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关于创新发展的论文

关于创新发展的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5 14:55:15 | 移动端:关于创新发展的论文

篇一:关于创新的论文

关于创新的论文: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研究

[摘要]沿用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研究的成果,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并结合另外三个维度: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根据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探讨创新气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后,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气氛的各维度出发,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 创新气氛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分类号]C931

1 引言

隐性知识作为高校科研团队的战略核心资源,对提升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隐性知识具有知识主体排他性的特点,这时常会导致团队部分成员由于自身利益等原因不愿与他人共享自己的隐性知识,即降低其隐性知识共享的意愿并抑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营造一个让团队成员对隐性知识共享持有积极态度的团队气氛对增强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重要作用。如何进行隐性知识共享并将其显性化正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合作和信任团队气氛能促进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创新气氛在这种和谐气氛中更容易形成。团队创新气氛为提高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主创新和

值得信赖的环境,这易于在团队中形成积极的、自觉自愿的共享气氛,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创新气氛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密切联系。意愿是影响行为的关键,而现有文献中更多地只是探讨气氛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未突出创新气氛各维度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创新气氛各维度是怎样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产生影响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创新气氛新的维度,并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和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维度

本文认为高校科研团队是指在优秀团队带头人带领下,在共同愿景的指导下,以高校教育资源为依托,以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体,为完成共同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稳定的研究领域相互协作的正式群体。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是指高校科研团队教师及学生对团队环境是否具有创新特性的主观感知与描述。

West将团队创新气氛维度划分为:目标认同、参与保障、创新支持、任务导向。刘惠琴等通过实证得出:创新支持与任务导向合一的三维概念模型能更有效地描述中国的高校学科团队创新气氛,其将团队创新气氛维度划分为:目标认同、参与保障、创新追求与支持。但是本文认为这种创新气氛维度划分并未突出高校科研团队中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SSSI量表被用来测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气氛,

揭示了支持创新的教师风格是促进创新气氛的一个维度,这里所指的教师是高校科研团队的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作为科研团队的领路人,带领团队其他成员进行科研工作,其目的是要提高学术研究的组织性、有序性和有效性,以保证学术创新活动和重要学术研究及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完成。可见,团队带头人在科研团队中起着引领的重要作用。正是团队带头人在高校科研团队中的这种影响力,使该团队在进行决策和科研活动时,将其视为有“领导作用”的“领导者”。在中国,领导风格对员工感知到的团队创新气氛影响显著。肖洪钧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团队领导行为是影响团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领导风格又是决定领导行为的内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团队创新气氛和绩效。团队创新气氛作为团队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变革型领导和结果变量(如创新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中起着中介作用。可见,团队领导对创新气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校科研团队虽然与企业组织有所区别,但高校科研团队的带头人与企业中团队领导郁起着“领导作用”。如果高校科研团队的团队带头人具备创新风格,其与团队其他成员在科研中的沟通比企业的团队领导与员工频繁,互动更多。高水平的团队互动行为形成创新气氛,将促进创新,如工作团队中成员间时新想法的开放程度、对新观念提出的建设性挑战以及对项目任务共同的承诺等都会对团队创新过程产生正面影响,这也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气氛的形成。

创新气氛维度划分应该突出团队中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尝试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在结合刘惠琴等提出的在中国背景下创新气氛的三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四个维度: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

3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分析

3.1 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

高校科研团队中所指的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主要是指团队带头人鼓励团队创新观念的发展,支持团队成员创造性地发挥个人能力的风格,同时自己也乐于创新。团队领导者的风格不仅是影响团队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之一。Stewart研究表明,当领导重视团队实施知识共享时,团队成员较愿意进行知识分享。领导能够做到工作授权并支持成员的创意有利于创造力的激发。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影响着他的创新行为倾向,其本身也足支持创新的,那么这种认知就会调动团队其他成员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创新气氛供团队成员互动交流,其创新风格会积极倡导隐性知识共享理念、极大地激励团队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此外,在高校科研团队中,团队带头人的创新风格使其在采取决策时更可能会参考其他团队成员的合理化建议,并创造开放、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使团队员工能够贡献创新性的思想。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促进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重要的一点就是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成员可以得到授权去完成创新性的科研目标。那些敢于创新的成员就会对科研工作有更高的

满意度。如果团队成员对科研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他们就更可能为了团队利益而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将更可能为了团队的利益而贡献他们的知识。因此。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能增强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3.2 参与保障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

“参与保障”在高校科研团队中强调的足为团队成员提供一种宽松的合作环境,使其积极地参加科研问题解决和决策的过程,这能够增强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意愿。West的研究指出成员多样性也会因为文化、价值观等的差异而带来成员之间交互的“心理安全

(psyehological safety)”,即只有当成员认为人际间没有威胁可以安全地提出新创意时,成员才会主动参与创造活动。而团队成员心理安全是在其参与科研时所处的和谐环境中得到感知,会通过互相信任和支持带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研究也表明当信任程度高

时,人们更加愿意介入社会交互与合作,促进隐性知识的分享。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在本身拥有足够的经验、时间与空间,倘若建立更多的平台让成员共享这些知识,从而使成员尽快融入团队创造活动中,其本身对分享隐性知识就会有较强的信心,缺乏这种平台不利于分享知识的行为。团队内部无私共享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成员,加强了成员与他人分享科研经验的意愿。参与保障正是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足够平台,加强了团队成员的安全感心理,因为团队成员在参与决策过程中感觉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和价值,其隐性知识

篇二:创新思维论文

创 新 思 维 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创新。这种伟大的理论创新,不仅体现在理论成果上——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而且体现在思维水平上——表明我们党对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自觉。

历史的必然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创新思维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反映,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当今世界,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来势凶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文化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世界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新知识、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思维创

新来推动实践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从国内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循,都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成果。

从我们党自身的状况看,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地位、任务、面对的环境、党员的构成和数量等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党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始终保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党自身的建设,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进取的精神提升自己。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因此,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

者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1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最根本原因。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社会领域和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作出新的回答。

科学的概括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伟大创新,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运用创新的思维对创新的实践作出科学的概括。

关于创新的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靠的就是坚持改革,锐意创新。江泽民同志还指

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论科学技术》第215—216页)翻开人类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依赖于人类认识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历次重大科学发现所引起的技术突破,都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创新能力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而且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勇于和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关于创新的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

党治国之道。”所谓理论创新,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所谓制度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即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体制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体制上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谓科技创新,就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所谓文化创新,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国先进文化,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以上几种创新的关系看,它们无不是与思维的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没有理论创新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强盛的民族。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275页)当然,我们所说的思维的创新不是脱离实践的空

篇三:马克思关于创新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的创新精神

摘要:创新,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自然辨证法教学与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联系密切,应当突出自然辩证法的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字: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自然辨证法

一、创新的哲学定义 1.1 哲学定义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人类通过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创意是创新的特定形态,意识的新发展是人对于自我的创新。发现与创新构成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解放,既为人类自我创造及发展的核心发展的矛盾关系。代表两个不同的创造性行为。只有对于发现的否定性再创造才是人类产生及发展的基本点。实践才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创新的无限性在于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创新的哲学要点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发展。物质形态对于我们来说是具体矛盾。我们认识的宇宙与哲学的宇宙在哲学上代表了实践的范畴与实践的矛盾世界两个不同的涵义。创新就是创造对于实践范畴的新事物。任何有限的存在都是可以无限再创造的。2、矛盾的是创新的核心。矛盾是物质的本质与形式的统

一。物质的具体存在者与存在本身都是矛盾的。任何以人的自我内在矛盾创造的新事物都是创新。3、人是自我创新的结果。人以创新创造出人对于自然的否定性发展。此是人超越自然达成自觉自我的基本路径。人的内在自觉与外在自发构成规律在物质的总体上形成对立的内在必然与外在必然的差异。创新就是人的自觉自发!4、创新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与积累行为构成一个矛盾发展过程。创新是对于重复、简单的劳动方式的否定,是对于人类实践范畴的超越。新的创造方式创造新的自我!5、认识论上看创新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自我存在的矛盾面,其发展必然推动自我的行为的发展,推动自我生命的发展。

创新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地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从实践的角度说,就是能将这种认识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贯穿于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所以创新是无限的。

创新从辩证法的角度说,它包括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从而也就包括肯定之否定与否定之肯定。前者是从认同到批判的暂时过程,而后者是一种自我批判的永恒阶段。所以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怀疑”,是永无止境的。

1.2 特点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事业兴旺的阶梯。创新活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创新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在人类社会之外,其他动植物只是进化、演化,而不是创新;创新是有规律的实践活动,它以

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劳动为途径,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洞察力为导向,反映符合事物发展要求的基本规律,是一种有规律的实践活动;创新是突破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一般的重复劳动,更不是对原有内容的简单修补,而必须是突破性的发展、根本性的变革、综合性的创造;创新是继承中的升华,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准备,没有继承,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创新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创新,继承就会失去本来的意义。

创新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规律:创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具有批判和怀疑的勇气,具有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创新要有正确的方向。一切创新,最终都是为了服务民众,让民众从创新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能赶时髦,不能盲目瞎干。否则就会劳民伤财,将会被民众唾弃。创新要有鲜明的特色。创新总是具体的,必然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专业特点和创新人员的个性特点。物色愈鲜明,创新才会愈有生命力,才能愈长久地经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二、创新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为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收获,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庸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成为关键因素,消除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

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自然辨证法的范式正在进行一次新的转变,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从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从自然辩证法的功能来看,它既包含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又包含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对于加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早已为科学发展所确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存在一些误解,如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单纯的政治理论,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些人甚至怀疑它的科学性;有些人认为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而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则不必去学习它、研究它,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必修学位课开设的,但无论是教室的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没有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贯彻落实到其中,教师应付教学任务、学生应付学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要消除误解、克服偏见、学会创新,自然离不开对自然辩证法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一般说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有对创新机理的认识和理解,有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法,有从事创新性实践的积极性等,所有这些条件都与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密切相联。

首先,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创新的思维方法。创新离不开科学的方法,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而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广义的科学方法论,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正是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途径。因此应该关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变化,正确了解和把握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的关系,通过对当代自然辨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克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偏见,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思维方法上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优化知识结构,夯实创新的知识基础。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事实上,不少“专才”缺乏整体观,有时从“专”中走不出来,陷入思想狭隘的境地。因此要通过对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活跃思想,跳出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不断夯实创新的知识基础。

最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从事创新实践的积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科学技术哲学告诉我们,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不仅关系到从事科学活动的人,而且涉及到从事科学活动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习研究,既要培育抑恶扬善的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又要提高从事创新性实践的积极性,努力用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甘自恒,阳国亮,余瑾,李继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9:200-270.

[2]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课题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70-190.

[3]陈小玉.从创新经济学家视角回顾马克思资本创新思想.学术论坛[J],2006,(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关于创新发展的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77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