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试题答案 > 庐山芙蓉阅读答案

庐山芙蓉阅读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07 05:51 | 移动端:庐山芙蓉阅读答案

篇一: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15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 王玉华 李亚芳 审核人:徐正富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春》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B.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C.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D. “这一带的山真绝啊,都有个名儿没有?”那船家准会说,“怎么没有?每个名儿还都有来历呢。”

3.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 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青青瓦房,那崎岖的石板街道,那山城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B. 尼泊尔大地震以后,余震不断,已导致将近6000左右的人员不幸罹难。

C. 作家离不开火热的生活,离不开对社会的洞见和对生活的冷峻思考,这些都是课堂无法给予的。

D.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 ,白露未晞。 ②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根之茂者其实遂, 。 ④ ,但愿一识韩荆州。 ⑤衣带渐宽终不悔, 。 ⑥我想: ,无所谓无的。 ⑦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 ”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

5.名著阅读。(6分)

(1)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格列佛游记》)

选文是主人公在哪一个国家的见闻?反映了该国在改进语言方面的什么计划?作者描写这一情节有什么寓意?(3分)

(2)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与诗歌,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他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就是江奈生·斯威夫特。

B.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格列佛经历的四次航海生活:乘“羚羊号”到了小人国,乘“冒险号”到了大人国,乘“好望号”到了飞岛国,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去了慧骃国。

C.大人国的国王靠公理、良知、正义来治理国家,使国家民风淳朴,秩序井然。这实际上间接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的一些政治制度、文明体制的不认同。

D.在小人国里,格列佛发现,王国中最重要的职位通过跳爬横杆来决定;在王国里,一直存在着两个对立派别——高跟党和低跟党,为了区别,两派所穿鞋子鞋跟有高低之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知识积累】

请写出与气象物候有关的成语一个和古诗句一句(连续两句)。(2分)

成语:诗句:

(2)【课外实践】

①早上,妈妈说:?上学时多穿点衣服,昨晚我看见月晕了,中午可能会有大风。? ②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

步了。?

③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

?明天也许是个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

④学校秋季运动会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

说:?我估计,开运动会那天不会下雨。?

请你依据所学的气象物候知识,判断以上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并用一句谚语来支持你选择的理由。(2分)

(3)【文海撷趣】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木

兰花》)

说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诗句中的气象物候现象,并探究其中

的物候规律。(4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完成第7题。(6分)

浣溪沙①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②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7.?词的上片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评析词中“试问”的表达效果。

(3)下列哪一项表达的内涵与苏轼这首词没有相似之处。

A.开轩面场圃,把酒活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B.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宋 陆游《游山西村》)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①(二)阅读《唐雎说信陵君》,完成8~11题。(14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

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

②③秦军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

谨受教。?

【注】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②卒然:突然。?卒?,通?猝?。③无忌:信陵君的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唐雎谓信陵君曰( ) ②事有不可知者( ) ..

③何谓也( ) ④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 ..

(2)下列加点文言虚词“之”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人之憎我也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B.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

C.具答之(《桃花源记》)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

9.用“/”为下面短文断句。(限画4处)(2分)

今 君 杀 晋 鄙 救 邯 郸 破 秦 军 存 赵 国 此 大 德 也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2分)

译文: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2分)

译文: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唐雎说信陵君”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阅读曾斯祥的《逆时针跑,还是顺时针跑?》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当你在操场跑步,稍稍留心,就会发现清一色的都是逆时针奔跑的人群。这个被广

泛信守的潜规则,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②按什么方向跑,其实是距离决定的。距离短的如110米跨栏,根本就不存在转弯的

问题,跑的就是直线。只有超过了200米的田径比赛项目,运动员才需要向左转弯,在相对狭小的赛场内拉长跑道的距离。

③对此,有科学家解释称,大多人是右撇子,右脚相对有力、敏捷,蹬地时也比左脚抬起得略高。逆时针跑步时人向左转弯,左脚相当于提供支撑力的圆规的针尖,右脚就是负责画圆的铅笔。由于右脚的先天优势,转弯时要轻松一些。此外,因为心脏在左边,人

的重心也向左倾斜,因而跑动中向左转比向右转容易。

④逆时针跑虽然备受青睐,顺时针跑在历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实际上,顺时针跑比逆

时针跑的资历更老。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就是右转弯,即顺时针跑步的。直到1912....

年,国际田径比赛联合会成立,规定了赛跑时跑步必须以左手为内侧,?右转弯?变成了?左转弯?,此规定沿用至今。像今天的赛马赛车,大多也是逆时针的。

⑤( )逆时针跑法最终取代了顺时针跑法,( )不可忽视的是,运动讲究均衡,

长期逆时针跑步会给提供支撑力的左膝带来更大压力,造成关节疲劳甚至永久性伤害。无论你习惯顺时针跑还是逆时针跑,下次跑步时不妨改变一下方向,( )可以避免左右膝盖受力的不平衡,( )能让身体得到全面的运动,( )更好地达到锻炼的目的。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2.第⑤括号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尽管??但,因为??还??所以 B.尽管??而且,不仅??而且??所以

C.尽管??但,不仅??还??从而 D.因为??所以,不仅??还??而且

13.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三小题。(5分)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④段中加点词语“资历更老”的理解。(2分)

?请指出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4.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3分)

(四)阅读商志强《历史像条棉被》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②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

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成臣干将。

③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

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④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

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

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 ,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 子,它把历史人物驱

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

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

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

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

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臵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选自《作文与考试》,有改动)

15.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文章第②段和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17.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4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

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五)阅读张军霞的《下午5点钟的灰姑娘》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①朱迪〃克雷格是一位房产开发商,他看中了休斯敦郊外的一个小村庄,想要把它开

发成旅游度假区,这里只有一个居住着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当别的村民都答应搬迁之后,只有一个名字叫梅洛莉的独居老人,固执地表示,不管克雷格给多少钱,她都绝不会搬走。 ..

②村民们无奈地对克雷格说:?梅洛莉,她可是‘下午5点钟的灰姑娘’,恐怕就连上

帝也说服不了她!?原来,梅洛莉从小就喜欢画画,多年前曾遇到一位前来采风的画家,两人很快就开始热恋,几乎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忽然有一天,画家说要回城一趟,让梅洛莉下午5点在村外的小溪边等他。

③不料,画家一去再无消息,有人说他可能遭遇了不测,也有人干脆认为他是个骗子。梅洛莉对一切议论都充耳不闻,她坚持画画,每天下午5点,就到小溪边去等待。因为她总喜欢穿灰色的衣服,时间久了,人们只要一看到梅洛莉,就称她为?下午5点钟的灰姑娘?。当然,她等了这么多年,画家再没有回来,在渐渐老去的年华里,她变得性格孤僻,不和别人来往,偶然教几个孩子学画,成了她唯一的经济来源。

④克雷格多次登门拜访,都被梅洛莉拒之门外,他只好让工人们先从别的地方动手拆....

篇二: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2)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即使——也 不但——而且 非——不可

四年级语文试卷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lǒngzhào guī lǜ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 )( ) cànlàn hén jì lěng kùzhèng zhòng ( )( ) (

) (

)

yǐn cáng níng shì

wā jué kòng xì

()() ( ) ( ) 二、在( )里填上恰当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不可思() 绿树成() 如( )添翼 不容( )疑 屏息( )视 汗( )功劳 ( )卧不安 山崩地() 左顾右( )( )天卷地 局( )不安 生气()(三.照样子写词语。(9分)

红彤彤 若隐若现 可怜巴巴 四、选词填空。(10分) 平静安静

1. 潮水过后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2.教室要保持( ),不要大声喧哗。

1.我们班的班长( )成绩好,()乐于助人。 2.( )有骤雨,这里( )立刻会干的。

3.小猫 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 五、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小鸟在叫。(改写成拟人句)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改写成反问句) 3.巨人孤独地渡过了漫长的严冬。(缩句)

4.妈妈生病了,妈妈没有去上班。(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5.请写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或谚语(3分)。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 。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绿水本无忧,。

4.九月菊花初开放, 。

5.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 。

6.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

七、阅读理解。(15分)

牧羊人和狼

狼在羊群后面跟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没有试图伤害一只羊。 牧羊人一开始很注意这只狼,严加防备,防止它过于接近羊。

但过了好多天,狼从来没有表现出要伤害羊群的样子。牧羊人就让狼稍微走近了一点,逐渐,狼加入到羊群中间来了,好像它是一只看羊的狗。“它就像我的助手一样。”牧羊人自言自语道,“我从来没有发现它有一点抓羊和羊羔的打算。”

一天,牧羊人有事到市镇去,于是把羊群交给狼看守他简直把狼当作羊群的保护者了。

牧羊人刚一走,狼看机会到了,就开始吃羊,把大部分羊都咬死了。 ( )我活该倒霉( )牧羊人说( )把羊委托给它们最凶恶的敌人照看( )我为什么这么愚蠢呢( ) 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戒备( ) 渐渐( ) 看守( ) 2.在( )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牧羊人开始对狼十分警惕,表现在哪?(2分) 4.从牧羊人的哪些语言、行动能看出他对狼放松了戒备?分别用 横线和曲线画出来(4分)。

5.牧羊人“倒霉”的原因是什么?(2分)6.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2分)

八、作文。(25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四篇童话,相信你一定对童话产生了兴趣,这次作文就写一篇童话,题目自拟。

---------------------------------------------------------------------------------------------------------------------------------------------------------------------------------------------------------------------------------------------------------------------------------------------------------------------------------------------------------------------------------------------------------------------------------------------------------------------------------------------------------------------------------------------------------------------------------------------------------------------------------------------------------------------------------------------------------------------------------------------------------------------- ----------------------------------------------------- ----------------------------------------------------- -----------------------------------------------------

2011-2012学年度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四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笼罩 规律 人声鼎沸 灿烂 痕迹 冷酷 郑重 隐藏 凝视 挖掘 空隙 二.议 阴 虎 置 凝 马 坐 裂 盼 漫 促 勃勃 三.答案略。

四.1.平静 2.安静 3.不但---而且 4.即使---也 5.非---不可 五.答案略。

六.1.只缘身在此山中。2.山重水复疑无路。 3.因风皱面。4.十月芙蓉正上妆。 5.白浪翻滚 水墙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6.堆 缝隙 照耀 颤动

七.1.“

。”

,“

?”

2.防备

逐渐 看管

3.牧羊人一开始很注意这只狼,严加防备,防止它过于接近羊。

4.语言:“它就像我的助手一样。”“我从没发现它有一点抓羊和羊羔的打算。” 行动:一天,牧羊人有事到市镇去------当作羊群的保护者了。 5.被狼的假像所迷惑,忘记了狼的本性,看问题只看表面。 6.答案略。

篇三: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高二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诗中的理趣

客观而论,宋诗胜于唐诗之处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进步,意境的深刻,取材的扩大。大量“有理趣”的哲理诗是宋诗的一大成就。宋王安石、苏轼时代,诗含哲理渐成风气,诗歌“尚理”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苏轼可谓是宋代“理趣”诗的集大成者,其中最成功之作莫过于《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陈衍说:“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题西林壁》表面上是写庐山,实际上是从哲理”

高二语文 第1页 共8页

的高度提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本质、真相,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客观地不带成见地作全方位的历史的反复观察,深入研究。这也是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基本思想。这两句诗是近乎明白说理的议论,但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没有脱离游庐山的内容,而与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所以它具有情韵,能够使读者在从思想上受到启迪的同时,仍然感到它那丰饶的诗意是多么的耐人咀嚼、品味。应当说,这是宋人诗中理趣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宋代“理趣”诗更多的是哲理、意象、情感、议论这四个要素的结合体。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对于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都以意象与议论结合的方式表达于深含情感的哲理诗中。至此,文言理,诗言情这种机械性的划分被打破了,唐诗言情,宋诗言理这种抑此扬彼的绝对批评也不攻自破。宋诗以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相融合,就构成了所谓的“理趣”,这个“理”绝非抽象的“玄理”,也不同于封建礼教的“理”,而是从一般的社会生活中概括出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生活真理。

认识宋诗的“理趣”,决不能忽视当时的社会现实、政治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氛围给予诗歌创造的影响。宋代社会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长时期、较大程度的缓和,朝廷内部也存在着交相起伏的派别之争。宋太祖即位后,“杯酒释兵权”,采取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文臣由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他们对社会现实颇为重视,对国计民生颇为关切,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宋代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可以说,宋代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文人们通过各种题材、各种手段大发宏论,表达自己 高二语文 第2页 共8页

的政治见解。

宋代文人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也保持了比较平静的心态。前代文人的人生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仕、隐两种,仕是为了兼济天下,隐是为了独善其身,两者是不可兼容的。而宋代文人却做到了仕与隐的矛盾统一。一方面,他们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他们保留了心性的自由,“与宋代建构起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本体,从而建构人生终极依据的文化精神内核相对照,唐代文化则缺少这一鲜明的精神内核,体现为驳杂而非宋代的融会贯通,精纯。”宋代文人学识都比较渊博,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高深的学术见解,对事物的认识独到而深刻。他们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均可以成为其审美的对象,正如苏轼所说“凡物皆有可观”,正是处于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诗人却匠心独运地提炼出许多人们有所感悟却未曾言道的人生哲理。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可以说,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

1.下列诗句不含“理趣”的一项是 ..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C.“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D.“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诗意境深刻,取材扩大, 创作技巧有了进步,在艺术上超过了唐诗。

B.《题西林壁》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将说理和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

C.把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结合在一起,是理趣诗的重要特征。

D.宋代哲理诗的兴起与宋太祖采取的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宋人比较平静的心态密切相关。

高二语文 第3页 共8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擅长言情,宋诗擅长说理,所以宋代很少言情诗。

B.唐代缺少有理趣的诗,是因为唐人的学识、文化素养、学术见解比不上宋人。

C.仕和隐本是两种不相容的人生态度,但宋代文人将二者统一了起来,既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又保留了心性的自由。

D.宋人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提炼出许多人生哲理,足见平凡的生活才是哲理诗创作的源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二语文 第4页 共8页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籍独不愧于心乎 .

B.期山东为三处 .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D.何兴之暴也.独:独自 期:期待 被:受 暴:残暴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B.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而死

C.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而死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而死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项羽估计无法脱身,就想在部下面前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仗,显示自己今天的结局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作战的过错。

B.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因为他觉得既然上天要灭自己,渡江也没有什么意义,况且自己也无脸见江东父老。

C.项羽对他的旧相识吕马童说:“我听说汉王拿千两黄金、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就引颈自杀了。

D.项羽原本没有一尺一寸土地,趁势在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鹳雀楼

畅诸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

高二语文 第5页 共8页


庐山芙蓉阅读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40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