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原创02)
目 录
一、发病原因分析………………………………………………………………2
(一)病毒感染…………………………………………………………………2
(二)内耳血管病变……………………………………………………………2
(三)内耳窗膜破裂……………………………………………………………3
(四)过大的噪音………………………………………………………………3
(五)精神压力大………………………………………………………………3
(六)不良的生活方式…………………………………………………………4
(七)免疫功能下降……………………………………………………………4
(八)药物使用不当……………………………………………………………4
二、健康指导……………………………………………………………………5
(一)药物治疗指导……………………………………………………………5
(二)高压氧治疗指导…………………………………………………………5
(三)心理指导…………………………………………………………………7
(四)饮食指导…………………………………………………………………9
(五)出院指导…………………………………………………………………10
三、总结…………………………………………………………………………11 参考文献…………………………………………………………………………11 后记………………………………………………………………………………11
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分析和健康指导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找出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原因,和不明的感音神经性
耳聋的症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在护理过程,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和针对性
健康指导对患者诊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突发性耳聋原因分析和健康指导进
行全面阐述,有利于指导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原因分析 健康指导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的急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神经性耳聋,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产生突发性耳聋,觉得是因为着急或是过度劳累,可事实其实并非如此。突发性耳聋发病前常有负面情绪刺激以及疲劳、饮酒、失眠、妊娠和环境气压温度改变等诱因。多数患者发生在感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之后。突发性耳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做出以下分析:
一、发病原因分析
(一)病毒感染:
能引起突聋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Ⅲ型等,均可引起病毒性内淋巴性迷路炎;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病毒性神经元炎和神经节炎。鼻、咽部慢性疾病和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增殖体肥大等,炎性分泌物易于进入咽鼓管内,而且病变妨碍了咽口引流。这是突发性耳聋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内耳血管病变:
供应内耳营养的血管较细长,许多原因可影响这根血管的供血,如心脏病、低血压、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此外,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精神紧张、失眠等,可使内耳供血血管暂时性痉挛而中断供血;体质弱、长期卧床者,常会在血管内形成小血栓。再就是当人在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会迅速增加,此时,内耳小动脉血管会发生痉挛,由于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小板相互粘着,发生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聋的发生。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聋。这也是引起突发性耳聋发病的一个原因。
(三)内耳窗膜破裂:
打喷嚏、擤鼻、呕吐和潜水等,可使静脉压和脑脊液压力骤然升高,引起蜗窗、前庭窗膜破裂,前庭膜、覆膜和内淋巴囊破裂,有潜在的先天性内耳畸形者更易发生。梅尼尔病内淋巴液过多,亦可以造成蜗窗破裂而发生突聋。
(四) 过大的噪音:
现在人都爱泡吧唱K,这些娱乐活动多会产生很大的噪音,长期待在其中,人的耳朵很容易受到损伤,若再不注意进行调节,没有充足的睡眠,就很容易患上突发性耳聋。
(五)精神压力大 :
以往因精神压力过大而致突发性耳聋的多是40岁以上的人,但如今这一趋势开始蔓延至中青年人群。如,学习、工作压力等,很多高考学生甚至会和家长一起突发聋;心理因素刺激,不少患者、在发病前一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又被老板否定了自己的文案,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头晕,几天后就逐渐出现耳鸣甚至耳聋。因竞争因素而致耳病的人群有两个高峰年龄段:中学生、大学生和35岁-60
岁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较强的竞争心理,精力常处于透支状态,长时间紧
张疲劳而得不到休整,就容易产生突发性耳聋。
(六) 不良生活方式:
现代人普遍生活规律不正常,多数人过度疲劳,连续熬夜上网等,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而听着耳机吹冷风,常会导致风邪、寒邪入侵,产生突发性耳聋也就不足为奇;一些人通宵玩网络游戏、打麻将,使得很多人的睡眠严重不足;而睡眠不足易使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内耳供血不足,对听力有极强的杀伤力,极易发生耳鸣或突发性耳聋。mp3、mp4、视频聊天,电话耳机,这些新鲜时尚的玩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耳膜长时间置于这些声波冲击之下,极易受到伤害,诱发突发性耳聋产生。
(七)免疫功能下降:
因为耳鼻喉是相连的,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尤其是人在患感冒后耳内会出现病理性的反应,即水肿,再加上受到一些刺激性的噪音导致耳内迷路受损,突发性耳聋就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患者的面前。
(八)药物使用不当:
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等,其他药物如奎宁、水杨酸、顺氯氨铂等都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耳药物中毒与机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药物中毒性聋为双侧性,多伴有耳鸣,前庭功能也可损害。中耳长期滴用此类药物亦可通过蜗窗膜渗入内耳,应予注意。
二、健康指导
(一)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指导:
长春西汀是血管扩张药,能抑制磷酸二脂酶活性,松弛血管平滑肌,选择性地增加血流量,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在治疗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头痛,颜面潮红及胃肠不适等症状,应向患者讲明是药物的反应,消除
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由于长春西汀有抗凝作用,还应随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口腔黏膜、牙龈、球结膜出血及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输液拔针后是否出血不止等。且每一疗程均进行出凝血时间检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输液速度,静脉输液结束时,嘱患者暂卧床休息,不要急于下床活动,特别要避免剧烈活动。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内耳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起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内耳有抗感染、消除水肿、改善内耳微循环、增加内耳血液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作用。糖皮质激素常见的副作用有:胃应激性溃疡、心情改变、失眠等,长期应用可出现向心性肥胖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抑制等。向患者详细宣教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皮质激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重要作用,并使患者认识到:糖皮质激素在突发性耳聋药物治疗中的必需的,在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的情况下,短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人体并无大碍,从而使患者放下“恐惧激素”的心理包袱,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
(二)高压氧治疗前后的健康指导:
在高压氧的作用下,可以改善耳内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的凝聚率和血凝粘稠度,解除内耳血管阻塞;减轻组织水肿,加速水肿消退,此方法有利于毛细胞的修复和听力的恢复。其方法是采用中型医用6人高压氧舱,缓慢加压20分,使治疗压力达到0.20mpa稳压后给予戴面罩吸氧80分中间休息20分,最后20分钟内缓慢减压,出舱,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有些健康人存在咽鼓管功能不良,所以入舱前,认真检查其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能正常交流的患者可通过吞咽动作或捏鼻鼓气动作可以来确定咽鼓管的通畅情况;对双耳聋等不能正确沟通者,在电耳镜下嘱患者吞咽或捏鼻鼓气见鼓膜扇。因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部淋巴组织增生等引起咽部不通畅者,可在进舱前一刻钟用呋嘛滴鼻剂滴鼻,确定通畅者进舱。若咽鼓管不通畅,可以行鼓膜穿刺术。本次研究有23例行鼓膜穿刺术,无穿刺导致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操作前要向患者讲解高压氧的有关知识,详细介绍舱内的环境、通讯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篇二: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专 业 护理学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方法 分析病例。
结果 临床发现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所出现
护理诊断的症状。
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更多的患
者减轻不适和痛苦,让护理工作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因 诊断 措施 护理
1
目录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述 .......................... 3
2. 病因 ................................................... 3
3. 临床资料 ............................................... 4
4. COPD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 4
4.1
4.2
4.3
4.4
4.5
4.6 气体交换受损 ........................................ 4 清理呼吸道无效 ...................................... 6 低效性呼吸型态 ...................................... 6 活动无耐力 .......................................... 7 营养失调 ............................................ 7 焦虑 ................................................ 8
5. 结语 ................................................... 8
参考文献 ................................................... 9
2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在世界上,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第四位,造成了就巨大的社会负担。
2. 病因
吸烟 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成分,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和纤毛运动减退;可促进粘液分泌,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也可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和粘液积聚,而易引起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等。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导致与吸烟无关的COPD。
空气污染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可损伤气道粘膜,并有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多,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
感染 长期、反复感染可破坏气道正常的防御功能,损伤细支气管和肺泡。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其他 机体内在因素如呼吸道防御能力及免疫功能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足、气温突变等都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3
篇三: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西安职工医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姓 名:学 号: 专 业:年 级: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教 学 部: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摘要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
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
“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
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
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
或环境。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1]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
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
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 心理状态 分析 心理护理
1.临床表现
1.1核心症状
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
1.1.1情绪低落
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
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常常可以在
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抑郁发生
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兴趣缺乏
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
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
觉得生活无意义。
1.1.3乐趣丧失
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1.2心理症状群
1.2.1焦虑 [1]
焦虑与抑郁伴发出现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
“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
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
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2]
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1.2.2自卑观念明显
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
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
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1.2.3认知症状
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
判断力下降等。
1.2.4多疑敏感
病人常在情绪低落等的影响下出现关系妄想、自责自罪、嫉妒妄想、罪恶妄
想、无价值妄想等。
1.2.5自杀观念和行为
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
观念。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重者甚至绝望,出
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3]
1.3躯体症状群
1.3.1睡眠紊乱
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早醒后,病人即
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1.3.2食欲紊乱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
1.3.3精力下降
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
帮助料理日常生活。
1.3.4昼重夜轻
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
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睡眠护理
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严重
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
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4]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
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
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1.2饮食护理
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
饮食环境。 [2]
2.1.3安全护理
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生
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
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2.2心理护理
2.2.1倾听
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
和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情况。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
神症状。教会病人如何正确应对和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
2.2.2倾诉
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隐私权。询问产妇对本
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并了
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婴儿有无混乱、失望或愤怒情绪,并从产妇的倾诉中了
解其作为一个新母亲的感受。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
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
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
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3]
2.2.3家庭干预 [4]
评估产妇社会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易
完成、有趣味的活动,引导病人关注周围及外界的事情。了解产妇与配偶及其他
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以及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充分
利用家庭资源,增进家庭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家属共同面对病人问题,调整家庭
的适应能力。在这同时,产妇需认识到接纳一个新的家庭的重要性,与丈夫一起
担当家长的责任,调节好从夫妇两人生活方式到夫妇与孩子三人的生活方式。指
导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加倍的关心产妇,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帮助产
妇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与其他产妇交流等均有助
于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促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3小结
产后抑郁的症状比产后沮丧持续长,可持续数周。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数日
或数周。心理护理对缓解症状、配合治疗、预防复发都有极大的帮助。方法常用
的有一般性心理治疗如支持、鼓励、保证、解释、倾听等。
结束语
产后抑郁是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可持续数周。对于初产妇是一
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
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为了保障产母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
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母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
境。
参考文献
[1] 吴文清,祈剑云,刘利华,等.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
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21—424
[2] 邵小玲,董晓琪.200例住院患者营养问题的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
复,2007,6(9):586—588
[3] 张翠红,陈佐明.住院抑郁患者团体治疗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17(2):183—184
[4] 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
用杂志,2007,23(7):48—50
附页 西安职工医学院学生论文评审表
专业: 护理 年级: 10级 时间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