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猪八戒论文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
摘要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古代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的人性的揭示,使人们对这一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有一个再认识。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猪八戒:代表人的阴神,所以他才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但是往往什么事都缺不了猪八戒。其中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贪吃贪睡、猪头人身
一、猪八戒形象的特征
猪八戒在西游记里普通人的化身,他唠叨埋怨和他的思想有关,他并不想去西天取经,只想在自己的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好好的过日子。正因为如此,他在取经的路上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想要唠叨埋怨,老是想着散伙回家。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小算盘,有好吃的了再没吃之前还想前师父师兄,但再没吃够的情况下,又会将师父师兄的那份也全吃了。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老是捉弄他,因为他比较好玩,他喜欢美色,贪图享乐,竞耍一些小聪明,而且能够吃苦耐劳,什么脏的活,不好干和差事全都给他做。而沙僧是一个没有生活情趣,非常木讷,只懂得忠心护主的一个随从。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
猪八戒勤恳憨实厚道。十八回在高老庄猪八戒曾替老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作为西行队伍中的一分子,虽然不是取经舞台上的主角,但也起到了很好的帮衬作用用孙悟空的话是“放屁添风”。八戒是在小说第十九回正式加盟取经队伍,紧接着便是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师徒们遭遇黄风怪,八戒一钉钯把虎怪的头颅筑了九个窟窿,首次荣立战功。在以后的日子里,八戒往往成了开路先锋。尤
其是遇到孙悟空难一施展神通的水战时,他就开始大展神威。流沙河、通天河、黑水河......只要有水里的勾当,就离不开他。每次遇到一些悟空不屑于干的苦工时,八戒常常主动上前,最典型的有两回:六十四回八百里荆棘岭,八戒“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日夜兼程开道。六十九回绝山稀柿同,八戒“脱了皂直缀,丢了九钯”,“捻着诀,摇身一变,果然变作一个大猪”,顶着恶臭拱路。从这个角度看,他不仅勤恳憨实,还是他猴哥的好帮手。也正是因为他老实厚道,经常被悟空捉弄,为西行的枯燥生活增添了一点趣味。 猪八戒还比较情真恋旧。十八回娶了高翠兰后,他以自己的勤劳能干成为模范丈夫,让高翠兰,“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被孙悟空降伏时节?他要西上取经了,面对心爱的人,他不仅依依不舍,还思念已,以后遇到灾难动不动就喊散伙,要回高老庄去。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如此一个专一、恋家、富有责任心的人,毫无疑问是一个好男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西游记》中,在取经的路上,“他外在的种种缺点掩映着他内在的种种点”。在佛家看来,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猪八戒作为一名佛家弟子,却好色、重食、贪睡、爱财,还希望有好的名声,五欲他全有了。可想而知,他在西行路上闹出了多大笑话,引出了多少波折。
二、 猪八戒的“贪”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贪吃,却“贪”而不挑。
猪八戒贪吃,可以说饥不择食。书中第十八回借高太公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素。”的特点;书中第二十四回写了他垂涎三尺囫囵吞下人参果后不知滋味却还想吃的馋相;书中第四十七回因吃得多被陈家庄的仆人称之为“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有溜”; 第54回,在西梁女国光禄寺东阁就宴,八戒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菜肴“一骨辣?了个磬尽”(P758-759)。对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就是“斋”、“饭”这些字眼。西梁女王教取御米三斤,八戒听说个“饭”字,便接了捎在包袱之间,也不嫌沉重。(P760)书中第六十二回在光禄寺的国王筵席上“将一席果菜之类,吃的罄尽。少顷间,添换汤饭上来,又吃得一毫不剩。巡酒的来,又杯杯不辞。”为了一个好吃的脾性被白骨精等妖怪欺骗;被唐僧骂成“槽里吃食,胃里擦痒”的畜生;更数次被孙悟空以有好吃的为诱惑骗去帮其办事,受到戏耍和捉弄。可以说,猪八戒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在乎有无美味佳肴。
(二)贪睡,却“贪”不择地。
猪八戒贪睡,如书中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斋的路上,他寻思,“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 (P382)丝毫不考虑焦急的师父。书中三十二回让他巡山,“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耙扑个地铺,彀辘的睡下”,可以说猪八戒无论在怎样至关紧要的场合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管是草窝里、树杈上、石缝间随处一躺,都能酣然入睡并鼾声如雷。
(三)贪财,却“贪”而不夺。
猪八戒比较贪财爱物,趁着无人就偷纳棉背心,看到富贵就心痒难挠,得到赏赐的黄金和白金就想接。第38回,孙悟空为了煽动八戒半夜去井里打捞国王尸身,便骗他有宝贝,八戒果然十分卖力地下了井龙王水晶宫。(P528)第76回,孙悟空假冒勾司人要拿猪八戒的性命,八戒终于招供在左耳朵眼和里藏着四钱六分银子的私房。(P1056)第94回,天竺国王留下唐僧做女婿,送三个徒弟黄金十锭,白金二十锭,八戒财色心重,即去接了。(P1288)猪八戒之所以想得到这样一些财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认为这是劳动所得。尽管有些贪心,但绝不巧取豪夺。
(四)贪色,却“贪”而未淫。
猪八戒天生就是一头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猪。他在女性面前难以自持,一次次吃亏,但又一次次地情愿上当。先是酒醉调戏嫦娥,被贬下凡,误投猪胎,为自己的猪样找到的合情合理的解释。虽然明知自己长得很丑,但却不以为然,仍然旧习难改。云栈洞招给卵二姐,高老庄招给高翠兰。在取经的路上,见到女性更是色心膨胀,正如他所说“和尚是色中的饿鬼”。最有代表性的有: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中,黎山老母和观音、文殊和普贤分别变成寡妇、真真、爱爱、怜怜。要试试唐僧师徒四人的禅心,母亲对师父,三个女儿配三个徒弟。唐僧听了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八戒却:“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饶,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往。”后来假借溜马跑到后院去认丈母娘,三个女儿都想要,更绝的是当人家的女儿不要他的时候,竟说“娘啊,既是他们不肯招我啊,你招了我罢。”七十二回“濯垢泉八戒忘形”中,当他得知有七个女妖精在濯垢泉洗澡的时候,精神抖擞,欢天喜地地赶到濯垢泉,一定要和人家同塘洗澡,还变成一个鲇鱼精,“只在那腿裆里乱钻原来那水有搀胸之深,水上盘了一会,又盘在水底,都盘倒了,喘嘘嘘的精神倦怠。”九十三回“天竺国朝王遇偶”中,玉兔偷跑到人间假扮成公主,抛绣球给唐僧, “八戒听说,跌脚捶胸道:早知我去好来......我径奔彩楼之下,一绣球打着我老猪,那公主招了我,却不美哉,妙哉!俊刮标致,停当,大家造化耍子儿,何等有趣!”当悟空要去保护唐僧时,他又说”师父做了驸马,到宫中与皇帝的女
儿交欢......他那样一把子年纪,岂不知被窝里之事,要你去扶助?九十五回“真阴归正会灵元中,太阴星携嫦娥下来收玉兔”,猪八戒动了欲心,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这些行径至多可以说是色心不改,但都没有达到"淫"的程度,堪称"好色而不淫”。成了正果后连如来佛祖也对其做出了“色情未泯”的评价。
(五)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元帅。
作战勇猛,但易于动摇。猪八戒作战勇敢,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只要力所能及,奋力杀敌毫不含糊,一把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齿钉耙使得凶猛。只要妖怪不是他的对手,总是“一耙筑死”。很多情况下,猪八戒和孙悟空并肩作战,比如黄风洞用耙筑死虎先锋,流沙河大战沙悟净,火云洞斗红孩儿,琵琶洞打蝎子精,驼罗庄捉红鳞大蟒蛇时,这呆子协助孙悟空奋力出战。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屡次被妖怪擒拿,但却从来没有投降屈服过,总是不停地对妖怪又骂又嚷,奋力抗争。但猪八戒遇到困难就产生动摇,打退堂鼓。在将要踏上取经之途时,猪八戒“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快活”。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点挫折后,尤其是每当唐僧被妖怪捉住时,猪八戒动不动就吵着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第七十五回写狮驼岭洞窟中的三个魔王,有所谓进入其中就会化成脓的所谓阴阳二气瓶的宝物。孙悟空被吞了进去,八戒感到非常绝望,向沙悟净说道: “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开了,各人散火: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六)自私自利,但能顾全大局。
猪八戒在很多时候,都先考虑自己,避害远祸。如第20回,“哥啊,你不曾闻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哩!我们躲一躲,也不亏人。”(P273) 第21回,“晓得!晓得!你只管快快前去!老猪学得个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P290] 第41回,“哥啊!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达时务。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即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表明了自私的心态。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又能顾全大局,承担责任。取经途中的重活、脏活都由他干。像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清除稀柿?等粗活、累活、脏活这些孙悟空不愿干、不屑干的,都是猪八戒来干的。遇到妖怪众多的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如果没有猪八戒挥耙上阵,孙悟空也孤掌难鸣。
(七)偷懒耍滑,但能吃苦耐劳。
猪八戒虽然懒惰,但也能够吃苦耐劳。在高老庄,猪八戒替老丈人高太公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再如招亲时“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显出他的力大无比和吃苦耐劳。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很多都是猪八戒干的,挑了一路“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的重担,可谓取经路上的长工,连如来佛祖也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书中六十四回他抖擞精神变得高大身躯,用耙搂开八百里荆棘岭,并幽默地在石碑上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书中六十七回变成一个大猪冒着恶臭用嘴拱开八百里稀柿街。
因为条件有限,八戒对食、色的渴求总得不到满足,而贪闲爱懒有受到孙悟空的克制,所以他有滋生出其他的一些缺点。诸如忌妒、说谎、爱占小便宜等等。如二十七回至三十回,本来唐僧已相信悟空,白骨夫人真的“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但八戒牢抓住机会,唆使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活儿,故意变化这个摸样,掩你的眼哩!”弄得悟空不但头痛不已,还被逐出取经行列,遂了猪八戒的心愿。八戒还吹牛,吹出祸了便逃之夭夭。如二十九回在宝象国王面前吹嘘自己的本领,但当他与黄袍怪战经八九个回合感到力不从心时,便对沙僧说:“沙僧,你且上去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然后一头钻进篙草薜萝里,再也不敢露面。
二、猪八戒形象的戏剧性以及猪八戒形象的文化意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猪八戒形象的表里不符、内外不一、荒谬怪诞、矛盾百出令人忍俊不禁。这种喜剧性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猪八戒的名字。
所谓八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和懒惰的习性。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更是它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二)猪八戒的模样。
猪八戒长得猪头人身,书中第八回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相貌丑陋,生得长嘴大耳朵,脑后
篇二:猪八戒论文
摘 要:《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被成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猪八戒是作者吴承恩笔下着力塑造的一个典型之一,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人们常说某人长得难看,会形容“长得跟猪八戒似的”;说某人办事两头不落好,就会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说某人想法不切实际,同样会打趣道“猪八戒娶媳妇——想得美”。猪八戒在人们心中似乎成了丑陋、尴尬、空想的代名词。可是细细品味他不仅不招人讨厌,还偏招人喜爱。在他身上表现出的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真的品质以及人的自私本性,神的高超本领,以及猪的具体特征,充分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典型形象的揭示,使人们对他的形象认识更加清晰深刻。
关键词:猪八戒 形象 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西游记》以其特殊的情节,神奇的人物,独特的风格,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小说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步展开情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本身丑陋反以为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笨拙无能又自作聪明;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真品质及自私好色本性,在他身上从分体现了神、猪、人的完美结合,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他唤之欲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一、贪婪、自私、但又吃苦耐劳突出人的本性
众所周知,在《西游记》的取经队伍中,猪八戒是个很贪财爱物的角色,而这一性格特征正是我们人类原始性格的表现。他是一个行脚僧,取名为八戒,有着凡夫俗子的习性,这也正是他人性的表现。西行路上他挖空心思的为自己偷攒私房钱,看到富贵的人家就心里痒痒,得到赏赐的黄金白银他第一个跑去接,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虽然贪财却贪而不夺。例如:
第三十八回,孙悟空为煽动他到井底背国王尸体,骗他说有宝贝,他听说有宝贝果然很卖力的下了井龙王水晶宫。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八戒还给自己偷攒私房钱,第七十六回,孙悟空假冒勾司人要取八戒性命时,猪八戒被诈招出藏在左耳朵眼里的四钱六分私房。这段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很多人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讲。可是公平的说,猪八戒攒这四钱六分的私房也真不容易,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牙齿上刮下来的”。他自从做了和尚,有些善信的人家斋僧,见他食肠宽大,称钱便给得多一点,日积月累,才零零碎碎凑到了五钱,攒了这些私房他也没舍得买嘴吃,想留下来买匹布做件衣服。其实,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到猪八戒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将来的衣食考虑,并不是大肆掠取。但是出家人又素以勤俭为本,视金银为草芥,但是猪八戒所到之处,只要有便宜,他就要千
方百计的沾一沾,早已经将唐僧那“五荤三厌”的教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第八十五回,灭法国的国王因杀生过多自感罪孽深重,要拜唐僧为师,八戒听言,“有何贽见礼”。第九十四回,天竺国的妖精公主抛绣球招唐僧为驸马,国王取出黄金十锭、白银二十锭聊表亲礼时,八戒早已按捺不去接了国王的表礼钱。其实猪八戒的贪财是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正常表现罢了。他认为这不过是理所应当得到的,而并不是巧取豪夺。要知道猪八戒的形象定型是在明朝后期。这时期的江浙一带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是大胆坦诚的。正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才孕育出了猪八戒这个很贪财爱物的小市民角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纵观芸芸纵生有几个是不近女色的呢?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贪好女色是猪八戒留给所有读者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猪八戒在西行的路上,只要一见年轻漂亮的女子,哪怕是妖精变的,他都会在口中不停的喊着“女菩萨”,心也不停的想着“女菩萨”。 《西游记》第十八回,天蓬元帅因为酒后调戏嫦蛾仙子,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错投猪胎。但依然是本性不改,不论见了人、神、还是妖都会双眼发直,寸步难行。高老庄掳走高翠莲想与她成亲。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 八戒连菩萨变的母女四人都想要,结果被掉在树上一整夜,吃了一场大苦。猪八戒贪恋女色,见白骨精生得俊俏就动了凡心,跑了个猪癫风。更为荒唐的是第五十四回,在女儿国见了女王后“忍不住嘴角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像雪狮子见火,不觉得化去也”,还发起疯来要留下来和女王做夫妻。第七十二回,见到7个蜘蛛精变的美女在濯垢泉洗澡时,猪八戒变做一条鲇鱼,在美女群里大大的放肆了一翻。但并未与他们乱性。第九十五回,在天竺国,众目睽睽下,竟情不自禁,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要和你耍子儿去耶”。 猪八戒西行一路,“色心未泯”, 但是,他的好色不同于西门庆的淫邪无度,他唯一娶过的女人是高翠兰,却没有对她邪恶动粗,相反,他显得很温柔体贴,这也正是现代女性喜欢猪八戒的原因。八戒千方百计的想接近女色,但是他那蒲耳扇,莲蓬嘴的模样实在是很难吸引美女的注意,我们应该肯定的是他虽贪,却贪而未淫。
猪八戒贪色,追根朔源,与他生存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八戒正是在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生存的,因此这一性格特征又具时代性,同时也是普遍存在的。
猪八戒在很多时候,都先考虑自己,避害远祸。比如在比丘国,孙悟空要去解救那些小孩子的时候,猪八戒却认为是:“多管闲事”、“是把别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来哭”。第二十回,“哥啊,你不曾闻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哩!我们躲一躲,也不亏人。”第二十一回,“晓得!晓得!你只管快快前去!老猪学得个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第四十一回,“哥啊!你被那妖精说着
了,果然不达时务。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即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点挫折后,尤其是每当唐僧被妖怪捉住时,猪八戒动不动就吵着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第七十五回写狮驼岭洞窟中的三个魔王,有所谓阴阳二气瓶的宝物,据说进入其中就会化成脓水。孙悟空被吞了进去,猪八戒感到非常绝望,就对沙僧说两个人把行李分了,他好回高老庄做上门女婿。这些我们都看出他自私的心态。
但猪八戒又是肯吃苦耐劳的人。在高老庄,猪八戒就实实在在的做了几年庄稼汉——替老丈人高太公“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再如招亲时“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显出他吃苦耐劳。一路西行所有的脏活、累活,几乎全是他一个人干的,凭着力大无比的优点,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书中六十四回,他抖擞精神把身体变得又高又大,用他的九齿耙搂开八百里荆棘岭,并幽默地在石碑上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第六十七回,过七绝山稀柿衕时,山上尽是柿子树,每年那些熟柿子从树上掉下来把一条夹石衚衕填的满满的。柿子霉烂腐变,臭不可闻,因此又叫“稀屎衕”,而且长有八百里。面对这种形势,他主动向前,尤其听说有人供饭,便满心欢喜,脱了衣服,丢了钯子,对大伙说:“休笑话,看老猪干这场臭功!”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一头大肥猪,在前面拱路,使唐僧师徒顺利过山。他虽然%
《关于名著猪八戒的论文2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27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