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试题答案 > 儒雅之风阅读答案

儒雅之风阅读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22 05:40 | 移动端:儒雅之风阅读答案

篇一: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儒雅之风》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古有秉烛夜读《春;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就是其中翘楚,现代化大企业。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且这种失当已经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温家宝在2004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读书伴随着我的整

⑤看来,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2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23.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

24.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26.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22.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2分)

23.(若只答只给1分,共2分)

24.举例(事实)论证(1分是中国传统分)(分)

(1分)(1分))(意对即可,共3分)

26.

示例2:就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理即可,3分)

篇二:2015中考阅读语文

1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2015郴州中考语文试题)

苑广阔

①智能手机和电脑让用户可采用拼音输入法,然后从列出的选项中挑出正确的字。结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汉字书写与传承问题,甚至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近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便以《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为题,对此给予了报道。

②国外媒体对中国汉字书写的报道,关注的只是现象本身,而我们关注的,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手机和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这一问题其实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类似《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看上去应该没有什么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一经推出,马上掀起了收视高潮。

③这些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对传承汉字书写和弘扬汉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电视节目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生活,在奖金和大赛名次的刺激之下,电视节目上的激烈角逐与精彩表现,并不能掩盖汉字在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书写的式微。

④汉字既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丰富无比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象形文字来说,汉字每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都包含着文化、文明与历史。所以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而要想完成这种传承,则主要须通过书写的方式,因为只有在一笔一画勾勒这个汉字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深切体悟出蕴含其中的文化与文明。

⑤而现在各种智能输入法唯一的追求就是速度和效率,其代价则是剥夺了我们在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过程中品味的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这才是汉字书写之所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 ⑥有人也许会说,汉字书写式微的真正原因在于它“没用了”。问题果真如此吗?即便你可以打印公文、报告,但是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必定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觉得你更加真诚与友善。更别说一封手写家书给远方亲人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是任何打印字体都无法替代的。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当别人的求职信都千篇一律用打印稿,而只有你用或遒劲或娟秀漂亮书法来书写,它必然能够更加打动人心。

⑦这么说,并不是要人们放弃电脑和打印机,而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拿起笔来,写下一段文字,其实是件很美好,很“走心”的事情。

1、针对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2分)

2、文中的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结合自身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至少写出两种方法)(2分)

答案:

1. 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 (或:要重视汉字的书写,借以传承中华文化、文明与历史。) 评分标准:2分。答出上述任一句均可给2分,后一句概况中心论点,意近即可。

2.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的观点。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分析1分。意近即可。

3.①书写正确,如通过汉字听写,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②书写美观,如临摹字帖,练好正楷字等。

评分标准:2分。方法合理即可给分。每条方法1分,共2分。

2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阅读答案(2015南充中考语文试题)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 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 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 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地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池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 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 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特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口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选文第②、③两段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述理由。(2分)

答:

【先找到这个句子在哪里,再联系上下文去找,注意一般都在本自然段或前后一自然段】

3.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3分)

答:

答案:

1. 我们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2 分) ( 意近即可)

2. 不能。 第②段阐述了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义 ( 或 “ 只有你不把自己当作中心的时候, 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第③段论述的是如何才能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 或 “不以自我为中心, 要有谦和的姿态 )两段内容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结论 1 分,理由 2 分 ) ( 意近即可)

3. 举例论证( 或事例论证)。 (1 分 ) 列举生活中自然万物和人们平凡而闪光的感人事例, 生动具体地证明了分论点“ 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 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2 分) ( 意近即可)

3儒雅之风 阅读答案(2015襄阳中考语文试题)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2.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

3.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5.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3分)

答案:

1.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2分)

2.是针对当今社会“儒雅稀缺”“人们举止失当”现象发表议论的。(若只答“儒雅这种传统文化缺失”或“不少人举止失当”任一点现象的,只给1分,共2分)

3.举例(事实)论证(1分);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的观点。(2分)(共3分)

4.“而且”表递进(1分),用在这里突出了现今人们举止失当现象的严重性(1分),进而强调了论证儒雅的必要性(1分)。(意对即可,共3分)

5.示例1:读了文章,我意识到儒雅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积累,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儒雅的人。

示例2:想要变成一个儒雅的人,就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做到学识深湛,温文尔雅。(围绕文章意旨来谈,理由充分,表达流畅,言之成理即可,3分)

4成为你自己 阅读答案(2015南昌中考语文试题)

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第3自然段中“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括。(3分)

3.作者论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4分)

4.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问答句式进行说理,有何作用?(4分)

答案:

1.成为你自己。(2分)

2.“此”指代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答到大意即可)(3分)

3.“你自己”具有的特点: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2分)

怎样成为“你自己”:①意识到“自我”的宝贵;②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2分)

4.显得亲切自然,使读者易于接受;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使说理层层递进,条理清晰。(答到其中两点即给满分)(4分)

5谈孝 阅读答案(2015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题)

谈孝

季羡林

①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国独为突出。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非常浓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

②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嘴里常说的、书上常讲的“三纲五常”,又是什么“三纲六纪”,哪里也不缺少父子这一纲。具体地应该说“父慈子孝”是一个对等的关系。后来不知道是怎么一来,只强调“子孝”,而淡化了“父慈”,甚至变成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古书上说:“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也是可以允许的了。

③历代有不少皇帝昭告人民:“以孝治天下”。自己还装模作样,尽量露出一副孝子的形象。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并不缺少为了争夺王位导致儿子杀死父亲的记载,野史中这类记载就更多,但那是天子的事,老百姓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发生儿女杀父母的事,皇帝必赫然震怒,处儿女以极刑中的极刑。在中国流传时间极长而又极广的所谓 “教孝”中,就有一些提倡愚孝的故事,比如王祥卧冰、割股疗疾等等都是迷信色彩极浓的故事,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④但是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极富于理性的民族。就在已经被视为经典的《孝经·谏净章》中,我们可以读到下列的话:

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 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⑤这话说得多么好呀,多么合情合理呀!这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后者只能归入愚孝一类,是不足取的。

⑥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孝呢?我们还要不要提倡孝道呢?据我个人的观察,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确实已经淡化了。不赡养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们的事情,时有所闻。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我们当然不能再提倡愚孝。但是,小时候父母抚养子女,没有这种抚养,儿女是活不下来的。父母年老了,子女来赡养,就不说是报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数子女不这样做,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负担起这个任务来吗?这对 我们迫切要求的安定团结是极为不利的。这 一点简单的道理,希望当今为子女者三思。选自《读书与做人》)

1.作者提倡“孝”,认为 “孝”的核心内容是1分)

2.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于理性的民族,为什么还流传着一些如“王祥卧冰”这样的愚孝故事?(2分)

3.第④段中两个“令”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这一段在论证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孝作为一种行为在中国独为突出,原因是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宗法伦理色彩浓厚。

B.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孝的看法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到“三纲六纪”就是这个过程的体现。

C.孝的概念淡化是时代变革大潮带来的必然结果,而子女赡养父母才是社会安定团结的积极因素。

D.关于行孝,作者的提议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切实可行,就是赡养;同时作者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会是孝的身体力行者。

答案:

1.父慈子孝。(或父母与孩子是对等关系。) (1分)

2.皇帝用愚孝治天下,是愚孝的根源。(或皇帝的“以孝治天下”是一种愚民政策。)(2分)

3.美好(好);命令 (1分)

运用对比论证,把合情合理的孝与愚孝进行对比,顺理成章地得出自己反对愚孝的结论。 (2分)

4.D (2分)

篇三: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初2016级9年级上期语文半期考试题

命题人: 段志强老师 审题人:罗英老师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A 卷 ( 共 100 分 )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21分 )

一.基础知识。( 共12分 , 每小题3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一抔(pōu)黄土 风骚(sāo)谀(yú)词 ....

B、田圃(pú ) 强聒(guō)不舍襁(qiáng )褓汲(jí)取 ....

C、亵(xiè)渎 扶掖(yè)恪(kè)尽职守 诓(kuāng)骗 ....

D、禁锢(gù) 狡黠(xiá) 锲(qì)而不舍 吹毛求疵(ch...

ī)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

业”那两句话,断章取意造出来的。

B. 他们在前扑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

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C.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

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腊矣。

D.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C. 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D.成都至蒲江快速铁路的豁然贯通,给成都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 在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使我市中心城区的卫

生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C.对于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城市社会风气良好与否,社会治安有效与

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有健康发展的未来。

D.扶起老人反被讹诈,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到了严峻

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

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

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

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

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

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错意:置意。错,通“措” ..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 ..

C.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6、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徒.

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B.扶苏以数谏故 ..

C.以大易小,甚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7.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

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B、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

的原因。

C、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

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商量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

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

D、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

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第II卷(共79分)

三.翻译和默写。(共 10 分 )

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 (4分,每句2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

(1)上下句默写。(三句选二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浣溪沙》苏轼)

②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

弃疾)

③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___________________!(《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2)请将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默写完整。(4分)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四.阅读文段完成10-12题。(共9分)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

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

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

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

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

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

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

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

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

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

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

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

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

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

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

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

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

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

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

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

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

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

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

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10.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11.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3分)

12.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60分)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huiwèi

①(名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无穷。②(动词),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

在~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

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

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B 卷 ( 共 50 分 )

一.诗歌鉴赏 ,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 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3~5题。 ( 共 12 分)

昭阳①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

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

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②,爵为上执珪③。”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

曰:“唯令尹④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

舍人⑤卮⑥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

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

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

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

犹为蛇足也。”

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选自《战国策·齐

策》

注释:①昭阳:楚怀王手下大将。②上柱国:楚国武官名,是武官的最高荣誉

称号。地位低于令尹而高于大司马。③上执珪:战国时楚国所设爵位名,为爵

位最高者。 ④令尹:官名。对内掌理国政,对外领兵作战,总揽大权于一

身。 由于官高位重,故其人选一般只从王族中选任。⑤舍人:王公贵族的侍从

宾客、左右亲近之人。⑥卮(zhī):盛酒的器皿。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唯令尹耳唯:只有 B.引酒且饮之且:..

并且

C.终亡其酒亡:失去 D.公以是为名居足矣 以:..

凭借


儒雅之风阅读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62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