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关于年味的论文

关于年味的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3 19:24:24 | 移动端:关于年味的论文

篇一: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年味

年味

赵雪冉财务管理2011级一班 20115516

【摘 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年的感觉渐渐淡了,一开始以为是以为自己慢慢长大了,渐渐成熟了,对过年没有了兴奋感,以为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但今年过年,不管是和亲戚还是和同学朋友聚在一起,谈到过年都说过年没什么年味儿了,有点像是形式主义的感觉了。然而,近些年来我们对外来节日的兴趣却越来越浓,比喻说: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等。因此我决定以此为话题,主要采取社区走访及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此次社会实践。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报告记录下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春节 年俗

一、春节的准备

年货

购置年货无疑是春节最重要的准备活动,过年前夕陪同父母一起置办年货,商场、超市、菜市场人流络绎不绝。鸡鸭鱼肉是人们餐桌上的必备,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平时也可以吃到的东西,大家也就不那么热衷大鱼大肉的生活,相反各种瓜果蔬菜在年货中占了很大比例,注重养生合理搭配的饮食也就成了大多数人们过年的饮食标准。

上图是在超市所拍,蔬菜类柜台前人群熙熙攘攘而肉类柜台前生意却很冷淡。可见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由此也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去邻居家调查,他们早已准备好的糖果、水果、干果,体现了过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去享受放松

家内装饰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过年了,家里自然会添加一些装饰增强喜庆的节日气息,妈妈早早买好的大福字,还有社区张阿姨家悬挂着的有着丰收意义的辣椒串及立体的春字,家里的每一处小细节

都透漏出节日的氛围,也象征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翼和期盼:家人和和睦睦幸福生活,来年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二、年俗

有民谣道出我过春节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进入了腊月也就踏进了新年,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的芝麻糖等等,过年的气息越来越重。

贴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 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 俱、影壁中。“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

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家里的春联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 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山臊”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它,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也

是爆竹的一种神话传说。

小区内赵大爷在初一早晨放鞭炮

吃饺子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二是取其“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

篇二:消失的年味

“消失的年味”课堂作文指导

“新年好,新年闹,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这首简单的儿歌道出以前男女老少过新年时发自内心的甜蜜。虽然时至今日,新年准时到来,鞭炮仍然轰隆,歌谣依旧传唱,但是总感觉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反而增添了一种失落和疲惫。

请就“消失的年味”这一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要求: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标点规范,书写工整。 .......

【写作导引】

该材料属于社会时评性材料,设臵此类材料旨在引导同学们关注身边生活社和会现象,并以此学会思考本质,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诸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沙化现象并不鲜见:“端午”风波,“圣诞”硝烟,巧克力、平安果、玫瑰花、十字架、天价月饼等横行霸道。这一系列问题无不折射出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民族的文化特色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臵上。我们应该思考:问题在哪?究竟该不该保留?该怎么办?

同学们在作文时,大多停留在对社会现象的再现上,而缺少存在原因的挖掘,抑或是年龄小,抑或是表达不佳,抑或是懒于思考。其实年味变淡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过年时当人感觉幸福,年味就很浓;否则,年味就淡。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水平迅速提高,生活明显改善,过去逢年过节才有的衣服、食物、礼物、零花钱在每日都可信手得到。缺少了这种企盼,每天都像过年,自然人们就不再重视,心不慕兮美不存。

经济发展不仅使物质丰富,更带来社会格局的变化。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加大的生存压力,宗族家庭观念的淡化,人口流动的频繁等,都使每个人都无暇自顾,那么人情、亲情的地位日渐衰微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本以拢聚人心为目的的节日,也就自然提不起人们的兴趣了,情不至兮心茫然。

其实,这类作文并不难写。将已有现象整合分类,从中取出共同原因,就其一点或两点,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加上自己的精巧构思、个性的语言和适当的拓展联想,还是比较容易出彩的。

另外,写作文时要注意按着已有信息“顺竿爬”,材料已经定在年味消失层面,所以就不要再写当前还有浓浓的味道了。

【范文赏析】

新年降温

1116 边天宇

新年准时到来,炫烂夺目的烟花在黑夜上空向人们播撒着热情,各式各样的春联给人们带来一片欢乐祥和。

和以前一样,人们虽然依然守着过去的传统:采办年货、贴对联、挂灯笼??但我们已经依稀感觉到新年越来越冷,年味淡了,不只是因为今年过年下得这场小雪。

我总感觉,“年”文化在物欲世界里迷失,渐行渐远。

现在春节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人们才有可能回家团圆,但是这种喜庆的氛围在今天却变得索然无味,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正在走向荒芜?

春节,它不只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不

该渐渐流失。 物欲的强光刺得人眼睛发涩,精神上的匮乏又让我们鼻息间愈发的清淡,正如一顿大餐变成了饭后的甜点,零食成了主菜。没有文化的日子让人成了金钱的俘虏,欲望的仆人。

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骨子里那新年文化的余焰,不熄灭,不降温。

新年有时候被当作商家拉拢顾客的契机,大条幅地宣传着;新年有时候被当作旅游团队吸引客流的黄金时段,被吹捧为这是增进全家感情,愉悦身心的放松时间?? 春节的内涵不该只这么肤浅,它不只是彼此“礼”尚往来,以物质来替代情感。它是一家人盼望了一年的团圆,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总有你的家人期盼着你回来;春节是对未来的憧憬,无论你年少还是年长,人生总得有个盼头??

也许商家的过热吹捧使“年”变成了购物节,但我们要做的是用我们的温暖与期望重新赋予这个最传统节日深层内涵。我们应该从互联网中回到现实的交流中,从枯燥乏味的短信拜年中重拾我们当年真诚的友谊,从忙碌的工作中回到温馨的大家庭里。我们这样做,正是将“年”慢慢升温,传承我们骨子里的中华传统文化。

千年传承使春节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十分高,正如中华文化在民族魂中的地位一样,没有一个民族没有它的文化,文化降温是一个民族衰败的征兆。

春节不应只变成“购物节”,而要我们在今天向它注入我们的亲情、期盼和文化。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

春节不降温!

文化不降温!

【教师简析】

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年味淡了”这一现象,进而对春节定义进行把握,即春节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为什么年味变淡了呢?作者就其一点进行了剖析:人们太过于追求物质生活,而商家恰好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将春节变为了购物节。原因分析可以说独辟蹊径。面对年“年味变淡”现象,作者提出了建议,重新赋予春节传统内涵,引人深思。结尾有呼吁性。

迷 失

1111 李艾琳

火红的灯笼依旧高悬,穿云的炮竹依旧轰响,但人们的脸上,却少了往日过年时的满面红光。年味就在这群发拜年短信,机械式问好的年代,渐渐消失,渐渐消失?? 消失的年味,是人们感情的迷失。

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林立。人们的距离近了,感情却疏远了。两扇防盗门,一个猫眼,隔开了两颗温热的心。连邻居尚不熟悉,更不用说距离更远的人了。

所以以前家家户户热热闹闹,互问新年好的场景鲜见了,老少街坊齐心协力,装扮家园的氛围消失了。人们的感情渐渐迷失,心慢慢筑起了铁墙。 消失的年味,是人们传统的迷失。 非要国家下令清明端午放假才能想起传统节日吗?非要央视播出《我们的节日》才能重拾那悠久的历史吗?

圣诞节、情人节人们忙得不亦乐乎,送巧克力送玫瑰,甚至都记得12月24晚上在床边挂一只长袜。但,我们的节日呢?粽叶飘香的端午、糯米融情的元宵呢?这些却在西方文化的冲

击下渐行渐远。

传统的迷失,我们失掉了春节过大年的热情,失掉了众人团坐的温暖。 消失的年味,是人们物欲的迷失。

红包越来越鼓,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荒芜。我们拼尽全力挣得了金钱、香车、别墅,却没有了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与闲适。没有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心气。

物欲横流,我们迷离在这样的世界,忘掉了最初的追求,失掉了古人所谓的“本心”。所以过大年之时,自然没有单纯的欣喜和憧憬。

这个世界发展很快,昨日的高端产品,今日就“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不停地奔跑企图跟上他的脚步。但身子跑了,心却停留在原地,失去了本心,于是我们迷失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驻足等一下心,好让温情还在,传统还在,自我还在,消失的民族节日还在??

【教师简析】

本文开头列举年味消失的现象,中间从三个角度重点剖析年味消失的原因,结尾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由表及里,分析透彻,结构严谨,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

本文语言流畅,不拖泥带水,一些诗句引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

另外,作者在分析的过程中对比、反问等手法的运用更引人深思。

总之,不论是在结构、语言还是手法上都是有可借鉴之处,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哭泣的年兽

1103谢晓雨

“年是一只可怕的动物,每到??”随着弟弟绘声绘色的讲起,我的思绪也渐渐飘远。 “只有到了每年的最后一天,年才被允许来到凡间。”所以,这就是每年腊月三十人们会放鞭炮的原因吗?为了下走年兽,也为了庆祝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可是,每到过年,家里放鞭炮的任务都是爸爸完成,例行公事一般,其他人呆在家里各自干各自的事爸爸放鞭炮回来也仅仅意味着我们要放下手机、电脑,关掉电视——去吃饭。

“后来,人们便形成了新年第一天早早起来的风俗。”听到这里我忽然冷笑了一声,却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早起?说实话,作为学生的我们在校时每一天都要比大年初一那天在校时的每一天都要比大年初一那天起得早,难得的寒假,反而个个都要躺在床上耍会儿赖。年,倒不如睡眠来得实在。父母们更是如此,辛苦了一年,放年假又要做家务。昨天妈妈还大发感慨:“过年就是把攒了一年的家务一块做完。”这么辛苦,让他们如何在过年那天凌晨四五点就起床?

“人们往往会在这几天置办各种各样美味的食物。”就算不是过年,平时大大小小的超市里样样齐全。人们动辄“出去吃”。当食物失去了其应有的诱惑力,年,也就变得没滋没味了。

“后来,年兽再没有到过凡间,年就逐渐变成了人们庆祝一年的收获和期盼来年幸福的节日。”我眼前似乎浮现出年兽一点点走远,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它无声的哭着,洒下一滴滴泪水,渐行渐远,直至不见。期盼幸福的人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幸福。生活富足,百姓和乐。但是,习惯了美好生活的我们却很难再因为“过年”而感到极大的幸福。人总是这样,太容易

得到的东西往往不被珍惜。而过年反而给人们带来了忙碌,疲惫。我们累了,疲于过年。

“我讲完了。”

“嗯,这个故事是谁讲给你的?”

“幼儿园的树上写的。”

“哦。”

“姐,什么时候过年啊?”

“明天。”

【教师简析】

本文可取之处有三。其一,草蛇灰线,虽为小品之作,亦甚备匠心。其二,款款而道,平实而不乏深意。其三,画龙点睛,收笔处而文意毕现。

年味消逝,何故?

1108 靳秋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千门万户一同辞旧迎新的场面,那新桃换旧符的喜悦,那爆竹声声中心底的激动,为什么越来越远了?为什么曾经举国为之欢腾的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为什么心底有的悸动越来越模糊了?

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认为要点有三:

日子越来越好,美食诱惑越来越小。

想来以前农民百姓家里都很贫穷,或是因为徭役或是因为战争,总之,整日的粗茶淡饭使他们尤其是小孩子,很渴望过年。那时,过年就韵味着有一顿大餐,即使条件不好的家庭也会倾其所有,在这几天里大吃一番、热闹一番。

现在则不同,日日鸡鸭鱼肉,使得过年对孩子们再没了那么大的诱惑。因而没了桌上争抢欢笑的热闹场面。

家越分越小,人越来越少。

“以前我们一个院里十几家,百十来户,三十儿晚上孩子们闹上通宵大人也不怪,初一大早儿,小辈就去挨户拜年。”每每讲到这里,奶奶脸上写满了笑容,透过皱纹还能看出她当年的快乐,也能感受到她们当年的热闹。

而现在,一家几口,住在城里,邻里之间并不熟识,因而每到过年,总少几分热闹。

来往越来越少,情越来越淡。

古人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早已与时代的一次又一次提速不符。人人需日日工作,佳节回家的人很少,甚至春节都不回家的大有人在。鼓点越敲越密,人需适应它,因而就随着密集的鼓点“而舞”,越来越机械,节日一次又一次的错过,造就了人们的“坚强”与“独立”,因而过节变得不再不可或缺,那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家人的牵挂之情也越来越淡。

以上三点便是年味消逝的原因吧!不知是该为“条件好了”而笑,还是该为“家小了,情淡了”而悲?!

“新年好,新年闹,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儿歌再次回荡耳畔,心中仍会有种向往,向往昔时新年的欢闹。

虽没了以前大餐的诱惑,没了百十口人的热闹,但过年仍应该是一年来心的归属,心的驿

站。“年”在一年后会如期而来,我们也要在一年后带着“过年的心”如期到来。

【教师简析】

语言较简洁、流畅,思路可算清晰,对“年味的消逝”分析较透彻。 “家庭成员、邻里成员“人情由浓到淡、乡情不再、“物质的丰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内容上由浅入深,实为不易!

年意,年忆?

1114 聂春杏

旧历的年底毕竟更像年底,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古朴的小镇已经断断续续地响起鞭炮声,年意愈发浓重起来。

“新年到,新年闹,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记忆深处的过年歌谣,仿佛从远处飘来,路灯将踯躅街头的苏盼孤独的背影拉得老长老长。苏盼不敢回家,她害怕这看似热闹的背后隐藏的冷漠,害怕回家后面对那个满脸期待的老人。

奶奶和她相依为命,苏盼不想再让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增添一道落寞的皱纹。

苏盼仍然记得多年前的春节,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无论工作多忙,逢年过节都回老家来看看自己,更多的是陪陪奶奶。她依旧记得那晚灯火通明,爸爸微醉,他说:“妈,你放心,新年儿子一定回。”她看着爸爸断断续续的地说:“妈,这些年,你??你辛苦了。”奶奶不住地点头,一脸的满足。

奶奶老了,腿脚不在灵便,新年对于整天坐在家中的老人而言就是团员,就是思念,就是等待??

年味浓浓的气息,让苏盼眼前朦胧。那天晚上爸说:“闺女,在家好好学习,照顾好奶奶,要学会坚强。”她哭了,不能自已。面对疼她爱她的爸爸,面对整日为这个家打拼的爸爸,苏盼没有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可如今,苏盼不敢对奶奶说爸爸妈妈今年不回家。夜已深,苏盼漫无边际地走着,寂静的大街上只传来自己的脚步声,难道是为了多挣钱就可以放弃团圆?难道是亲情就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新春将至,却了无往昔的年味;辨声依旧,却不复当初的温馨。

她不知道到底是人冷落了年,还是年冷落了人?她只知道奶奶这一年又是一场空等。

想抬头望月,却不知今夜无月,满街灯火,苏盼远远望见奶奶在门口张望,物理散发着柔和的灯光与饭菜诱人的清香。

她始终不忍,毕竟奶奶老了。她认真地对奶奶说:“阿婆,你放心,阿爸说了他今年年底一定会来。”她撒了平生第一次谎,她不想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脸的失望,她不想。

唉,年意何在?唯有年忆!

年意,年忆!

【教师简析】

作文题目简洁新颖,既揭示了文章主旨,又令人叹惋深思,意蕴丰厚;选取典型的新年场景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寂寥的现实与温馨的回忆交叉期间,时空穿插自如,水乳交融;记叙方式灵活,叙事简明扼要思路清晰,议论点题妙笔升华。

篇三:年味越过越淡

小朋友正清点春节得到的红包 首席记者钟志兵摄

压岁钱水涨船高,离去了本意;拜年送礼兴起攀比,成了一种负担;本是团圆节日,一些晚辈却要外出旅游;春联越贴越少,麻将棋牌越打越多??大量的春节民俗已慢慢消逝或变味,让人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原因何在?又如何看待春节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消逝和保护现状?本报昨日专访了相关专家和文化学者。

过年为何越过越没年味?

曾数次在全国“两会”上提议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庆市作协主席黄济人直言,现在的春节已经变了味。春节原本发端于人际交往关系,是家庭家族团圆的社会产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关文化载体消失了。“这有客观原因。”黄济人说,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家庭结构分割的细小化、个体化,家庭作为社会生产单位的功能在弱化;另外,人们的交际方式受网络等的冲击发生了变化,这样,作为春节的核心功能,家族的情感整合仪式,正在失去它的传统地位。

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持有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春节原本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节日,人们对来年寄予很大期望。这种期待感,相对于农村,现代城市已经减弱了,变化比较大。“在城市里,你会发现贴春联的越来越少,祭祖的也不多,大家都把春节当成一个普通的放松假日。”王川平认为,之所以如此,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为春节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观念越来越弱了。过去一过年,就会有舞龙灯等活动,大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信仰少了,相关的文化习俗也就随之消失了。

呼唤传统文化理性回归

王川平认为,对春节的传统文化缺少认识和尊重,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文化自觉的缩影,“当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到了泯灭的状况,民族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中国的传统佳节浓缩了很多文化,当下亟需呼唤这些日渐消逝的精神家园。”

在重庆市民俗学会会长余云华看来,如何增强传统节日的节味和文化味,在现代语境下实现对传统的回归,已迫在眉睫。“国家日益富强,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后,我们应该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和谐社会需要政治结构的和谐,需要经济结构的和谐,同样需要文化结构的和谐。”余云华说。

他认为,韩国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借鉴。韩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也走过弯路。但在社会各界的大声疾呼下,韩国政府迅速采取了行动。此后,民间代代相传的村俗得到延续,韩国政府也提倡各种民俗文化节,有意识地保存、继承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需兼容并蓄

黄济人称,对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不能排斥其他文化。需要有兼容并蓄的态度去融合,去创新形式和内容,才能形成多元、自由和开放的民俗风尚,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排斥。”余云华说,当前,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很多实在的载体。重拾传统节日是必要而有效的手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文化具有传承性,只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能够代表本民族的核心价值,就具备被传承和吸收的条件。“但不是说恢复春节传统就得穿唐装,那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的。”

王川平也认为,当今人际关系复杂,人际成本提高,人们呼唤亲情友情,渴望团结与交流,重拾传统节日记忆已具备客观条件。但要改变社会的文化态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从经济、社会、教育、文学等多个方面入手,用潜移默化的方法解决观念问题。

他建议,结合当前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休闲特点,为春节等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文化因子,提供新的节日消费环境,“情人节、圣诞节等之所以火爆,就是与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休闲特点结合的典范。”记者胡顺涛何恒

个案

70后~90后压岁钱水涨船高

被采访人

70后代表:陈金川35岁

石桥铺某通讯公司职员

80后代表:夏勇28岁

沙坪坝区某酒店管理人员

90后代表:李兴鑫18岁

重庆大学大一学生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这是长久以来过年的传统习俗。随着时间推移,物价上涨,压岁钱行情也在“水涨船高”。20年前,压岁钱也就是十元或数十元,但现在则以百元为单位了,单份压岁钱一般少则一两百多则上千。

金额

包装

70后:年终奖不够发

“压岁钱行情‘水涨船高’,现在至少200起价了。”陈金川介绍,今年过年自己回了趟江津老家,由于亲戚里孩子有10多人,因此自己按200元的最低标准派发红包,共发出了

近3000元压岁钱,“我年终奖才2500元,还不够回家发压岁钱”。

80后:发红包花7000元

夏勇说自己很能理解孩子期盼压岁钱的心情,而且如果给少了,自己面子上也过不去,因此发压岁钱毫不含糊。而现在长辈大都已退休,给长辈准备一个红包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年过年,单是给家人发的红包就花掉了7000多元,我换电脑的计划只好搁浅了。”夏勇很无奈。

90后:收了4000多元

李兴鑫说,自己今年收的压岁钱最少200元,最多的1000元,总计有4000多元。今年过年自己和3位同学去深圳旅行时,4人相互攀比了一下压岁钱,自己并不算最多,其中一名同学收的压岁钱接近万元,最少的也有2000多元。

包装

70后:红纸包钱图喜庆

陈金川回忆,在他小时候,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都不多,5元、10元。特别是回到农村老家,小辈们要想得压岁钱,就得给长辈们磕头拜年,头一磕完,老辈们就会发钱,有的直接给到手中,有的用红纸将10元钱包起来以示喜庆。

80后:钱是新的包装

“压岁钱都是新钱,而且包装很精美。”夏勇介绍,每到过年前,长辈们就会到银行兑换新钱。压岁钱大都用红包包着,红包多种多样,有的红包精美得让自己都舍不得拆开。

90后:压岁钱打进卡里

李兴鑫说,因为今年过年要去深圳旅行,他提前将计划告诉了家人,一些亲戚得知后,就提前预支了压岁钱。特别是在成都的姑姑,特地给自己的银行卡上打过来600元钱。

心态

70后:每年都盼压岁钱

陈金川说,虽然钱不多,但每当快过年时,想到能得压岁钱,心情还是很激动,每年都盼着那几天的到来。

80后:收到红包很兴奋

“很兴奋。”夏勇说,压岁钱代表一种过年的喜庆,自己每次收到红包都格外兴奋。

90后:收得都没感觉了

李兴鑫坦言,每年过年都会有大把的压岁钱收,已经成了一种惯例,现在对过年收压岁钱已经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用途

70后:放鞭炮买零食

“买点鞭炮放、买点糖吃,钱就花得差不多了。”陈金川说,经常大年还没过完,压岁钱就花光了,当时很少有同龄人能将压岁钱存下来。

80后:购买新款文具

“当时很流行用压岁钱买文具。”夏勇说,小时候长辈们总是教导要把压岁钱用得有意义,自己一般会用压岁钱买比较新款的学习用具,比如自动文具盒、白雪修正液等,多余的钱就存进存钱罐了。

90后:结伴外出旅行

除夕下午,李兴鑫和3名同学一起赶往江北机场,前往深圳旅游了4天。这个计划是放假前就计划好了的,大家早就订好了往返机票,4天下来每人花费都在四五千元。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压岁钱。记者张樟

链接

海外年味浓

相比国内的年味较淡,海外尤其是唐人街过年却非常热闹。

美国:欢庆春节闹元宵在华人聚居的美国纽约、新泽西州、费城和洛杉矶等地,春节那天热闹的舞狮舞龙、游行和各种节目表达着中国人的心愿。年夜饭、守岁、压岁钱和拜年问候的声音,以及华埠的商店里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红色年糕和红色唐装这些抢手货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

新加坡:家家贴春联 春节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春节那一天,晚辈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吉祥福气。

印尼:年糕“年高” 印尼大多数华人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仍然保留着中国特色。早在春节前一个月,一些华人家庭就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春节前夕,一些家庭还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特别是年糕,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之义。

评论

年味要人人营造

刘书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历来是合家团圆的快乐时刻,但近年来人们都在感叹年味变淡。

很长一段时间来,不少人把年味变淡这种传统节日式微归结于西方文化比如洋节的冲击。但事实并不尽如此,今年正月初一与西方情人节相遇就是最好佐证,洋节并未冲淡年味,倒是春节“大胜”情人节:绝大多数情侣选择陪父母过年;有花店老板哀叹:10年了,情人节没这么淡的。

所以,年味的浓淡,固然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最终还是源于我们自身。随着物质的日益丰硕,人们天天过着好日子,春节与平日的区别日益缩小;随着工业化的冲击和家庭结构日渐单一,过年变得简单,亲身、亲手参与性变弱,不少年俗渐渐淡化。

事实上,如今的过年已变成一群群人的吃喝玩乐,一个个红包的你来我往,一场场牌局的昏天黑地??过年已失去了它原有的真谛。

有学者说过,年味其实就是文化味。春节已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文化符号:放爆竹、舞龙灯、走亲戚、赶庙会??这些带着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年俗,赋予过年隆重的仪式感,也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年味。它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渴求。当人们理想中隆重的仪式感与缺失传统文化附着的苍白节日现实相对照,其巨大落差就是感觉年味淡化、乐趣减少。

所以年味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乐趣,需要每个人自己营造。从官方层面说,就是要继续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发扬春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从民间和个体层面说,就是要恢复春节这一全民参与性节日的本来面目,改变一台春晚一除夕、一个短信就拜年的单一、冷漠状况,人人真正参与到节日中去。只有全民营造,才能完成春节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渴求的转变,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从过年中感受到快乐。

过年给红包和送礼成负担


关于年味的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57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