小说中有些次要人物,除了微妙的心理活动以外,很少其他外在的行动,然而,就凭这些心灵的活动已活现在读者的眼前。比如,吴荪甫太太林佩瑶,作者主要描写她整天捧着雷鸣生死离别般的委托她保管的夹着枯萎玖瑰花的《少年维特之

烦恼》而遐想,丈夫多次当场目击而未能觉察其中奥妙。这个多次出现的典型细节传递出吴少奶奶难言的心灵信息;对充满理想的青春年华的追恋,对当年志同道合的恋人经久不衰的深情,与丈夫心灵隔膜同床异梦的感情隐痛等等。再如四小姐蕙芳,作者每次落笔也总是洞察她最深层的心理活动,所以,尽管着墨不多却颇有特色,令人难以忘怀。

茅盾不仅时时处处不放过一切机会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而且习惯于在关键时刻用较长的文字集中笔力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强化人物最具特色的性格。比如,这个四小姐蕙芳从坟墓般的乡下封建家庭来到花花世界上海,很快失去了陪伴多年的僵尸般的父亲这个精神伴侣,置身于时髦青年男女频繁交往之间,很快,心理失去了平衡。对外界新的气息,她想拒绝而不能,想接受而不敢,于是无所适从。心烦意乱,几乎失去常态。这种心境经作者几次点染逐步明朗。至十八章,作者不惜用二分之一以上的文字集中描写蕙芳这种心境恶性膨胀,继承父亲遗教苦读《太上感应篇》静修,出现与单相思中的范博文在公园作爱失去宝贵处女红的恶梦,埋怨家人将自己遗忘,巧妙“幽禁”,最后,经新女性张素素一番苦心开导、鼓励、怂恿,终于怀着既好奇又忐忑的心情,被拉进了神秘的丽娃妲村的摩登男女群。通过这大段的心理描写,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蕙芳形象的升华。又如经济教授李玉亭奔走于吴荪甫与赵伯韬之间,见风使舵,两面讨好,既担扰失去一方,又伺机选定稳当主子。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心目中这一印象逐步形成。至第十章,作者又用较长的一段文字描写李玉亭在吴荪甫客厅的复杂心理活动。那天,李玉亭来到吴公馆,因一时无人接待,自疑遭到吴府冷落,于是想一溜了之,然而觉得这样不辞而去恐怕欠妥。忽然大厅里传出一阵笑声,在李玉亭听来仿佛是说:“关在那里了,一个奸细!”他心跳得卜卜的响,手指冰冷。于是产生一种变态心理:“既然疑心我是侦探,我就做一回!”正当他凑近大客厅门钥匙孔去偷听时,忽然又转了念头:“何苦呢!我以老赵的走狗自待,而老赵未必以走狗待我!”于是,颓然落在椅子里。这般较长的心理剖析,对刻划李玉亭的微妙性格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至于对那些主要人物,作者更是习惯于精心安排一系列较长的文字,有时甚至是完整的章节,一次又一次地揭示他们的内心秘密,或展示不同侧面,或显示不同进程,或提示大处,或显示了细部,这样综合起来就显示出人物的全部心灵。

心理活动是人物主观的、秘密的内心活动,从这个角度讲,主观性是其重要特点。但是,这种主观的内心活动如果完全脱离外在的客观世界,成为绝对的主观的

东西,那么在文学作品中便失去了意义。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总是扎根于现实,反映客观世界,“个别人物心灵中发生的过程乃是历史运动的反映”。不过,不同作家的作品由于题材、主题、人物不同,由于反映现实表现时代的方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所以,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客观性的强弱不等。茅盾坚信“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他将这一基本观念渗透到文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他认为,广大读者所渴求了解的是“此一时代社会各方面动态的心理”。在谈及文学时代性的著名论文《读〈倪焕之〉》中,曾批评“五四”以来一些作品描写青年恋爱心理未能写出这种心理的时代特点。茅盾在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由于热衷于描写直接反映时代的政治、经济题材,提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主题,由于他集中精力描写“时代舞台的主角”,表现他们的时代命运,这必然使他那些全力描写的人物心理具有特别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这些人物的心理,既不是远离社会、超越时代的个人情思,也不是社会矛盾的在人物心灵上间接的、曲折的、微妙的投影,而是特定时代重大社会矛盾在人物心灵中直接的、强烈的反响,是个人的理想、愿望、事业、命运与社会发生尖锐矛盾冲突所引起的激烈的心理活动,是他们所属阶级、阶层共同的时代心理。茅盾之所以特别倾心于时代女性,就在于她们与时代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心系时代。茅盾曾说《蚀》三部曲“要写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由于心理描写是作者该划人物主要的艺术手段,人物鲜明而独特的思想性格主要通过微妙的心理来体现,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整个作品所展现的正是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复杂的心灵历程,无论是亢昂、兴奋还是幻灭、动摇,或者是变态的追求,都与大革命时代三个阶段的政治斗争形势息息相关,没有这些斗争便没有她们这些变幻多端的心绪。时代女性是如此,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也是这样。吴荪甫、林老板、老通宝等人都密切关注着外界事态的发展,他们时而兴奋,时而懊丧,时而热烈,时而冷寂,时而舒坦,时而紧张,这一切都随着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动荡而变化,离开了时代的动荡,他们的心灵便成了一片空白,他们便不成其为活生生的人。

正由于茅盾笔下这些人物心理活动的动力全部来自时代,一刻也不离开时代,所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不仅是时代风云在人物心灵所引起的反响,而且也真实地再现着时代风貌,时代的动荡是人物心灵活动的源泉,而人物变幻不定是照见时代面

影的一面镜子。我们从《蚀》、《虹》、《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等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得到大量的时代信息。如果说,为全面把握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面貌和动向,除了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外,还需要借助力其他事态、人物动作描写的话,那么,人们通过赵惠明的心灵变化便能洞察《腐蚀》所反映的时代的全部真相。因为这是一部日记体心理小说,作品所写的一切,包括事件、人物行动、环境、气氛等等已统统化为日记主人最秘密的内心活动,离开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品便不复存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全在人物心灵之中。由于《腐蚀》以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政治色彩的皖南事变为背景,由于主人公赵惠明处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之中,由于赵惠明又是个头脑精明、思维精细的女强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受特别真切和深刻,所以,我们从赵惠明复杂、细腻、起伏、多变的心理活动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皖南事变前后国统区“尖海茫茫,狐鬼满路”的罪恶环境,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里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重大的政治事件;这里既有国民党特务组织对革命者和进步群众盯梢、杀害和心灵腐蚀,甚至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反革命阴谋事件,又有蒋汪特务暗中勾结,联合反共,这里既有共产党人“不淫不屈”英勇牺牲,也有误入歧途的失足青年力图冲出魔窟,向人民走来。

茅盾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尽管微妙复杂,变幻起伏,然而并非模糊不清,杂乱无序,与其他作家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相比,呈现特别清晰、严格的心理轨迹和程序,具有鲜明的逻辑思辨色彩。这与这些人物的内心共性有关。由于茅盾所专心描写而且取得成功的人物,大多是生活的强者,对生活都很理智、认真、执着,习惯思考,善于判断,所以,他们的心理活动,既是内心情绪的波动,又是内心理智的推理和判断,往往层次分明,逐层展开,表现出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赵惠明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对复杂的事态和人际关系作出敏锐、精细的判断,尤其是与形形色色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无不情绪紧张,煞费心计,反映敏捷,表现出女强人思辨的清晰和灵活性。吴荪甫与屠维岳异常冷静、精明、敏捷,这一主一仆初次相见,一个早已有心投靠。这一对精灵鬼各怀鬼胎,一进一退,一守一攻,或以攻为守,或以守为攻,两颗心忽远忽近,忽亲忽疏,最后各有所得,心心相印,结成吴屠主仆同盟,一个无意中喜得千里马,一个如愿心偿,终于遇上伯乐。在这个过程中,两人都展开了一番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既有紧张、微妙的情绪起伏,又有严密、精细的推理、判断。这次相见之所以如此拿人,就在于双方心理活动的精彩。

这种人物心理活动强烈的思辨色彩和心理轨迹,不仅反映了矛盾尖锐、勾心斗争的人际磨擦,而且表现于人们日常平淡的交往中,即便拉拉家常,也常常心灵程序清晰、严密,环环相扣,逐层展开,颇为拿人。《霜叶红似二月花》很大部分章节是写儿女情、家务事,正是这些很不起眼之处恰恰成了全书最精彩的部分。这主要得力于作者绝妙的心理描写。这里我们不妨以婉小姐与弟媳恂少奶奶、弟弟恂如两次交谈为例,以窥一斑。

婉小姐与恂少奶奶是一对有知识、有心眼、有经验近于中年的女子。婉小姐在恂如心目中威信颇高,今天少奶奶决心向精明的姑子(她称之为姊姊)吐吐心里的隐痛;而姊姊对弟弟夫妻之间的不愉快早已有所觉察,今天也有意向这位精明的弟媳(她称之为嫂嫂)探个明白。于是,别有心计的拉家常开始了。少奶奶先问姊姊提起家中店铺经营不善,姊姊说,对此弟弟该知道吧。双方都有意将话题引向恂如。经过一番迂迥,姊姊终于直言弟弟“近来他老是失魂落魄的,我看他是心里有事。嫂嫂!??”姊姊点明弟弟的心事,但又停止,因为这类事情最好还是让弟媳自己道出为妥。弟媳虽然希望趁早将此隐事告诉姊姊,但此事又毕竟难以直言。于是,她们之间展开了一场似进似退、半推半让的心理战。姊姊说:“老太太说他是想出码头去谋事,莫非他是为了这一点点不称心么?”这是试探。弟媳说:“哎,要是当真如此,倒也罢了,”半吞半吐说了一句已改口:“不过,婉姊,你猜他是什么心事?”先否定姊姊的猜测,却不亮自己的底牌,又请姊姊继续猜测。姊姊密切注意弟媳的表情,不再正面猜测。于是,弟媳主动点出心事的范围:“我知道他这样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整天没精打采是为了一个女的!”姊姊半信半疑分析,故意表示如果弟弟与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相好,自己作为姊姊不会不知道。弟媳说:“嗨!如果是不三不四的女人,”斟字酌句后惨然笔道:“我也犯不着放在心上!”这是欲进先退,倘若丈夫与不三不四的女人相好,作为妻子不可能不放在心上,这里故作大量,一定另有文章。姊姊见弟媳态度闪烁,估计内中必有讲究,于是,体贴小声问:“难道恂如弟在外边勾搭上什么人家人,什么好人家的姑娘么?”弟媳叹息说:“如果是不相干人家呵??”显然是相干的亲友家的女子。接着弟媳苦笑,请姊姊“你息去问他罢!”经过这几个回合,这场心理战告一段落。这里一个似乎无意试探,一个佯装防守,其实双方都在揣摩、迎合对方心理,表现出清醒的逻辑推理的能力,不约而同地运用“排除法”,顺顺当当地沿着同一方向靠拢,终于使恂如“失魂落魂”的原因基本明朗。

篇三:茅盾文学创作论文

茅盾文学创作论文

摘 要:“作为文学家的茅盾,时时被革命家的茅盾的潜在的敏感和政治意趣
关于茅盾的小说成就的相关论文3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26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