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试题答案 > 废墟之美阅读答案

废墟之美阅读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07 07:18 | 移动端:废墟之美阅读答案

篇一: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给巴特勒的信检测题 语文版

16 给巴特勒的信

1.走近作者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

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等。

2.写作背景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并“火烧圆明园”。巴特勒

上尉给雨果写了一封信,想利用雨果显赫的声望,为他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

在1861年11月25日给他回了信,给巴特勒等人当头一击。这封回信盛赞了圆明园的文化

艺术价值及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3.主题解说

作者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

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

4.重点突破 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

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提示:作者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

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

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5. 难点攻克

这封信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这样安排有什么

好处?

提示:作者越是写圆明园的辉煌灿烂、神奇瑰丽,就越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

行径可恨之至,这是以“美”衬托“丑”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英法联军焚烧洗劫的罪恶行

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óu( )缎 liú( )璃 晨xī( ) 箱qiè( )

赞yù( )恍惚( )瞥见( )赃物( ) ...

缀满( ) 惊hài( ) .

2.下列句子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1)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脏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

的物主,把圆明园富力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2)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店,那就是这座名

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废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司的领导层把重点放到了一个广告网络上,搜索的特征被弱化,且似乎已经荡然无存。 ....

B.西山老妖乐队的音乐总给人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浅吟低唱如河水流过寂静山谷发出....

的声响。

C.物茂土林高大密集,从远处望,就像一座座冠冕堂皇的宫殿,走进去如置身古堡画廊之....

中。

D.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技术,成为园中最大的看点之一,也引发各种讨论和思考。 ....

4.(十堰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

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

文化。

C.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

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5.结合全文,从感情色彩来看,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

B.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

无存。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

6.阅读有关圆明园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练习。

材料一:

3D还原圆明园大水法 被毁坏的大水法

材料二:记者昨天获悉,圆明园敷春堂玉玺近日在英国佳士得被拍卖。而在今春国内

外拍卖市场上,已多处出现疑似圆明园文物的拍品。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回归,再次引发公

众的关注和争议。(《北京晨报》)

材料三: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

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

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

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张晓慧《哭泣的圆明园》)

(1)请任选材料一中的一幅图片,写出观画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55周年。为了重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有人呼吁重

建一个圆明园,班上同学进行了争论,假如你是反方同学,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正方:我同意重建。圆明园不是圣地,而是一个承载中国人国耻和世界文明一段

不光彩历史的场所,有选择的进行高质量的仿制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益无害,而且新园

与旧址的强烈对比更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材料三的情景,如果你也是游园的客人,你该走上去这样说:(任选一个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②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

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③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

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

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④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7.选文第①段中的“文明”与“野蛮”两个词语用得好,你能说出好在哪里吗?

8.选文第②段中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个句子表达较为含蓄,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本质内涵吗?

9.选文第③段中划线处作者先将“法兰西帝国”从圆明园里抢来的东西说成是“富丽堂皇”

的,然后又说成是“破烂”,这样说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

10.选文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优秀品德?

11.从整篇文章来看,选文末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叶匡政

流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经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佳

士得公司宣布,2009年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总价可能会拍卖

到2亿元人民币。对此,中方专家认为“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

网民的愤怒。

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英法联军所抢

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就像打了鸡血般飙升。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的棱角,纷纷变成了

艺术家的后代,想在拍卖市场上与被抢者握手言欢。没有道歉与愧疚,也不要愤怒和哀怨,

只要白花花的银子。

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

100年后,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据统计,1840年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至少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

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中国是文物流失大国,所以早早就加入了

《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

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无时间限制。因为这个公约,2005年,被英法联军当做战利品的

天津塘沽大钟,终于归还给天津。由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签订了这个公约,所以流失海外的

文物拍卖的情况仍在频繁发生。

自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后,中国文物的行情就一路看涨。于是出现了几年前只值几百万元的兽首,今年竟被喊出了亿元天价。被抢劫是一种耻辱,同样挨宰也是一种

耻辱。如果流失的文物被我们花巨资买回来了,即使我们把它们重新捧在手心,供在了博物

馆中,也没有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好心情。

单拿圆明园兽首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

何送回来。虽然此举难度甚大,但我们还是要一直保持这种索回的权利和姿态。假如一时难

以追讨回来,不如索性让他们就像圆明园废墟那样,保持着一种缺憾。我想,无论这些文物

流失在何方,它们身上铭刻的中国印记不会变,它被抢走的历史记忆不会变,它来自圆明园

的这个事实不会变。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12.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13.你是怎样理解“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这句话的?

14.结合全文,说说“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的具体含

义。

15.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流失在外的兽首文物?

16.学了这篇课文,针对你的观点和看法,给雨果写一封回信。(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绸 琉 曦 箧 誉 huǎng piē zāng zhuì 骇

2.脏—赃 力—丽 店—殿 废—费

3.C(解析:“冠冕堂皇”的意思是“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有贬义,应该改为“富

丽堂皇”。)

4.B(解析: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C项数目减少不能使用“倍数”;D项成分残缺,

在“读名著”之后加“的习惯”。)

5.D(解析:ABC三项都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6.(1)示例:苍茫的天空下,你静静地躺在旷野,你依旧优雅——冰凉的玉石洁白无瑕,

深沉含蓄;依旧华美——欧式的曲线流畅不羁、雕镂细腻。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啊,你是

在诉说百年的沧桑吗?(2)反方:中国并不缺少美丽的园林,而是缺少“废墟之美”,纵然

圆明园焕然一新,纵然园中花朵千娇百媚,园中宫殿精美绝伦,也只是在惨不忍睹的伤疤上

贴上了一块精美的膏药,毫无价值与意义。保留一个残缺的园林,保留“废墟之美”,给国

人保留一个承载记忆、缅怀历史的圣地。(3)示例:同学,这里是中华民族的伤心地,请谦

恭一些,不要在此玩闹,我们要追思历史,奋发图强,让它成为振兴中华的动力之源。

7. 正话反说,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与讽刺。

8.政府不代表人民,焚掠圆明园是政府行为,英法两国人民是无辜的、友好的。

9.不矛盾;前者针对圆明园中的实物而言,而后者则针对以罪恶的方式得到的实物而言。

10.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恶与愤恨之情;正直、正义、坦诚。

11. 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紧密;情感上: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谴责、控

诉之情。

12.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篇二: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2014·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独木舟之道

[美] 西格德·F.奥尔森

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从他将船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它一起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然而,对于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

②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景,不必费力,也不必去考虑行驶的距离。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如同呼吸那样毫无意识,悠然自得。倘若你幸而划过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平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仿佛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

③如果风起浪涌,你必须破浪前进,则另有一番奋战的乐趣。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败的敌手。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小岛,沿着狂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水流和狂风之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做个好梦。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这就是为什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巧,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木舟及其路数,还要懂得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 ④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它们的怒吼和激流。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急流,然而,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急流边缘,继而被它那看不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全神贯注之中是否也会有隐隐的不安?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但是,陡然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分,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之中。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当他凭借着技巧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得到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

⑤印第安人说,只有傻子才在急流中荡舟。然而,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怀有触摸荒野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可

怕而又奇妙的,尽管我也悲叹年轻人的鲁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知道这种鲁莽不对,可是我赞成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 ⑥然而,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认识,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独木舟所给予的是无边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漂流和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航行的水域。但独木舟全无这种限制。它如同风一般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小路。尽管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总是在那里。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实施机械化运输和学会使用舵轮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打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运行。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

⑧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并将靠着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以前他在一些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惯例之中。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变得简单圆满;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野》 ,有删节)

11.根据③④两段内容,分别概括在不同情境下划独木舟的乐趣。(4分)

顶风破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过急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 顶风破浪:奋战抗争,欢快得意。冲过急流:挑战凶险,超然生死。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点。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再整合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题目已经给出答题区间是第③④段,如针对“顶风破浪”进行概括时,应该先筛选 “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等关键句,然后再进行提炼、概括。

1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答案] (1)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人舟和谐,融为一体。

(2)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荡舟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答题时,要侧重考虑语言的思想内容。如果题目要求指向“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就要侧重考虑语言的表现形式。答题时必须通俗地、明确地指出句子蕴含的实际意义。

13.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答案] 示例:(1)不可删。结构上,第⑤段承接上文对急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顺畅自然;内容上,第⑤段所强调的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

(2)可删。结构上,第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第④段,删去第⑤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内容上,第⑤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这种意思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答题时,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然后阐述理由,理由要围绕结构、内容等方面展开,表达时要落在实处。比如赞成“不可删”的观点时,从结构上分析,主要是“承上启下”,那就必须具体指出是如何“承上”“启下”的;从内容上分析,要具体指出是文章什么重要内容的一个部分。

14.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 示例:(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荡舟的过程中既能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启迪。

(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野,就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就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

(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狂风暴雨和急流中,充满着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

(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独木舟小巧灵活,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

(5)独木舟之道即传统之道,就是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方式来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当独木舟穿行于渐趋荒僻的水道时,荡舟人与往昔旅者精神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传统的逝去,并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一篇哲理散文,饱含着深刻的哲理。答题时,先要给出观点,也就是具体的合乎文本的“感悟”,再联系文本、个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理解进行阐述。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感悟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之上。比如从“挑战”的角度谈感悟,就要结合“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它们的怒吼和激流”“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等内容,再结合个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理解,如挑战要有勇气,要有豪情,要有迎难而上、不服输的精神等。

[2014·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 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解释。

B.中国的长城废墟凝聚着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以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苦,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18.A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作者不认为《现代汉

语词典》的解释错误,更没有纠正错误的目的,只是要通过我们通常对“废墟”的解读引出作者心中的“废墟”,所以A项错误。“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等语句表明作者对“修旧如旧”做法的不满,他希望能保持废墟原貌,体现废墟本身的价值,所以D项错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

19.[答案] 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废墟”首先是一种建筑遗存,而此文中的“废墟”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正如文中所言:“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考生从中提取相关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20.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知。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首先审题,答案核心是“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明确要求答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阅读区间为文章

第二段至第四段,作者很明显地将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考生只要从这三段中分别提取有关“审美感悟”的信息即可。

21.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答案] 同意。圆明园凝聚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残缺的圆明园能引起人们的痛惜,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它带着岁月的沧桑,能唤起人们“悟性的陶醉”,重修圆明园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和评价的能力,重在评价。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答“同意”好说,但答出自己的见解不易,因为同意就难脱作者的窠臼,对考生信息筛选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一个考验,考生可从文中抽取有关语句,如“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等等,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即可。若答“不同意”,虽没有现成的信息,却可以显示考生独特的思考,独立的见解,或许更能打动阅卷老师。

[2014·大纲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 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

篇三:《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鲍鹏山孔子生活的时代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里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孔子是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的一生都在适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顿时心凉如水。他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题目也就一闪而现: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颜渊死了,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天丧予!天丧予!”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孔子为之深深恸哭。“我不为他哭还为谁哭呢?”他越来越老了,世道也越来越混乱了。不久,有消息传来,子路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被人剁为肉酱。子路是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纠纠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子路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他已经多次承受着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了。他的心境更为凄凉了。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辉最后一跃染红大地与天空。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宇宙中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哲理,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圣人洒泪而尽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选自《天纵圣贤》,有改动)1.文章开头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表述孔子所处时代特征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引用孔子的“绝命歌”的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花了不少笔墨写“蜡烛”,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蜡烛”的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评价这篇文字“苍凉悲壮,有一种悲剧之美”。试探究文章是如何选材来呈现苍凉悲壮之美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过拟人、想象(2分),形象化地描写了西周古都废墟的荒凉残破(1分),渲染当时周王朝土崩瓦解,天下纷乱不堪的局面(1分)。2.表现孔子临终时深深的悲哀(1分),让人联想到一代圣人的伟大人格(1分),感受到他去世造成的巨大影响(1分),不仅影响当时,也影

响千秋万代(1分)。3.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的残烛”,文中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中“艰难地闪耀”,最后写蜡烛“耀眼地一跳,熄灭了”。“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2分)。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表现孔子一生都在追寻却壮志难酬的痛苦,突出了一代哲人的悲剧命运(2分)。“蜡烛”在文中作为线索,勾连首尾,串起材料(2分)。4.从选材上看,文章写的是孔子的晚年(2分),写他的疲倦、痛苦、失败和不幸(2分),突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格精神,充满悲壮感(2分)。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东周“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些景象都不是作者亲眼看到的,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写了西周古都废墟的荒凉残破,也写了天下的纷乱不堪。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2.试题分析:绝命歌处在文章的末尾,在结构上收束了全文,从内容上表现出孔子巨大的悲哀。3.试题分析:“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文中多次提到的蜡烛,其实就是孔子,也是整个文章的线索。看出这一点,整合答案就容易了。4.试题分析:文章选材上单挑了孔子晚年的一些事件,孔子不但晚景凄惨,还遭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突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格精神,因此整篇文章都充满了悲壮感。


废墟之美阅读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27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