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8-30 09:32:53 | 移动端: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

篇一: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范文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学生公司。在1998年到2000年间,许多学生创业者投身到了网络产业中,并经历了一次泡沫破灭的洗礼。在那之后,大学生“自主创业”进入了相对平稳的状态。2006年,前程无忧网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

关键词:创业 大学生 投身

引言: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普遍,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就高达20%~23%。而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还不到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如何才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土壤?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计划大赛”,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创业计划大赛”往往是优秀学生创业者诞生的摇篮。所谓创业计划,有的学校称商业计划,是让参赛学生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并由学术界和企业界名流当评委,选出优胜者。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一些获胜的可行性报告最终可能获得风险投资。“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必要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的高度入手,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进一步出台健全完善的支持政策,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

首先,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主要可以采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经济手段者,如设立创业基金,发放创业贷款等;行政手段者,如相关的行政指导、行政监督等;法律手段方面,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的程序、对以知识成果出资的限制的修改、保护知识产权等。在努力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有待根据大学生创业实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努力从开办创业园区、政策场地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并确保落实,以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比如江西省就出台了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将享受与下岗工人自主谋业同等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

其次,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不仅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会教学。比如如何把握商机,如何融资,如何写创业计划,如何承受压力等等。并且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模拟创业、实践考查公司企业的运作,进行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使用学习从理论上,实践中真正了解创业的全过程。

再次,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努力促进就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在具备良好创业环境的

基础上,大学生自身创业水平与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环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单单的满足于来给别人工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自己创业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了,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

来体验自己创业的快感和激情,另外也能更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更多的人选择了自己

创业。然而,并非每个自己创业的人都能成功,甚至有些人因此而遭受破产的困境,所以说,如何选择创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么,到底怎样选择创业呢?该选那个项目作为我们的创业梦想呢? 创业的过程我们又该

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论你的具体情况怎样,如果你要创业、要选择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

原则:

1.选择创业的项目就像搞对象 ,而创业的感觉可以同初恋相比。

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可以同搞对象相比。任何项目的本身,有一个怀胎、孕育、出生、发

育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创业者对一个具体项目,有一个认识、理解、通透、把握

的过程,这是一个历史过程。由此决定了创业的过程是人与项目长期相互融和的过程,也决

定了选择项目必须立足长远。

2.选择创业项首先是选自己

选择创业项目需要四个字:“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清醒地审视自己:优势、强项、兴趣、知识积累与结构,性格与心理特征等。知彼,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稳定的、恒久

的、潜在的需要。只有选择自己的优势项目,自己的强势项目,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以及自

己专业知识所熟悉的项目,我们才能先别人一步,才能更接近成功。

3.选项要花功夫

不妨我们来举个实例。有一个人,当过一周时间的世界首富,他就是软银公司的孙正义。他大学毕业后从美国回到日本,选出了50个创业目标,用一年时间逐个进行考察,写出了几

尺厚的资料,最后选择了做软件。既然选择目标事关人生,就不可随随便便,必须要经过一

个充分的论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要能够静下心,认真调查研究,寻找事实根据。孙正义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认真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性。

4.选项要有特色

选择创业的项目一定要有“根”。就是项目生命的根子、生存的权利、活下去的条件。可以

表示成四句话:别人没有的;先人发现的;与人不同的;强人之处的。 “别人没有的”,可

以是某种资源与某种特定需要的联系,可以是某种公认资源的新商业价值。一个走亲戚的人

发现附近的山上有白色的土,可以制做陶器,他进一步了解到附近有铁路。于是他买下这块

下面有陶土的地,把土凉干磨成粉――卖起陶土来了。 再比如,“强人之处的”。一个项目

中不论哪个方面,哪怕是一点:高人一筹、优人一档就是根。比方说成本,谁能想到“世界

500强”排名第一的是一家叫沃尔玛的零售企业。它能够把管理费用控制在销售额的2%。据

说,他们总部的办公室像卡车终点站的司机休息室,可见他们为降低成本而努力的背后是一

种什么样的精神。

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在自身具备足以创业的技术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技术不断发展完

善,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有必要认真学习相关创业知识,积极调整心态

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心理与知识准备,在自己创业前可通过模拟创业或实习为创业积累相应的

经验;有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多方寻找风险投资与融通资金;组建具有相应能力与水平的

创业团队,以有效克服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在创业取得一定进展后有必要把握时机做大做强,而在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挫折时,也有必要积极应对妥善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努力提高创业成

功率,在促进社会就业的同时,为科技创新与提升科技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结: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

都适合自主创业。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

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创业的话题应

该是永恒的,但创业的选择须慎重。

篇二: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

本文由全宇宙最牛的豆丁文档批量上传工具【豆豆相传】自动生成并发布

====================

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

浅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变化的轨迹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

【摘 要】 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决定创业的成败,纵观大学生创业历程,他们的创业心理经历了一个由浮躁到理性的过程。这种变化也使大学生创业逐步走上平衡健康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心理;变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5)10

【作者简介】袁先海(1958- ),男,湖北松滋人,长江大学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特别是19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李玲玲在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后,注册创办了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她当时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一人。一时间,大学生创业成为校园最时髦的词汇,学生创办的公司风起云涌。时间过去几年了,李玲玲所创办的天行健公司早已停摆,纷纷传来的是学生公司倒闭的消息。在大学生创业历程的变化中,他们的创业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笔者认为,从1998年以来,大学生创业心理变化的轨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由浮躁变为理性。

一、狂热背后是浮躁

大学生创业热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赛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创业计划竞赛”在当时被誉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风潮。1999年3月,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轰轰烈烈地展开;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开展了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都无疑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从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是学生创业的狂热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创业心理呈现出明显的浮躁特征。

(一)把创业简单化。学生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当时清华大学的情况是“碰到两个人,其中就会有一个人说想要创业”。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开张就会马到成功。

(二)追逐互联网泡沫。在大大小小各方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最为突出的是在上海举行的“张江杯”创业计划大赛中,首期征集的创业计划居然有90%以上是网站创业计划书,原因是学生认为“方便、来钱快”。

(三)对自身创业素质认识不足。学生普遍不习惯对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有3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件售价100元,我们就有300亿元的销售市场。”这种推断方法往往会对创业起误导作用。这个时期,大学生浮躁的心理促使了一些泡沫公司的产生,一遇到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公司就会如建在沙滩上的高楼,说垮就垮,烟消云散。

二、挫折过后显理性

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渐趋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到平稳健康的理性时期。

(一)创业激情依旧。而这种激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经过冷静观察与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就在2000年年底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就收到全国24个省份132所高校学生提交的作品462件,专家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创业的渴望与信心”。 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辽宁省近两年来已涌现出2000多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因为经历严冬而消退。

(二)创业理性增强。据智联网针对大学生的调查,65%的人考虑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要慎重;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考虑创业。这表明,虽然多数人准备创业,但对创业的时机、风险的认识比较清醒。

(三)创业预期降低。过去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就是从事高科技,就是要一鸣惊人,一夜暴富。在创业时不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醉心于挖掘第一桶金的迷梦。而现在学生对创业领域的选择更宽了,要求降低了,表现出务实的心态。沈阳市自2003年10月开始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服务以来,已有168名毕业生领取了《自主创业证》,125名毕业生创办的单位已挂牌营业,经营项目就涉及计算机开发与维护、培训教育、信息中介、装饰装修设计、服装等领域。在无锡大学生创业街上,与普通的商业街一样店铺云集,从拉面馆、牛扒屋到装潢公司、网络服务中心一应俱全。这说明现在学生创业预期呈现出常态表现,是希望赚第一分钱,而不是挖第一桶金。

(四)创业困难清楚。据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35.9%的学生认为“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28.9%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关系不够宽广,不利于开展工作”;19.1%的学生认为最难的是“还要兼顾学业,时间、精力有限”。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学生创业的盲目性大大减少,已经开始意识到创业需要资金、环境、时间的保证,而不仅仅是凭热情。

三、在引导中更加成熟

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性,是非常可贵的变化,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因为对大学生创业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而是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今天的失败可能意味着明天更大的成功。可以说,美国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以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成长的。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惠普公司、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更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职责。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含义。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要使大学生懂得,创业既不是头脑发热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或科研设计,其实质是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者,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

(二)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学生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

超越困难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务实心理。学生大多处于风华正茂、激情洋溢的时代,很容易追风逐潮,表现自我。要培养学生冷静观察的习惯,遇事多思考,多比较,尽量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遇到那些诱人的规划、宏伟的蓝图、美好的事情都要设身处地的分析,分析实现的可能性,分析实现的基本条件,分析自身具备的能力,这样就会得出一些务实的结论,减少或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与失败。

四、结 语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学校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

【参考文献】

[1] 蔡克勇. 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2] 蒋义丹.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J] .教育发展研究,2003,(2).

====================

想进一步了解【豆豆相传】,请访问http:///

篇三:大学生创业论文模板

大学生创业论文

大学2009-02-01 18:21阅读16194评论32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http://guicai.qumaiwang.com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调查目的和方法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式

五.调查的科学合理性

第三部分 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一.在校大学生创业“想法多,实践少”

二.在校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的原因

三.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阻碍

四.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理性程度

第四部分 放眼关注大学生的创业环境

一.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二.社会人士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看法统计分析

三.高校本身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第五部分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案例一:放弃,另一种收获

案例二: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案例三:创业,游走于现实和理想间

第六部分 由桂林市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

思考一:社会整体创业环境需要改善

思考二:桂林高校尽快地加强创业教育

思考三:在校大学生创业须慎行

第七部分 该课题的调研推广价值

第八部分 结束语

附 录

附录一 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表

附录二 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表统计结果

附录三 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全文概述

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创业是在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加入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在校大学生创业,即在校就读的大学生于学习期间创办事业的行为。大学生创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由于他们作为学生的特殊身份,也受到了社会众多人的关注和质疑。在校大学生在肩负着学业的前提下去创业,这种行为应不应该得到鼓励?在校大学生相比较其他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又存在着怎样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整体的社会环境持怎样的态度?在校大学生的创业之路究竟该通往何方?作为在校创业者的那部分大学生有着怎样的心理感受?目前的社会环境适不适合大学生创业???带着这些沉沉的疑问,我们对桂林市各大高校的在校生和他们周边的人群以及普遍的社会人士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桂林市具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桂林工学院、桂林医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以及桂林市部分县城和周边农村,通过问卷、座谈、采访、网上查资料等方法进行了全面调查,力争做到该调查详细且具有科学合理性。

经过近十个月的调查,我们发现,桂林市各大高校在校生创业的形势处于迅猛的发展阶段,一群积极活跃的在校大学生用他们火一样的青春和激情,铸造他们未来的生活梦,描绘着他们的热血青春。正如正文列举的张宗华、李扬等人,他们仅是桂林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的部分代表,和他们一样有着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还有很多,调查数字表明桂林高校有74.5%的在校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但调查中,我们同时也发现,桂林市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情形不容乐观。

第一,桂林市社会环境不适合大学生创业,尽管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在政策上有所倾斜,但是对于一些实际的便利如创业资金的筹集等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政策。而社会风险投资家对在校大学生创业仅持观望态度,甚或连望都不望。周围环境的态度(80%以上不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者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桂林市各大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不重视、低调态度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此外,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普遍认识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创业课程的相对缺乏,创业培训的缺失,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又是一个致命的限制条件;第三,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不适合创业,大学生创业要解决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而言,首要的还是学业,创业只是个别大学生的选择罢了。

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个案分析,我课题小组针对桂林市在校大学生创业现象分别从整体社会的创业环境,桂林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本身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了完善整体社会创业环境,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在校大学生创业须慎行的三个建议。

第一部分 引言

2004年又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高峰年。几年前大学扩招给家长们带来的喜悦,在目前面临就业困难的时候变成了担忧和无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学生开始思考就业是否是唯一的出路,政府同时关注大学生就业,希望为就业开辟新的方式和途径,以缓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2003年6月18日,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应届毕业生干个体,一年内免交登记注册费和相关工商管理费”的优惠政策,以此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果说比尔·盖茨、张朝阳等创业英雄是出于创业的激情而成就了自我,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创业则多少带有一点无奈。但不管怎样,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新的选择,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

当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在校大学生在课余开一家小店、经营一家学生餐厅、自办一间个人工作室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更是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创业和实战演习的平台。全国上下的高校自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以后竞相举办类似的创业设计大赛,一时间“大学生创业”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在校生在高科技领域、在服务领域进行创业一度火热,同时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然而,在众多的创业例子中我们发现,成功的毕竟只占少数,更多的创业尝试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了一番垂死挣扎后便销声匿迹了,而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则更是难上加难。

在目前全国创业的形势下,桂林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现状如何?创业作为一种学

生参与社会、体验社会、感受社会的行为应不应该得到鼓励?大学生创业自身又存在着怎样的优势和劣势?在面对残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大学生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避开种种的不足,从而走上一条健康稳定的创业之路?带着这些沉沉的疑问,我们作了本次的调查,从各个角度去了解在现有环境下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行为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部分 调查目的和方法

一.调查目的:

在全国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进行创业的情形下,这股创业风也刮到了大学校园里,而且创业现象愈演愈烈、不容忽视。作为西部地区的城市——桂林市,其高校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如何?社会环境适不适合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为了了解桂林市的主要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以及目前社会上的各个层次的群体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和评价,我们做了本次的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04年六月中旬~2005年四月初

三.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桂林工学院、桂林医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四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全日制本科和专科生

高校老师: 四所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及其普通老师

社会人士: 农村和城镇的各种职业的人群,包括农民、医生、外出打工者、公司经理、工人、售货员等

四.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 我们在四大高校总共发放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2000份,其中桂林工学院600份,桂林电子工业学院500份,广西师范大学600份,桂林医学院3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451份(问卷回收率为72.6%)。我们的问卷设计参考了2004年5月文新社的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2)随机采访:对于社会人士我们主要是采用随机的口头采访。

(3)访谈调查:对于高校内各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以及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典型人物我们是通过预约、面对面的采访方式。

五:调查的科学合理性:

社会行业千姿百态,大学生创业也各分其流。调查要全面,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要全面。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的四所高校是桂林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高校。桂林工学院——学生专业以“工科”为主,专业方向主要涉及建筑、资源、道路、桥梁等基础性行业,另外还有涉及第三产业的旅游专业;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生专业以热门行业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为主;桂林医学院——学生专业以中、西方医疗行业为主,创业学生可从事医疗、卫生、医药、制药行业;广西师范大学——文理兼具的综合性大学,其外语、管理、经贸颇佳。在全面了解四大高校的在校生创业现状的同时我们对各个高校的创业典型也作了分析。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我们的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而对社会上的人士,我们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使得本次调查更具大众化。为了增强调查的合理性,本次社会人士调查,我们更详细地划分为观念相对较落后的农村和相对较开放的城镇两大部分,多层次多角度采访,其采访人员涉及农民、医生、外出打工者、公司经理、工人、售货员等,力争做到本次调查科学而具有合理性。

第三部分 桂林市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一.在校大学生创业“想法多,实践少”

在我们调查的四所高校中,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早在2002年就已经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协会,桂林医学院、桂林工学院也于2004年成立了有关于创业的学生团体。创业协会的活动主要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如创业知识讲座、参观创业园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播、创业意识的培养。而早在全国各大重点高校风靡一时的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在桂林高校却还没有被重视,我们调查的四所高校中只有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曾经举办过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根据了解,在校大学生参与创业设计大赛的热情很高,像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的首届“贝特泛讯杯”学生创业大赛的初赛中有六十多件作品参赛,然而在大赛过后,这六十多件作品没有一件真正的投入市场,基本上是夭折在摇篮里。“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激情高、想法多、真正落实少”,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生工作处的杨老师曾经这样点评。

事实上我们的问卷统计结果与上述结论不谋而合,在我们所调查的1451名在校生中,有74.5%表示会考虑创业,只有18.5%的同学明确表明没有创业的打算。想创业的人虽多,但是真正将想法落实于实践、投资自己梦想的人却很少,在调查的同学中已经创业或者曾经创业的人占5.2%。而已经成功创业的不足1.6%。

二.在校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的原因

创业之路是艰辛而曲折的,有很多人满怀激情投入到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然而在真正面对冷酷无情的商业竞争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控制市场,成为真正的创业英雄?而对于身在校园里极缺社会经验的莘莘学子来说,创业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为何仍然有如此多的在校大学生以如此高的热情渴望投身于创业,仅仅凭的是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憨劲吗?下表是我们统计的结果:

表一:

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多项选择)


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20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