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世界文明史论文2000字

世界文明史论文2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5 11:28:11 | 移动端:世界文明史论文2000字

篇一:世界文明史论文

石器文明的特征

—————— —— 文明,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

文明史,就是人类的开化,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

如果说世界文明史是一部还在发展的电影,那么电影的开头就是石器文明,不算是电影的高潮,可依旧炫目;他并没有发展太多的剧情,可所有的精彩都以此开始,而本文论述的就是石器文明的特征。

人与古猿的本质区别在于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的早期发展,经历了石器、青铜器、铁器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人类用于制造工具和其他器具的材料,就是文明程度最主要的标志。正因为石器时代是文明的起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技术进步与发明的历史,也就从研究最初的劳动工具———石器开始。在人类物质文明史上,石器时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

石器文明:人类在从早期猿人向“新人”演进的漫长过程中,人类在体质上与意识上逐渐与动物区别开来,开始了人类最初文明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产生了人类文明的初始形态——“石器文明”,其所留下的诸多生产工具、武器与器皿的雕刻、图画、装饰品虽然原始粗糙,但却朴素直观地“记录”了人类最初的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朦胧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样式、生活方式与心态、思维,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为日后的“文字文明”奠定了基础。

①石器特征:石器文明的特色是用燧石组合成的小型工具,在某些地区可以找到捕鱼工具,石斧以及像独木舟和桨这些木制物品。从人类与动物逐渐区分开这个过程中,人类文明史可以说是从制造开始,从最简单的石器开始,并使用这些工具。所以说石器文明的最大特征自然是石器的制造与使用。

1

一开始,人类只会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块来获取食物、保护自身。后来,渐渐有了对天然物的加工。人类使用石器的漫长历程可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已知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有300多处。考古发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已能打制粗糙的石器。石料主要是石英岩,多为用石锤打制而成的刮削器和三角形的尖状器。

制造石器,需先取得石块。远古人除拣取河床、地表上的天然石块外,也掌握了从地层里开采石料的技术,一般的办法是用火烧岩石,然后泼上冷水,使岩石分裂。这种方法,沿用了很久。我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主要是用片状石块打击加工而成的。这类工具可用于砍木、刮削、挖掘、狩猎、加工猎物等。考古发现表明,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并用这种方法采石、制造生产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两端刃器和球形器。加工石器的最原始的办法是打击法,就是对一块石头加以敲击,使石块出现尖锐的刃口。人们从12万年前的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文化遗址中发现2000多件石器,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球形器等。制造方法除了锤击外,还采用了摔击法、碰砧法等。与元谋人相比,打击石器的方法、种类和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到旧石器晚期,人们已经能制造箭镞等要求很高的石器了。18000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能够磨制非常精致的骨针,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发现了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掌握了缝纫技术。还发现了用于装饰的钻孔石珠,说明当时的人已具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人类发展进入“新人”阶段,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已发现上万处。考古发现,随着生产力逐步提高,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制作技术又有很大进步。这一时期的古人已学会磨制方法,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精细、效力更明显。复合工具也出现了,人们学会了在石器打孔,把打好孔的工具捆缚在木柄上,石斧、石铲由于长度增长或力臂增大,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农业成了古代人生存的最重要手段,石制工具也更专门化了。从距今7000—5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多种农业生产工具:石铲、石锛、石耜、石磨盘等。这些工具都以石、木复合制成,原理也十分巧妙。在距今5000—3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石锄、石刀等农业生产工具700多件。这些工具的使用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例:从1958年至1981年长达23年,包括国家考古专家夏鼐、贾兰坡教授在内的一队 2

队考古人员,先后对西樵山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与挖掘,查证西樵山石器遗址范围广泛,有20多个所在。分布在马鞍岗、鸡冠峰、火石踁、张坑村、镇头峰、玉廪峰、富贤村、畘蛇岗、太监岗、旋风岗等地。确认西樵山是国内已知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这种细石器文化的存在,距离今天有4000年到 10000年之久的历史。

西樵山细石器,一类是以小石核、石片石器为特征,另一类是以双肩石器为特征的打制和磨制石器。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细石器,均全部用从山上原生岩石中直接开采的石块或石片制成。其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光是石核一种,就奇形怪状,有柱形、楔形、锥形甚至有带手把的砍砸器。已经发现的细石片则数以千计,均是细石器工艺的主要产品,多数用作刮削器、切割器、挖掘器。打制完毕再进行深加工的细磨和抛光,使其更加锋利称手,既可以切割树枝鸟兽,又可以作为匕首与投枪,有的磨制锋利的石片,是剔净兽皮和缝制皮衣的刀具。西樵山细石器见证了先民就地取材创造生产和生活工具的文明史,西樵人的祖先在数千年以前就已经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谱写了岭南人类的石器文明。

②地址特征:生命离不开水,由于条件限制石器时代的居民自然会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居住,从遗址能看出,就从中国石器时代居民遗址,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以及四川地区。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都直接影响史前遗址的分布。武夷山至南岭一线以南的华南地区,石灰岩洞穴较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多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基本消失,贝丘、台地、沙丘、山岗遗址增多。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有少量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大多分布在大的山脉与两湖平原的过渡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段和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大多扩展到两湖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分布于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则扩展到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北方沙漠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多分布在既有利于狩猎上,又有利于农业的河流沿岸。

中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可分为三级阶梯。黄河、长江等河流,均由西向 3

东流入黄海和东海。在二级和三级阶梯的范围内,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规律是,西部的时代早、东部的时代晚,南部的时代早,北部及东北地区的时代晚。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呈现出由南而北文化时代逐渐递减的趋势。二级阶地的东缘,即云贵高原和武陵山脉的东缘,是古人流由南向北迁徙和流动的通道,长江和黄河则是古人类由西向东迁徙的通道。早期古人流动和迁徙的规律,大体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规律相一致。古人类的迁徙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规律,又直接影响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

③艺术特征: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中间阶段,被称为中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气候逐渐转暖,欧亚大陆的森林、草原不断扩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为广泛和宽阔的生活空间。经济方式和生活条件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艺术,使它在一些方面,如创作用的材料以及技术风格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从前的某些特点。从这一时期出土的石器看,基本处于从打制技术向磨制技术过渡的阶段,但仍以打制占优势。石器多为细小石器,且有些工具、武器都是把加工过的石器镶嵌在木制或骨制的木柄上而成的复合型器物。另外,这一时期出土的造型艺术不多,雕刻品渐少,但其风格、样都有明显的变化。一般而言,均失去了旧石器时代那种生动写实的艺术形象,而代之以抽象化和符号化的倾向。在岩画内容方面,开始了叙事性的描写,出现了很多构图宏大的围猎格斗的场面,人类自身形象被更多地表现出来,并且处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及作为自然主人地位的开始确立。法国阿兹尔文化期的彩绘砾石对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意义。这些彩绘砾石的形状多为椭圆形,石子的表面用红色绘制出各种纹样。有直线、点线、十字线、弯曲线及圆点等,有些看起来颇似某些字母,如E、M的形状,有的则如象、熊等动物的形状。它们是作为原始文字记录什么,还是用于宗教仪式,尚未搞清。但无论如何,石子上的那些图案式的纹样,此以前是极为罕见的,它确实是一种新样式的体现。在这之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及其它器物上频繁出现的几何形纹样,也许正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石器文明虽然短暂,原始却是会让人永记的一段文明。

4

篇二:世界文明史论文

世界文明史

姓名:胡慧玲

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班级:地理信息系统

122班

学号:201218020205

时间:2013年12月1日

1

《苏格拉底之死》赏析

摘要:古希腊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西方文明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渊

源,它的文明成就举世瞩目,“言必称希腊”就形象地说明了希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在1787年创作的关于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幅油画作品。

关键词:古希腊文明、达维特、苏格拉底之死、与世不合、寻求真理之方法、自信而不偏执

在听了关于世界文明史的课程之后,我对于古希腊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浏览了一些达维特的画后,我被《苏格拉底之死》一画所深深吸引。

首先,这幅绘画的本身就很吸引人。当时在场的有至少十五人,为了构图的简洁,达维特省去了许多人物,他通过不同的色彩来烘托画作要表达的情绪。

画面时间凝固在苏格拉底接受审判准备喝下毒酒的那一瞬。围绕其身边的亲人、朋友、学生无不显示出极大的悲苦、无可奈何和伤心欲绝,仿佛世间最明亮的一盏灯光即将幻灭,世界将重新被黑暗掩盖。床脚边,柏拉图一言不语,低头沉默的背对着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不忍看这一切,恰比其他激烈表达悲痛心情的人们更能烘托出当时悲愤消沉的气氛。画面的左端描绘了一个拱门,拱门外有几个人正在走上台阶,其中一名女性显出悲伤的表情,做出告别的手势,这是苏格拉底的妻子克珊西帕。旁边有一名年轻男子正悲伤地伏在拱门内墙上哭泣,右侧有一位青年男子正在号哭。

而在所有光线最聚焦处,身穿白色长袍的苏格拉底正腰杆笔挺的宣讲完一个哲学论点,上身及上臂的裸露的肌肉矫健而充满活力,如同破土的种子,又似蹿跃的火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与其伸手接过的将要结束他生命的那碗毒药形成鲜明的反差。人物之外,地面上放置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既能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也符合通向绝对自由的途径的论述。

当我们探讨社会状况时,当时雅典刚刚输掉了战争。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中,雅典战败。失败的情绪笼罩着这个衰败的城市。战后雅典为三十僭主统治。一年后,他们的统治被推翻,民主制在雅典恢复了。

2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格拉底被卷入了历史的旋涡中。先是有人传言,苏格拉底在三十年危机时期,与雅典的敌人斯巴达暗中勾结。三十僭主中,有两个极端分子克里提亚斯和夏尔米德司又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更深刻的原因是苏格拉底多年来自认为是雅典的马虻,严格追问那些“不智而自以为智”之人,使他遭人嫉恨。这一切使得对苏格拉底的审判似乎不可避免。

按照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的法律,受到死罪指控的公民可以选择自我流放以逃避审判或者替代死刑,而且所有人都认为他会选择自我流放。但苏格拉底并没有选择自我流放,而是在雅典静候着审判,在法庭上,他以一种“崇高的声音”发表了辩护演说,表示希望能光荣的被宣告无罪,只要那个宣告无罪的判决不包含任何对真理的危害。

但是在公元前三九九年,七十高龄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终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被雅典的一个人民法庭判处死刑。

接着,苏格拉底被投入监狱,等待雅典在提洛岛祭祀阿波罗神的活动结束后处决。其间,弟子们轮流探监,陪伴老师度过最后的日子。于是,便有了柏拉图记载苏氏狱中言论的那几篇著名的对话录。约摸一个月后,这位年已七旬的哲人遣退妻儿,在众位弟子面前饮下毒鸩,从容就死。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在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的现代世界,苏格拉底之死就不仅成了一个问题,而且成了现代人心里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三人个雅典公民起诉了苏格拉底,以美莱特斯为首,他们依法提起公诉。对苏格拉底主要的指控是不敬神和敬事新神。苏格拉底在第一轮的投票中以二百八十票对二百二十票被判有罪,其实,苏格拉底的罪名似乎是莫须有的,没有确凿的犯罪行为,其言论也没有导致直接的伤害。但在雅典,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不同于现代。无论什么指控,无论犯罪行为是否确凿,也无论是否造成直接的伤害,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罪名即告成立。

对于像苏格拉底这样一位大哲学家,雅典人似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对权威人士的尊敬,仅以区区罪名,即判以极刑。这不是太难以令人理解了吗? 殊不知,在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任何个人权威的。既没有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甚至没有政治的权威。唯有一个权威,那就是人民的权威,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苏格拉底虽然是一位名人,但却并不是备受尊重的哲学权威。相比起来,他的名气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怪诞。

其实,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在现代的民主政治中,个体一面从属于群体,一面却享有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享有自由。但在古希腊,个体是完全从属于群体的,他没有脱离于群体之外的自由。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亦即群体)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

雅典一条独特的法律即最好地说明了一点: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它一切,为此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和权利。依法雅典人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由公民大会投票选出。因以破碎陶片充作选票,而得名“陶片放逐法”。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无需过失,也无需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流放。

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这纯属对个人自由与权利的践踏。但在古代希腊,个人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的。既没有脱离群体的自由,也没有言论的自由。苏格拉底的言论明确表示出他对“人民”这个群体的轻蔑,想要同它保持距离。同时在“人民”看来,他的言行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某种伤害,因为他的弟子参与了推翻民主政治的活动。他的被处死,其实在情理之中。

在西方文明史上,除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没有什么人比苏格拉底之死更能如此深深震撼人类的心灵了。但与耶稣受难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选择牺牲,尽管也总诉诸“神

3

已经指明了道路”之类的话语,似乎颇有耶稣完成了神的使命的那种自觉与自信,但作为俗世的圣人,苏格拉底之死的价值选择,却有着自身独特的意蕴。

苏格拉底是被指控犯有亵渎神灵、败坏青年两大罪行而为雅典的陪审法庭判处死刑的。亵渎神灵的指控,是说苏格拉底不相信神或只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诸神。对于这样的指控,苏格拉底的申辩似乎含糊其辞,但其实颇有深意。苏格拉底追问指控者美勒托说,你所指控的目的究竟何在?是指我不像人类的一般信仰那样相信太阳和月亮是神吗?美勒托的回答是,苏格拉底肯定不相信神,因为他说太阳是一块石头,月亮是一团土。

希腊文明对神的信仰是极为强烈的。苏格拉底对那种停留在表象世界的自然神崇拜(如认为太阳是神),当然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因为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于自然神的顶礼膜拜,无异于取消了人类理性力量的根基。而对于超越简单的表象世界、以超越自然世界的神圣力量作为世界基础的宗教,苏格拉底也是与其分道扬镳的。“哲学所强调的真正实在并非神话中的超自然物的继承者”,他正是努力寻找这一真正实在的冒险家,如果说他不相信神,那是对的,因为他的确不相信那些停留在表象世界的自然神,换句话说,他不崇拜偶像。

苏格拉底是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加以质疑或否定的方法,从而一步步朝着真理的方向前进的。出于这样的判断,苏格拉底总喜欢寻找那些自认为聪明而掌握了“真理”的人对话,通过不断的反诘或否定而发现了那些人的“无知”。真理讨论的公开性注定要为苏格拉底插上言论自由的羽翼,而不相信城邦认可的诸神所透露出来的宗教信仰自由,则更是苏格拉底言论自由中最为深层次的诉求。基于这样的认识,苏格拉底当然拒绝承认自己有罪。

然而,苏格拉底坦然接受了陪审法庭以微弱的多数判决苏格拉底的死刑,并且对克里托这些学生所安排的越狱计划断然加以拒绝。这是因为,他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苏格拉底坚定地认为,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法庭上,或是在任何地方,我们都必须做自己城邦或国家命令我们做的事,如果我们觉得这样做不对,就得按普遍的正义去加以说服,而不是使用暴力去反对自己的国家。他就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

可见,苏格拉底探究真正实在的哲学路线需要永无止境的对话,需要没有限制的言论自由。在他那里,言论自由是人类作为理性生物必须具备而且也不可剥夺的至高无上的权利。无论是对于言论自由的执著,还是对于服从法律的坚信,苏格拉底都诉诸作为一个人或一个公民的自由意志,言论自由与服从法律之间的冲突,终于在这里握手言欢。

《苏格拉底之死》记录了第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伟大实践者即将逝去的画面,给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以图像的形式见证了历史瞬间。这也是达维特油画中,我最欣赏的一幅图了。

参考文献:

[1] 《苏格拉底的审判》——I.F.斯东

[2] 《苏格拉底之死 雅典政制的悲剧》——凤凰网

4

篇三:世界文明史论文

现代非洲世界能否摆脱西方文明的影响

【内容摘要】15世纪西方殖民者开始陆续进入非洲,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非洲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西方殖民者对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使非洲的经济和文化遭受致命的摧残,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发展。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虽然殖民统治相继宣告结束,而非洲世界还是不能摆脱西方文明世界的影响。

【关键词】非洲世界 殖民统治 非洲文化 西方文明 现代非洲

一、 西方入侵前的非洲 .................................................................................................................................... - 2 -

二、 西方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 - 3 -

(一)罪恶的奴隶贸易

(二)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压迫

三、 现代非洲世界与西方文明 ..................................................................................................................... - 4 - (一)非洲世界的独立

(二)非洲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三)西方文明带给非洲的不文明

现代非洲世界能否摆脱西方文明的影响

【内容摘要】15世纪西方殖民者开始陆续进入非洲,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非洲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西方殖民者对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使非洲的经济和文化遭受致命的摧残,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发展。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虽然殖民统治相继宣告结束%
世界文明史论文2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308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