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美国大学本科逻辑思维教育经验借鉴

美国大学本科逻辑思维教育经验借鉴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07 11:56:04 | 移动端:美国大学本科逻辑思维教育经验借鉴

美国大学本科逻辑思维教育经验借鉴 本文关键词:美国,逻辑思维,大学本科,借鉴,经验

美国大学本科逻辑思维教育经验借鉴 本文简介: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具体地说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1)。我们认为,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也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恩尼斯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思维。他认为,在

美国大学本科逻辑思维教育经验借鉴 本文内容: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具体地说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以及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1) 。我们认为,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也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恩尼斯指出,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思维。他认为, 在批判性思维能力中, 如下12项能力是必要的、构成性的, 即“ (1) 问题的判定。 (2) 论证的分析。 (3) 概念的澄清。 (4) 证据来源的判别。 (5) 观察报告的判断。 (6) 演绎推理及其评估。 (7) 归纳推理:a.构造和评估归纳推理;b.构造和评估解释性假说 (最佳解释推理) 。 (8) 价值判断的构造和评估。 (9) 词义的定义和评估。 (10) 辨别在意义和推理中的隐含假设。 (11) 做出和自己立场观点不同的假设推理。 (12) 结合批判性习性和技能做出决定和对此论证”[1]。可见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一致的。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逻辑思维教育, 并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教育体系。本文拟对当代美国大学本科的逻辑思维教育体系进行探讨 (2) , 以期对我国大学的逻辑思维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通过逻辑类课程训练学生逻辑思维 (3)

  逻辑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它是有效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最为直接和重要的途径。我们以10所具有代表性且着名的大学为例, 来探讨近年来这些大学的逻辑类课程开设情况。通常逻辑课程是由哲学系开设的, 故我们主要考察哲学系逻辑类课程的开设情况, 详见表1。

  需要指出的是, 表1中的10所大学, 有些大学可从其学校网站查到较长年份的课程开设情况。比如, 可以查到芝加哥大学从1995年至2017年逻辑课程的开设情况, 并且该校每年都开设《初级逻辑》。有些大学, 则只能查到近几年的课程开设情况。但就各校能够检索到的年限来说, 其逻辑类课程的设置是比较稳定的。

表1

  通过对以上10所大学逻辑类课程开设情况的分析, 可以得知, 其逻辑类课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 逻辑导论类课程。像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逻辑导论》、哈佛大学开设的《逻辑推理》及《逻辑导论》、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逻辑导论》等均属此类课程。逻辑导论类课程主要讲授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形式证明, 强调符号逻辑的语言、公理和演绎系统, 有的也强调推理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数理逻辑类课程。像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中级逻辑》、哈佛大学开设的《逻辑基础》、耶鲁大学开设的《一阶逻辑》及《数理逻辑》、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数理逻辑I》及《数理逻辑II:不完全性定理》、斯坦福大学开设的《数理逻辑》等课程均属于该类。这类课程主要讲授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 强调推论和演绎、真、可满足、有效等概念;讲授完全性、紧致性、洛文海姆-斯科伦定理等。 (3) 哲学逻辑及其他逻辑课程。像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高级逻辑》、《哲学逻辑》以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校开设的《模态逻辑》属于此类课程。此外, 《集合论导论》、《元逻辑导论》、《递归论》、《模型论》等课程也属此类。像《模态逻辑》主要讲授模态命题逻辑和模态谓词逻辑, 强调模态逻辑的语义学, 如可能世界语义学;也注重模态系统的可靠性、完全性等元理论证明。

  二、通过通识类课程训练学生逻辑思维

  美国的大部分大学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格外重视, 多次进行通识教育改革, 其通识教育成为美国大学的典范, 对其他大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我们主要以哈佛大学为例, 来探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以及在通识教育中如何重视逻辑思维的训练。

  20世纪70年代末, 哈佛大学进行核心课程改革。之前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 要求本科生修习6门通识教育类课程。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主持核心课程改革, 该改革仍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1978年,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立法获得通过。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分为五大类:“ (1) 文学与艺术; (2) 科学与数学; (3) 历史研究; (4) 社会与哲学分析; (5) 外国语文和文化”[2]93。需指出,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中, 有基本必修要求和对核心课程领域的选修要求。基本必修要求是:写作1门、外国语文2门、数量推理1门;此外, 从核心课程领域根据规定修8门左右的课程。1985年, 核心课程增为六大类:“ (1) 文学与艺术; (2) 科学; (3) 历史研究; (4) 社会分析; (5) 道德思考; (6) 外国文化”[2]93。我们看一下哈佛大学1994—1995学年的修课规定:毕业课程要求为32门, 包括共同必修课程12门 (英文写作1门、数量推理1门、外国语文2门、核心课程8门) 、主修科目12门和选修科目8门[2]93,124。后来, 核心课程扩展为七大类。比如, 2007—2008年度, 哈佛大学要求本科生在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道德推理、量化推理、科学、社会分析七大类的11个单元中选修7—8门课程完成核心课程必修课[3]214。2007年, 《通识教育工作小组报告》获得通过, 哈佛大学开始了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报告”提出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规划课程, 该课程分为8个课程领域, 学生必须从这8个领域中各选1门课程。这8个领域是: (1) 美学与诠释; (2) 文化与信仰; (3) 道德推理; (4) 世界各社会; (5) 世界中的美国; (6) 实证与数学推理; (7) 物理科学; (8) 生命科学[4]44~45。

  不管是实施了30年的核心课程, 还是2007年提出的通识教育新规划课程, 哈佛大学都重视对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批判、反思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思维方法、思维习惯的培养。对于核心课程的目的, 罗索夫斯基曾指出:“概括而言, 核心课程的目的是要鼓励学生为掌握主要的知识而获得方法, 以便让学生了解在某个重要领域中存在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它又是如何应用的, 它对学生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3]209~210罗索夫斯基所阐述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成为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罗索夫斯基认为, 受过教育的人必须能够清晰有效地思考和写作;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批判性地评价我们获得知识的方法, 以及我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理解;……受过教育的人最显着的品质是他有明达的判断力, 能够做出有辨别力的道德选择, 能有效而理性地解释和辩护自己的观点;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对某个知识领域了解得比较深……, 累积性学习是一种发展学生推理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3]210~211。2007年,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工作小组报告》规定了通识教育要实现的四个目标, 其中包括: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建设性地回应变革, 在一定程度上为把握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发展学生对自己言行在伦理维度上的理解能力;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得信息、技能和技术,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性地应对运用所获信息、技能和技术后所产生的伦理后果, 因此要让学生获得对伦理道德与价值观进行批判和反思的能力[4]46。通识教育新规划的各个领域分别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比如, 美学与诠释领域的标准包括发展学生批判能力, 即审美兴趣和阐释能力;培养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分析作品的能力等。道德推理领域的标准包括:让学生学会如何对道德、政治信仰和实践进行推理分析, 如何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研究相互矛盾的概念和道德概念, 如义务、权利、正义和自由;让学生学会评价和分析支持或反对采纳这些不同概念和理论的原因, 等等[5]。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改革对美国其他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 “1991年伽夫 (Gaff, Jerry G.) 等人调查发现, 美国有超过200所高等院校着手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大规模扩充”[3]223。而且, 这一趋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得以不断持续。像普林斯顿、斯坦福、布朗、杜克等大学纷纷进行通识或核心课程改革, 而且这些改革都注重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需指出, 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 有两个突出特点。 (1) 重视写作课教学。几乎各大学都把写作课列为通识必修课, 写作教学中强调解释、分析、评价、论证与推理等能力。合理严密的思维是进行清晰写作的前提, 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合理逻辑思维的体现。写作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根据博耶委员会2001年《回顾》报告的调查, 有47所研究型大学 (占所调查大学的52%) 为学生提供两学期写作教学, 39所 (43%) 提供一学期写作教学”[6]。也就是说, 在被调查的学校中, 有95%的学校至少开设一学期的写作课程。 (2) 重视“定量推理”或“探究方式”领域的课程教学。这类课程在很多大学被列为基本必修。该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定量推理技能, 包括能够使用定量信息来构造、理解、使用和评价证明的能力。根据1999年的数据, 在所开课程中,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包含“定量推理”知识领域;杜克大学包含“定量、归纳和演绎推理”这一探究方式;康奈尔大学包含“定量和形式推理”;达特茅斯大学包含“定量和演绎科学”这一类别;西北大学包含“形式研究 (数学、逻辑等) ”[7]128,150~154。

  三、通过专业课程训练学生逻辑思维

  美国的大学也将逻辑思维训练融入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各学科的教学, 绝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 而是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大学各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比如,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本科项目的培养目标有九个 (1) , 包括: (1) 知识基础。获得雄厚的心理科学方面的智力基础。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识别、描述、对比该学科的历史基础、主要的理论方法、所探讨问题的范围、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重大的研究发现。 (2) 研究方法。理解和应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原理。学习效果:识别和描述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不同研究方法;设计和执行研究计划以检验假设。 (3) 研究方法/定量素养。使用描述和推理统计方法描述和评价实验数据, 解释和制作数据图表。学习效果:使用恰当的统计分析以帮助测量解释;选择适当的信息, 用表格、图表、数据等来表示;进行准确解释, 注意对定量可视数据的误用。 (4) 批判性思维。重视和使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质疑探究, 如果可能, 对评价有关行为和精神过程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质疑。学习效果:对关于心理现象的论证、发现和断言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些心理现象出现在大众传媒和心理研究文献中;辨别假设、诉诸情感、推测和可靠证据;等等。 (5) 心理学价值。按照伦理原则做事, 对实验证据进行评价, 反思支撑心理学之为科学的其他价值。学习效果之一是寻求和评价有关心理断言的科学证据。此外, 还包括: (6) 对心理学的应用; (7) 书面交流能力; (8) 口头交流能力; (9) 信息与技术素养。可见,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对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视。再如,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本科项目的培养目标, 是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理解经济学领域的核心知识;能够使用定性和 (或) 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并进行正确推理;能够清晰地、有说服力地写作, 能够清晰地交流思想;能在学科范围内评价理论, 进行批判性研究。” (2) 斯坦福大学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哲学本科生项目训练学生清晰地、批判性地思考有关人、知识、价值这些深入而广博的问题, 清晰地、批判性地思考这些问题与广泛的人类活动、兴趣之间的联系。哲学专业使学生学习既往思想家看待问题的视角, 介绍给学生一系列关于推理与判断的构造方法。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包括如下技能在内的核心技能:批判性阅读;分析性思考;可靠性论证以及清楚地、组织良好地表达思想。” (1)

  大学各专业的教学围绕其专业培养目标展开。各个系会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供专业课程, 设置专业要求。通常专业要求包括:基本必修、专业必修 (或限制选修) 和自由选修。对于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 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以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为例, 对于主修心理学专业的要求是 (2) :要修30或30个以上学分。其中包括: (1) 基础课程:1门心理学导论课程《心理学》;1门统计学课程, 1门研究方法课程。 (2) 3门满足分布要求的课程。要从如下三组的每组中各选择1门3学分或以上的课程:I感觉与认知;II心理生物学和神经系统科学;III社会、个体与变态心理学。 (3) 研讨课和自由选修课程。必修1门符合研讨课要求的课程。

  在美国各大学的专业教育中, 特别强调研讨课 (也称“习明纳”[seminar]) 教学, 通常把修习1—2门专业研讨课作为专业必修要求。比如, 以哲学专业和数学专业对研讨课的要求为例 (3) , 哈佛大学哲学专业要修2门指导课, 数学专业要修1门指导课;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数学专业都要求修1门大三研讨课;耶鲁大学哲学专业要修2门研讨课, 数学专业要修1门大四研讨课;哥伦比亚大学哲学专业要求至少修1门研讨课, 数学专业要修1门研讨课;斯坦福大学哲学、数学专业都要求修1门研讨课。研讨课通常采取小组讨论、论文撰写、报告与辩论、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形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四、美国大学重视逻辑思维教育的原因

  1. 重视逻辑思维培养成为美国教育界共识

  逻辑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也是大学的重要培养目标, 多年来已成为美国教育界的共识。曾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德雷克·博克认为, “提高学生的清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大学的一个基本目标[8]46。博克指出, “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相关问题、认识并定义问题、分辨各方观点、寻找并使用相关证据、最终做出严谨、合理的判断———是有效利用信息和知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批判性思维既可以服务于实用性目的, 也可以是纯思维性的”[8]75。博克还指出:“围绕大学课程问题有许多争议, 但几乎所有教师都认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8]751991年, 伽夫在《大学课程的新生命》报告中指出, “逻辑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数理统计分析的能力”、“综合理性推论的能力”是大学生要具备的基本能力[2]105~106。郭雷振通过对美国20所文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内容的词频统计发现, 最普遍强调的能力和素质中就包括“批判性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等[9]61。

  2. 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从根本上讲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于是, 各大学纷纷把教育目标转移到培养创新人才上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演绎、归纳和类比等逻辑思维方法往往在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澳勒斯提出, 创新思维过程包含四个阶段, 即“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阶段[10]21。在创新思维的每一个阶段, 逻辑思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 在准备阶段, 为了搜集材料, 聚焦核心问题, 就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评价和选择, 这就需要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再如, 在验证阶段, 要对新的思想和认识进行检验和证明, 这就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 进行严格的推理和论证。可以说, 任何一项创新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爱因斯坦认识到逻辑思维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 (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 , 以及 (在文艺复兴时期) 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11]772逻辑思维教育能培养人们自觉的逻辑思维意识, 从而养成善于观察、分析、思考、质疑、严谨的思维习惯, 这些习惯也是创新人才要具备的品质。可见, 逻辑思维亦有助于创新人才特质之培养。

  3. 美国各种教育学派思想的影响

  当代美国重视逻辑思维教育的局面也是20世纪美国多种教育学派思想综合影响的结果。杜威 (1859—1952) 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其教育思想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杜威主张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他还重视思维训练, 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 杜威探讨了“系统推理:归纳和演绎”、“判断:对事实的解释”、“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等内容[12]。赫钦斯 (1899—1977) 是理想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他主张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智性的发展, 智力的培养, 是造就“完人”, “要正确地理解教育, 就应将它理解为智力的培养”[13]39。赫钦斯重视经典名着课程的教育, 也强调文法、修辞、逻辑和数学。赫钦斯积极推行经典名着课程, 实施苏格拉底对话式、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他所推行的经典名着课程为美国多所着名大学所效仿。科南特 (1893—1978) 是要素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他主张大学既要实施通识教育, 也要实行职业教育。1945年发表的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 (也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体现了科南特的教育思想。书中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四种能力, 即“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14]50。书中把逻辑思考能力置于“有效思考能力”的首位———“有效的思考能力在我们这里首先意味着逻辑思考能力, 即从前提中抽绎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4]50。杜威、赫钦斯和科南特的思想对美国大学的逻辑思维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4. 对国外大学教育理念及国外大学办学模式的借鉴

  英德等国的大学教育理念曾对美国产生过重要影响, 当代美国对逻辑思维教育的重视离不开美国大学对国外教育理念的借鉴。纽曼 (1801—1890) 是英国着名的教育家, 他提倡自由教育, 主张大学培养有教养的绅士。纽曼认为,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智力训练, 大学所培养的绅士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 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秉承纽曼的大学教育理念, 实施自由教育, 培养绅士, 注重对学生进行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心智训练。美国早年的大学借鉴牛津、剑桥的办学模式。美国大学近一百多年来的通识教育改革, 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纽曼自由教育思想的体现。洪堡 (1767—1835) 是德国着名的教育家。他主张大学要培养“完人”, 即“有修养的人”。“完人”的标准之一是具有“高超的思辨能力”, “即通过分析综合、推理推论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15]。洪堡认为, 科学研究是培养完人的重要途径, 主张“由科学而达至修养”[15]。柏林大学在洪堡教育理念指导下, 注重科学研究, 通过讲座、习明纳、实验室等形式开展教学与研究。哈佛、耶鲁等一批美国大学就是通过借鉴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而成功转变为研究型大学的。从柏林大学那里, 美国学习到德国大学注重哲学思辨的理性精神, 学习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习明纳。

  参考文献
  [1]董毓.我们应该教什么样的批判性思维课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 (3) .
  [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家勇.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1.
  [4]强海燕, 郭葆玲.北美大学人文课程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
  [5]牛畅.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 2007, (10)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美国大学本科逻辑思维教育经验借鉴》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77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