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李黼平笔下的莞邑形象

李黼平笔下的莞邑形象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3 09:47:04 | 移动端:李黼平笔下的莞邑形象

李黼平笔下的莞邑形象 本文关键词:笔下,形象,李黼平

李黼平笔下的莞邑形象 本文简介:1824年(清道光四年),经两广总督阮元推荐,有“粤诗冠冕”之称的李黼平出任当时广东著名书院之一的东莞宝安书院山长。李黼平主讲宝安书院期间,志行诚朴,潜心课士,严谨治学,自重自爱。当年,与李黼平亦师亦友的梁廷枏就叹赞其“非庆贺不至县署。教人学行并勖,一如其主越华时

李黼平笔下的莞邑形象 本文内容:

1824年(清道光四年),经两广总督阮元推荐,有“粤诗冠冕”之称的李黼平出任当时广东著名书院之一的东莞宝安书院山长。李黼平主讲宝安书院期间,志行诚朴,潜心课士,严谨治学,自重自爱。当年,与李黼平亦师亦友的梁廷枏就叹赞其“非庆贺不至县署。教人学行并勖,一如其主越华时”.[1]
  
  李黼平执掌宝安书院八年,是宝安书院两百年间任期最长的山长。“道光十二年腊月二十二日,院左文昌祠落成,先一日率诸生习礼毕,返院坐未定,汗出不可止,医至,气已绝矣。”[2]为宝安书院,为莞邑的教育和文化事业,李黼平鞠躬尽瘁。民国10年(1921)陈伯陶纂《东莞县志》(下同版本)收有东莞历代寓贤49人,李黼平作为清朝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的广东5人(南海梁佩兰、番禺车滕芳、嘉应李黼平、博罗韩荣光、番禺陈澧)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他的诗作,被《东莞县志》
  
  收录的多达20多首,这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是佼佼者。对于李黼平,东莞虽是其客居之地,但莞邑的山、水、人、情每每吸引着他,他将这些零碎的“东莞印象”付诸于笔端,或微言大义,或酣畅淋漓,或婉转幽秀,或雄放劲健。“如《赵玉渊温塘茅屋歌》和《赵东山海月岩石刻》皆表微之作,无愧诗史。他如《狮子岭宋宗姬墓》、《铁桥山人射鹿图》、《大渔山歌》并长篇傑构,其《镇口竹枝词》亦有韵味,为邑人所称。”[3]诗人也以此将莞邑这块热土上的美丽风光和荟萃人文鲜活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一、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
  
  东莞位于东江下游,珠江口东岸,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大自然赋予了莞邑美丽的“姿容”和富饶的生活环境:河汊冲涌星罗棋布,树木花果常绿飘香,蟹贝鱼虾肥美常鲜。可以说,这是一个水乡,也是一个鱼米之乡、瓜果之乡。清道光四年(1824) 正月十一日,李黼平“一棹伊鸦”,上任宝安书院,《正月十一日赴东莞》,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幽静晨乡图”:
  
  津亭杨柳露初干,一棹伊鸦向宝安。
  山髻爱窥江镜大,潮头贪闯海门宽。
  全收烟水归吟卷,肯踏尘沙负钓竿。
  此去养疴无别物,黄鱼白蟹劝加餐。
  
  晨曦初露,山色空濛,杨柳依依,水域宽阔,湖水清澈,山如髻,江如镜。江山如画春正浓,怎能不令人“全收烟水归吟卷,肯踏尘沙负钓竿” 哪管它故乡渐远,“鲈鱼堪脍,尽西风”,只盼“此去养疴无别物,黄鱼白蟹劝加餐”.
  
  水乡的春天,春色满溢,景色秀丽,令人流连忘返:“无边春满水云隈”,“渔山秀插溟海洋,镜里常摇青黛光。寒涛万顷接蓬岛,飞云一气连昆冈。”(《大渔山歌》)到了秋天,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投缆石龙口”,放眼远眺,“秋波净涵天”,一片清秋景象,虽然秋气“萧疏点衰柳”,但不时仍有“宿雁响菰蒲,栖乌噪林薮”.(《石龙》)茂盛的菰蒲,苍郁的草木,秋雁声声,栖乌阵阵,萧瑟的秋色灵气不减。
  
  东莞握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扼珠江口要冲,自古就是广州的前卫,广东省城的屏藩,尤其是位于珠江入海口处的南国重镇虎门,更是中国南大门的海防要塞,明代已置有军事设施,至鸦片战争前夕,东西两岸已建有威远、镇远、靖远、永安、大虎、蕉门等炮台。故虎门海口有“金锁铜关”之称与“南海长城”之誉。远眺巍峨虎踞于茫茫珠江江心恍若昂啸的大、小虎山,李黼平高咏“祝融祠前蹲二虎,正赖渔山塞门户”.(《大渔山歌》)那“崔嵬”“双虎”,“耽耽守门”,“重洋气可吞。”(《防海》)莞邑,得造物之恩赐,雄丽并举,豪约共蓄,是珠水之滨的一颗熠熠明珠。
  
  二、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
  
  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珠三角第一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使古老的莞邑保留着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
  
  岭南水乡虽没有江南水乡的灵动,却也有着其独到的婉丽。“阇西山上夕阳斜,无数渔舟缆树桠。一阵潮来齐起汕,小鬟分艇卖梭花。”(《镇口竹枝词 》)落日西下,渔舟晚归,人声鼎沸,一派谐和热闹的景象。
  
  东莞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常受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侵袭,因此莞地多有占望风色的谚语,如“凡岁一鬼打节有一飓,三鬼打节有三飓。鬼,鬼宿也。打节者,或立春立夏等节逢鬼宿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劳动人民对自然气候的总结,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李黼平寓居莞地,对这里古朴的民情民风无不耳濡目染,他既用诗歌记载下了莞地先民的才智,也描写了莞地春光勃发、楚楚动人的美好浪漫景象,表达对风调雨顺、安好吉祥生活的向往:“无边春满水云隈,杏靥樱唇次第开。打节不曾逢鬼宿,郎船安稳看花来。”(《镇口竹枝词》)古代岭南是一个蛮荒闭塞的边陲之地。北阻峻峭高峰,南临浩淼汪洋,主要靠开垦捕捞(莞邑主要是盐业)为生,因此更重男丁,在莞邑就有“九子”来报春、 添丁喜“开灯”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到十五日,莞邑各村均会在本村祠堂为新增男丁举行“开灯”仪式。大灯悬起,标志着该村新增男丁得到了家族的认可和祖宗的庇佑。
  
  元宵将之,外出的人们奔走相告,纷纷归来擎灯庆贺,分享喜庆,“一碧狮洋镜面澂,夜航遥唤小船譍。风光欲近元宵节,归客都擎九子镫。”(《镇口竹枝词》)
  
  而跟“开灯”习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乞巧节”.“乞巧节”也是东莞的传统风俗之一,现已成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日夜,各村祠堂摆设贡案,陈列姑娘们精心制作的巧物,拜祭“七姐”,相互“赛巧”,表达她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李黼平在莞城,也为这种古朴而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浪漫气氛的风俗所吸引,欣然赋诗:“锦筵瓜果竞时新,默倩刍尼报汉津。灵匹万家同一拜,不知将巧与何人。”“弦月微明露暗流,夜香烧罢上针楼。珠帘不隔人如玉,惹起张衡咏四愁。”
  
  (《莞城七夕 二首》)中国社会是一个男耕女织的社会,这些民风习俗,既是对先民传统生活的写照,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他们朴素而真实的生活理想。
  
  三、浑厚蕴藉的名胜古迹。
  
  作为千年古邑的东莞,人文荟萃,文脉绵长,有许多浑厚蕴藉的名胜古迹,是广东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黄旗山,居东莞八景之首,因其“迤如展旗”而得名,唐以前有岭南第一名山的美誉。黄旗山山麓石罅间有一清泉,水甘美。传说只要饮一口这泉水,可以使人廉洁。宋代东莞县令张勋令人筑亭设“廉泉”匾。美好的传说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历史上这里是诗人墨客雅聚之地,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篇,成为东莞文化宝库中的宝贵遗产,《东莞县志》收录有历代名士“廉泉”诗20多首。
  
  李黼平曾任江苏知县,为政宽和仁厚,廉洁自持,勤勉有加。面对寄托悠远恬淡的廉泉,无法不感怀于心,一吐为快:
  
  廉泉  二首。
  
  洁清贵自好,非水能使然。
  此泉以廉呼,众口胡为传。
  小民无愚智,皆愿官长贤。
  望之不可得,遂以责斯泉。
  斯泉有神灵,重任恐难肩。
  不廉讵吾罪,廉亦何功焉。
  功罪两不居,庶几能自全。
  君看黄岭下,日夕常淙潺。
  
  居贫饮咸苦,习惯成自然。何从得甘冽,此水人争传。坎盈随地势,井收经邑贤。至今山下人,结庐爱邻泉。炎蒸救道暍,用息劳者肩。
  
  我来试茶具,若有余憾焉。飞流灌城野,利溥功斯全。安得邓道士,驾笕通潺潺。
  
  与其说,诗人是在“咏泉”,毋宁说,是在代言,为百姓代言:“小民无愚智,皆愿官长贤。”希望为官者,能以清廉为重,“洁清贵自好,非水能使然。”可以说,这是诗人自勉,也是励人。同时,诗人也满怀欣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黄岭之下莞邑先民古道热肠、和睦共处、相互守望、其乐融融的淳朴生活情景。
  
  钵盂山是莞邑的另一古老名胜。钵盂山高耸于东莞东南隅,站在山顶,远眺旗峰,近瞰全城。
  
  据宋代梁该的《重建德生桥记》载:明代徐鹤龄发现县南南岗有石头像盂,于是将南岗改名为盂山。
  
  并将与盂山相对的山峰改名为钵山。盂、钵两山相连,因此以钵盂山统称。《东莞县志》记载:“钵盂二山相去百步许,俱以形得名,盂山高出雉堞,俯视全城如绘”.[4]
  
  风景秀丽的钵盂山,当年也是诗人墨客汇聚吟风唱雅之佳地。或赞其高峻,或叹其多姿,或吟其春色,或咏其秋韵。李黼平则独辟畦径,不作山顶歌,却在山下唱;既不颂春也不吟秋,只为“漫兴”:
  
  钵盂山下作。  
  钵盂入城来,颇厌尘埃浊。  
  时于烟雨余,一露真面目。  
  烟雨不常有,尘埃良可叹。  
  谁能负此双蛾黛,真向胭脂汇畔看。
  
  漫兴。
  
  瀛海咸知汉相尊,锦坊高处是龙门。  
  都将吐握仪姬旦,不待生徒望叔孙。  
  八表风扶鹏翮起,九逵尘衬褭蹏奔。  
  钵盂山里花微笑,寂寂如公岂足论。
  
  烟雨过后,空气清新,山色青黛,秀雅幽静,令人流连忘返!而更令人赞叹的是,小小钵盂,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管它“八表风扶鹏翮起,九逵尘衬褭蹏奔”,“钵盂山里花微笑,寂寂如公岂足论。”当年,周公吐哺握发,礼贤下士,默默的钵盂山,其广博胸怀不正如“都将吐握仪姬旦”的周公 官清政和,民生乐利,这难道不正是今日东莞市民之所望吗
  
  诗砖阁联吟是盂山公园八大景中最后一景。
  
  清道光五年(1825) 著名文人简士良在盂山山顶的古城墙旁发现一块大青砖,砖上有七言绝句两首,词旨凄怨哀苦,字体清秀飘逸,末署祁琼娘。
  
  一时间,东莞诗人无不争相传颂唱和。李黼平也雅兴勃发,三和琼娘诗,后两首被收入《东莞县志》:
  
  步上盂山草露盈,衍波笺赋晓寒成。  
  无端拾得秋闺怨,玉冷花凄望月明。  
  采笔梨川一现花,西风谁问美人家。  
  断肠只合诗招起,莫遣悲吟和夕笳。
  未论好好与盈盈,两首新词血染城。  
  传到人间吟不得,弓弯一曲太分明。  
  痴情同咏折枝花,知在芜城第几家。  
  环佩月明魂欲返,山楼凭仗莫吹笳。
  
  莞邑虽地僻海隅,但灵气充盈,洵为一块“风水宝地”,有许多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迹。海月岩就是其中之一。海月岩以岩前有一石井,据传日间能见到海上来往风帆,夜间能见到月亮倒影因而得名。宋宗室后裔赵东山,当年曾隐居于岩洞中并亲题“海月岩”三字,至今仍存,成为千年文物。李黼平在《和海月岩石刻诗》中,感叹有志之士沉戈倒戟,唯有“厓门西望悲歌日,赍恨长鲸手未屠”.突出海月岩沉淀的历史风雨,“片岩犹识宋舆图”.
  
  葬有当年“赵家块肉”的“神山”以及历史上赵玉渊国亡后的隐居地温塘,也是东莞声名远扬的古迹。前者是说当年宋高宗南渡,战乱中女儿失散,后下嫁邓姓莞人,死后葬身狮山。李黼平作《狮子岭宋宗姬墓下作》,不但让人仿佛看到当年靖康事变后,“江上瑶华戴月奔,天边秾李冲风散。飘宕偏依珠水滨”的景象,还盛赞当年皇姑“蹇修劝作民间妇,裙布荆钗信嘉耦”,终为后人所怀念,“千秋人识埋香处。”一座冰硬的坟茔被赋予了浓郁的人文色彩。后者是说当年宋朝八遗民之一的赵玉渊兵败之后退隐温塘,“足迹不入城郭”.李黼平感其事,写了《温塘茅屋歌》,慨叹“西登大渔东甲子,归去血染温塘水。温塘水咽故篱门,忠义榴花别有村。总胜鸥波亭子上,游人齿冷赵王孙。”让人透过“苦竹丛芦”,重温当年“五坡兵败鼓声死,猿鹤苍黄鹿何择”的沧桑历史。
  
  莞邑寺观不多。资福寺是东莞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佛寺,也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东莞县志》选录了李黼平的两首诗《资福寺罗汉阁东坡残碑》和《资福寺平安上人补植再生柏》。《资福寺罗汉阁东坡残碑》开篇“雄笔铭高阁,先征舍利光”即突出了资福寺的雄伟及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资福寺平安上人补植再生柏》中,在诗人笔下,再生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死等齐佛学思想的体现。“始既未尝生,终亦岂尝枯”,但不管怎样,诗人更希望佛祖能普度众生,带给百姓以安康生活,“还希大悲水,广沃众生株”,表达出对百姓的悲悯情怀。
  
  而道家山上的上清观,历史久远。传说山上有凤凰草,曾引来凤凰。明代莞邑文人雅士多好聚集于此吟诗作对,《东莞县志》收有三人各两首上清观诗,李黼平是其中之一。在他的笔下,上清观“萝月胧胧风悄悄”,“高台亦倚五云边”,不但景色姣好,也是招贤纳粹之地,相信这里藏龙卧虎,会再次诞生出像中唐著名文人沈下贤那样的有着高洁诗格和人格的贤才:“信有人间沈下贤。”
  
  四、彬彬济济的贤士名流。
  
  东江,孕育了东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历史文化渊源绵长,文化底蕴深厚,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丘浚所撰《东莞县重建儒学记》曾指出:“岭南人才最盛之处……在今世,则皆以为无踰东莞者。”根据《清史稿》卷116载,清同治时,“计全国县凡千三百五十有八。”而明清两代,全国书院共3000多所,广东占325所,而东莞就有35所,居全国县级之首。[5]
  
  李黼平推崇先贤,结交名士,用诗歌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友好之意,通过这些诗歌,处于岭南一隅的莞邑贤士名流彬彬济济的人文景观略见一斑。
  
  画坛上,有明朝岭南杰出画家张穆。张穆以长于画马著称,而作为诗人的李黼平,可以说是张穆的“知音”,就算是没看到张穆的真迹,但只要读到李黼平的张穆画马诗,都可以感觉得到,马在张穆的笔下,是如何地“活”起来了:平坦的山谷上,一群“脱羁”“骅骝”,“众工舐笔貌不似”,只有“铁桥山人心独摹”,众马“昂头卓耳顾盼殊,局跳肯望虞坂趋”,(《张穆之画马》)可谓形神兼备!对于张穆来说,他笔下的马,无一不是达到这样的境界,“偶然扫一匹,新浴银河澜。”(《市得张穆之枯木繋马》)张穆不但画马,大凡笔之所及,莫不活灵活现。李黼平描写张穆的画鹿图,“将军臂鹰调玉镞”,“最先一骑虓虓样,蹄间三丈无坑谷。”
  
  “弦鸣霹雳箭叫鸱,一发横穿两麋鹿。”(《铁桥山人射鹿图》)真不知道,真见射鹿者,是画家张穆还是诗人李黼平 !
  
  张穆不但画画,还论画,“山人爱马本成癖,论画数言尤破的。”他的(画马)“肥须见骨瘦须肉”(《 张穆之画马》)理论可谓切中肯綮。
  
  在文坛,有雍正八年(1730) 进士、选庶吉士的林蒲封。林蒲封在天文、律吕、书法等方面都有成就,经术尤为湛深,著有《鳌洲诗草》十二卷、《读史录》十四卷、《文稿》十卷等。李黼平对其予以高度的评价,称赞他为“词林老尊宿,文笔奄群雅。”他留下的文稿,为后辈所收藏,扬名于世,“珍倍百彝斝”,“兹图贤孙弆”,“步屧随垧野。”(《 林鳌洲前辈西山游卷为林生荣璜赋》)诗坛上,有“李黼平主宝安讲席”时尝“与相唱和”的简士良,他“爱诗如性命,五七言并工”,著有《秦瓦砚斋诗钞》。[6]
  
  蔡召华是李黼平的学生,“工为诗”,当年陈澧也“叹其工巧”,著有《爱吾庐诗钞》、《草草草堂草》、《细字吟》等。[7]在史界,有曾效力阮元修《广东通志》的张璐,“粤督阮元重修通志,璐事采访无遗佚。著有《海氛纪闻》、《桑梓识佚》、《渔石初稿续稿》等书。”[8]
  
  李黼平对其极为推重,称赞张璐“肆力于古文。疲精雕肝,穷岁月不厌。”“宇宙大矣,奇侅非常之人,州列部居,而谓无能识渔石文者,何轻量天下若是!”[9]另外,出现在李黼平笔下的,还有周序鸾、龙沙僧、张山人、缪莲仙秀才等名流。李黼平在宝安书院期间所倡导并力行的严谨学风,沐浴和培养了许多像蔡召华那样的英才,“师屡主讲席,高足生以千计,飞腾去者指不胜屈”.[10]
  
  而这些,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东莞历代各个领域众多的先哲乡贤,他们的皇皇著述、卓卓功绩、仕履政声,成就了莞邑绵长的文脉,积淀了莞邑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东莞人文景观中最靓丽的一笔。
  
  宝安书院是李黼平人生的最后一站,他笔下的“东莞印象”,绚烂多姿,魅力诱人,这对于今天宣传东莞城市精神,促进东莞的城市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黼平先生的后人李国器先生,虽古稀之年仍壮志不已,孜孜不倦于对黼平先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本文的写作在前期资料的准备和文章框架的确定等方面也承蒙李国器先生的无私帮助和奉献,在此诚恳地表示深切的谢忱!
  
  注释:
  
  [1][2][3][4][6][7][8][9]民国10年(1921)陈伯陶纂铅印本《东莞县志》第3696、3697、188、2748、2749、2727、2728、3372页。  
  [10]梁廷枏《奉政大夫翰林院庶吉士绣子李夫子墓志铭》,见《藤花亭散体文初集》卷八。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李黼平笔下的莞邑形象》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6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