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20世纪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20世纪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3 09:48:30 | 移动端:20世纪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20世纪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本文关键词:文学批评,视野,年代,世纪,文学

20世纪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本文简介:【摘要】中国当代文坛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文学批评家更是各执己见,有的给当代很多作家冠以“大师”、“着名作家”的称号,有的又打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的旗号,对很多作家作品大加贬斥,欲清之后快。那么中国文学该怎样走出现在这种局面,中国文学批评又要怎样做

20世纪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本文内容:

  【摘要】中国当代文坛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文学批评家更是各执己见,有的给当代很多作家冠以“大师”、“着名作家”的称号,有的又打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的旗号,对很多作家作品大加贬斥,欲清之后快。那么中国文学该怎样走出现在这种局面,中国文学批评又要怎样做才能走上健康合理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来思考。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发展
   一、20世纪90年代浮躁的文学批评浮躁的时代造就浮躁的文学。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众声喧哗、多元共生的时代。新历史小说、女性主义文学、长篇小说热一拨又一拨兴起,一系列以“新”命名的文学现象也相继登台:新状态、新体验、新感觉以及“新人类”小说等。这些小说处处冲击着当代人的思想观念,比较真实地展现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包括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显得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还有有着阴暗、冷漠色调的“新写实”和“王朔热”,从这些小说的主题与风格中我们读出了文学和人心正向着“鄙俗化”方向狂奔。
  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曾说:“文学批评家必须超越单凭个人好恶的最主观的判断。”他在这里是说作为批评家,要有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不能随心所欲、自以为是。但在这市场经济的潮流中,物欲横行,道德滑坡,文学创作形态趋于多元,文学批评面对当前这些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失去了80年代建立起来的客观、科学、合理的文学批评局面。当前不少批评家缺乏那种严肃审慎地对待被批评对象、对待文学批评工作的敬业精神,缺乏体验作品的艰苦过程,他们往往以我为中心,过分强调表现自我,撇开文学作品,想当然地去开展批评工作,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甚至旁若无人地去肢解作品,或是搞形式上的花样翻新等等。首先,不少文学批评盲目溢美而缺少真情实感。眼下,批评界的溢美之风是相当普遍的。文坛由溢美到炒作,此风由小到大,愈演愈烈。比如对卫慧、棉棉等一批美女作家的大肆炒作,溢美之词泛滥,而这些作家的作品不管从艺术形式还是作品的构思,都没有形成新的突破。而且,还有不少社会不正之风也吹进了文学批评界。当前,批评界中的友情批评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主要特征为知己知彼,友情为重,多说好话,回避问题,你好我也好,一团和气,使批评的功能大为削弱。与此同时,同仁批评也十分盛行。
  这种批评主要表现为文艺界某些文艺同仁之间的相互批评。他们往往在某同仁的作品刚刚问世之初,即撰文“批评”,大肆吹捧,造足舆论,最终让那些真正有意见的人难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还滋生出了地域批评。这种批评不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实际出发,而以地域人为划线,对本地域的作家作品格外看重,在批评中大肆溢美,任意拔高,可说是文学批评中的“地区保护主义”。其次,文学批评中还存在着不重视作品整体的、客观的价值,一味地加以抨击的现象。酷评就是其中很突出的一种,往往被称作文学批评中的“黑马”,“惊世骇俗”,不可一世。酷评者往往不考虑自己立论和观点的正确与否以及社会效果如何,而借以引人注目,以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为主要目标。不管是“吹捧”也好,“棒杀”也罢,都违背了文学批评应当遵从的批评规律和要求,违背了批评家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批评家的良心。文学批评应当从作家作品的实际出发,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实事求是,有好说好,有坏说坏,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
  90年代文学批评的“萎顿”局面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批评家思想的主观化,文学批评的印象式,还由于批评家对西方理论的泛滥引用。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界翻译、介绍了一大批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着作和学术观点,以此来扩大眼界,加强东西方在文学批评方面的学术交流,这本来是对提高我国的文学批评十分有益的举措,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现代、后现代的精妙理论后,批评界在借助和运用这些理论来开展文学批评的时候,有时则把握不住自己。在理论译介、传播中一味地沉迷理论、甚至玩弄名词术语。有不少的文学批评一味地追求理论色彩和理论深度,评论文章离开作品的实际侃侃而谈、无边无际,故作高深地去显示自我的理论水平;更有一些文学理论修养不够高深的批评家,对西方的理论观点并没有消化多少,而存在着幼稚化的误读、理论上的生搬硬套和批评的“削足适履”等倾向,强行将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套进自以为相应的理论中,使得这些批评本身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最终导致文学批评丧失了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90年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脱节与联系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文学的两翼,两者同步发展,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往往能够推动文学走向繁荣。文学创作不应该撇开文学批评而独自前行,文学批评也不应该对文学创作颐指气使、自以为高明。就文学批评而言,它作为整体性文学活动的重要一支,具有自身特殊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要用某种理论为框架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出阐释;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具有干预生活的直接性,所以既要贴近文学创作,又要站得适度高一些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90年代的文学批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文学批评与创作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90年代文学创作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球化大趋势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冲突,学术独立与市场经济大潮裹挟的学术商品化、世俗化的纷争,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媒体时代特征的显现,宏大历史叙事的退场和个人化叙事的崛起……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纷繁复杂,而且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危机和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双重作用于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这些共同促成了文学批评多元格局的形成。整个90年代虽然创作出了很多文化读本,但却没有生产多少经典性的作品,没有对文学批评的建树有所启发,文学批评面对这样如此繁复多元的文学创作,处在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趋于商品化、世俗化的倾向,所以90年代的文学批评被认为是“缺席”的,整个批评界处于“失语症”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再则,文学批评应该是文学创作与广人读者之间一座有益的桥梁。它应当通过自己的评鉴和推荐,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精品,接受审美熏陶,培养高尚情操,进而充分发挥出文学作品积极的艺术功效。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一个媒体肆虐、炒作盛行、认同世俗并抗拒理性的90年代,文学批评为了迎合、适应90年代文学背景以及文学作品和文学写作的商品性质,为了从作家那里获取生存权和认可证,批评者个体没有自己的一个坚定的立足点和坚实的观测点,什么都说、什么都能说,凑合着说,结伙着说、总结着说。这种一切都可以说的态度在没有范畴的不着边际中进入“学术”,文学批评主动地放弃了自身的学理性追求,被卷进了文学相互炒作的狂潮之中。整个批评界似乎热闹异常,众人自说自言,却失去了众多了读者,疏远了群众,失却了批评的意义,也在多元喧哗中阻隔了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面对如此失范、无序的状态,文学批评要有所建树,获得新的发展,有没有适时可行的措施?文学批评的出路何在?在这里,关键有三点需要改观。第一,文学批评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批评家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良心,发挥文学批评的积极功效。德国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就曾指出:“诚实与勇气似乎是艺术批评之基本先决条件。”没有必要人云亦云,没有必要迎合浮躁的时代氛围。第二,文学批评不应割断与传统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吸取传统批评的好的经验。传统批评多种多样,成仿吾主张批评的同情与超越,不仅要求要进入作品,理解作品,感同身受的“同情”,而且要尊重作家作品,摆脱偏见的束缚;李健吾崇尚印象主义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是“为批评而批评”,而且把批评等同于创作,强调批评家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发挥,要求批评家本身要有敏于感受的气质;还有诸如社会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等等观点,其中都不乏优秀的文学批评观念值得当代批评家的学习与借鉴。第三,文学批评应把握好对西方理论的引进与消化和中国批评实践的关系。我国批评界对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运用在相当程度上呈现着囫囵吞枣的局面,盲目崇洋,食而不化,沉迷理论,脱离实际,一味阐释理论的倾向极为严重。批评家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去疏理、挑选适合于自身的理论,依据需要和理解融会综合,沟通东西方文艺理论之间的交流,提高我国批评界的整体理论修养,为文学批评的反展开辟道路。总体来说,90年代的文学批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急需改善的方面,但由于80年代的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在90年代仍然有一些有着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批评家在默默地工作着,坚守着自己的批评园地,所以,尽管现在文学批评的局面仍不乐观,但在整个批评界的努力下,应该会迈出可喜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邢培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38.
  [2] (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82.
  [3] (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M].兰金仁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世纪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批评》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7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