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试题答案 > 老家有棵香椿树答案

老家有棵香椿树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7-05 06:41 | 移动端:老家有棵香椿树答案

篇一: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16.11.7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璀璨咀嚼 魂不守舍训诫(jiè).....

B.端祥 攸扬 凌空而去 窗棂(lín) .....

C.雾霭嗥叫 剔(tī )透濒(bīn)临 ....

D.眷念战栗 归省(xǐng)返璞归真(pú) .....

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而应该勇猛前进。

(2)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

(3)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A.畏缩不前 徜徉 祈求 B.举棋不定 徘徊 乞求

C.举棋不定 徜徉 乞求 D.畏缩不前 徘徊 祈求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但学生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B.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下列各句符合问号使用规则的一项是( )

A.他不知道谁动了他的奶酪?

B. 是饭前喝汤对身体有利?还是饭后喝汤对身体有利?

C.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D. 中学生如何支配压岁钱呢,你是否想过用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对上述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 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5.作者在文中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色 B.发展 C.题材 D.造型

6.下面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青花瓷的纹饰是蓝色的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

B.元青花突然成熟的原因是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

C.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特别多。

D.明清两代的瓷器都是以青花为主的。

7.下列有关元青花造型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一致一项是( )

A.元青花全都是大件,当年土耳其从中国进口的元青花也全是大件。

B.元青花大器特别多与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的性格有关。

C.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这是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

D.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

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子相梁(做宰相)B.子知之乎(儿子) ..

C.非梧桐不止(停留) D.非练实不食(不是) ..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面对惠子的猜忌,庄子主动与惠子见面。 B.庄子是个勇敢而机智的人。

C.庄子谈泊名利、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 D.庄子为人没有志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__________。(《长相思》)

②__________ ,人迹板桥霜。(王维《商山早行》)

③感时花溅泪,_________。(《春望》)

④ 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丝”字与“____”字谐音,这两句用两个通俗而精辟的比喻,表达了双方对爱情______________的决心。(《无题》)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永远的香椿树

赵学儒

⑴我特别喜欢吃香椿芽。

⑵刚摘下的、嫩嫩的香椿芽,用水那么轻轻一焯,只需放些盐和香油,顿时,香味就溢了出来;或者把香椿芽切碎,拌上蛋清儿,在吱吱冒油、焌过葱花的热锅里,翻上几个跟斗儿,煎成金黄、淡绿相间的坨子,煞是好看,又相当的美味。在我的老家太行山区,到处都长满了香椿树。每年春天,等到香椿树上的芽长到寸把长时,乡亲们便把嫩芽掐下来,当作下饭的菜肴。

⑶十几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刚到北京,住的这个小院,有几棵三四人高、碗口粗的香椿树。虽然市场上也卖香椿,但那些香椿芽掰下许久,已经蔫了,没有刚掰下的水灵。遥想在老家吃香椿芽的情景和美味,我不由得来到香椿树下,想伸手掰几片叶芽儿。⑷“不可!”老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操着浓重的安徽口音阻止。

⑸原来,这几棵香椿树都是“名花有主”的。其实,这树是谁栽的早就说不清了,但“主人”不让人掰,就只能不掰了。这与太行山区那种纯朴的风俗不同,在那里,香椿树的主人会主动邀请大家分享,有人甚至把掰好的芽子热情地送到别人家去??

⑹老陈拒绝了我,我便把不悦的目光送给他。

⑺老陈是小院的门卫,看起来六十多岁的样子。不过显然不是,因为六十已经是退休的年龄。他个子不高,头皮裸露,仅剩几缕软软的、发黄的头发;有时戴着一副老花镜。每次早起,一定会看到他,不是挥舞扫帚、就是推着垃圾车,打扫小院,清理洗手间。晚归的人,只要轻敲他的门窗,他就会马上披件大衣或挂条短裤出来开门。

⑻香椿树的芽被“主人”蚕食得很快。很快,几棵香椿树像被剃光了头,紫红色的枝干上,露出断裂的白痕,像一只只含泪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注视着人们。但是,到了秋后,香椿树的叶子还是顽强地长全了。不过却明显没有杨树叶、柳树叶那样健壮,大小不一,厚薄不齐,只要一经雨霜,便纷纷凋零。冬天的夜晚,狂风呼啸,香椿树独自伫立在皑皑的白雪中。令人惊奇的是寒冬一过,每到春天,那光光的香椿树上又吐出了嫩芽。

⑼这些年,我逐渐了解到一些关于老陈的事。他在香港回归那年,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做了我们小院的门卫。因为小院就他一个门卫,无人顶替,他离家后就再没回过一次家。起初,他的老伴和小外孙还住在这里,之后小外孙回老家上学,老伴又得了糖尿病,也回了老家。剩下他自己,一年又一年,为小院、为单位,默默地、尽职尽责地做着每一件事。

⑽了解多了,我慢慢地对他产生了同情??每逢过年过节,我都要给老陈买些酒送去,好让他打发孤独的时光。起初,我买了一捆啤酒,后来他跟我说,价钱一样,啤酒不禁喝,

还是买两瓶白酒实惠。

⑾有一次,他突然给了我一把第一茬香椿芽。而且一再强调,这是他多次请求香椿树的主人,才得来的。

⑿初春的香椿芽,翠绿水灵、鲜嫩喷香!

⒀临走时,他嗫嚅地请我帮他写个老年证申请。我说,办老年证要六十二岁以上,你还不到六十吧,不符合规定。他这才拿出身份证??我惊住了,连手上的香椿芽都不由自主地掉到了地上。

⒁原来老陈都已经六十七岁了!

⒂他帮我捡起香椿芽。我真的不敢想象,在我品尝这美味时,是在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还是在咀嚼老陈人生的酸甜苦辣?

⒃一年又一年,香椿树秃了再繁,香椿叶落了又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那屡遭蹂躏的香椿树,永远保持了不屈的形象,永远在积蓄执着的力量,永远都有一股春风吹又生的活

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写“我特别喜欢吃香椿芽”?(4分)

14.下面句中的“主人”,一个加了引号,一个没加,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原因。(4分) ①其实,这树是谁栽的早就说不清了,但“主人”不让人掰,就只能不掰了。

②而且一再强调,这是他多次请求香椿树的主人,才得来的。

15、“我”对门卫老陈的感情随着“我”与他的接触不断深入。请简要概括“我”对老陈感情变化的四个不同的阶段。(4分)

16.文题“永远的香椿树”改为“永远的香椿芽”好不好,为什么?其中“永远”二字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春节,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许多风俗礼仪可以说是“礼仪之邦”的最好印证。

17.如果你准备从“礼仪”的角度对中华文明做一些了解,请从当前人们过春节的习俗中列举四种能够很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表现方式。(4分)

18.过年,还有一年就将面临中考的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一起吃年饭。饭桌上,你需要按我们中国的礼节表达对长辈的祝福,请把你对他们的祝福和自己面对中考的决心连在一起完整的表述下来。(字数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和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1、B 2 A3 B4 D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5. A (应为色调) 6. B(文中有两种解释,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7. A三、(共9分,每小题3分)

8. B 9. C 10.D

四、(14分)

11.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共4分。每译错一字扣一分) 附:【参考译文】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12、略

13、通过“香椿芽”引出香椿树,进而引出下文的故事主人公门卫老陈。(4分)

14、①产生误解,以为主人就是老陈,表示强调,所以用引号;(2分)②点明香椿树另外有主人,暗示香椿树的主人不是老陈,说明以前我对老陈有误解。所以无需引号。(2分)

15、①初识老陈,有些不悦;②了解老陈,产生同情;③知道年龄,感到吃惊;④感悟老陈,表达赞美。(抓住“不悦”“同情”“吃惊”“赞美”即可,一点1分)

16、不好。因为“香椿芽”与老陈外在的形象和老陈的那种不屈与执着的精神不符(3分)。“永远”二字中表达作者对老陈的喜爱(1分)和老陈像香椿树一样的精神的高度赞美(2分)。

六、17、例如:①长辈给晚辈(或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或发红包);②春节期间相互祝贺新年(拜年),表达祝福;③春节,走亲访友,赠送礼品;④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起吃年饭。等等。符合要求的一条1分,共4分。

18、称呼1分,(因为是过年,又是礼节,必须有称呼);对长辈的祝福语1分,而且要得体; 结合中考表达决心1分;语句通顺,字数符合要求1分。共4分。

篇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检测卷

(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怦怦(pēng) 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 ....

B.栖息(xī)菡萏(dàn)脸颊(jiá)应和(yīng) ....

C.着落(zhuó)蜷伏(quán)归泊(bó) 枯涸(hé) ....

D.祷告(dǎo) 荫蔽(yìn) 匿笑(nì) 霎时(shà)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并蒂 疲倦不堪自做主张 小心翼翼

B.清冽 洗耳恭听自相矛盾蛛丝马迹

C.急躁 鸦雀无声翻来复去截然不同

D.诀别得意扬扬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3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

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交通规则,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B.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了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节目,意在提高未成年人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C.在“广州范本”环保包装大赛上,作品能否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环保性、节约性和创新性。

D.计划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合作的交通,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5.(2013,大兴区模拟)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

B.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显而易见的好处。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呼唤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

D.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们出行平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7.按要求写诗句。(6分)

(1)《〈论语〉十二则》中告诉我们只有博学而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智有德的君子。这个句子是, ,。

(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3)《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 , 。 ,。

(5)《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 ,闻道龙标过五溪。

8.名著阅读。(4分)

(1)《繁星》《春水》是(作者)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

(2)请你默写出出自以上两部诗集的任意一首小诗。

9.综合性学习。(4分)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探究发现: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

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

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

温馨提示:

二、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传不习乎 饭疏食饮水 ..

可以为师矣三军可夺帅也 ...

11.“之”常用作代词,说说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对象。(2分)

(1)学而时习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3)曲肱而枕之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12.翻译句子。(4分)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13. 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14.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分)

(二)散文阅读(14分)

妈妈的树(2012,义乌市改编)

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

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妈 。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落一地。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

15.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 有哪些?根据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3分)

16.品味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3分)

17.请在第⑥段横线上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50字左右)(3分)

18.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2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3分)

(三)记叙文阅读(2013,十堰市中考模拟卷)(14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B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20.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3分)

篇三:《妈妈的树》阅读答案

妈妈的树(19分) 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

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 ,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

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

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

树叫做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

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

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

寞的 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

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

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

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

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

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

啊!可要踩实啦!” 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

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

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

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

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

妈 。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

落一地。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

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

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

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

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

那些树,它们总在那 里。 5.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

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 有哪些?根据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6

分)

6.品味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

含义。(4分)

7.请在第⑥段横线上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30字左右)(3分)

8.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3分)

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3分) 妈妈的树(19) 5.白杨树伴‘我’成长;弟弟爬香椿树采摘香椿芽;受大家喜爱的柿子树

被砍了。 6.‘美’指满树柿子的美景,也指‘我’看到‘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

时的得意。 7.示例:(妈妈)紧锁眉头,在树下徘徊良久,憋出一句“砍树”,转身回到屋

子,不顾我们姐弟俩的哭喊恳求,拎了一把斧子冲了出去。 8.照应开头,表现了妈妈对我

们的教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9.示例: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妈妈。


老家有棵香椿树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83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