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试题答案 > 旧土阅读答案

旧土阅读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22 05:40 | 移动端:旧土阅读答案

篇一:难忘那夜的秋雨阅读答案

篇一:难忘那夜的秋雨阅读答案

1950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我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母亲说: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 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 1950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 我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 母亲说: 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

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 我的亲戚现在住的都不错,就是你还住牛栏,这么破,这么矮,狗都跳得过去。

晚上,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好像猪崽也听懂了似的,不停地叫。父亲骂母亲没骨气,怨亲戚无情,也恨自己没用,坚决要把小猪送还人家,宁愿饿死,也不低三下四。 母亲没办法,要我同她一起在小猪脖子上绑了根绳,牵着赶回亲戚家。

已是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我在前面牵着小猪,母亲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两棵大樟树旁时,想到这里曾枪毙过一个恶霸、一个反革命,那个恶霸被步枪打穿了胸脯,血肉模糊;那个反革命被手枪打碎了脑壳,脑浆迸溢。因曾亲眼目睹,感觉十分恐怖。顿时我双腿发软,走不动了,吓得哭了起来。

母亲也难过地哭了,安慰我说: 不要怕,哪里有鬼?就是有鬼,也不会吓我们这样的穷人,我活了四十多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 我心里好像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慰,又好像吃了一颗壮胆药。

再往前走了约一百米,又看见村里一个被邻村杀死的人放在棺材里,并用砖垒了一个小屋,说是报了仇才能下葬。我又害怕起来,但还是硬着头皮,牵拉着小猪往前走。这家伙不停地叫,好像是为我们壮胆,为我们叫苦,抑或是抨击人情太薄。

再往前,要翻过一座山,走二里多长的山路,这时雨下得更大了,身上也湿透了。走在山路上,忽然窜出一只动物,不知是狼是狗,吓得我胆战心惊。母亲说: 不要怕,你是个大孩子了,畜生不会伤害我们。

快到西北边山脚下时,看到一大片坟墓,大大小小的坟堆,好像大大小小的土馒头。母亲说: 再走一会儿就出山了,有我在,你不要怕。

我想到母亲可怜,又呜呜地哭起来。大约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小猪送到亲戚家,这时天才蒙蒙亮。掌门人淡淡地说: 把猪关到栏里去,你们吃过早饭回去吧?

我们全身湿透了,像落汤鸡,一夜折腾得够呛,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饿了。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句: 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

我一直不清楚父亲爱吃的菜是什么。 不仅如此,我还一度嘲笑父亲的口味如此特别,避异...

何洁对流沙河的爱,是从疼惜开始的。 那年夏天,骊山脚下华清池畔,微风轻拂荷花正好... 1968年io月,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叫章娅,小名丫丫。那年,她15岁,我16岁。 我们家...

那年,他27岁,风华正茂,是一名刚从哲学系毕业的大学生,而她已是66岁的老妪了。 这... 30年前秋天的一个晌午,门前小河边的芦花呈暗紫色,院子里堆放着枯萎的辣椒茄子秸,地...

篇二:难忘那夜的秋雨阅读答案

难忘那夜的秋雨 钻孔攻牙机 / kxgdy 1950 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 过了不到10 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我 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母亲说:“现在确 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是 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我的亲戚现在住的都不 错,就是你还住牛栏,这么破,

这么矮,狗都跳得过去。”晚 上,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好像猪崽也听懂了似的,不停地 叫。父亲骂母亲没骨气,怨亲戚无情,也恨自己没用,坚决要 把小猪送还人家,宁愿饿死,也不低三下四。 母亲没办法,要我同她一起在小猪脖子上绑了根绳,牵着 赶回亲戚家。 已是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我在前面牵着小 猪,母亲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两棵大樟树旁时,想到这里 曾枪毙过一个恶霸、一个反革命,那个恶霸被步枪打穿了胸 脯,血肉模糊;那个反革命被手枪打碎了脑壳,脑浆迸溢。因 曾亲眼目睹,感觉十分恐怖。顿时我双腿发软,走不动了,吓 得哭了起来。母亲也难过地哭了,安慰我说:“不要怕,哪里 有鬼?就是有鬼,也不会吓我们这样的穷人,我活了40 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我心里好像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慰,又好像吃了一颗壮胆药。再往前走了约 100 米,又看见村里一个被邻村杀死的人放在棺材里,并用砖 垒了一个小屋,说是报了仇才能下葬。我又害怕起来,但还是 硬着头皮,牵拉着小猪往前走。这家伙不停地叫,好像是为我 们壮胆,为我们叫苦,抑或是抨击人情太薄。 再往前,要翻过一座山,走二里多长的山路,这时雨下得 更大了,身上也湿透了。走在山路上,忽然窜出一只动物,不 知是狼是狗,吓得我胆战心惊。母亲说:“不要怕,你是个大 孩子了,畜生不会伤害我们。”快到西北边山脚下时,看到一 大片坟墓,大大小小的坟堆,好像大大小小的土馒头。母亲 说:“再走一会儿就出山了,有我在,你不要怕。”我想到母 亲可怜,又呜呜地哭起来。大约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小 猪送到亲戚家,这时天才蒙蒙亮。掌门人淡淡地说:“把猪关 到栏里去,你们吃过早饭回去吧?”我们全身湿透了,像落汤 鸡,一夜折腾得够呛,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饿了。但母亲 只轻轻地说了句:“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在往回走的路 上,天先是阴森森的,慢慢地亮了些,秋雨袭来,身上不时打 寒噤。 回到家里,看到我们可怜的样子,父亲没作声,转过身 去,不停用手抹眼泪。母亲赶紧把我的湿衣服换了下来,都是 打补丁的旧土布衣服。 父亲煮了一锅菜粥,桌上放了一碗咸芥菜,也没放油。父 亲说:“哼,人穷盐钵里都会长蛆。”母亲对我说:“你都十 多岁了,家里人多,几亩地又打不到够全年吃的粮食,你爸爸 也忙不过来,不要再去读书了,好吗?”我没作声,放下碗, 倒在床上哭。父母心软了,让步了,又说:“是同你商量,你 硬要读就去读,反正我们穷。”我爬起来,饿着肚子就往学校 跑,母亲把我追了回来。 这天傍晚,乌云密布,秋雨扑面,可晒场上的那棵松树, 还是那样刚劲,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总是那么挺拔。吃晚饭 时,父亲突然问:“你能读个出息来吗?今后能不能当上小学 教师?”我说:“不知道,只要你们允许我读,我会努力 的。”这时,母亲发现我发高烧,赶紧烧了一大碗开水,叫我 全都喝下去,盖上被子把寒气逼出来。 窗外秋雨仍下个不停。秋风从船板做的墙壁缝中往里面 灌,冷飕飕的。看到父母骨瘦如柴,岁月和苦难在脸上刻满了 忧愁,我鼻子发酸,眼前一片漆黑。再看自己皮包骨头的手, 像鸡爪子,皮肤像那两棵老樟树的皮。 有人说:“求人比登天难,人情比纸还薄。”这虽不是生 活的全部,却也道出了世态炎凉。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我 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 况。我自认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懂得知恩图报。篇三:难忘那夜的秋雨阅读答案

1950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我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母亲说:“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我的亲戚现在住的都不错,就是你还住牛栏,这么破,这么矮,狗都跳得过去。”晚上,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好像猪崽也听懂了似的,不停地叫。

《闲来笔潭》书封 吴官正画作《良官赋》痛斥赃官

画作题诗:

良官骂脏官

我穿此袍十多年,业精于勤苦当甜,

你无点墨靠送钱,编织关系滥用权,

贪污受贿骨头贱,常说假话上下骗,

道德败坏天人怨,判刑坐牢退民田。

吴官正画作《梦里涂鸦》关注雾霾天

画作题诗:

梦里涂鸦画乌鸦,两只张口争说话,

高声嚎叫雾霾大,空气质量这么差,

产生原因要彻查,祸害头子应捉拿,

失职干部得撤下,否则每天还要骂。

书名:《闲来笔潭》 作者:吴官正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注:人民出版社已授权大众网读书频道对本书进行连载,禁止其它媒体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吴官正,男,汉族,1938年8月出生,江西余干人,196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4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动力系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职务。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读来或使人感慨,或令人称奇,或怡人心智,或催人奋进。

难忘那夜的秋雨

1950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我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母亲说:“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我的亲戚现在住的都不错,就是你还住牛栏,这么破,这么矮,狗都跳得过去。”晚上,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好像猪崽也听懂了似的,不停地叫。父亲骂母亲没骨气,怨亲戚无情,也恨自己没用,坚决要把小猪送还人家,宁愿饿死,也不低三下四。

母亲没办法,要我同她一起在小猪脖子上绑了根绳,牵着赶回亲戚家。

已是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我在前面牵着小猪,母亲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两棵大樟树旁时,想到这里曾枪毙过一个恶霸、一个反革命,那个恶霸被步枪打穿了胸脯,血肉模糊;那个反革命被手枪打碎了脑壳,脑浆迸溢。因曾亲眼目睹,感觉十分恐怖。顿时我双腿发软,走不动了,吓得哭了起来。母亲也难过地哭了,安慰我说:“不要怕,哪里有鬼?就是有鬼,也不会吓我们这样的穷人,我活了四十多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我心里好像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慰,又好像吃了一颗壮胆药。再往前走了约一百米,又看见村里一个被邻村杀死的人放在棺材里,并用砖垒了一个小屋,说是报了仇才能下葬。我又害怕起来,但还是硬着头皮,牵拉着小猪往前走。这家伙不停地叫,好像是为我们壮胆,为我们叫苦,抑或是抨击人情太薄。

再往前,要翻过一座山,走二里多长的山路,这时雨下得更大了,身上也湿透了。走在山路上,忽然窜出一只动物,不知是狼是狗,吓得我胆战心惊。母亲说:“不要怕,你是个大孩子了,畜生不会伤害我们。”快到西北边山脚下时,看到一大片坟墓,大大小小的坟堆,好像大大小小的土馒头。母亲说:“再走一会儿就出山了,有我在,你不要怕。”我想到母亲可怜,又呜呜地哭起来。大约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小猪送到亲戚家,这时天才蒙蒙亮。掌门

人淡淡地说:“把猪关到栏里去,你们吃过早饭回去吧?”我们全身湿透了,像落汤鸡,一夜折腾得够呛,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饿了。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句:“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在往回走的路上,天先是阴森森的,慢慢地亮了些,秋雨袭来,身上不时打寒噤。 回到家里,看到我们可怜的样子,父亲没做声,转过身去,不停用手抹眼泪。母亲赶紧把我的湿衣服换了下来,都是打补丁的旧土布衣服。

父亲煮了一锅菜粥,桌上放了一碗咸芥菜,也没放油。父亲说:“哼,人穷盐钵里都会长蛆。”母亲对我说:“你都十多岁了,家里人多,几亩地又打不到够全年吃的粮食,你爸爸也忙不过来,不要再去读书了,好吗?”我没做声,放下碗,倒在床上哭。父母心软了,让步了,又说:“是同你商量,你硬要读就去读,反正我们穷。”我爬起来,饿着肚子就往学校跑,母亲把我追了回来。

这天傍晚,乌云密布,秋雨扑面,可晒场上的那棵松树,还是那样刚劲,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总是那么挺拔。吃晚饭时,父亲突然问:“你能读个出息来吗?今后能不能当上小学教师?”我说:“不知道,只要你们允许我读,我会努力的。”这时,母亲发现我发高烧,赶紧烧了一大碗开水,叫我全都喝下去,盖上被子把寒气逼出来。

窗外秋雨仍下个不停。秋风从船板做的墙壁缝中往里面灌,冷飕飕的。看到父母骨瘦如柴,岁月和苦难在脸上刻满了忧愁,我鼻子发酸,眼前一片漆黑。再看自己皮包骨头的手,像鸡爪子,皮肤像那两棵老樟树的皮。

有人说:“求人比登天难,人情比纸还薄。”这虽不是生活的全部,却也道出了世态炎凉。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我自认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懂得知恩图报。(2007年12月30日)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同志《闲来笔潭》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撰写的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类文章。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体现出作者不断求知求真的崇高精神追求,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文趣味。

吴官正同志的新著《闲来笔潭》于5月9日全国统一发行,首发当日济南各大新华书店的销售突破600册。据泉城路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介绍,本书正是发行前,就不断有读者打电话或来店询问,预订达百余册。

《诗经》里有这么一句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理解说的是,作为政治人物都有开头,有个好结局不容易。新老交替是自然现象。早退晚退都要退,这把年纪了,晚下不如早下。退下来,对党、对国家有好处,对家庭、对自己也有好处。一个人上进不容易,但退下来并很快淡化,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我在最后一次中纪委常委会上对大家说,我退下来后,拥护党中央,支持中纪委,安度晚年,保持晚节。然后马上说:“散会!”我当年离开武汉、

江西、山东的时候,也只讲了很短的几句话。

今天是我的生日。儿时,家境贫寒,度日如年,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那时过生日对我来说是奢望。以后,读书住校,刚参加工作时两地分居,当了干部又忙,自然无暇顾及生日。屈指数来,为数不多的几次过生日,我还依稀记得。十岁过生日那天,母亲早上给我做了一碗面条,说吃面条会长寿,中午又给我煎了两个鸡蛋。母亲说:“你十岁了,说说今后怎么更懂事?”我说:“想读书。”

小时候盼过年。因为过年能穿件新衣,能吃上几块肉,还能放爆竹。在清华求学期间,九年没回家过一次春节,在学校加一餐,饱饱地吃一顿,年也就过去了。参加工作后,在工厂的七年中,过年自己从食堂买两个好一点的菜,吃上一顿,早早睡上一觉就算过年了;但许多时候是通宵值班,这也是自己安排的。在武汉市当科委副主任期间,因手头拮据,发的各种票都用不完,每到过年就发愁。

几十年来,夜里常做梦,似乎“睡觉是为了做梦”。小时候做梦,常梦见自己饱吃了一餐红薯,梦中醒来,嘴仍在动,似有一种精神会餐的味道。初中时做梦,常于梦中哭起来,多因交不起伙食费,被勒令停学回家。高中时做梦,常梦见病中难熬,有时甚至梦见自己病死了,父母哭成泪人,惊醒后,余悸难消,心潮难平。大学时做梦,有时怪怪的,时值灾害之年,醒时饥来梦时吃,几乎每梦必“吃”。一次梦见下大雪,丰收了,吃得饱饱的,醒后,还用舌头舔嘴唇。

篇四:难忘那夜的秋雨阅读答案

篇五:难忘那夜的秋雨阅读答案

(1)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2)宿(xiǔ):夜。(3)瓶:烤火用的烘瓶。(4)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5)阶:台阶。【注】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首诗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这时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1.简要说说 晓晴寒未起 中的 寒 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分)2. 安闲 是全诗的 诗眼 ,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 安闲 这一特点的。(6分)3.结合全诗分析老翁 安闲 的特点。(4分)4.诗末 霜叶满阶红 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5.作者是如何表现老翁的 安闲 的?请简要分析。(3分)6.请简要赏析 霜叶满阶红 一句(4分)参考答案:1. 寒 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气候的寒冷(1分),交代了老翁 未起 的原因(1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1分),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2分)。2.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 睡美 ,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但却还要 香添暖被笼 ,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的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每联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3.① 卧迟 写老翁闲坐闭目养神,不希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窗外秋雨淅沥,屋内 老翁 却安然 睡美 ,说明他具有闲淡的情怀;②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 香添暖被笼 ,并不急于起床,体现老翁的闲散;③树叶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打落,令人深有感触, 老翁 却 未起 ,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4.反衬、衬托的手法(1分),夜间风雨加深了 寒 意,不久前还红艳艳的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 安闲 (3分)。(从其他角度分析合理也可

篇二: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1-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A.元勋(xūn)秩序(zhì) 硕果(shuó)气冲斗牛(dóu ) ....

B.诧异(chà) 气氛(fēn ) 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 ....

C.亘古(gan) 殷红(yīn) 山涧(jiàn) 惊涛澎湃 (pài) ....

D.狂澜(lán) 镐头(gǎo) 惩罚(chěng) 任人宰割(zǎi) ....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C )

A.爆炸 默契 沥尽心血 目不窥园 B.薪金 高粱 锲而不舍 慷慨淋漓

C.誓言 耻辱 至死不懈 鞠躬尽粹 D.谰语 榜样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B.对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

C.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D.丽江四方街,水绕着城,城依着水,一段路,一段桥,路桥相连,亘古不变。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

A.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世界各国即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B.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冰棍的小店。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通过几年的努力,他记录下来的文字,仅印刷出来的大约有400页左右。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

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

B.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C.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D.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6.下列各句中表述有误的一句是(A )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名“资质”,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

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的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

死场》,散文集《牛车上》。

C.《最后一课》是长篇小说。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真实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D.《黄河颂》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强的

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 ,惟解漫天作雪飞。

(2))《木兰诗》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写木兰功绩之大、受奖之多的句子是:

(3)《孙权劝学》中表明劝说成果的句子: 卿今者才略 , 非复吴下阿蒙。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4分)

8.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限15字以内) 今年是建国60

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 展的形象人物

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以形象凝聚报

纸特征的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经热心读 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

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2分)

9.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天地; 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

灿烂的星空。

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10-23题,共46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含10-11小题,共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这首“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

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这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小题(14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孙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2分)

(1)卿今者才略( 才干和谋略 ) (2)非复吴下阿蒙 ( 不再是 ) ....

(3)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4)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脱)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

C、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 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

1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5.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明了学习的原因和必要性。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可能性。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表明了学习的好处——开卷有益。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明了鲁肃对吕蒙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正面写出了

吕蒙学有所获。

16.写出本文产生的两个成语(2分)

(1) 刮目相待 (2) 吴下阿蒙

1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12分)

舌尖上的乡愁

①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

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

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

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

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

②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

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

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

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

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④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体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⑦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本文略有删改)

18.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段5和段6中画线句分别运用了 和(4分)

19.段③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0.段④中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代什么?(2分)

答:

21.谈谈段⑦“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这句话中,两个“厚味” 的不同含义。(2分)

答:

22.文章以“舌尖上的多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8题(16分)

旧土

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的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 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 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 我 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 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 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 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 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 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 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 土,等待的不是荒芜 ,是唤醒它的水 现代文阅读答案 旧土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 现代文阅读答案 旧土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

篇三: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线----------订----------装---------

5.下面语段中有两处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1)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2)江苏省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3)除此以外,灌输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4)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第一处: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月考(第一次)试卷

第二处:6.名著阅读。(4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 》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职业是 。 (2)《孙权劝学》选自《 》,它是 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起源于美国: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 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A.秩.序(zhì ) 嗥.鸣(háo) 深恶.

痛绝(w ù) 活动.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B.校.对(xiào) 谰.语(lán) 妇孺.皆知(rú) 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C.土壤.(rǎng) 祈.祷(qí)鲜.为人知(xiān) 材料三: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知道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的人,比例D.怪诞.(dàn ) 镐.头(gǎo) 锲.

而不舍(qì) 依次为100%,58%, 37%,7%。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1)阅读材料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中国的母亲花为什么选择“忘忧草” (4分) A. 故障气魄泛烂懊悔 B. 胳膊肃静薪金深宵C. 蚱蜢惨白抹杀戒马

D. 硕果疙瘩摇蓝澎湃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在横线上。(2分)

(2)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2分)

(1)干净的校园、整齐的梧桐树还有远处(响亮 嘹亮 洪亮)的口号,似乎这就是军校里最常见到的景,一切都是一尘不染,那么严谨,且富有活力!我被这场景深深地吸引着??

(2)消息称,上海3月1日就将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而且只要在3月1日以后生的单独二胎,都算符合政策。上海是第一个落地该政策的省级行政区。估计全国其他省份也

会(连续 陆续 延续)开放“单独二胎”。

4.古诗文默写。(6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 三、阅读理解。(44分)

(2)故园东望路漫漫,。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

(3),惟解漫天作雪飞。 旧土

(4)《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

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

(5)《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了,老的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是 :。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子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是:。

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

第1页,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页,共8页

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

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

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⑨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 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 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 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 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 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 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

⑩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

(文/宁新路有删改) 8.第②段中作者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 亲?(2分)

10.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11. 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请说出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17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9. 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3分)

第3页,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页,共8页

-----------线----------订----------装---------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③即更刮目相待 更:

(选文有改动) 19.翻译。(

5分)

12.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3分)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分)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2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20.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2分)

1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四)阅读诗歌,完成21-22题。(4分)

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

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竹里馆

去吧!”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幽篁:深密的1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竹林。篁(huánɡ),竹林。?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④深林:指“幽篁”。⑤相照:与“独坐”相应,意 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2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

16.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3分)

2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11分)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四、写作(50分)

(乙)孙权劝学

23. 题目:“向_____________ 鞠躬”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不必说母亲用生命挽救危难中的孩子,警察用鲜血维护人民的利益,也不必说身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处境者创造奇迹,单是一粒平凡的种子萌发竟能把坚硬的骨骼分开,一只蝴蝶启动翅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膀便引起一场台风,干涸数月的仙人掌却能开出鲜花,就足以令人惊叹不已。即便是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当我们沉睡在像空气一样的幸福中悄然醒来,匆匆奔走在生命旅途而突然驻足,也会A.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谓其妻曰 常常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平凡世界里、人生历程中,竟有那么多的人、景、物、事,C.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是那样的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启人心智……令人情不自禁为之震惊、为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之折服、为之崇敬、为之讴歌,而我们的灵魂也因之变得坚韧而强大,真诚而善良,①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睿智而完美。那么就让我们为之深深地鞠躬吧!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第5页,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页,共8页

要求:(1) 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不得仿作、

第7页,共8页

-----------线----------订----------装---------

答案:一、

1.A 4.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1 )散入春风满洛城 2.B 3.嘹亮!((5)2陆续)双袖龙钟泪不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杨花榆荚无才思 (6)木兰不用尚书郎, (4)卿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利于”后加“培养”或“增强”等,也可去掉“的意识”第②句:将“开办”改成“开设”;第?句:将“灌输”删除;第④句:在“有。(三处任意改出两处即可得4分)

6.二、(1

)骆驼祥子人力车夫 (2)资治通鉴 司马光 7.亲情的回馈,远离忧愁与烦恼;忘忧草美丽大方,选它做母亲花,表达了人们对母(1)儿女在母亲节把忘忧草献给自己的母亲,让辛劳的母亲,能够享受浓浓的亲的赞美和为母亲除去忧愁,乐而忘忧的美好祝愿。 深情地说一声“妈妈,我爱您”(2)示例1:倡议每一位同学亲手为母亲制作一张贺卡,。示例2:倡议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体验打一个电话或写一封信,母亲的辛苦,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示例3:浓情五月,我们迎来了母亲节。我们该怎样表达祝福,回馈母爱呢?我倡议:大家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她们可以有短暂的休憩。 三、

(一)

8.我担心用旧土盖成的房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担心父 亲盖

屋只是为了自己住,不顾及儿孙。

9.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对旧土的深刻认识。

10.拟人。赏析点:将旧土赋予人的情感,喝、唤醒、醒着、灵性等词。(任意一个点赏析即可) 11.不能。作者是从旧土得到人生启示,写作的主要对象是旧土,主旨是赞美旧土;水只是行文中唤醒旧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12.(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3)多所塑造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营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3.透过雪花落在鼻尖上融化后的感觉,含蓄地写出了“我”看到父亲如此减薪后的酸楚和感愧。

14.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任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15(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16.父亲告诉孩子,以后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样勤劳、坚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三)

17.B 18.?相当,符合?牵,拉 ?重新

19.(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即能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欣赏)的地方。(2)我难道想让你成为研究儒家经典的学官(博士)吗?

20.孙权:对部下要求严格,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吕蒙:知错能改,坦诚豪爽;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四)

21.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22.宁静,淡泊的心境。(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第9页,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页,共8页


旧土阅读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62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