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伤逝

伤逝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3:43 | 移动端:伤逝

篇一:《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

——余漫君

《伤逝》是涓生的手记,是涓生在子君死后深深的忏悔,涓生说道:“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然而在我看来,涓生也仅仅是因着子君的死而忏悔,而悲伤,许下这般誓言;因着子君的死发现自己是自私的,因为自己的自私抛弃了子君,间接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若能重来一次,涓生许不会抛弃子君,但我坚信他们的故事依然会以悲剧结尾。因为时代的局限,封建的枷锁仍然存在,依然有一群“坚贞”的“卫道士”反对他们的结合;两个人的性格弱点仍然存在,必不会一朝一夕改变,依然无法契合,依然会滋生隔阂与不快;而他们的爱情依然需要面包作为基石,没有面包的爱情依旧是重重危机。

封建礼教仍然是那个时代最坚固最高耸难以逾越的墙,纵使主人公自己是“叛逆”的,追求自由的,不在乎封建礼教、纲常伦理,可是当身边大多数人都信奉纲常、崇拜礼教时,自己的心意还是那么坚定吗?众人皆道山中有老虎,而自己明知山中无虎也难免生出有虎的怀疑与忌惮,自己终究不会走上进山的路,就算不用为了生计而惆怅挣扎,爱情永远不能跳出那个时代的局限。《金粉世家》中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爱上清贫女子冷清秋,为了追求她买下她隔壁的房子,带她游山玩水,极尽浪漫。二人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也逃不开悲剧的结局,再浪漫的罗曼史最后也不过冷清秋轻声一叹“齐大非偶”,金冷二人的爱情一如子君与涓生,终究囚在了时代的牢笼里,门第之言,伦理之言,当身边的人以封建古板的教条为信仰时,涓生与子君终究无法不在乎,无法一味地坚持自我。

而性格的原因就算在自由平等的今天也是婚姻中很重要的因素,结婚寻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伴侣,更应该是一个灵魂的伴侣,性格不合拍必定会有摩擦,小摩擦会堆积成大矛盾,最终成为婚姻中无法修补的裂痕。涓生懦弱而自私、目光短浅,子君甘于平庸、软弱妥协。涓生爱子君的勇敢、新潮、独立,而子君的性格使她甘于平庸,褪去了勇敢独立,那么晚涓生的爱便无所依托了,而对于涓生而言,婚姻是两个人的经营,他的自私使这段婚姻必定不能长久。

《伤逝》中还写道:“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情必须是“物化”的爱情。人必须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再去追求精神上的幸福,无论爱情如何不可或缺,也比不上温饱重要。我又想到诗人朱湘的故事,朱湘与妻子十分恩爱,而朱湘微薄的稿费怎够养家糊口呢?妻子虽爱他却也心生怨怪,朱湘最终用仅剩的钱给妻子买了她最爱吃的糖和一张船票,妻子心中苦涩怨怪,故而对朱湘说“糖不甜”,是啊,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再美好的爱情又怎么会甜。朱湘乘上了离开的船,独立船舷,最终投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话道尽了多少败给生活压力的爱情的悲哀呀,没有面包,谈爱未免奢侈。

子君与涓生的爱的幻灭是必然,环境使然,自身亦有不可逃脱的责任。他们的故事亦是那个时代无数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的缩影。现下是自由平等的时代,生活的压力也渐小,如《伤逝》般悲哀的故事终是少了,我须得说一句:且行且珍惜吧。

篇二:《伤逝》论文

从《伤逝》看妇女解放的虚妄性

摘要:《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反映爱情故事的小说。它叙述的是发生在新旧文化冲突年代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典型的时代女性的形象,反映了封建文化还是在社会上根深蒂固的情况。《伤逝》所描写的情况不是年代的缩影,它是一直都存在着的和我们一起活着的东西,鲁迅仿佛看到了中国人的本性。这篇文章将从《伤逝》出发去研究那个年代提出的妇女解放(主要是胡适等在“五四运动”时提出的“个性解放”)的虚妄性,并将其与毛泽东的妇女解放理论对比来具体说明。

关键词:鲁迅;《伤逝》;“个性解放”;毛泽东妇女解放理论;

引言:罗家伦说:“‘什么叫妇女解放?’就是因为世界上可怜的妇女, 受了历史上社会上种种的束缚, 变成了男人的附属品——奴隶——现在要打开这种束缚, 使她们从‘附属品’的地位, 变成‘人’的地位; 使她们做人, 做她们自己的人。”[1]

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问题:研究妇女的解放我们就要来看看封建社会的妇女的地位。尽管无论是毛泽东还是胡适都意识到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性,但是不同解决方法带来不同结果,我们要理解毛泽东成功的原因就要去追根溯源去看看古代封建社会的妇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妇女地位的改变主要和儒家文化在中国成为主流文化有莫大的关系。直到今天我们还深受其影响,比如现在的道德准则、礼法。封建社会的妇女,可以说没有任何地位,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任人宰割。她们不但不能拥有和男子一样的社会地位,还要担负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封建中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将她们紧紧围住。如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没有婚姻的权利,都以买卖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不可不从,丈夫死了只能守寡,担负着一辈子的屈辱。改嫁就是失节,在这个社会中她将永远都不能被他们所容纳,连作牛作马的权利都没有了。

我们先看看古籍的有关说法,东汉女学者班昭著《女诫》七篇系统地阐扬男尊女卑的观念、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之道、四德之仪,从此男尊女卑观念深入全社会,广泛表现在观念形态及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妇女带来深重的压迫、歧视及无穷的痛苦,如“夫有再娶之义,妇夫二适之父,故曰夫者天也;” “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2](也就是说让她睡在床下面,将织布用的瓦砖给她当玩具,(男子则是睡在床上,将卿大夫用的圭璋给他当玩具)并将生女之事斋告宗庙。睡在床下,表明女子应当卑下柔弱,时时以谦卑的态度待人;玩弄瓦砖,表明女子应当亲自劳作、不辞辛苦;斋告先祖,表明女子应当准备酒食,帮助夫君祭祀。)。我们可以看出,这影响中国社会2000多年的理论给妇女带来了多大的摧害,男尊女卑的思想决定了妇女在那样一个社会永远无法出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而《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就是在封建社会影响还存在的新旧文化冲突中生存的妇女形象。我们来看下子君身上的封建社会残留,“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3]子君的微笑就是古代社会女子应该的表现,而“不好意思”更是封建文化的残留。可见当时在“五四运动”后封建思想仍然残留,妇女解放要面临的仍然是2000年来的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个性解放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最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作为对中世纪封建神权的反叛, 个性解放不仅催生了资产阶级意识并使之日臻成熟, 而且引导着新兴资产阶级走向阶级的独立与自由。个性 解放的核心是人本主义, 是人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生物人的确立, 是人的独立意识的萌生与自我意识的苏醒, 是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与实现, 是人在整个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中个人地位的确认。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传播和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个性解放”、“人格独立”、“人本主义” 等西方社会政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并逐渐成为冲击封建专制政治思想的潮流。然而,“个性解放”真正成为一个时代主题,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事求是地说, 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 仍然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鲁迅小说中的那个年代的妇女解放思想的核心是“个性解放”。“个性解放”主要就是由胡适等新文化人士提出的,具体就是包括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形体上,女性不应被视为玩物而加上种种缠足、束胸、穿耳等要求,这是女子解放的初步;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解放,要破除旧的压制妇女的伦理道德观念,如女子不可为后嗣论、女子责在间内说和男友有别“防闲道德沦”。就是说“个性解放”在说明从妇女本身去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让妇女知道平等,自由等词的含义,从而解放妇女。我们可以从那个时代的许多新文化运动者的身上看到这样类似的话语,比如胡适的“今始知女子教育之最上目的,乃在造成一种能自由独立之女子”。他认为解决妇女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使人类社会添一倍的“人”,并不单是造就贤妻良母。他认为中国妇女都朝着“贤妻良母”方向发展,缺乏自由独立的思想,还不能说是完全独立的“人”;贤妻良母只是狭隘的家庭观,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意义有限,社会的进步,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权利,留美七年,胡适在美国所接受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他与不少人格独立又极有思想的女性朋友的交往,使他在“如何对待女人”这个问题上,有了更开阔的认识。新文化人注意到妇女问题的并非胡适一人,李大钊、鲁迅、陶孟和都是胡适“同一战壕的战友”,但李大钊谈的只是节烈问题,鲁迅谈的只是女子参政的问题,陶孟和则着重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讨论妇女问题,只有胡适是从人的解放、“个性解放”这一最为普遍的意义上讨论女子问题,是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精神、人文精神 最协调的一种立场。如果说,前者关注的是妇女当下的处境,并致力解救处于困境中的妇女,那么胡适的妇女解放论除了立足于当下解放,还展望了未来,放眼于妇女自立、自强的新人格的建成,为困境中的中国女子指出了一条解放之路。

李大钊曾经看到过中国的现状:“看那二千余年来支配中国人精神的孔门伦理, 所谓纲常, 所谓名教, 所谓礼义, 哪一样不是损卑下以奉尊长? 哪一样不是牺牲被治者的个性以事治者? 哪一样不是本着大家族制下子弟对于亲长的精神?”封建伦理道德“不是使人完成他的个性,乃是使人牺牲他的个性”, 而“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就是要革除这种束缚个性发展、抑制自主人格的封建礼教,“社会上种种解放运动是打破大家族制度的运动, 是打破父权(家长) 专制的运动, 是打破夫权 (家长) 专制的运动, 是打破男子专制社会的运动, 也就是推翻孔子的孝夫主义、顺夫主义、贱女主义的运动”。他还说:“一切解放的基础, 都在精神解放”,“现代民主主义的精神就是大凡在一个共同生活组织中的人, 无论他是什么种族、什么属性、什么阶级、什么地域, 都能在政治上、社会上、经济上、教育上得一个均等的机会, 去发展他们的个性, 享有他们的权利”, 认为文明人的标准就是“务使环境听命于我, 不使我听命于环境”。 并断言:“人类的二分之一, 女性的身心被摧残、才智受压抑、人格被剥夺的社会, 是畸形的、‘半身不遂’的社会。”、“没有妇女平权的社会, 就将是一个‘半身不遂’的社会。我很盼望不要因为世界上有我们中国, 就让这新世纪的世界文明仍然是‘半身不遂’的文明。”

[4]

“个性解放”强调的是妇女自己主动地加入社会事件去努力实现自己解放自己。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的原因及这个观点的局限性,“个性解放”没能够实现。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我们将把子君结合实际去详述,对比得出具体原因。由于妇女解放的成功必须要谈到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经过实践证明,毛泽东的理论是正确的。所以下面把毛泽东的妇女解放和“五四”妇女解放理论(“个性解放”)对比,找出“五四”妇女解放理论的不足之处。

1、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

这是妇女解放不能成功的最大原因。妇女解放不是社会解放,单纯的妇女解放不能实现,也不会长久。1919年11月,长沙青年女子赵五贞被父母强迫出嫁,反抗无效,在迎亲花轿中用剃头刀割破喉管自杀。此事发生后,毛泽东在12天半内连续发表9篇文章,指出婚姻问题是个社会问题,赵五贞之死根源于社会,并号召人们向吃人的旧社会发动进攻。这里,赵的死说明她追求的是解放,但是也恰恰说明了旧社会的可怕。如果不能完成旧社会的改造,一切的解放都是空谈,都是不稳定的。实现阶级解放和社会发展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妇女运动必须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

毛泽东指出,“劳动妇女的解放,与整个阶级胜利是分不开的。只有阶级的胜利,妇女才能解放。”妇女解放运动是社会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离开了社会解放运动,妇女解放是得不到的;同时,没有妇女运动,社会解放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真正求得社会解放,就必须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来参加;同样,要真正求得妇女自身的解放,妇女们就一定要参加社会解放的斗争。[5]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解除了妇女深受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使得妇女和男子一样,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实践证明了妇女解放没了社会解放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2、妇女经济独立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子君是完全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或许在现在的这样的一个社会我们感觉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可是放在当时就是那么正常。没有经济独立的妇女谈何解放?经济不能独立就意味着不能独立生存,这是妇女解放的实际问题。尽管在“个性解放”中也提到了经济独立的问题,可是经济独立不是空谈可以解决的。首先,我们知道男子的劳动能力是大于女子的,这让男子在进行社会生产的时候会比女子占有优势,而且,在那个年代适合女子的工作很少。

就这样去谈女子经济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且不说工厂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抉择,就是工资公平的问题都可能得不到保障。所以,必须要使用某些手段去为女子经济独立做铺垫。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了妇联等组织,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这样国家就从基本上肯定了妇女的地位,为她们的经济独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经济独立还有个方面就是让妇女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国家建设,从相夫教子中解脱出来,只有真正接触到这些工作才能开阔视野,才能从实际解决经济独立问题。妇女解放中国妇女与西方妇女的不同之一,在于西方妇女是在完成了由封建家庭向产业工人的转化之后,也就是在实现了与近代大工业的结合之后,才走向求平等的道路的。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妇女的大多数,仍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置身家庭四壁,为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所包围。因此,对中国妇女来讲,实现由国家奴隶向生产主人的转化,乃是男女平等的客观要求。因此,引导妇女走出家门,实现妇女与社会生产资料的结合,便成为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国的妇女必须真正加入社会大生产中才能实现解放的目标。

说到这,我想你也注意到了。无论是妇女思想解放还是经济解放都没有脱离革命——去摆脱旧社会。可以说不能颠覆封建社会的阴影,就无法实现妇女解放。所以谈及妇女解放就要先解决基础的条件,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解放。仅仅去谈“个性解放”是不可能有成果的,没有先决条件的铺垫,所成的都是海市蜃楼。

3、妇女社会地位

在此,我就谈谈毛泽东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毛泽东这样说“妇女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现在打日本,要妇女参加,生产要妇女参加,世界上什么事情,没有妇女参加就不成功”。[6]所以毛泽东一开始就肯定妇女的地位。然后在具体的社会组织上,毛泽东带头建立了妇联。并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国家建设。1956年10月,毛泽东在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谈话时曾指出“在中国,参加政府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妇女毕竟是少数??我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女同志占17%。在北京、上海、天津三个中央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女同志占20%。他认为提高妇女政治地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提出“将来女同志的比例至少要和男同志一样,各占50%。如果女同志的比例超过了男同志,也没有坏处。”在毛泽东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妇女运动曾实现了50年代县县都有女县长,乡乡都有女乡长的发展目标,促成了50年代妇女政治参与的高潮。妇女参与之深之广都使西方妇女羡慕。[7]毛泽东历来十分注意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妇女的权益,在他主政期间,从土地法、婚姻法、劳动法、选举法到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女子与男子均有平等的权利。于是,在全国政协等重要的国家机构都出现了我们广大妇女的身影。

而“个性解放”不会接触到这些。若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程度都足以担任政府机构人员,但是没有相应的政策、文件、法规保护妇女的参政,妇女又如何实现平等呢?

总结:“个性解放”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说社会条件的不稳定性,而是在于整个社会没有解放,矗立在其上的各种解放的目标都没有实现的可能,即使短期出现了一定的成果也只能说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的。毛泽东的理论取得成功是其进行了彻底的革命,将旧社会推翻,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从而妇女有了能解放的条件,再加上毛泽东对于妇女解放工作的重视,所以妇女解放得以实现。不过,就现实社会的情况看,国民的思想中关于儒家妇女思想的成分还是存在的。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真的能实现中华另一半天的完全解放。

我们不能说某种思想的正确与否,只能看到和实际社会情况结合的某种理论的诞生,“个性解放”思想在没有毛泽东这个革命者出现的时候也是能改善女性社会地位的比较好的方法。好的思想总是在各种思想出现冲撞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不得不说,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和“个性解放”结合真正将中国妇女解放。

[1] 《妇女解放新潮》罗家伦

[2]《女诫》班昭

[3]《伤逝》鲁迅

[4]《李大钊选集》李大钊 人民出版社, 1959

[5]《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毛泽东主席论妇女》

[7]《论毛泽东妇女观在中国妇女运动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黄菊;2011

篇三:《伤逝》观后感--

《伤逝》观后感

今天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安全警示教育片《伤逝》的观看,观看后心情无比的沉重,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影片着重突出描写了事故发生后给死难者家庭带来的深深的伤痛,案例选取罗列了人生四大悲痛。片中的事故都是2012年发生的,由于时间很近,所以观众都熟知,容易引起共鸣。

屏幕上,一起起事故中逝去的生命,给死难者家属心中留下无尽的伤痛。泣血的场面,深深地刺激着我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感触,尤其是现在自己作为一位母亲,使我的内心对这些伤逝感到更加的沉重。观看中,或许表面上影片中的这些事故是一起起“意外”,而事实上这些事故是在某些具体事上“人”或相关单位不负责任的最终体现。进而警示我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事故猛于虎,安全大于天。任何的草率鲁莽、麻痹大意和违法违规,都可能酿成滔天大祸,给自己、家人、企业和社会带来无法修复的伤害。

打开网页看新闻,毫无例外的每天都有事故发生。惨不忍睹的照片,撕心裂肺的的哭声,痛不欲生的表情,一个生命的陨落带给生者的是无法抹去的回忆与痛苦,“安全”提上日程已刻不容缓,它不再是我们口中的一个“名词”,而是我们肩上的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承担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也是对生者的尊重与爱护,对社会的贡献,对单位的承诺。

今年来,公司要求各部门每个月都要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

按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但是好多部门不能引起重视,只是应付检查,包括自己也觉得应付应付就得了,但是通过今天对《伤逝》的观看,使我感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工作不能把他当做应付差事,而是要把安全当做一门课程,学习它的知识,学习它的意义,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自身防患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工作实践中,而并不是单纯的去应付检查;认真参加安全例会,查找、分析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漏洞,通过通报的事故案例自我警醒、查漏补缺、积累经验;合理规划工作中的安全要素、流程,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贯彻落实安全制度,科学安全开展工作。

财产失去了,可以通过努力再去获得,而生命失去了,将永远无法挽回。当领导多次召开安全会议,不要再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认真记下笔录,那是一次次警钟的敲响,只有确保员工的安全,才能让工作顺利开展,维护公司的荣誉;当亲人一遍遍的说“注意安全”,不要再当作耳边风,认真听到心里,那是一句简单却最有分量的话语,希望你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你的存在是亲人的幸福;当安全警示语一条条标出来,不要再觉得那只是一种形式,其实很多人都在努力的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想让所有人看到警示语引起重视,想减少事故的发生,想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伤逝》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