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解读《底色》及徐怀中战争作品中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

解读《底色》及徐怀中战争作品中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3 09:48:02 | 移动端:解读《底色》及徐怀中战争作品中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

解读《底色》及徐怀中战争作品中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 本文关键词:底色,中对,取向,审美,解读

解读《底色》及徐怀中战争作品中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 本文简介:一口气读完《底色》,掩卷之余一直考虑应该用什么样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部作品的精义以及这样一位老作家几十年的创作取向。直到我读到作品第36章,作者在推崇美联社摄影记者南越人黄功吾获1973年普利策新闻照片奖的那张《火从天降》时,十分欣赏同为战地摄影记者的卡帕。徐怀中说:“他把个人天赋的敏感与灵

解读《底色》及徐怀中战争作品中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 本文内容:

一口气读完《底色》,掩卷之余一直考虑应该用什么样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部作品的精义以及这样一位老作家几十年的创作取向。直到我读到作品第 36 章,作者在推崇美联社摄影记者南越人黄功吾获 1973 年普利策新闻照片奖的那张《火从天降》时,十分欣赏同为战地摄影记者的卡帕。徐怀中说 :“他把个人天赋的敏感与灵性发挥到了极致,总是在着力捕捉战争中稍纵即逝的动感影像,将人在生死交替的一瞬间定格为永恒,以此被冠名为‘非常态’战地摄影。”读到这里,不禁心头一亮 :《底色》不也正是一部“非常态”战争文学吗?不也是在“三婆服”、“忠君叶”小屋的客观真实中把作家天赋的灵感和灵性充分发挥、捕捉到了战争中生动的动感影像,将人在生死交替一瞬间定格为永恒的一部珍稀的战争文学文本吗?
  《底色》的文字看上去很美、很轻松,但是请不要忘记作者是在处理灾难深重的战争题材。我从中首先读出了战争思考的沉重和睿智。《底色》是徐怀中在老年愈加成熟的一件标志性作品,一部浸透了特有的战争体验的作品,一部体现了战争文学永恒主题“战争与人”最新思考的作品,一部以“非虚构”完胜“虚构”的文本。作者几十年写作战争文学,每一部新作的推出都能够让人耳目一新。他自设门槛,不追求数量的“大丰收”和一时的轰动效应,但他的每一部作品却都能得风气之先,引领文坛审美风尚和读者审美感受。当 1950 年代《我们播种爱情》出版后,文学前辈叶圣陶有这样一句评价 :“《我们播种爱情》在前年十月出版,在去年我才买来看,一看就让他吸引住了,我就继续看,看完一遍又看第二遍,我跟作者徐怀中同志还没有见过面,可是从这本小说里知道他的生活经验和政策水平,对他那创作境界的功夫和挥洒自如的笔墨非常钦佩。”远的不说,30 年前,以最高票当选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的《西线轶事》使军事文学恢复了读者的信任,军事文学以往常见的那种偏窄感被消除了。人们发现军事文学原来还可以这样来写。
  当时,作品当中通过刘毛妹这个形象对“文革”进行了反思,而通过自卫反击战中女兵陶珂写出了 20 世纪 80 年代新一代军人特有的风采。《西线轶事》取和史诗相对的一种“轶事”,而且选择众多的女兵作为小说主人公,表现出他注重作品毛茸茸的原生形态,注重对战争和人性美的思考。对一名战争文学作家来说,对战争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应是天经地义的。徐怀中的作品贯穿了他那种“非常态”的思考。包括《西线轶事》《、阮氏丁香》以及可以看作这两部作品的“前传”的《底色》,不论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故事表达出来还是通过议论表现出来,作者都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视角上,观察越战却不局限于越美两个国家。美国之所以要发动越战,实际上是它整个亚洲战略的一部分,围绕着越南这样一个小国,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在这里展开了一场角逐。苏联对越战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中国就不要说了。而越南则也要争小国的地区话语权。
  从这样一个高度看待这场战争,就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之争,甚至也不是用正义或非正义能够简单说清楚的。自然,就美国侵略越南,作者表达了非常鲜明的是非立场。如书中写美国部队在南越以绝对优势的武器装备和越南南方解放阵线作战。美军一旦驻扎下来立刻用直升机补给武器弹药甚至防御工事用的蝮蛇型铁丝网;美军士兵饮用当地的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消毒机也用直升机运上来,他们不喝自来水场的水 ;校级以上的军官都是喝用直升机从菲律宾运来的水,甚至他们的直升机运完补给后,还要把美军换下的脏衣服都拉回基地,洗干净再拉回来!如此强势的作战条件,而对手是那些营养不良的越南青年们在轰炸机摘 要 :《底色》是徐怀中在老年愈加成熟的一件标志性作品,一部浸透了特有的战争体验的作品,一部体现了战争文学永恒主题“战争与人”最新思考的作品,一部以“非虚构”完胜“虚构”的文本。对战争的睿智思考、对人性的出色表现是徐怀中小说“非常态”的独特风景或魅力。徐怀中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他独有地位,与他艰苦的语言跋涉是分不开的。看起来很轻松但已经达到那种没有技巧的技巧,这是不可复制的,也是学不来的。
  《底色》研讨撷英下用超重的自行车运补给,但美军却对付不了这样的部队。生活在西贡的青年一旦听到要和美军战斗,一个个视死如归,像书中写到的着名的阮文追烈士,以及其他一些如西贡炸美军军官大楼、机场等,搞得几十万美军和南越部队对付不了“民解”,这里面确实是正义和非正义。最后连战争的策划者五角大楼也认为越战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底色》由于作者是亲历者,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让我们了解了那场越战的真相,也明白了为什么在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美国会失败,让人们看到战争的胜负不在于武器装备,民不畏死是战争胜利的根源,古今中外这是一条战争规律。《底色》还用了围棋的一些棋理透露出人生智慧哲理的光辉,也是以往战争文学少见的。
  徐怀中的作品始终有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活动在战争中的是人,战争可以在瞬间把人性的善和恶表现到极致,战争历来都是表现人性的最好的题材之一,文学是人学,作家必须在人性层面上来处理题材,《底色》毫无例外。书中采访到的人物很多,最突出的是阮文追和他的妻子娟姐,还有十多万胡志明小道上的女志愿者。她们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做女人的权利。战后,她们已经过掉了女性最好的年华,有的进了寺庙,有的虽不顾一切做了母亲但活得没有尊严,这就是战争不可避免上演的悲剧。
  二十多岁的青年阮文追英勇牺牲,而妻子娟姐也是义无反顾参加“民解”。那位六姐瘦弱得“像薄薄竹蔑子编成的”。她在昆仑岛坐了两年监狱,也就是在越南被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那个地方,从那里活下来的已是很少。作为一名出色的战地医生,她见不到儿子,和丈夫多年见不到面,事实上丈夫已另有所爱。这个人物和后来作者《阮氏丁香》小说当中人物有着血缘关系,其实也就不奇怪了。当年《阮氏丁香》问世时曾经有过非议,认为在中越交战时这样写越南人,并没有给人物以更多的批判,还写越南女俘在战俘营里给中国男卫生兵递上求爱的纸条等等。正像作者所说的,女俘的行为纯属天性,不是任何战争力量所能改变了的。我们这个世界的战争爆发机遇居高不下,如若不是人性天性难改,人类繁衍的长河早已断流。
  徐怀中的作品主人公偏好选择青年女性,包括《底色》,包括《阮氏丁香》、《西线轶事》。我想这是他出于表现人性的考虑。战争原本和女性关系不大,但是她们上了战场成了军人,作者将镜头对准她们,使作品对战争残酷的拷问更加严峻。《西线轶事》那种女军人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魅力。《底色》也是这样。《阮氏丁香》在人性的复杂中展现了恒久的东西、美的东西,超越战争政治中的一些东西。这一点,我认为是徐怀中作品“非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火从天降》登载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引发大批美国人的觉醒,投入反战示威,促使白宫下决心提前六个月从越南撤军。所以讲作家、记者把战争的结论带给美国的人民和国会,推动美军撤出越南也是不过分的。
  尽管对战争的睿智思考、对人性的出色表现是徐怀中“非常态”的独特风景或魅力,但是思想也好、思考也好,都不是作家独有的才华。文学是叙事,是语言的艺术。我非常同意麦基的观点,他认为把语言当做简单的、透明的工具加以使用是错误的,传统的故事都是由于对语言的误解造成的“假整体”。语言被构造出来不只是要成为事物本身,而且是要表现人的形象、意志和意愿。仅在修辞的层面上才谈得上风格。徐怀中的语言拥有比透明更多的东西,他运用修辞格极为娴熟和多采。《西线轶事》中那句“941 部队招女兵就是要好看的,不好看的不要。”不只是反映现实,而且发挥想象。这样的修辞格在《底色》当中更是大规模使用。比如,带领中国记者去地道的民解战士“老鼠兵”,找地道口,在地面上切出一块草坪长在上面,虫子也在上面爬来爬去,这就像医疗上的活检一样,从人的肌体内取出一块活体来。用这个来形容地道口的井盖,当盖上时,作者这样写 :“如同完成一次剖腹手术,转眼之间伤口已经愈合、平复如初。”再如,作者近距离地看到美军的直升机编队出现在上空,一排一排连接不断像海浪一般,直升机挺个大肚子,后面拖个长长的尾巴,活像一群蝌蚪似的。
  作者写道 :“让我想到儿时在池水中玩耍,仰面游时看到河面黑丫丫的蝌蚪游去,螺旋桨搅动的声音也正像夏日蛙群呱呱叫个不停。”徐怀中的行文风格往往恰到好处地点到为止,却给你留出引而不发的想象空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文学想象的功底,也给你开出一片想象的天空,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含量。读徐怀中的作品,除了修辞格丰富不拘一格,还有一种音乐节奏感,甚至还有一些画面感。节奏铿锵,同时又有一种幽默。用西方理论家的话说,小说不是从精神理论中产生,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其实我们研究任何一个有个性、有风格的作家,都是在研究他的语言艺术。徐怀中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他独有地位,与他艰苦的语言跋涉是分不开的。看起来很轻松但已经达到那种没有技巧的技巧,这是不可复制的,也是学不来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解读《底色》及徐怀中战争作品中对人性独特的审美取向》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7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