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教师获得感论文

教师获得感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6 14:21:29 | 移动端:教师获得感论文

篇一:获得感论文 张俊

师生情深 幸福相伴

学校:房县沙河乡初级中学姓名:张俊

手机:15872755020QQ:786122766

有人说年轻老师最有活力,最容易俘获学生的心灵,因为年轻老师浑身涌动着青春,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于学生而言,是愉悦;于教师本人而言,是获得。 教师这个职业是平淡的,但有真情在,获得的是幸福。对于一位走上讲台不到两年的新老师来说,这份“获得感”,更多的就是两年来和孩子们、家长们、同事们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

一、来源于学生的获得感

我的获得感来源于我的学生。学生,永远是老师工作的动力。当我疲惫的时候,看着孩子们纯真的面庞,我的疲惫会一扫而空,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寄托。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在教师节的时候,部分学生打来的一个个祝福的电话时,做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当教过的学生在高考中金榜题名时,做一名教师的幸福感又是无以言表的。当我们主动靠近学生的心灵,了解和帮助学生的成长,体验被尊重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幸福就能被体现。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由于担心自己没有教学经验,自己的教学手段是否能被孩子们接受心里完全没底,所以下课的时候总会走进孩子们的游戏场地和他们交谈,在简短的回到我几个问题之后,更多的是对我敬而远之。这让我着实不能接受。 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了几个在课堂上比较活跃的孩子,于是就尝试着和他们交流,才知道这些孩子们心里是把老师摆在高高的“神坛”上的,最怕的就是老师问问题啦,哪里还敢

和老师聊天呢。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又怎么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呢?

在课堂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力争让我的课程呈现方式多样化,让现代的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不仅用ppt、电子白板,视频和音乐、动画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在教授课本知识之余,还利用空闲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和外面的世界,充分的给孩子们创造更多提问的欲望和机会,慢慢的,孩子们跟我走的近了。

课外活动时间,我也是没闲着,带领孩子们一起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看到我的球技比他们都好,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跟我一个队伍,跟着孩子们一起在球场上左冲右突大汗淋漓,不仅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活动,也让我们的心又走近了一步。时间久了,我们融洽的关系,相互的关心,被学生尊重,在我看来这就是来源于学生的获得感。

二、来源于学生家长的获得感

我的获得感来源于学生家长。每次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赞扬表示肯定的时候,我会觉得幸福,他们愿意跟我交流,把我看成值得信赖的人。这种尊重不是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社会对我工作的肯定。我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得到了肯定,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记得是一次家访,我和一位同事一道,选择了一个冬日的傍晚,来到了李新傲家。他家住在学校对面的三层楼房上,刚到门口,我们就惊呆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家里几乎没有家具,墙壁没有粉刷,被柴火熏的黑黢黢的。“爸爸,老师来家访了。”只见一位家长闻声走了出来。“老师来了啊,是不是你在学校惹什么祸了啊?”看着学生一脸通红的样子,我立

刻打住话头:“叔叔,没有啊,他在学校表现还不错呢。”“真的啊?”他爸爸摸了摸他的头,满眼愧疚。从与家长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常年出去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两个孩子读书顺便在家干些零活。一年的收入除去开支,所剩无几。家长希望老师能关注自己的孩子,加强管教,加强学习上的辅导,语言朴实却充满能量。

这次家访,仿佛让我走进了一扇我从未踏进的家长的心门。从此,我的课堂有了更多的关爱,李新傲也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也比以前认真了,劳动更积极了,小脸蛋也渐渐地红润起来了。

家访在冬天里继续着, 6个学生,我一个不落的走进他们,原本只是完成一项普通的工作任务,却不想一路走来让我再也不能将自己置身于仅为人师的位置,走进他们的生活,成了每个家庭的一员。一路走来,走过一条条泥泞的小路。我看到了繁华外的困窘,华灯后的孤星,体会到了淳朴的情意,真挚的关怀,这些感动在我的心上烙上深深地痕迹,酸也好甜也罢,都在我心底久久萦回。

冰心说:“情在右,爱在左,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学生的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情与爱的浇灌才可使学生这棵希望之花茁壮成长。家长能够肯定自己,我觉得我得到了。

三、来源于学校的获得感

我的获得感来源于我工作的学校。学校,是教师们相处的大家庭,也是成长的大环境。教师的幸福除了来源于学生之外,更来源于学校这个文化场。专业的发展、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同伴的互助等等,如能够充分获得,便决定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定位,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准确判断,以及对人生的

正确态度。在挑战的舞台上,有愉悦的心情和感恩的心态,展示的便是充满幸福的微笑。领导、同事融洽相处,互相帮助,生活在一个团结友善的集体中,能不让人感到幸福吗?

教师的工作不是索然无味的机械重复,而是创造;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享受;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生活本身。拥有一颗平常的心,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对学生爱的心,一颗对工作负责的心,教师的获得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幸福不是唾手可得,取得幸福得有一个过程。如果经常关注取得幸福的每一步,收集自己幸福的一点一滴,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重视过程,活在当下,乐在其中,知足常乐,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倘若能给自己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精神便有了支柱,生活便有了目标,工作便有了拼劲。当默默的耕耘终有一天换来教育的累累硕果时,幸福便不言而喻了。原来幸福,掌握在老师自己的手中。所谓精神家园,就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它不一定真实存在,但它给人带来的精神寄托和激励却是无穷的。谁不想收获精彩?谁不想活得有意义?而一切的如意都要靠自己创造。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我将继续前行,不断享受着与学生相处的幸福,与讲台相伴的幸福,与团队并肩作战的幸福,不管前方等待我的是山重水复,抑或是荆棘丛生,我都将义无反顾地走在这条幸福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只要充满工作激情,坚持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就一定会品味到工作好似一种享受,而且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享受!我骄傲,我幸福,因为我是一名教师!

篇二:农村教师幸福感及其获得策略

周华青【论文摘要】农村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客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环境下获得的一种满足,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由物质需求、主体体验、精神满足、公众理解四个要素构成。其中,生存需求是幸福感获得的物质基础,自我享受是幸福感获得的内部动力,成就满足是幸福感获得的精神支柱,社会支持是幸福感获得的外部条件。

【论文关键词】农村教师;幸福感;获得策略

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因学校条件差,一年就走掉八位教师。乡里实在派不出教师,只好请了一位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代课。然而当女大学生接到分配通知,含泪告别纯朴的山民走下山坡时,几十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女大学生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一干就是几十年,终于积劳成疾??曾经感动无数人的影片《凤凰琴》真实再现了农村教师的艰难处境。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这位女大学生却能一干就是几十年乃至将其一生都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是什么力量让她对农村教育如此执着?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微笑着与世长辞?在她临终前的笑容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幸福感!那么,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由哪些内容构成,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入手,寻找农村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具体策略。

一、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讨论的经久不衰的话题,然而幸福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学者分别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适用的定义。幸福的表现方式是心理性的幸福感。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瑟林格曼(Seligman)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情绪体验,因此又称主观幸福感。[1]英国教育家霍尔摩斯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情绪体验的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2]当前学术界对幸福感的理解大致有三种看法:

(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即幸福是建立在旁观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由被观察者自我判断。这种看法只注意了幸福的外在内容,忽略了幸福的内在体验,纯粹将幸福作为一种依附于客观标准的观念来认识。

(2)以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即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比较积极情绪与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这种看法忽略了幸福感的相对稳定性,将幸福感导入一种“忽阴忽晴”的情绪化层面。

(3)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的幸福,即认为幸福是依据被观察者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整体评价。它强调个人的主观看法,体现了个体在客观生活条件下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认知。这种看法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为区别于前两种看法,人们将其界定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

[3]受农村教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其主体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自我价值认同。上述第三种观点认为,幸福感是主客体辩证统一时的融合感,在客观现实的生活条件下不断满足主体自身的需求和体验。农村教师的幸福就是以其自身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作为一个完整生命体的个人,他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质生活的保障;有心理的需要,即体验享受和爱的浸润;也有精神的需要,即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的实现;还有社会的需要,即期待尊重和肯定。其中,任何一种需要的欠缺都将影响到农村教师幸福感的获得。因而,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即是教师在客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环境下得到的一种需求的满足,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农村教师幸福感的构成要素

农村教师幸福感由物质需求、主体体验、精神满足、公众理解四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物质需求是基础,主体体验是核心,精神满足是形式,公众理解是条件。

1.物质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取而代之成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力。所以,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更能促使教师获得幸福感。为此,农村教师要体验到幸福,首先要有物质需求的满足,这样才能拿到通往幸福之门的入场券。对农村教师而言,

物质需求主要表现为工资报酬、劳动条件、福利待遇、职业保险等方面。其中工资待遇包括财政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和临时工资(加班费、各种补贴等)等等;劳动条件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等;福利待遇包括住房福利、医疗保健、学术假、出行优惠、退休福利等等;职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身保险等等。

2.主体体验

这是构成教师幸福感的最为核心的要素。教师幸福感的获得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积极情感体验的结果,只有当你自己主动去感受幸福、体验幸福时,幸福才会伴你左右。教师幸福感是在教师主体体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具体而言,包括享受教师的身份角色、享受自己对教育的热情、享受教学工作的过程、享受课堂的美妙、享受学生的成长、享受自己的专业成长、享受自己的付出、享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享受他人的认可、享受对学生付出爱及得到学生的爱的过程。罗素说:“完美之爱给彼此以生命的活力;在爱中,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4]对农村教师而言,体验爱的给予和回报是他们幸福感获得的内在动力。

3.精神满足

对农村教师而言,在目前物质待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教师的幸福更具有精神性,即在职业领域中体验到的生命价值。[5]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学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只有教学双方在互动之中抛弃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各种顾及,沉浸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之中,才能达到“孔颜之乐”的境界。[6]对于教师这一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来说,最高的精神追求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让自己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具体而言,农村教师的精神满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交网络广泛、同事关系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等等;二是有尊严的生活,主要包括得到社会的理解与相应的职业尊重,师生间有爱与被爱、有归属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等等;三是自我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

有职业的成就感与快乐感,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等等;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包括能够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成长等等。

4.公众理解

作为一个社会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还是发展需要都离不开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个人的所有理想、追求和幸福都只有在社会现实中才能达成。在理想、追求和幸福达成的过程中,公众的理解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农村教师而言,他们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各类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其中,学生、家长、校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的理解成为教师幸福感获得的源动因。公众理解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教学成果的实现,影响到其幸福感的最终获得。然而在现实中,农村教师基本上属于弱势群体,公众对教师群体缺乏应有的理解。调查时,一位颇有影响的农村老教师这样说:“现在学生苦,教师更苦,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家长向教师要分数,校长向教师要升学率,教师在群体中要个面子,面对学生要讲个良心。这样一来,终日精神紧张,现在哪个班分数稍微低一点,家长马上打电话给校长,甚至反映到教育局,要求撤换教师。”①社会舆论、家庭期望、校长压力、教师群体、管理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给教师施加压力,农村教师还有幸福感可言吗?因此,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公众的理解是农村教师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和外在因素。

二、农村教师幸福感之现状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教师的情况千差万别。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共11个地区的农村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0份,有效问卷5488份,回收率为91.5%。整体情况如下:

(一)工资报酬

工资报酬方面,将近一半(57.36%)的农村教师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24.13%的农村教师收入在3000-4000之间,在4000元以上的占15.24%,另有一小部分代课教师的收入在2000元以下。这个结果与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近两年在全国范围的调研结果相吻合。庞丽娟代表的结论是“我国农村教师的月工资基本在2300-3500元间”。[7]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

2014年6月5日发布的《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2013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通知》中确认2013年浙江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含私营经济单位的全社会单位)为44513元。[8]这意味着浙江省在岗职工每个月的平均工资为3709元,很明显,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收入低于浙江省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在“你最关心的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提高工资待遇”的占72.3%,选择“提高管理水平”的占2.6%,选择“提高教学水平”的占9.9%,选择“提高学生成绩”的占15.2%。可见,工资报酬是农村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二)工作环境

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总体较差,同时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某些发达地区的乡中心小学的校园设施豪华,但绝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工作环境相对不良。在调查的村级小学样本中,72%的小学教师不足10人,学生不足100人,校园面积小而且相对陈旧,专用教室配置很不健全。教学设备相对陈旧,几乎没有什么新置办的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室更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校园网、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了。教师办公室很少能看到电脑,而且一个办公室经常发挥多种功能,例如,行政办公室和教学办公室甚至保卫工作室合用;教师的办公桌上除了教科书之外,几乎没有教参。乡镇中心小学的硬件设施则相对完善一些,教学参考资料较为丰富,但与城市小学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与《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对照,其间的差距非常大。《标准》

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完全小学要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第五条规定,完全小学要配置“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音像教育资源库、教师多媒体备课室、电子阅览室”。[9]可见,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远远没有达到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三)劳动强度

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过重,讲授科目多,课时量大,41.1%的教师每周教学课时在16-20节之间,18%以上的教师有21-25节课时,3.9%的教师有26节以上,这就是说,大部分农村教师每周课时数在16节以上。下面是浙江省某乡中心小学教师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记录,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农村教师的工

篇三:教师论文范例

授之以渔,方能“不用扬鞭自奋蹄”

——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 朱丽芳

(本文荣获“师陶杯”教师论文评选市级一等奖)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学生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预习 自学能力 导读 默读 读书方法

张田若先生说:“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所以,阅读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预习方法,掌握自学规律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预习开始的。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上一、两节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查找与本课有关的教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正确地、经常性地利用工具书,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关键的作用,要特别重视学生对工具书的运用。凡是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理解的字、词,我没有当众公布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查字典,自己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学的习惯,而且掌握了自学规律,提高了自学能力。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四)根据课后问题,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含义深刻不易理解的句子。(五)学会自我质疑:①依据课题提出问题;②依据人物的言行提出问题;③依据重点段、重点词语提出问题。

二、课中精心导读,提高自学效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导得好,学生的自主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发展的效率才会最高。

1.导“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强大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如上《长征》一文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解课文后不急于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该用多媒体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让学生观察红军所经过的省市,并且指出“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等地所处的位置,使学生对红军长征的路线有整体的感知,从而激发理解诗句意思的兴趣。

2.导“法”。学法指导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学法,循法自学。如领会文章主题的练习,不但要告诉学生归纳主题思想的方法,如抓住主要事件,联系课文题目,抓住中心句段,抓住故事的寓意,联系社会背景等;还要告诉学生领会文章主题思想的一般规律:写人的文章一般是歌颂人物的高贵品质,写景的文章一般是抒发作者的感情,状物的文章一般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等。

3.导“思”。“思”即思维,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疑问,让学生去思考。例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笔者做了这样一个设计:课文第8自然段写了家乡灞河的柳树,是那样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让人顿时回想起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这一段的景色描写显然与课文中高原之柳的深沉苍郁、生命顽强的整体风格是不一致的,是不是破坏了课文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点展开讨论,讨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了对比反衬的重要作用,明白了作者写家乡之柳是衬托高原之柳品质的精妙之笔。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设问,于无疑处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读”。要指导学生读,就要教给朗读的方法。朗读一篇文章可以从速度、感情、语调去考虑。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录音、范读等形式,培养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出味道来。

三、 训练默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

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要以读为本。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进入高一级形式——默读。默读,被人称之为“直接阅读”,它是朗读的简化、深化,具有速度快、理解深、运用广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发展学生默读的能力,看作阅读的基本目标。在进行默读训练时,首先要在原有的默读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默读速度,学会看得快、想得快。看得快,是从一眼看一个字、一个词变为看一句或几句;想得快,指脑子跟着眼睛的扫视迅速思考,弄清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具体可抓住两个环节:(一)眼脑并用。讲读课文时,要提出明确要求,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使他们顺着问题,有目

的地去读,激起通过默读解决问题的愿望。例如:讲《荷花》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我就提出: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他怎么会有这种感觉的?并配上满池荷花的图片让学生去领会。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联系场景,在读中思考,很快就能体会其中的奥秘了。

(二)手脑并用。阅读课中,默读是经常性的手段,如果同时辅之以手的点画操作技能,便会使默读效果更好。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便是这个道理。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一方法的运用,在默读训练中,指导学生边读边动手画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四、教给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1.抓特点。《东方之珠》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描写了三个场景,各个场景的写作方法大致相同,都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根据课文特点,立足于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以一个段落为例,让学生触类旁通,自学其他段落。

2.抓重点。《狼和鹿》是一篇关于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文章。文章通过记叙凯巴伯森林里人们捕杀狼保护了鹿,而森林却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来阐述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在讲读时,教师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1)找出凯巴伯森林前后发生变化的句子;(2)理解其重点句的含义;(3)理解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以先以鹿为例,找出鹿在狼没有被捕杀前是什么样的,被捕杀后又是什么样的,进行对比。然后再自学其他事物的对比,自己归纳,悟出道理。最后总结:这类通过对事物的描写,阐明道理的文章,应放在对全文的思路掌握上及对重点段落和句子的把握上。慢慢地,学生就懂得了从通读全文入手,根据不同的文章的特点找出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熟读静思的学习方法。

3.抓练笔。《争论的故事》一课是讲故事、明道理的文章。主要讲兄弟俩争论如何吃大雁,结果大雁飞走了。学习时,我运用演读的方法,让学生表演故事,模仿兄弟俩争论的语气。在不断的朗读表演中,再去体会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学生对他们的争论记忆记忆犹新,并注意了许多说话时的提示语,演读时语气十分恰当,表演也很出色,这样对帮助理解课文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最后当同学们意犹未尽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有一些小争论,能不能说说呢,再把它写下来。学生兴致非常高,讲了许多场合的争论,如:《电视机前的争论》《课堂上的争论》《饭桌上的争论》等等,很自然地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上去了。

五、严格要求,养成自学习惯

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划划,作摘抄或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内外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并能长期坚持,那么,就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张田若论小学语文教学 中央编译出版社

2. 杨家丽,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特色发展[J];教育;2009年11期。

3. 吴保明,浅谈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页面设置:上下左右边距全部2.2cm,段落行距:固定值22磅。

主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

副标题:三号宋体加粗

单位作者:四号宋体加粗

获奖等次或发表书籍名称:四号宋体加粗

摘要和关键词主标题:四号黑体加粗

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小四号宋体

正文标题:四号宋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教师获得感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93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